新學期開始了,許多來到哲學課堂上的學生們,說他們想要學思辨。這乍看之下還不錯。但思辨這個詞,泛指一系列讓你更順暢思考與表達的能力,卻沒有對應到任何具體目標,所以「想學思辨」基本上就等於「想變得更聰明」。
對自己有正面期許當然很好,但期許本身越模糊,執行方向也就越模糊。《行為設計學》提到了學外語的範例,譬如很多人都想學日文,但「學會日文」是個模糊目標,模糊到可能永遠看不到終點。若無任何升級或成就機制,就算學了也難以感受進步,久而久之就必然放棄,因為人們天生討厭沒有回報的付出。
透過設定執行目標,可讓學習更有實感、更有樂趣。然而,對於思辨,我們應該設定什麼樣的執行目標呢?或者是說,要能做到什麼、什麼方面做得更好,才算是「學會思辨」?要解決這一問題,得先問學生曾在什麼情況下,感到哲學思辨真的有用。
據我的觀察歸納,這些情況能讓高中學生認為哲學課有價值:
一,跟家人朋友討論時事、社會議題,或稍有深度的話題時,能主動提供有品質的資訊或論點。
這說白了就是知識多一些的聊天,所以不見得要提出長篇大論,但要能適當地補充或反駁。如果做得好,也許就能讓身旁的人感受到,自己好像真的學到了點東西。
二,在網路上看到人家討論時事、社會議題,或稍有深度的話題時,更懂得分辨各式說法的好壞,甚至提出同類說法的更佳版本。
高中生當然也看網路留言,有時也會主動加入論戰,而話題性事件往往更能激起他們注意(學理上重要的反而不見得可以)。乾脆可以說,這是他們最常「運用思辨」的狀況,事實上也的確會有學生說,他們想學能用於網路的辯論術。
三,學校競賽、社團活動或其他課程當中的主題內容,與哲學有直接相關者。
對學生而言,如果他在哲學課學到一些概念或觀點,轉頭就可以用在競賽、社團或其他課程(譬如自主學習)上,並明顯有助於取得更好成果(譬如辯論比賽打贏),自然就會覺得很有用。
四,學測寫作能力測驗的知性部分,與每學期的教育部閱讀心得徵文比賽。
2020年的知性寫作題目是「經驗機器」,這是一個著名的哲學思想實驗。雖然不能預期往後題目都會跟哲學有關,但哲學至少能提供寫作技巧。此外,閱讀心得的書籍是自選,所以可以選一些輕鬆有趣的哲普書籍來看。
或許還能找出其他的,但這幾類應能涵蓋大部分學生的經驗。那麼,哲普能從其中得到什麼啟示?又要如何據此來設定執行目標?
首先,課程內容最好能對應到時事、網路話題與長期社會議題。當然不見得要以它們為主題,但在講到一些基本概念與理論時,應盡量從中找出論述所需的範本或實際案例。這樣可以產生思維連結或習慣,也就是在論及這些東西時,更常想到或運用到哲學技巧。
其次,所謂執行目標,應該試著在這些場合裡找。譬如,我們可以如此規劃階段性的執行目標:
等級1:這個禮拜跟家人朋友聊天時,提及一個上課學到的概念。
等級2:這個月在看網路論壇時,加入一個感興趣的討論串,發表你的思考過程。
等級3:在這學期的其他課程裡,找到一個與哲學思辨相關的主題,並說說它哪裡有關。
等級4:這學期至少寫兩篇思辨性短文,當做學測知性作文的練習。
等級5:閱讀一本哲普書籍、撰寫閱讀心得,並投稿教育部的徵文比賽。
這一思路看來還不錯,但同時也強烈暗示:如果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上述三種場合的所佔比例非常少,代表他很少能夠運用上課所學,遲早會忘掉哲學在做什麼。事實上,人們上課所學到的東西,有九成以上會在幾個月後完全忘掉,除非他在這段期間重新想起、實際運用過好幾次。
當然,不排除有些學生一開始就超級積極,能夠領略純知識的樂趣,而不用依靠情境來培養興趣,但這終究是極少數。被需要的東西,才會進入人們的長期記憶,而至少在現階段,我認為哲學普及必須考慮需求類型與執行目標,尤其當受眾是中學生的時候。
不過,現階段會有的困難是,學生可能沒那麼大動力去完成目標,或說很容易忘記要執行,尤其採取課後作業的形式時。課後作業有個普遍情況,就是少數學生做得很好,但相當部分的人會急忙交差了事,這不是他們的錯,畢竟有太多東西要背、太多考卷得寫。
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我想這些執行目標應該融入到課程裡,也就是盡量在上課時完成,不要變成回家作業。想要在課後延續思考的話,我覺得可以開個臉書社團,轉貼一些有思辨性質的事件,請學生們發表意見。但最好是討論串與專家評論並重,因為前者更能引發大家留言,而後者能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但前提仍然是,學生們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