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都有大智慧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最近在生活中看見許多事物,一直在心中反覆思維,比如眾人桌上的「美食」。
那些吃葷的人看到的各種肉類,桌上的排盤裝飾、聞到的氣味。殊不知,從動物被捕抓、飼養、到宰殺的種種經過,那些血腥、殘忍的過程,這才是肉類食物的真相。
不僅如此,在英語中,為了與四隻腳的動物直接脫勾,豬肉(Pork)沒有豬(Pig)這個字;羊肉(Lamb/Muttom)沒有羊(Sheep/Goat)這個字;牛肉(Beef)沒有牛(Cow/Ox/Bull)這個字;鹿肉(venison)沒有鹿(deer)這個字,目的就是讓人可以沒有思想上的連結,而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下肚。除了語言上去除動物的名稱,歐美食物也會去頭去尾,避免形體的出現。
在印度,某些吃素的宗派信仰,雖然是吃素,但是對事物的形相,也有同樣的執著。凡是形體上長得像的都不能吃,認為是玷污了靈魂。其中最重要不能吃的蔬菜就是茄子,因為長得像「魚肚」。凡是思想上被玷污了,靈魂就吃肉了,凡此種種這類儀規,在印度非常多。
再扯遠一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遙遠的回教國度,因著權力鬥爭的扭曲,女性被男性當作生殖的工具。母親與孩子沒有任何親密的連結,所有堆砌起來的財富與幸褔的背後,都是貪嗔痴作祟,都是血淚成河的故事。而升斗小民的家中,也沒有躲過業障的索討,所有親屬的連結,經濟社會的環節,把所有人都緊緊綁在業障的大網裡,求出無期。
什麼是虛假?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怎樣才算是多?怎樣才算是忠誠?我們所認為的價值,在不同的氣候、歷史、地理、環境中,還能普世共享嗎?這一個月來,我發現自己對外在的事物相,懂得脫去外層仔細分辨,我只知道,事物絕不是如我所想的。《金剛經》教導我們怎麼面對?面對這看不懂的事物相,有一個原則不變,佈施無漏-無私心,無所求。
我們幫助自己認為的「好與善」很容易,但是,我們能幫助我們不喜歡的人嗎?我們願意給他們一個微笑嗎?我們有辦法以身作則去影響人嗎?常常我們都說要「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我們或許遺忘了「純善的心」!《金剛經》上說:「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願我們都有大智慧!
(分享完畢)
唐,寒山─《寒山詩》:「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一顆平靜、不起妄想的心,就像清澈的湖水般澄淨與透明,可以映現萬物的本質。當心失去平靜時,恰如陣陣微風經過,吹皺湖水,泛起了層層漣漪。「心湖」被塵勞染著,陷入混亂時,我們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與真相,自然也就無法作出智慧的判斷,反應出適當的行為了。
生為人,一定有挫敗感、有煩惱相、想要卻得不到、想愛卻無法愛、欲望無法被填滿的失落感…。因為有這些憂悲苦惱,所以娑婆眾生才需要佛法的光明與智慧,照破眾無明,帶領我們走出內心幽暗的迷宮,讓我們突破自己的障礙與盲點。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在事外看戲,不是在戲中隨著七情六慾攪和。時間要花在修行上,聞思修,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把自己脫離出來,站在高處看你的人生,世間相、親情、各種感情都是假相,只是今生短暫上演的戲碼,終究都會成住壞空,只有自己的心性提升才是真的。有認真修的話,佛菩薩會在旁邊提攜並且提醒你犯錯之處。」
「腦識要清淨,心性要堅定,才不會如浮萍般漂來漂去。『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要儘快修行;真正修行是往內修,不要向外攀,要無相、無念、無住,隨緣自在。」
「心若清淨,彌陀淨土心中現;心若不清淨,彌陀淨土千里遠。故,《六祖壇經》云『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就是這個道理。」
佛魔的境界,神通一樣高強,福澤一樣綿長,然而只差在一念之間的轉念,剎時,魔就成佛了。世人內心都是有揀擇的,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快樂的、悲傷的;成功的、失敗的;對的、錯的……。因為內心有兩邊的分際,所以人們心不由己。心被自己以為的憂悲苦惱綁架,被自己分別出的喜怒愛憎所束縛,念念相續,煩惱與痛苦,無有出期。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一再藉著各種善巧,對我們循循善誘,跟我們說著世間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好的或壞的,都是轉瞬即逝,不會永遠停留;名利、財富、權勢,都是假有、虛有和幻有。但智慧未開的我們,相信嗎?我們還是選擇當個「囚人」,沉迷於自己的大頭夢裡,不願意醒來。我們沉醉於其中,盡情的享受著夢中這一切,我們不願意覺醒,我們沒有勇氣跨出財、色、名、食、睡五欲的誘惑,不願意打開覺知的那扇門,去找回真正的自我!
《六祖壇經》云:「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修行的第一義,不是在分別上打滾;不是在佛與魔、人與我中分裂、批判,然後生起害怕與愛憎心,陷入自己建構出的迷惘、錯亂中。
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修心。只有回到自己的身心中,去觀察心念的各種起伏,並且不讓心糾結、纏繞於各種情境上,產生相應的各種煩惱。只有回歸到心靈上的平靜,人們才能在受第一支箭後,不會再受第二支箭。這種「不受第二支箭」的苦,正是「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的智慧。
阿伯說:「佛魔本一體,何來分外敵;心淨天地正,心邪處處迷。」祈願眾生都能有因緣,能以佛法解開自己的愚癡,開啟自身的智慧。願我們都有大智慧,明瞭活在當下的快樂,才是真正的極樂,才是真正的佛國淨土!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耳濡目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佛菩薩給眾生的禮物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解冤釋結,重獲新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消業障,讓仇人變親人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真正發心懺悔是解藥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您是否也「白修了」呢?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我們還有做些什麼的勇氣嗎?|我的好書單|《美好人生的風險智慧》心得風險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風險無法避免,什麼能讓我們洞悉風險呢?如何用一種理性又豐富的方式與風險共處呢?
    Thumbnail
    avatar
    陳虹君
    2021-09-14
    《刻意練習》書摘-你我都有的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才是真的天賦刻意練習是設定具體目標,投入大量時間專注的以正確的方法訓練,並藉由老師或其他專業的意見回饋來持續改善弱點,讓自己發展出心智表徵的方法。 只要有正確的訓練,就可以發展出以前不存在的技能。也就是說大腦和身體的可塑性與適應力才是真正的天賦。透過刻意練習可以創造出以前不存在的技能。
    Thumbnail
    avatar
    鍾肯尼
    2021-03-17
    盼有一天我們都能受益於全文明的智慧1月3日,第三篇,我們聊聊論語:「無適無莫」。
    Thumbnail
    avatar
    Mr PS 猜招先生
    2021-01-02
    方格子,你好!願大家都有與自己對話的能力今天,你跟自己對話了嗎? 收到了方格子的email,寫作權限已開通,終於可以來這裡寫寫啦。 還記得小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很愛寫東西的。當時是網誌和forum都很流行的年代,好像還在forum上發過哈利波特的同人文。但都沒認真經營就
    Thumbnail
    avatar
    nyleve09
    2020-08-21
    FEB 二月,且看我們的智慧與修養程度1月22號,正在等巴士回鄉過年的我,看著手上的手機,“武漢冠狀病毒”新聞彈跳在眼前。但我沒有多放在心上,因為自從網路發達後,很多新聞的準確性都是50/50. 新聞不斷發酵,一直到一月尾,當我和爸媽準備回去新加坡上班的那段期間,我吩咐這兩位年輕人必須在出入關口的時候,戴起口罩,保護自己。
    Thumbnail
    avatar
    艾米 Emi
    2020-02-08
    《海獸之子》—在每個人的心靈,也有一片汪洋與大陸,我們都來自於同個宇宙,終歸於相同之處對海洋的生物,陸地是死亡的領域,對於陸上生物,大海是死亡的漩渦。我們是行走於海與陸交界上的人類,渴望探求兩界的全貌,然而將這姿態放於人與人之間,我們都以自己的認知,活在自己的世界,從明確的界線到模糊的地帶,最外圍是我們不去的遙遠彼岸。
    Thumbnail
    avatar
    日宣
    2019-10-26
    《新警察故事-14週年》: 我們都是高智商教育下的產物,你是否也是那種很會組槍卻不會跟父母 警察故事系列 警察故事系列一直都是成龍的其中一道招牌,一共有6集故事+超級計畫外傳,是成龍這輩子拍過最多續集的電影。
    Thumbnail
    avatar
    無鬼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