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嘆有什麼用?!我們都不能選擇父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向內求救,好過於向外求救

他應該是真的難過了,才求助!

 

是她在乎的事情

對外求救時,會遭受到的白眼、被看輕、被歧視

更是她在成長經驗裡,不可抹滅的創傷

她說,沒辦法,我們都不能選擇父母,怨嘆也沒有用......

 

是嗎?!

怨嘆 大大有用

我認為~~

 

或許

不只是怨嘆

而是透過怨嘆,能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怨嘆只是個敲門磚

 

怨嘆其實是一個很真實的情緒和感受

而住在怨嘆裡面的,有很多自己的憤怒

生氣那些無以名狀,難以消化的不滿足

為什麼他們不給我……

 

也可能有很多的失落

那些原以為可以自然而然獲得的   卻不可得

為什麼別人爸媽可以,我的爸媽卻沒給我……

 

也可能有很多的自卑、自我懷疑

是我表現還不夠好,是我真的很糟糕

所以,我得不到或是不配得到那些好的……

 

還有很多的可能……

 

然而,假如,可以不停在怨嘆裡

接觸與接納

思考和理解

在怨嘆裡的感受、情緒、想法、思考

讓我們可以了解在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發生了什麼

 

倘若

我們只因為規條、道德、文化、教育

讓我們也擔憂也害怕碰觸屬於自己那些真實的感受

長在我們內在的同理能力

即便有著外在現實好好的教育

他也會很難穩定的長大

或許,他就會長得像空心菜一樣

只有外殼而難有真實

那個攀附在外殼上,看似有同理心的模樣

只是因為過去自己有同樣的苦,於是,只能同理有同樣的苦的人們

那些自己未曾經歷的,就難以接納與消化

 

要長出有實心的同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尤其在成長過程裡,在受道德教育與社會文化的教養下

很快速地被教與要求,該與不該,可以與不可以

會讓我們的心,很自然的或是很偷懶的依附著這樣的相信

我們會失去感覺自己,與碰觸自己真實感覺的機會

尤其,當那些感覺觸碰禁忌、觸碰道德的時刻

 

然而,並非教育道德不好或是不應該

而是,當我們知道了,這些規條在許多時候,成為了我們的保護殼

他一方面保護我們,讓我們不用費盡心力的思辨與瞭解自己這些痛苦的感受

一方面卻也弱化了我們面對真實自我的機會和能力

想要真實的成熟與長大

或許必須暫時的在心裡面擺脫這樣的保護殼

挺身面對內心世界裡的風暴

那些我們的抱怨、困惑、憤怒、不滿與憂傷


走過風暴之後,或許數年,或許數十年…

我們才能長出一點點實心的同理能力

 

而當我們能夠面對這樣真實的自己

我們就不會只攀附著同理的外殼—只能同理著被勾動的自己或他人

而能一點一滴的擴展我們的同理能力

接納與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

 

這一切可以從怨嘆這顆磚開始

怨嘆,不會沒用的

只是,怨嘆的有用,並非讓我們以為怨嘆了,別人就會改變,我們就會得救與滿足

而是,拿來觸碰自己內心的真實

我們的內心世界能有多真實的被開展與修通

我們的外在世界就有機會往同等的比例開闊視野

這條成長與修通之路   是往一輩子前進的

 

想想我對親戚和媽媽的憤怒與抱怨

我的修煉也還不夠......

然而

還好我也已經開始不排斥我的怨嘆



avatar-img
5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ynn Ku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看著她 沉重到無言以對 她發自內心的吶喊 控訴著對母親的恨 我悵然無語 在那個時刻 在我的面前 彷彿升起一道牆 如同Elsa施展魔法從手心發射出的冰霰 瞬間凝結起她的冰冷世界 我無力用語言融化任何一點她的愛與恨 即使我心裡明白在她心中的愛 是融化的法術 但此時此刻 恨意
周末的時候參與了學會的活動,收穫其實滿滿的。 所謂的收穫是,早上看了一部看不懂的電影。跟同學中午一起吃飯時說,如果是在家自己看,我要不是睡著,就是會一直起來走來走去,一邊摺衣服、弄洗衣機、燒開水...... 到了下午,與談人們談論著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有人看了三次,有人看了五次,看了五次的人還
朋友在群組裡傳來訊息,說著,聖誕節快要到了~要不要買一些聖誕紅放辦公室? 沒有人立刻回應,恰好,我拿起手機看見訊息。我有點不安的回應可以呀!因為,我想著,怎麼都沒有人回他,我小小回應一下好了。接著他又問,那要買紅色的還是白色的?我回,紅色的很好!我發現我的不安又增加了一點。沒想到,他又接著問,那買
前幾日,和一個朋友在聊天時,講著小女孩現在還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撒嬌的將腳伸進我的被窩裡,親暱也調皮的要我的體溫溫暖她的雙腳。她冰冰的雙腳在我腳邊蹭來蹭去,享受著我的體溫和跟我之間的親密感。 朋友說,她幾歲了呀?不是已經18歲了嗎?怎麼還跟妳睡?!我點點頭說,對呀~~她其實應該要自己睡了,也不是沒
我看著她 沉重到無言以對 她發自內心的吶喊 控訴著對母親的恨 我悵然無語 在那個時刻 在我的面前 彷彿升起一道牆 如同Elsa施展魔法從手心發射出的冰霰 瞬間凝結起她的冰冷世界 我無力用語言融化任何一點她的愛與恨 即使我心裡明白在她心中的愛 是融化的法術 但此時此刻 恨意
周末的時候參與了學會的活動,收穫其實滿滿的。 所謂的收穫是,早上看了一部看不懂的電影。跟同學中午一起吃飯時說,如果是在家自己看,我要不是睡著,就是會一直起來走來走去,一邊摺衣服、弄洗衣機、燒開水...... 到了下午,與談人們談論著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有人看了三次,有人看了五次,看了五次的人還
朋友在群組裡傳來訊息,說著,聖誕節快要到了~要不要買一些聖誕紅放辦公室? 沒有人立刻回應,恰好,我拿起手機看見訊息。我有點不安的回應可以呀!因為,我想著,怎麼都沒有人回他,我小小回應一下好了。接著他又問,那要買紅色的還是白色的?我回,紅色的很好!我發現我的不安又增加了一點。沒想到,他又接著問,那買
前幾日,和一個朋友在聊天時,講著小女孩現在還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撒嬌的將腳伸進我的被窩裡,親暱也調皮的要我的體溫溫暖她的雙腳。她冰冰的雙腳在我腳邊蹭來蹭去,享受著我的體溫和跟我之間的親密感。 朋友說,她幾歲了呀?不是已經18歲了嗎?怎麼還跟妳睡?!我點點頭說,對呀~~她其實應該要自己睡了,也不是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朋友遇到的問題是... 她的媽媽時常把「我們家很窮,沒有錢」掛嘴邊, 她希望媽媽能改口,別再常常說「我們家很窮,沒有錢」, 這讓她的媽媽很不開心, 她也因為一直顯化不出金錢,無法改善家中的經濟而感到無力。 我的回應: 改變他人是困難的,改變自己是容易的, 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無法改變他人。 當我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甚至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就像從寄養家庭的關係離開,卻沒有下一個家庭接手。我想難度就是這麼高。』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朋友遇到的問題是... 她的媽媽時常把「我們家很窮,沒有錢」掛嘴邊, 她希望媽媽能改口,別再常常說「我們家很窮,沒有錢」, 這讓她的媽媽很不開心, 她也因為一直顯化不出金錢,無法改善家中的經濟而感到無力。 我的回應: 改變他人是困難的,改變自己是容易的, 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無法改變他人。 當我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甚至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就像從寄養家庭的關係離開,卻沒有下一個家庭接手。我想難度就是這麼高。』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