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客秘辛--汙染塑食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今天,吃ㄙㄨˋ了嗎?

上回說了神奇的可葷可素的窄頭雙髻鯊,可以吸收50%的海草營養的奇葩鯊鯊
(*゚∀゚*)。
而這次要帶大家導讀的鯊魚報告,也同樣是「ㄙㄨˋ」食鯊魚,但不是什麼神奇鯊魚的秘密,而是所有海洋生物的悲歌。゚ヽ(゚´Д`)ノ゚。。

東北大西洋的4種底棲性鯊魚,面臨著塑膠危機

東北大西洋的4種底棲性鯊魚,面臨著塑膠危機

被塑膠統治的海洋

現在全球海洋所面臨的環境危機,除了暖化、酸化、汙染,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危機--塑膠垃圾。

自1959年發明以後,防水、耐用、輕便、便宜的塑膠,可以視為人類影響力最大的材料之一,廣布於食衣住行各種面向。
如此廣用性的材質,一度被視為最偉大的發明--直到人們發現他耐用的性質,是上帝的祝福,同時也是惡魔的詛咒。

低廉的特性使塑膠可以大量生產,而耐用的特性使它難以被處理。
相信不用我多說,塑膠垃圾的嚴重性大家一定的略有耳聞,在每場淨灘活動裡最多的垃圾幾乎都是塑膠(。ŏ_ŏ)。

目前塑膠對於生態的威脅,可以粗分為以下三類:

A. 大塊塑膠
肉眼可見的塑膠,如塑膠袋、菸蒂、塑膠餐具、吸管、玩具模型、塑膠罐、零件、漁網等等。
這類塑膠危害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如鼻孔上卡著吸管的海龜、誤食塑膠袋的海龜與海鳥、受困在廢棄漁網而死亡的魚類等等。

(P.S. 鯊魚也是幽靈漁具常見的受害者之一,許多巡遊性的鯊魚需要透過不斷前進來換氣,一旦卡在漁網裡無法動彈,他們就會因為無法動彈而窒息。)

B. 塑膠纖維
「纖維」泛指物質以直鏈與支鏈結構形成的構造,由塑膠聚合成的纖維具有良好的韌性與塑性,被廣泛使用在各類產品之中。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塑膠纖維也是來自塑膠瓶罐等常見的塑膠製品,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塑膠纖維是從衣物而來的!
現今的衣料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纖維作為材料,而這些衣服在我們的日常洗滌中就會產生纖維、碎屑。

據統計,每清洗6公斤衣物就會有70000個纖維脫落。
即使用最保守的估計,每個人一周穿七套衣服、每周洗一次,這個頻率乘以總人口數,不難想像光是一周就有多麼龐大的塑膠纖維從洗衣機排到下水道,再從下水道流入海洋…...

鯊魚體內檢測到的塑膠長度分布,與在實驗環境下洗滌衣料時釋出到水中的纖維長度。

鯊魚體內檢測到的塑膠長度分布,與在實驗環境下洗滌衣料時釋出到水中的纖維長度。

C. 塑膠微粒

隨著塑膠垃圾問題日益嚴重,塑膠微粒(microplastic)在近10年來成為環境問題的熱門議題之一。

所謂的微塑膠,指的是直徑小5毫米的塑膠顆粒,或呈球狀、絲狀、塊狀等。
塑膠微粒可能來自於大塊塑膠經過紫外線曝曬、物理性磨損後裂解(注意,是「裂解」:大塊變成小塊,而不是「分解」: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或是人為製造(比如前幾年很流行的去角質柔珠洗面乳,裡面的柔珠其實就是人造塑膠顆粒)。

雖然肉眼看不見這些塑膠微粒,但這些經年累月的塑膠垃圾所產生的塑膠微粒已經累積到相當驚人的程度。

據估計,目前全球共有
5.25兆 (5250,000,000,000) 片的微塑膠,
共重250,000 公噸

(等於有4166666個我0.0)
(阿靠北不小心透露體重了(´゚д゚`))

比起顯眼的大型垃圾,這些低調又難以處理的微塑膠軍團,或許才是人類面對的大危機。

一片「塑鯊」的東北大西洋

在這場塑膠海洋危機裡,哺乳類、魚類、甲殼類、浮游動物都被發現有吸收或誤食塑膠微粒的案例。

而本粉專鍾情的動物--鯊魚,作為食物鏈中的高級消費者,是否會因為生物累積效應或是誤食,而受到塑膠微粒的迫害呢( ˘•ω•˘ )?

作者以東北大西洋的4種、共46隻底棲性鯊魚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是

  • 小斑猫鲨 (Small-spotted catshark, Scyliorhinus canicula) 12隻
體內塑膠纖維顏色與纖維材質

體內塑膠纖維顏色與纖維材質

  • 寬鼻星鯊 (Starry smooth hound, Mustelus asterias) 12隻
raw-image
  • 白斑角鲨 (Spiny dogfish, Squalus acanthias) 12隻
raw-image
  • 斑點貓鯊 (Bull huss, Scyliorhinus stellaris) 10隻
raw-image

這些鯊魚都是英國漁業常見的混獲魚種,其中 白斑角鲨 和 小斑猫鲨也是英國美食:炸魚薯條的常用魚肉來源。

作者將這些鯊魚解剖後,取其腸胃道的10毫升的內容物進行化驗分析,並提取了60個腸道內的塑膠纖維樣本作成分鑑定。

以下是分析後的結果:

  • 近七成的鯊魚腸道樣本至少有一片人造纖維,長度從0.3~14.4mm不等。
    其中有兩隻(寬鼻星鯊、斑點貓鯊)特別誇張,樣本裡分別含有147片154片塑膠纖維……
    (注意!這只是10ml腸胃內容物的分析結果,因此實際上整個消化道所含的人造纖維數量更驚人!)
左圖:從檢體中纖維數量回推各鯊魚體內所含有的纖維總量。右圖:胃腸內纖維數量與鯊魚體長分布。

左圖:從檢體中纖維數量回推各鯊魚體內所含有的纖維總量。右圖:胃腸內纖維數量與鯊魚體長分布。

  • 樣本中的塑膠纖維大多是藍色(88%)和黑色(9%)
    結合上面的結果,這些藍色纖維後來被檢驗為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推測可能是從藍色繩子(漁網?)脫落而來。.
    (那兩隻鯊魚根本是把一整塊漁網給吞了吧(´゚д゚`)……)
  • 60個鑑測的纖維樣本中,包含有
    棉製再生纖維
    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
    聚酯纖維(polyester)
    玻璃紙(cellophane)
    等各種成分,都是日常物品中(漁具、輪胎、衣物、織品等)常見的塑膠成分。

這些被鯊魚吞嚥的塑膠,有可能是透過食物鏈從獵物體內轉移到鯊魚腹中,抑或是在呼吸、吞嚥的時候從周遭環境中攝入。

根據另外兩篇的報告顯示,在東北大西洋採樣研究中,有94%的表層海水樣本與89%的底沙樣本含有人造塑膠物(☉д⊙)。
因此,作者研判這些底棲性鯊魚大概率是在吞嚥獵物的過程中將附近的底沙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併吞入,才導致有這麼高比例的鯊魚的腸道內含有人造纖維( ˘・з・)。

無法逃離的塑命

從這篇研究可以知道,我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塑膠,已在不知不覺間累積於環境中,成為最普遍的汙染之一。

有些報告指出,在生物體內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引起腸道免疫系統的問題
而塑膠微粒的親油性,也有可能使一些汙染物(如雙酚A、雙酚S)隨著這些粒子進入消化道,增加這些汙染物的傳播風險。

儘管在這次實驗中,沒辦法知道這些攝入的塑膠纖維有沒有對鯊魚的健康造成危害(畢竟送來的時候都是屍體惹இдஇ),但我相信那兩隻吞了漁網的鯊魚的肚子應該是不太舒服的_( 」∠ )_……

人類身為陸生動物,倒也不能覺得事不關己,認為微塑膠威脅是海洋生物才面臨的危機。
微塑膠不但可能經由食物鏈被我們攝入(還記得鯊魚做的炸魚薯條嗎),物質循環也早已讓微塑膠威脅遍布世界......

不但在食鹽中含有塑膠
水源裡檢測到塑膠
甚至在人糞裡也有到塑膠的蹤跡......

微塑膠是科學界在近十年來才驚覺的汙染問題,它對生物造成的潛在威脅也還在研究階段。
但可以肯定的是,依照人類社會對塑膠製品的依賴,這將會是我們,包含人類與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面對的最艱難的一戰。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後,不再將你手上的手搖杯、便當盒(裡面影塑膠淋膜)、塑膠袋等一切塑膠製品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
這些在美好的方便主義的謊言中,所包覆名為塑膠未來的毒藥!

讓我們打破塑膠產品高牆的法槌,吹響拒塑戰爭的第一聲號角,就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吧ε٩(๑> ₃ <)۶з!

raw-image

(PS. 我日後也會不定期分享一些不塑產品或減塑技巧的心得,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分享交流~)

資料補充:
論文來源
報導者:台灣在塑膠危機下面臨的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骨書籤的沙龍
56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於我個人的生物學筆記,紀錄那些神奇有趣、變化萬千的有趣生物知識。 撇開為了分數而苦讀的生硬生物知識,讓我告訴你該怎麼用正確的姿勢,閱讀生命的奇蹟故事!
魚骨書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5
最新的研究工具 BAT,一窺鯊魚們神秘莫測的繁殖秘辛!
Thumbnail
2023/04/15
最新的研究工具 BAT,一窺鯊魚們神秘莫測的繁殖秘辛!
Thumbnail
2022/12/17
既窄頭雙髻鯊後,第二隻能葷能素的神奇鯊魚!
Thumbnail
2022/12/17
既窄頭雙髻鯊後,第二隻能葷能素的神奇鯊魚!
Thumbnail
2021/09/04
秀出你的防禦武器,就能在危機四伏的深海高調的活出自我!
Thumbnail
2021/09/04
秀出你的防禦武器,就能在危機四伏的深海高調的活出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關於生物多樣性引言 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了一個全球共同的議題。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涵蓋了從微小的細菌到壯觀的野生動物和植物的所有生物物種,它支撐著人類的生存、發展和繁榮。然而氣候變化、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和非法狩獵等
Thumbnail
|關於生物多樣性引言 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了一個全球共同的議題。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涵蓋了從微小的細菌到壯觀的野生動物和植物的所有生物物種,它支撐著人類的生存、發展和繁榮。然而氣候變化、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和非法狩獵等
Thumbnail
這大概是去年最有爭議的一個影片了吧!? 一部想讓我們不要吃肉的紀錄片,為什麼呢?讓我們往下繼續看,心得會爆雷請慎入! “陰謀” 這兩字貫穿整個劇,影片中有許多我們過去所認知的海洋環保知識,以及環境永續的外表下,真實的狀態卻是如此的醜陋...彷彿在訴說 “人類雖然最善良卻也可能是最慘忍的動物.
Thumbnail
這大概是去年最有爭議的一個影片了吧!? 一部想讓我們不要吃肉的紀錄片,為什麼呢?讓我們往下繼續看,心得會爆雷請慎入! “陰謀” 這兩字貫穿整個劇,影片中有許多我們過去所認知的海洋環保知識,以及環境永續的外表下,真實的狀態卻是如此的醜陋...彷彿在訴說 “人類雖然最善良卻也可能是最慘忍的動物.
Thumbnail
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約70%,碧藍海洋是大自然最豐盛的寶藏, 它孕育種類繁多的生物。 然而,一直以來,工業化捕撈卻持續掏空海洋,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科學家警告,如果持續這樣的破壞式作業,黃鰭鮪魚群數量將在 2024 年面臨崩潰。 在劫難逃的不僅僅是鮪魚,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將面臨重大劫難。  食
Thumbnail
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約70%,碧藍海洋是大自然最豐盛的寶藏, 它孕育種類繁多的生物。 然而,一直以來,工業化捕撈卻持續掏空海洋,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科學家警告,如果持續這樣的破壞式作業,黃鰭鮪魚群數量將在 2024 年面臨崩潰。 在劫難逃的不僅僅是鮪魚,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將面臨重大劫難。  食
Thumbnail
海洋存在很多垃圾,其中塑膠袋害死不少生物。如果喜歡吃海鮮,要擔心無形中你體內也充滿塑膠粒子,有人去做排毒,糞便含著不少塑膠粒子。
Thumbnail
海洋存在很多垃圾,其中塑膠袋害死不少生物。如果喜歡吃海鮮,要擔心無形中你體內也充滿塑膠粒子,有人去做排毒,糞便含著不少塑膠粒子。
Thumbnail
21世紀的生物們無法逃離的"塑"命......
Thumbnail
21世紀的生物們無法逃離的"塑"命......
Thumbnail
東西有好處有壞處,壞處可不可以利用呢? 廢棄的塑膠物很難處理,在荷蘭鹿特丹,他們把塑膠壓縮,變成道路。塑膠的道路有什麼好處?它不會變形,也不會消失,比柏油路壽命長三倍,而且容易維修。原來麻煩的東西,現在變成有用的東西。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東西有好處有壞處,壞處可不可以利用呢? 廢棄的塑膠物很難處理,在荷蘭鹿特丹,他們把塑膠壓縮,變成道路。塑膠的道路有什麼好處?它不會變形,也不會消失,比柏油路壽命長三倍,而且容易維修。原來麻煩的東西,現在變成有用的東西。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接續第一篇的生態議題,來談談珊瑚的存亡與其他物種的共生性,以及人類在其中的角色。本文強調具備生態系思考。
Thumbnail
接續第一篇的生態議題,來談談珊瑚的存亡與其他物種的共生性,以及人類在其中的角色。本文強調具備生態系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