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音的書寫,有兩派,存音,保義!前者以假藉字,或口語造字為主幹,後者以訓讀為妥協!存音派,還有一種變體,就是音文共存,有疑義的音,就只用音拼,台灣因為有大量的羅馬白話拼音文獻,所以採用教會常用的羅馬拼音!沒有學過方言拼音的人,就有困難理解!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優劣點,就用下面這篇引文來對照!
來講台灣生活記,講起 chi̍t (這,註1)百出頭年,台灣日本來統治,走狗 kui kha (腳,註2)腿邊。
真 chē (多)去 teh 做走狗,人講 gōng-kiáⁿ (戇,愚子)難回頭,走去 kah(合) hoai 日本 tàu(鬪),害tio̍h (到,註3)台灣眾同胞。
Nā (若)偷 thâi(殺,註4) 豬走狗知,i(伊) tio̍h (得)去報日本來,lia̍h(拿,挐,攝,註5)--去phah(攴) kah(到,屆) chhoah(泄) 青屎,做人走狗不應該。
本土 ê (的,註6)人 bē(欲) sio(相) 顧,多數 chi̍t (ㄧ)人kiâⁿ (行)chi̍t (一)路,害眾 peh-sìⁿ (欲死)真受苦,走狗想 beh(欲) chhéng (請)功勞。
Chi̍t (這)百外年ê (的)時代,日本管 tùi (對)台灣來,日本巡查非常 pháiⁿ(壞,註7)),見人 beh (欲)phah(攴) kah(和,合,及 )beh sai(腮,註8)。
Sio (
相)閃 tio̍h(
得) 閃 tò (
倒,左,註9)手 pêng(
旁),nā(
若) 閃 m̄-tio̍h(
不對,註10) phah(
攴)
tāi-seng(
事先,逮先),kah(
合,和) in (
伊等)講話 ài (
要)入正,看無順眼就 beh(
欲,註11)) 刑。
當初日本來 teh 管,光復 i (
伊)chiah(
才,註12)) 放台灣,生活 chiah(才) 變無 kāng(
共,同) 款,chiah(
才) 有自由 thang(
得當) 樂觀。
Tú-chiah (
適才)光復食siōng(
上) bái(
壞),現在少年全 m̄(
不) 知,ke-ke (
家家)戶戶食山菜,
chhàng 食 tùi 死 chhàng tńg 來(註13
)。
Tú-chiah 光復hit時chūn(
陣),beh (
欲)做乞食真 pháiⁿ(
否) pun(
分),台灣iau(
饑)人 chhiâng-chhiâng kún(
鏘鏘滾),有ê (
的)餓 kah(
到 )
giám-giám chun(震,顫)(註14)。
農產日本總 the̍h(提) 去,台灣 peh-sìⁿ(百姓) 受iau (饑)飢,空襲耕農總停止,光復總無收成期。
引用《臺灣唸歌集第六冊:吳天羅》,國立臺灣文學館初版一刷 總編輯周定邦、林裕凱 2019年12月
羅馬拼音的配合漢字
- chit8: 對照中文是「這」字!是訓讀!源字是兩個縮音字,「者一」者,是指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