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篇部分資料原作者和檔案所有者為Тарасенко А. А.和Чобиток В. В.
蘇聯第一代披掛式爆炸反應裝甲“接觸”系列(КнДЗ"КОНТАКТ")
進入1970年代下半葉後作戰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戰車武器的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越來越多穿甲深度超過600 mm以上的裝備開始進入北約服役。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1975年服役的HOT式反戰車飛彈,其破甲深度接近800 mm。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戰車對於聚能射流的防護水平再次成為蘇聯有待解決的迫切問題,爆炸反應裝甲似乎成為了當時最佳的方案。
1978年12月,全俄鋼鐵研究所在所長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馬列謝夫的指示下創建了專門的動態防禦研究部門—第32部門,負責人Д.A.拉托塔耶夫,主導了“接觸”系列反應裝甲的研製工作。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該部門主要研究三種不同的反應裝甲單元解決方案:分別是三維結構—“環形”和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十字”,以及可產生片狀射流的“波紋”,最後是簡單的平板裝藥。經過試驗研究認為平板裝藥工藝性好且效率高,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具有空間結構的反應裝甲,適合作為內置結構,並且角度依賴性小
“十字”爆炸反應裝甲,由於效能不比平板好多少因此沒有繼續發展
“波紋”爆炸反應裝甲,同樣由於表現與平板裝藥拉不開太大差距而沒有繼續發展
接觸系列披掛式爆炸反應裝甲就是這樣一款經典的雙層楔形平板反應裝甲設計,不僅能夠滿足軍方戰術技術的要求;同時還可以由部隊自行升級已裝備的主力戰車。正因為有這樣的優點,在1983年1月14日“接觸”系列反應裝甲產品獲批進行國家測試;1985年1月14日,根據國防部的第7號決議裝備了T-64БВ。
“接觸”系列根據安裝位置不同有4類規格,標號寫在爆反盒子上,也就是所謂的接觸1~4
“接觸”反應裝甲的適裝性極佳,只要想的話什麼樣裝甲載具都能上。下文將討論T-80Б、T-72A、T-64Б、T-62和T-55A型主力戰車安裝“接觸”型爆炸反應裝甲進行測試的報告。這項測試由蘇聯主席團委員會1982年6月2日的第236號決議發起,於同年11月至12月間完成。參與此次測試的車輛基本情況如下:
- T-55A型主力戰車,底盤編號Д07ГТ3371П;由鄂木斯克機械製造廠於1976年7月生產
- T-62型主力戰車,底盤編號508B078;由於下塔吉爾運輸車輛廠於1965年5月生產
- T-72A型主力戰車,底盤編號К07ВТ9226;由下塔吉爾運輸車輛廠於1982年7月生產。
- T-80Б型主力戰車,底盤編號К05БT1029;由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於1982年5月生產。
- T-64Б1型主力戰車,底盤編號К07ЕТ18039;由哈爾科夫馬雷舍夫工廠於1982年7月生產。
參與1982年“接觸”爆炸反應裝甲測試的T-72A型主力戰車
參與1982年“接觸”爆炸反應裝甲測試的T-80Б型主力戰車
參與1982年“接觸”爆炸反應裝甲測試的T-55A型主力戰車
T-72A型主力戰車正面裝甲被各類聚能裝藥武器命中的情況。其中包括了2發戰車砲射制導武器9M112M,以及3БК14М型破甲彈以及9К114 型反戰車導彈各一
參與1982年測試的T-80Б型主力戰車車體左側被3БК14М型破甲彈命中後的情況
參與1982年測試的T-64Б1型主力戰車。圖中正面被命中的兩處,分別由3БК14М型破甲彈和9К114型反戰車導彈命中造成。
1982年蘇聯對於其開展的性能測試結論如下:
通過安裝爆炸反應裝甲,使得T-55A和T-62型主力戰車對抗聚能裝藥反戰車武器的防禦性能提高至原來的4~4.3倍;T-80Б、T-72A和T-64Б主力戰車則提高至原來的1.8~2倍。從經濟角度看,每輛主力戰車安裝爆炸反應裝甲的成本約1600盧布(註:1982年幣值);但是卻可以使得其被擊毀的概率下降約15~32%。
爆炸反應裝甲組件被安裝並覆蓋了砲塔±35度航向角及車體±22度航向角的區域。
- “接觸”系列為T-80Б、T-64Б以及T-72A型主力戰車的首上裝甲提供了不小於350 mm中硬度裝甲鋼的抗破等效;如果考慮基甲的抗破性能;則安裝了爆炸反應裝甲後上述車輛車體首上對聚能射流的防護性能可達到約850~900mm中硬度裝甲鋼的水平。
- 為所有參與測試的戰車側面提供了約500mm中硬度鋼裝甲的抗破等效。
- 對於T-55A和T-62型主力戰車的首上裝甲,“接觸”系列提供了相當於175~270mm中硬度裝甲鋼的抗破等效。若考慮基體裝甲的抗破性能,則安裝“接觸”系列後其整體抗藥型罩直徑在100~105mm左右的聚能戰鬥部能力最高等效於450mm中硬度裝甲鋼。
儘管,戰術技術任務書的要求(ТТЗ)得到了滿足,但是委員會認為“接觸”系列對聚能裝藥反戰車武器的防護能力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的問題如下:
首先,砲塔一側單次中彈時,將減少9~31%的爆炸反應裝甲防護面積;命中車體首上及側面時,損失的防護面積則分別為16~71%和31~51%。用30mm的機關砲對戰車首上進行射擊時,單發命中時損失約3個左右的模塊合5~6%左右的防護面積。
其次,雖然,T-72A和T-64Б主力戰車在正面0度的入射區域內有不小於70%的面積被“接觸”系列覆蓋。但測試委員會指出由於主砲及同軸機槍區域不能安裝爆炸反應裝甲,故存在明顯的防禦缺陷。
對於“接觸”系列爆炸反應裝甲的優點,委員會報告總結如下:
- 設計簡單,易於車組人員安裝,且並不需要額外的維護,安全性能好;
- 對於聚能射流的防護,工作可靠;
- 對於子彈、彈片和凝固汽油彈等其它武器的干擾,並不會觸發工作。即便爆炸反應裝甲的外殼因為上述武器而損壞也不會影響其正常的工作;
- 單一模塊工作時的爆轟波不會引爆臨近模塊;
- 反應裝甲對於戰車內部的設備及乘員沒有影響;
對於“接觸”系列爆炸反應裝甲的缺點,報告總結如下:
- 爆炸反應裝甲安裝區域存在未能被覆蓋的死角(在正面投影中約有27%的範圍未能獲得有效保護);
- 爆炸反應裝甲的起爆藥遇到凝固汽油彈時會燃燒,增加了火災的危險(註:這一情況在烏克蘭戰爭中有戰例);
- 當受到反戰車導彈攻擊時,可能會損失較大面積的爆炸反應裝甲模塊;
- 在安裝了全套“接觸”系列時,戰車增重約1308~2065 kg,從而對其行走機構可靠性和自身機動性能造成不利影響;此外,由於砲塔的質量進一步增加,使得其水平穩定機構在坡面地形的工作條件惡化(這主要是因為砲塔的轉動慣量和不平力矩進一步增大及惡化導致的)。
如果比較“接觸”和爆反-68兩款爆炸反應裝甲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在設計上特點鮮明。例如相對簡單的結構;可抗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僅爆反-68);便於增強戰車正面及兩翼的防護性能;適合在已服役的裝甲車輛上進行改裝等(僅“接觸”系列)。雖然設計上並非無可挑剔,但是在某些特定歷史時期下其優勢對軍方更具吸引力;相應的缺點就不那麼惹人注意。
在第一項反應裝甲專利是由挪威人Manfred Held博士於1970年在德國註冊的,該技術首先用於後來與拉斐爾軍備發展局合作為以色列戰車製造了Blazer 反應裝甲。在1982年的同一年夏天,蘇聯國防部批准了開始開發自家的反應裝甲的開發工作。”但是,正如各位所知,黎巴嫩戰爭於1982年6月6日開始,比蘇聯部長理事會主席團委員會決定對接觸反應裝甲進行戰車實裝狀態測試的決策晚了四天!以色列軍隊損失的M48A3戰車進入蘇聯,已經是1982年6月10日(八天後)。
那什麼時候對產品進行狀態測試的決定?當它已經完成開發時並發佈了設計文檔,並根據它製作了原型,且通過了部門測試。這個過程並不很快,可能會有多個生產和測試原型的階段,並需要修改設計文檔,而且還是只有在完成所有開發工作的步驟後,產品才會提交狀態測試。就蘇聯而言,到1982年夏天,接觸系列反應裝甲的研發工作的所有階段都完成了。
反應裝甲的安裝是在1983年1月14日簽署狀態測試,然而帶有接觸反應裝甲的T-64BV主力戰車,則是在蘇聯國防部第07號命令之後兩年(從1985年1月14日開始)才投入使用的,這時候開始才算是接觸-1反應裝甲正式在蘇聯軍隊中廣泛使用是。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帶Blazer反應裝甲的“被俘獲” M 48 A 3對創建蘇聯接觸系列反應裝甲絲毫沒有影響(既不影響設計,不影響蘇聯戰車反應裝甲的安裝決定)。
“接觸-5”通用內置式爆炸反應裝甲(ВДЗ"КОНТАКТ-V")
“接觸-5”是為了應對80年代西方新一代長桿穿甲彈和新型反戰車導彈而研製的防護措施。1985年通過國家測試,1987年完成生產定型並批量生產,1988年投入使用,那時期蘇聯主力戰車裝備是T-80У/УД和T-72Б主力戰車。
事實上“接觸-5”主要是指裝備了4C22“通用內置反應裝甲”的集成反應裝甲系統,而在這種內置反應裝甲早期試驗階段安裝的還是4C20反應裝甲。內置式反應裝甲研製的時候主要目標之一是為了解決“接觸”系列披掛式反應裝甲的耐久性問題。
前文提到“接觸”系列反應裝甲有嚴重的殉爆問題,當其中一個反應裝甲模塊被引爆,臨近的反應裝甲盒有可能被爆轟波和爆炸破片引爆,甚至引發連鎖反應,當然,多數情形下損失的反應裝甲主要是被爆炸衝擊波吹飛,因為螺栓固定並不可靠。即使不被敵火命中,平日訓練中車輛磕碰剮蹭也經常導致反應裝甲模塊被碰落。為此,不滿於“接觸”表現的廠家,自然而然地想到能否直接把反應裝甲焊接固定在戰車上,這樣便可增加整體的堅固耐用程度。用裝甲肋板將各反應裝甲容器隔離,可有效減輕反應裝甲爆炸橫向效應,從而減少殉爆機率。1984~1985年,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第二特種車輛設計局為объект 219A(T-80У型)設計了內置反應裝甲防護裝置。這種防護裝置的結構和之前提到的“爆反-68”類似,就是在主裝甲表面焊上截面厚度20~25mm的橫、縱向交錯的裝甲肋板,相互之間形成可容納反應裝甲單元的矩形空間,裡面安裝反應裝甲,最後蓋上屏蔽裝甲板。當聚能射流穿透蓋板擊中反應裝甲引爆其中炸藥,爆炸驅動蓋板運動使之切割干擾射流從而達到削弱其威力的目的。而如果蓋板厚度較大,不僅可以起到對反應裝甲的保護作用(防小口徑彈藥和破片),也能起到對抗穿甲彈的效果。
由於反應裝甲所用的安全炸藥感度很低,衝擊速度相對射流低得多的穿甲彈直接命中很難引爆反應裝甲,因此該設計利用高硬度裝甲鋼(d нв = 2.84~2.9 mm)作為屏蔽板,穿甲彈頭部接觸屏蔽板後產生的應力波會使屏蔽板背面崩碎,產生一股高速碎片流,藉此提前引爆內置反應裝甲,驅動飛板干擾穿甲彈,相比彈體直接衝擊引爆反應裝甲的情況增加了反應裝甲作用時間,提高了防護效果。應注意的是,這種首上反應裝甲設計有效應對穿甲彈的僅有一層前向拋板,雖然反應裝甲本身有兩層2mm的封裝鋼板,但是抗穿作用甚微,爆炸產物僅對干擾破甲射流有效。
原4C20的裝藥ПВВ-5А就很難被穿甲彈引爆,因此1984~1985年間鋼鐵研究院研製了新一代反應裝甲單元4C22,內裝ПВВ-12M鈍感炸藥,對著速1600~1700m/s的3БМ22穿甲彈響應較好。但是試驗研究發現,對於著速低於1550m/s的情況,爆炸反應裝甲的起爆可靠性大幅下降。
對量產型戰車的通用內置反應裝甲,當鋼芯或碳化鎢芯桿彈著速在1500m/s的時候,反應裝甲起爆成功率僅為50%或更低。由於蘇聯在80年代沒有服役的整體鎢合金長桿彈(唯一的鋼套鎢合金長桿彈3БМ42則用於模擬西德的120mm DM13),因此對於西方主流長桿穿甲彈的防護效果(特別是針對M829)應該通過3БМ32貧鈾穿甲彈檢驗才合理,然而由於貧鈾彈試驗條件苛刻,加之有關檔案還未解密,目前暫時沒有更多信息。即便如此,後來T-80У參加西方國家戰車競標試驗還是證明了“接觸-5”防護同時期西方鎢合金長桿彈的有效性(瑞典競標試驗中所用的DM33初速1650m/s,2km著速1500m /s),不過對於初速更低的穿甲彈如英國L26A1 CHARM(1580m/s),美國M829A1(1575m/s)這些威脅,“接觸-5”的可靠性還有待考證。
不同的首上內置反應裝甲方案防穿甲試驗結果,試驗用彈:3БМ22;首上法線傾角68°
穿甲彈引爆內置反應裝甲原理示意圖(此處屏蔽裝甲板不動)
某一時期內“接觸-5”的表現雖然並不完善,但是內置反應裝甲的設計可以很方便的替換不同的反應裝甲,因此隨著技術更新進步,只要更換解決了特定問題的反應裝甲,戰車裝甲又能繼續煥發活力。
蘇聯/俄羅斯主要反應裝甲的參數,此處的尺寸、重量均為化整標稱值
4C20,4C24,4C23,4C22 反應裝甲的尺寸基本一致
蘇聯時期“接觸-5”裝車情況簡介
T-80УД(1985)砲塔反應裝甲佈局,整體佈局與T-80У相同
T-80У/УД砲塔正面焊接的反應裝甲框架截面呈楔形,各區塊的前面板厚度17mm,背板厚度9mm,上半部分水平垂直射向對應法線角50°,下半部分55°,包括殼體在內反應裝甲的垂直等重鋼厚度約35~36mm。雙層反應裝甲從隔艙上部開口插入其中。頂部反應裝甲總框架焊接在砲塔頂部,盒子分為上蓋板和本體兩部分,內裝有兩層單元,盒子底部和砲塔頂甲板之間、反應裝甲間有橡膠緩衝層。T-80У砲塔總計112塊4C22反應裝甲,其中砲塔頂部44塊,砲塔左側40塊,右側28塊;T-80УД砲塔正面單元數量和T-80У相同,砲塔頂部則是50塊反應裝甲。
T-80У/УД車體首上表面被橫縱肋板分為8部分,中部近似6等分,每個區塊安裝8塊共計兩層反應裝甲單元,上下兩層成一角度放置,每對反應裝甲雙層間還有薄板框架相互隔離,蓋板長約500mm,厚度14~15mm,用螺栓固定,面板到主裝甲間的間隙為40~45mm;兩側區塊內各安裝11對單元,每對雙層反應裝甲間也有薄板相互隔離,蓋板分成四塊,僅兩塊可拆以便安裝單元。車體側面重型裙板由高硬度裝甲鋼外板和橡膠金屬織物內板組成,其中預留安裝反應裝甲的矩形槽,每側總計安裝24塊反應裝甲。車體總計有140塊4C22反應裝甲,則全車總計252塊約345kg(單元質量1.37kg)。計入面板的情況下,T-80У/УД車體首上反應裝甲垂直等重鋼厚約25~26mm
T-90主力戰車砲塔反應裝甲佈局,正面留出“窗簾-1”紅外大燈的安裝位置
T-72Б/90系列的砲塔“接觸-5”採用了披掛安裝方式,只是固定鉸接更為堅固。砲塔反應裝甲的傾斜角度和板塊面積都比T-80У/УД的更大,裡面塞的反應裝甲也更多,但是,砲塔表面不受反應裝甲覆蓋的地方也更多了一些。根據1995年的技術手冊,T-72Б的砲塔上共安裝120塊4C22反應裝甲。
T-90戰車首上反應裝甲佈局,T-72Б主力戰車相同
T-72Б/90系列的首上內置反應裝甲防護裝置框架設計也和80系列截然不同,首上被肋板分為8塊,內部的兩層反應裝甲平行安裝,用固定在面板上的螺栓預留必要間隙,高硬度鋼面板約15mm厚,長約500mm,相比T-80У/УД的面板更寬(多一塊反應裝甲的寬度),面積更大,面板四周和肋板焊接在一起,在面板上開有尺寸相對小的反應裝甲安裝口,面板背面到主裝甲表面間的間隙同樣約為40mm。首上總計安裝84塊4C22反應裝甲,車體側面共計36塊,整車總計240塊328.8kg。
“接觸-5”內置反應裝甲設計雖然有效防止了不同區塊反應裝甲間的相互影響,但是由於分區較大,根據命中部位的差異可能一次打擊會損失10~30%的反應裝甲防護面積(就算內部單元不完全被引爆,蓋板也已經炸飛)。根據1985年“關於T-80У型主力戰車集成動態防護裝置試驗報告”以及1989年“關於478Б型戰車量產型車體及砲塔的砲擊試驗主題報告”,可以比較兩者的反應裝甲防護耐久性。可見“接觸-5”的多次抗彈能力甚至沒達到“爆反-68”的水平。
砲塔挨了一發的T-80У,命中反應裝甲楔形連接處,炸掉了4塊ERA,左側損失了約40%
T-80У車體右側穿甲彈命中,炸掉了第三重裙板,未擊穿(車體側面甲板厚70mm)
此外,隨著80年代中後期西方開始大力發展串聯戰鬥部的反戰車武器,對“接觸-1”/“接觸-5”反應裝甲產生了巨大威脅,1999年10月20日在ЦНИИО 643а靶場進行的T-80У和T-90防護試驗證明了這一點,串聯戰鬥部的RPG-29(標稱ERA後穿深750mm)可以輕鬆擊穿兩者的首上裝甲(T-90裝甲設計較T-80У更新,採用了內置NERA單元,防護性能更高)。
這種威脅在80年代初就已被預見,莫斯科鋼鐵研究院反應裝甲設計部門利用串聯破甲戰鬥部對70年代以來既有的多種防護方案進行測試,但是效果不是很顯著: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在“接觸-5”的基礎上研製帶中間隔板的雙層反應裝甲:通過合理設計中間隔板的厚度和第一層拋板於隔板間的間隙量或安裝緩衝材料(也就是設計第二層反應裝甲的起爆延遲時間),該類型的內置式反應裝甲可以抵禦“破-破式”或“穿-破式”串聯戰鬥部,並能大幅提高抗穿甲彈的性能(把3БM42的穿深削弱60%~80%)。
帶中間隔板的雙層反應裝甲,相當於在接觸-5的兩個反應裝甲間加了鋼板 ↑3БM42型穿甲彈(1630m/s)侵徹主裝甲的法向深度hт和中間隔板厚度σп的關係:
O——試驗值(帶誤差範圍);實線—— 計算曲線。
帶中間隔板的雙層反應裝甲對3БM42穿甲彈的計算等效防護力Y(mm RHA)
↑反應裝甲抗穿性能Y和中間隔板厚度σп的關係:
1——反應裝甲安裝在首上;2——反應裝甲安裝在砲塔正面。
帶隔板的雙層反應裝甲(砲塔)抗串聯破甲彈(9M119M)示意圖,Via M.Растопши
蘇聯解體後,雙層或多層爆炸反應裝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根據俄聯邦專利RU2064154C1,«Реликт»採用了和上述雙層反應裝甲類似的原理,且把首上反應裝甲設計成了可整體拆裝的集成模塊,反應裝甲面板背板可分別拋出。目前該反應裝甲防護綜合體已經裝備在了T-90M、T-80БBM、T-72Б3(2016)主力戰車和БМПТ 坦克支援戰車上。根據鋼鐵研究院的宣傳,裝備“Реликт”的T-90MC可以抵禦800mm穿深的長桿穿甲彈M829A2/3和超過1000mm破深的單級或串聯體制戰鬥部。
烏克蘭則發展了“雙刃”多層集成防串聯戰鬥部動態防護裝置(«Дуплет»ПТВДЗ),實質上把聚能爆炸反應裝甲和複合裝甲整合在了一起(首上),反應裝甲取代了複合夾層,聯合作用下可以實現超高水平的防護性能。此外基本上解決了反應裝甲的殉爆和多次抗彈問題,“堡壘”主力戰車首上防護裝置的抗單發破甲彈防護面積損失僅5.5%,大幅提升了坦克裝甲防護的耐久度,這一指標時隔32年再次達到了和“爆反-68”相同的水平。
安裝了“利刃”型聚能爆炸反應裝甲的T-84型戰車首上裝甲模塊被測試彈藥命中前後的對比
縱軸:戰車首上被1發3BK14M破甲彈命中後反應裝甲剩餘防護面積比例
-蘇聯反應裝甲(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защита)(下)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