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一章:世界歌場女王瑪丹娜歌者故事:百忌不禁,老娘必勝不敗的叛逆之心|第一節:我叛逆故我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第一節、我叛逆故我在



百無禁忌

1982年出道的瑪丹娜,現在已經是年過60載的奶奶級歌場女姬。她的人生就跟電影一樣磅礡曲折,從小出生在美國天主教家庭,當時在美國中西部的家鄉,因為作風與眾不同而被當作怪咖。她自爆19歲在紐約出道前曾遭到性侵,接著在出道成名後,曾被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的宗教領袖砲轟演出內容褻瀆神明。2012年,發生了奧羅拉劇場《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電影首映式的槍擊事件,當時她的巡迴演唱內容出現槍火橋段,被砲轟二度傷害槍殺事件的被害者。此外,她曾搭配【情慾(Erotica)】專輯發行震驚娛樂圈的全裸寫真集【Sex (性)】、在螢幕前裸露上身爭取女性的上空權、曾有過超過15段轟烈情史,包括姊弟戀,甚至在2020年與男舞者大談相差36歲母子戀,所謂的活到老、戀到老,年齡對女性來說都不是問題的活樣板。

引起爭議的演唱會槍火橋段  chrisweger,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引起爭議的演唱會槍火橋段 chrisweger,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她的叛逆是宗教上的、音樂上的、性愛上的,從演唱會的舞台設計就能體會她原汁原味的娜式叛逆。2016年,她的「心叛逆 (Rebel Heart)」演唱會巡迴到台灣,當時的舞台蔚為話題。仔細看看舞台長得像什麼?

proacguy1 from Montreal, Canada,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proacguy1 from Montreal, Canada,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你會先看到十字架,再往左會看到心形的頭部(心形王冠),十字架的交叉處還有個丸狀的升降台,讓人聯想到很像男生都有的那一根,連瑪丹娜都公開自嘲長得很像。但最禁忌的,是那一根同時也是個十字架,這就產生很多聯想空間。究竟是要表達那一根就像十字架一樣是神聖的聖物,還是另有他意?總之這一根很高招的是,瑪丹娜把它與一個互相衝突的視覺元素──十字架,融合成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綜合體,而且她還要站在這一根上面歌唱。她光是用這一根就同時體現宗教、音樂和性愛上的叛逆。這是瑪丹娜對自我的其中一種詮釋。

當然,她的叛逆不是頭一回也不會是最後,宗教領袖們也早已拿她沒轍,就由她行使她堅持的表演藝術自由。

1990年「金髮雄心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其中一場演出前,她被警方告知不可在舞台上表演"自摸"動作,否則會在演出後將她上銬。當時她回應:「我是個藝人,這是我選擇展現自我的方式 (I am an artist and this is how I choose to express myself.)」,最後不刪除演出內容,照常演出。

raw-image



老娘就是這樣,不然你想怎樣?

上次瑪丹娜來台灣小巨蛋開唱的演唱會我也去看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晚上七點入場、八點預定開唱的演唱會,到了八點多,搖滾區的入場人數才到一半,看台區更是像經歷過土石流的山坡一樣東缺一塊西缺一塊。「這是哪招啊?」我想,殊不知那晚拖延到快要十點才開唱(後來我才知道,跟另一場比起來這還算早的,遲到兩小時叫做她的正常!),而在九點多時所有觀眾都很心有靈犀似地蜂擁入座(我甚至還看到白髮的老翁也來看演出),所以大家早就對歌場女王的遲到見怪不怪。

她當然不會只在台灣遲到,2020年的《X夫人》演唱會英國場,她因為遲到造成超時演出,被劇院降布幕強制結束演出。打死不認輸的她拿著麥克風硬是要與觀眾清唱完最後一首曲目。在美國場,她也晚了兩小時開場,最後被一名觀眾怒告違反購票契約。後來,她在推特上傳了影片,影片中她坐在鋼琴上對歌迷說:「有些事情你們要了解,那就是女王永遠不會遲到。」別人告她,她老神在在照樣遲到給你看。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她的演唱會開演前,要有負責開場的DJ在台上暖場了。


瑪丹娜的我行我素,在2005年的【Like It or Not (愛不愛我隨便你)】歌詞中有完整的詮釋:我就是你們那些人眼中的壞女孩 (Girl Gone Wild),你要嘛就愛我把我當作女神崇拜,要嘛就閃遠點理都別理我,我不因為你的批判和指指點點,就停下我的步伐。

Like It or Not 愛不愛我隨便你 歌詞

Like It or Not 愛不愛我隨便你 歌詞

瑪丹娜在【舞池上的懺悔(The Confessions Tour)】演唱會中跳舞的步伐,有很多配合重音節拍而定格的停頓點,擺個臀定格一下,折個腿再停頓一下,下個腰再起身停一下,甩個腳掌再頓一下。這種展露自信中帶有不屑的「步伐」,詮釋出她作為歌者不隨外在的輿論而停下腳步的形象。你罵越多,她越是要跳給你看。


瑪丹娜與電影導演蓋瑞奇離婚後,在2012年的專輯中製作了【I Don't Give A (F**k) 老娘(天殺的)才不甩】這首歌,歌詞講到離婚後的她仍選擇讓生活忙得不可開交,新聞報章雜誌的八卦輿論她也不甩。

I Don't Give A  我才不甩  歌詞

I Don't Give A 我才不甩 歌詞

瑪丹娜在MDNA演唱會中也很叛逆搗蛋,在舞台背景的LED螢幕上播放教會的影像,再讓登台的神職人員唱著「我天殺的才不甩 (I don’t give a ffff...ck)」。沒錯,她就是刻意要讓神聖的神職人員講粗話(聖人骨子裡也是跟我們一樣的肉身凡人,有七情六慾也有怨)。最後在結束時她躺在升降檯上,讓LED螢幕上的十字架使她獲得自我的救贖,這大概又踩到宗教界的敏感神經。

瑪丹娜很擅於操作像這種兩相矛盾的元素,越是相互衝突的東西,她越愛拿來融合詮釋成全新意義的事物,這也是她領頭的前衛之道,得以形塑出她這種既叛逆又前衛自我的歌手形象。



我不覺得抱歉,因為這是人性!

瑪丹娜對既有體制的對抗,往往被視為不入流的叛逆。對此,她透過1994年的歌曲【人之天性 (Human Nature)】,對父權和各種言論與意識形態的框架直球對決。要知道,那是一個思想還沒有像現在那麼開放的年代。

人之天性(Human Nature)歌詞

人之天性(Human Nature)歌詞

誰說可愛的狗狗不能穿SM皮革衣?她就偏要秀給你看。誰說女人公開談論性和情慾就是觀感不佳的蕩婦?誰說女人不能是制霸男性的SM主(讓男性變成被她踩在腳下調教的奴)?「(歌詞) 今天如果我是男的,我的所思所想會讓你覺得我比較正常嗎?如果你覺得我有問題,我說你才有問題。......這是人性,我就跟你一樣,去照照鏡子仔細看吧!」

影片中有不少片段是她試圖掙脫監禁她的方框(在歌詞中被形容是狹隘的房間),那可視為加諸在她身上,那些政治上、社會上禁止她的意識形態。另外,她特意穿上皮革裝、手甩著鞭子,是要讓觀眾正眼直視她,看看她的性幻想,看到成為SM主的女性也可以很性感自信。因為不分男女,只要是人都有各種情慾和野望,這是她眼中再正常不過的人性。

我曾聽一位觀點很犀利的朋友說,像是瑪丹娜以及同志大遊行,這類透過解放身體的枷鎖和各種裝扮來展露自我的作為,講極端一點的話,「是透過『視姦』的方式,使大眾正眼直視原先不願或不敢面對的現代女性或同志,其身為一個真實的人的存在。」當然,這位朋友的用詞比較重口味,其實我們要看的重點是,壓迫者、歧視者越不願意看到的,瑪丹娜就越要透過身體的展露給他們看到,「展現自我,別壓抑自我」,才能讓別人更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存在,走出意識型態的方框。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會走到這一步,也有賴於同志族群透過裝扮遊行、歌手發聲,透過媒體平台向大眾主動展露自己的存在。道理也是一樣的。



小結

瑪丹娜的「叛逆歌者」路線走的很早,是在你我大多還未出生的時候,她就大搖大擺地四處衝撞舊有的威權體制和意識形態。她的策略很簡單也非常精準明確:別人歧視的、別人不敢做的、別人沒玩過的,就是她要去撞擊,並融合出合乎自我風格的新元素。她身上的元素一直在變化和流動,像黑洞一樣隨時在吸收新的事物,融合進音樂配樂、表演藝術和她的影像作品中,這也是叛逆者典型的特質。百無禁忌的前衛,總是吸引他人的眼球,但是她玩弄元素都有目的性,要融合形塑出她想呈現給世人的「娜式人生態度」,這一套娜式人生觀,讓同樣飽受社會歧視的同志團體封她為教母,也為其他因為各種形式被邊緣化或被排斥的人,提供人生經驗的參考(雖然我不覺得有人會有種到像她一樣百無禁忌)。有關這一點,會在後續的章節中陸續提到。



下一節:我說・我唱,你聽到我的訊息了嗎


如果你覺得這篇寫得很有趣,一定要追蹤並懇請訂閱我的專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3.7K會員
1.0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以愛為名,婊裡不一。
Thumbnail
以愛為名,婊裡不一。
Thumbnail
我發現世上無法忍受的東西當中,一定有瑪麗蘇腦殘劇,看三立八點檔或是台灣民間故事還可以忍受,瑪麗蘇開到兩千的「花千骨」簡直不能忍,根本酷刑。 #不敗瑪麗蘇劇
Thumbnail
我發現世上無法忍受的東西當中,一定有瑪麗蘇腦殘劇,看三立八點檔或是台灣民間故事還可以忍受,瑪麗蘇開到兩千的「花千骨」簡直不能忍,根本酷刑。 #不敗瑪麗蘇劇
Thumbnail
1960年代,正值捷克斯洛伐克的電影新浪潮,彼時新電影百花齊放。薇拉·齊蒂洛瓦大膽地在本片使用各式剪輯手法,創作出這部悖德的實驗電影。只見兩個瑪麗四處為惡,輕視那些肖想他們青春肉體的男性,糟蹋食物......直到一切難以挽救。
Thumbnail
1960年代,正值捷克斯洛伐克的電影新浪潮,彼時新電影百花齊放。薇拉·齊蒂洛瓦大膽地在本片使用各式剪輯手法,創作出這部悖德的實驗電影。只見兩個瑪麗四處為惡,輕視那些肖想他們青春肉體的男性,糟蹋食物......直到一切難以挽救。
Thumbnail
一開始看這部片還以為就是個御姐控的故事,要先念完床邊故事才給上床原本覺得只是個特殊的性癖,隨著劇情發展慢慢猜得出來凱特溫絲蕾演的漢娜應該是個文盲。不過隨著男主角邁克身邊開始有其他同齡(年輕)女性出現,也越來越常和漢娜發生爭吵,一邊感嘆年齡的差距如此難以彌補,一邊覺得啊電影接下來要演甚麼?
Thumbnail
一開始看這部片還以為就是個御姐控的故事,要先念完床邊故事才給上床原本覺得只是個特殊的性癖,隨著劇情發展慢慢猜得出來凱特溫絲蕾演的漢娜應該是個文盲。不過隨著男主角邁克身邊開始有其他同齡(年輕)女性出現,也越來越常和漢娜發生爭吵,一邊感嘆年齡的差距如此難以彌補,一邊覺得啊電影接下來要演甚麼?
Thumbnail
(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這部戲的每個角色都活得跌跌撞撞,有人熬過去非生即死的生活,有人沒辦法熬過去,但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能夠看見的,令人欣慰。
Thumbnail
(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這部戲的每個角色都活得跌跌撞撞,有人熬過去非生即死的生活,有人沒辦法熬過去,但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能夠看見的,令人欣慰。
Thumbnail
聖女有可能說謊嗎?神蹟是不是純粹巧合?神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聖女有可能說謊嗎?神蹟是不是純粹巧合?神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主角瑪莎(蘿莎蒙.派克)與她所監護的廣大受害老人們 先來murmur一下中文片名,也不是說翻得不好,但比起諷刺趣味滿分的英文片名就是硬生生普通掉了。 詐欺女王是羅莎.蒙派克在《控制》之後的力作,她也憑此片三度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平心而論全片最大的亮點的確就是羅莎‧蒙派克的演出,瑪拉的膽識、無畏、猖狂
Thumbnail
主角瑪莎(蘿莎蒙.派克)與她所監護的廣大受害老人們 先來murmur一下中文片名,也不是說翻得不好,但比起諷刺趣味滿分的英文片名就是硬生生普通掉了。 詐欺女王是羅莎.蒙派克在《控制》之後的力作,她也憑此片三度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平心而論全片最大的亮點的確就是羅莎‧蒙派克的演出,瑪拉的膽識、無畏、猖狂
Thumbnail
漢娜的遺言 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些說不出口的小祕密。看似冷血無情的加害者或許曾經也有過可憐的境遇,而遭受痛苦的被害者更是有苦難言。對此,「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跟他人?」 「嗨,我是漢娜,漢娜貝克,別關閉你正在聽的這段錄音,不管你相不相信,是我,本人無誤,如果你正在聽這捲錄音,那麼你就是原因之一。別緊張
Thumbnail
漢娜的遺言 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些說不出口的小祕密。看似冷血無情的加害者或許曾經也有過可憐的境遇,而遭受痛苦的被害者更是有苦難言。對此,「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跟他人?」 「嗨,我是漢娜,漢娜貝克,別關閉你正在聽的這段錄音,不管你相不相信,是我,本人無誤,如果你正在聽這捲錄音,那麼你就是原因之一。別緊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