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認識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方式
移工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朋友,加上政府近年推行「新南向政策」,在在反映我們對於移工瞭解,隨著時代改變,人人都應積極面對。小至移工進入家庭看護,大至國家政府的經濟策略;這都讓我們對於移工這一身份,不會感到陌生。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移工,更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
在台灣的移工生活,最為人所知且常見是在公共場合的聚會。例如在假日時的火車站大廳、外圍的廣場、公園以及都市綠化隨處可見的橋墩四周。然而,我們對其印象只是表面的,無法融入他們的交談。但是,從中還是可以感受到:移工朋友尋求認同,透過聚會方式,談論彼此生活,得以將家鄉情感聯繫起來,我想這是移工朋友一週最為期待的時刻。
另一方面,我認為對於移工朋友的生活方式,台灣人民可以有更積極、更帶興趣的理解;移工朋友「身在異鄉」、「客居他地」,身為本鄉、在地的台灣人民也可以透過聚會方式,例如舉辦歌唱活動、趣味競賽,能與移工朋友同歡。這不需要進階的語言能力,只要有一顆願意親近、瞭解的心態,付諸實踐即可。同樣的,移工朋友也可以與台灣人民多加互動,可以發現台灣人好客熱情的一面,雙方能夠多加認識與理解。
再者,移工朋友的生活方式,對許多家庭而言則是能夠「感同身受」,我指的是移工進入家庭,成為外籍看護工。網路上有不少資源為移工朋友,提供語言、心理、情感種種支援管道,但對於如何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其實家庭真正有聘請看護工,或是有機會在職場與其共事,才得以有進一步貼切的觀察與體會。筆者家中即是其中一例──聘請外籍看護工來家裡協助照顧病人,不難想像他們背負語言學習、離鄉背井、醫療看護的種種壓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面對不同文化背景帶來殊異的生活方式,需要更多的尊重、認識、欣賞與包容。
筆者聘請外籍看護工前,接觸相關課程,認識移工的權利與義務的法條規定;其中也涉及他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食物,以及不同國家而有的一些性格差異。大體上,我也十分肯定此種課程帶來的收穫,這是經驗累積而成的種種歸納;此外,如果有移工現身說法,在課程中與我們互動,那更是一件別有意義、且更接近「地氣」的課程方式。我們很想瞭解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方式。
接觸移工到台灣、來我的家庭已經近一年時間,其中有磨合、有理解、也有成長。感謝移工朋友來我的家庭,協助家人照顧病人;深知生活方式可以溝通與協調,雙方都在取得平衡之道。最困難的是:察覺彼此差異,還能相互包容與尊重。移工在台灣的故事,一幕幕正在上演,我深知相處之道無他:生活方式的認識、理解、欣賞與包容,唯有如此而已。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在人生的規劃中,遺產的安排是許多人會認真思考的議題。除了傳統的家族繼承方式,近年來遺產捐贈逐漸受到重視,成為另一種深具意義的選擇。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之技術條件(需符合以下3擇1條件) (1) 專業證照: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之指定項目考試合格並取得證明。 (2) 訓練課程:產業類訓練時數達80小時。 (3) 實作認定:通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之審認,取得實作認定證明。 具體怎麼進行實作認定....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肯特動畫的負責人、湠臺灣的監製肯特(張永昌),帶來台灣影視圈的動態觀察,以及湠臺灣的理念與近期力作《流麻溝15號》 的介紹。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在人生的規劃中,遺產的安排是許多人會認真思考的議題。除了傳統的家族繼承方式,近年來遺產捐贈逐漸受到重視,成為另一種深具意義的選擇。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之技術條件(需符合以下3擇1條件) (1) 專業證照: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之指定項目考試合格並取得證明。 (2) 訓練課程:產業類訓練時數達80小時。 (3) 實作認定:通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之審認,取得實作認定證明。 具體怎麼進行實作認定....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肯特動畫的負責人、湠臺灣的監製肯特(張永昌),帶來台灣影視圈的動態觀察,以及湠臺灣的理念與近期力作《流麻溝15號》 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