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年的讀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20共讀完51本書,終於把心繫念念多年的《百年追求》系列讀完,還追加了何清漣關於中國的觀察書寫,對於整年籠罩全球的武漢肺炎病毒,似乎、恰巧也成為了另一種紅色滲透。(歪)


Emilie Wapnick,《沒定性是種優勢》,天下雜誌。
James Wallman,《物窒欲》,漫遊者。
林婉瑜,《愛的24則運算》,聯合文學。
詹宏志,《旅行與讀書》,新經典。
陳繁齊,《那些最靠近你的》,時報。
徐珮芬,《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釀出版。
林婉瑜,《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尖端。
朴英祿,《我每天都想離職》,麥田。
Mark Forsyth,《喝個爛醉》,木馬。
李國祥,《伸縮自如的愛》,印刻。
東直子,《致我所愛之人》,麥田。
是枝裕和,《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時報。
Rolf Dobelli,《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商周。
水野學,《品味,從知識開始》,時報。
Nick Middleton,《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行人。
佐佐木典士,《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三采。
Cody Cassidy & Paul Dotherty,《然後你就死了》,臉譜。
羅浥薇薇,《失戀傳奇》,時報。
Georges Perec,《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麥田。
廖梅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寶瓶。
何清漣,《紅色滲透》,八旗。
何清漣、程曉農,《中國:潰而不崩》,八旗。
Robert S. Boynton,《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遠足。
趙周,《極簡閱讀》,今周刊。
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大塊。
清水潔,《被殺了三次的女孩》,獨步。
清水潔,《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獨步。
Stephen Guise,《驚人習慣力:做一下就好!》,三采。
Alastair Bonnett,《圖外之地》,臉譜。
橘玲,《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新雨。
Elizabeth Becker,《旅行的異義》,八旗。
Joel Brinkley,《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聯經。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
葉丁源,《夜經濟》,時報。
Nicole Krauss,《烏有》,時報。
Lee McIntyre,《後真相》,時報。
柯映安,《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鏡文學。
陳翠蓮,《百年追求①:自治的夢想》,衛城。
吳乃德,《百年追求②:自由的挫敗》,衛城。
胡慧玲,《百年追求③:民主的浪潮》,衛城。
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遠流。
莒哈絲,《勞兒之劫》,上海譯文。
陳又津,《新手作家求生指南》,印刻。
陳柔縉,《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麥田。
陳天璽,《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八旗。
Ben Green,《被科技綁架的智慧城市》,行人。
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大塊。
David Seabury,《自私的藝術》,大牌。
Jon Acuff,《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天下雜誌。
寺山修司,《我這個謎》,大田。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有鹿。


最喜歡的:

去年2月時人在首爾旅館,手機不時收到韓國的細胞廣播訊息,雖然不懂韓文但想也知道是疫情大爆發,到了旅行中段想去的藝廊、美術館通通關閉,無處可去的我,每天吃完晚餐就是買馬格利跟燒酒窩回旅館買醉,邊喝邊讀《喝個爛醉》,喝醉了再倒頭就睡,實在有一種爽感。(嗝)

雖然發生作者與駱以軍之間的八卦爭議,但不可否認《女神自助餐》是一部好作品。每每閱讀,總是令人痛痛的把眼神撕開,可能自己太懂身為女性會面臨的各種惡意,那些惡意總是在身上燒灼,留下羞恥的烙印。但願我們終能有平靜處理這些傷口的一日。

實在是太有趣可愛的一本書。從封面到內頁都極具巧思,是一本「如何留心觀察生活周遭」的實用指南,讓人忍不住想跟著書頁、一步步按圖索驥打開五感,練習專注感受每一個當下;尤其在資訊焦慮、社群媒體競相爭奪注意力的年代,唯有暫停時間,專心觀察,才能發現那些真正閃閃發亮的美好事物。

范俊奇對人物的刻劃描寫實在太細膩細緻了,那些銀光熠熠的名人被他信手捻來,彷彿掃過X光機一般,一個個都有了生命,雕下鮮明深遂的印象,被好好地安放收攏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參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左手寫硬科技,右手寫軟藝文;圈外逃逸者,濫情者,在冷靜與熱情之間,尋求文字的各種可能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誰是鍾理和?國文老師,對不起!  
Thumbnail
誰是鍾理和?國文老師,對不起!  
Thumbnail
在迎來2022年度十大電影片單之前,先簡單插播分享一下關於今年的閱讀回顧。在依舊深陷博士論文難產窘境的一年裡,讀得最多的還是與論文相關的書籍,張愛玲的小說、散文、書信和研究張愛玲的學術著作就無須多提。但從論文延伸而出的幾本好書還是非常值得推薦!
Thumbnail
在迎來2022年度十大電影片單之前,先簡單插播分享一下關於今年的閱讀回顧。在依舊深陷博士論文難產窘境的一年裡,讀得最多的還是與論文相關的書籍,張愛玲的小說、散文、書信和研究張愛玲的學術著作就無須多提。但從論文延伸而出的幾本好書還是非常值得推薦!
Thumbnail
高中選文作者的相關作品 徐志摩 琦君 張愛玲 簡媜 鄭愁予 余光中 黃金川 徐國能 羅志成 楊牧 黃春明 洪繻 蔣勳 張李德和 夏曼藍波安 賴和 詹宏志 王溢嘉 洪醒夫 黃信恩 廖鴻基
Thumbnail
高中選文作者的相關作品 徐志摩 琦君 張愛玲 簡媜 鄭愁予 余光中 黃金川 徐國能 羅志成 楊牧 黃春明 洪繻 蔣勳 張李德和 夏曼藍波安 賴和 詹宏志 王溢嘉 洪醒夫 黃信恩 廖鴻基
Thumbnail
五星評價 ★☆☆☆☆ ★★☆☆☆ ★★★☆☆ ★★★★☆ ★★★★★
Thumbnail
五星評價 ★☆☆☆☆ ★★☆☆☆ ★★★☆☆ ★★★★☆ ★★★★★
Thumbnail
【流動之書】這十本書隨著妳的人生流動、解構、散佚、再生,而我們僥倖憑著書頁裡隻字片語活過惶惶不安的年歲、活過風風火火的青春、活過憂鬱孤單的留學生活、活過病毒肆虐的瘟疫之年。
Thumbnail
【流動之書】這十本書隨著妳的人生流動、解構、散佚、再生,而我們僥倖憑著書頁裡隻字片語活過惶惶不安的年歲、活過風風火火的青春、活過憂鬱孤單的留學生活、活過病毒肆虐的瘟疫之年。
Thumbnail
近期因為疫情影響,生活中有了大大小小的變動,過了幾天心情才緩過來。於是我趁這個機會,來消化書架上滿出來的書。
Thumbnail
近期因為疫情影響,生活中有了大大小小的變動,過了幾天心情才緩過來。於是我趁這個機會,來消化書架上滿出來的書。
Thumbnail
2020年在疫情下多看了書,就簡單回顧一下所看的書吧。
Thumbnail
2020年在疫情下多看了書,就簡單回顧一下所看的書吧。
Thumbnail
2020共讀完51本書,終於把心繫念念多年的《百年追求》系列讀完,還追加了何清漣關於中國的觀察書寫,對於整年籠罩全球的武漢肺炎病毒,似乎、恰巧也成為了另一種紅色滲透。
Thumbnail
2020共讀完51本書,終於把心繫念念多年的《百年追求》系列讀完,還追加了何清漣關於中國的觀察書寫,對於整年籠罩全球的武漢肺炎病毒,似乎、恰巧也成為了另一種紅色滲透。
Thumbnail
去年讀了 82 本書,比前年少,是有刻意為之,因為不想太囫圇吞棗,而且想以名著為主,故求精而不求多。以下挑出 11 本,沒有排名、不分種類,皆純粹自己偏好。 - 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by 伊坂幸太郎  也許,曾經的確有條路,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但是,結束的方式卻可
Thumbnail
去年讀了 82 本書,比前年少,是有刻意為之,因為不想太囫圇吞棗,而且想以名著為主,故求精而不求多。以下挑出 11 本,沒有排名、不分種類,皆純粹自己偏好。 - 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by 伊坂幸太郎  也許,曾經的確有條路,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但是,結束的方式卻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