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10 作為文學獎評審,希望看到怎樣的散文作品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人都是核爆後的負傷倖存者,讀來有些⎾缺氧⏌,但對他們的青春殘酷物語又很能感同身受。」 ──鍾文音
▲防雷線,防雷線▲⠀
.
.
.
或許相對新詩、小說而言,散文最是見證了文學的曖昧與不定。例如在選題上,見多了悲劇,喜劇就會凸顯。在形式上,見多了破碎和高頻率跳接轉場,就會期望看到「正常」的敘事。
似乎散文的審美標準是在追求一種適中、適度。小說可以很戲劇化,很誇張。新詩可以很魔幻,很創世紀。
散文夾雜虛構與否的討論,篇幅長短的討論,犧牲幾個爸爸可以召喚酷東西的討論中,到底什麼是散文,什麼又是好散文?
我也不知道。但至少可以知道什麼是好。
好就是一篇好故事,看了會有所感,且不會讓你在途中有一種「噢這裡的句子字詞是不是有問題?」,相反的會相當沉浸在其中,看完餘音繞樑。至少這件事的重要性,對我來說,超過討論散文的定義吧。

另外,這次單篇評論中,有個評論覺得有趣,截出來放在這:
陳昌明:「我也喜歡這篇作品(〈Leak〉)。電腦科技中的「漏」,與現實生活中的「漏」,彼此密切結合在一起,將「人生無漏」的渴求巧妙地隱喻在文中。我覺得他已經不怎麼把自己當作菁英了,他什麼工作都想做,想寫文章、做廣告、修電腦、修房子……看似很厲害,每件事卻都是挫折。我也覺得情感略為不足,可能真的是理工男吧?
不是,雖然我也對理工男有許多成見,但這麼明目張膽講出來好嗎XD


★創作螢光筆★

  • 大部分評審似乎仍對於散文的認定,是非虛構寫作,因此「情節為重」(小說般的戲劇性)就不一定是加分的重點。
  • 相較於小說而言,散文的敘事破碎似乎是可允許的,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是好的,是「很散文的」。
  • 敘事功力(含蓄節制)、修辭(象徵運用),表達情感,就成了必要審美條件。至少就選上的作品來說,沒有大呼大叫、大哭大鬧的作品,也沒有什麼象徵系統都沒使用的作品。
  • 大部分都非常書寫傷痕、痛苦、創傷經驗。十篇有十篇都是「不良經驗」,沒有太多正面經驗。模仿操作可能有用,但競爭者眾多;逆向操作可能逆風高飛,但也可能逆轟高灰。
  • 簡單洗鍊,容易閱讀(不要長篇大段)就很突出了。
  • 我看到的問題,看完的想法,有這麼多創作經驗的評審,他們想得也跟我一樣。在對好作品的標準上,已經跟他們相仿了。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了,安心的寫就是了。
  • 在文學框架裡,相對其他領域,例如街頭,例如一般網路場合中,更能包容,甚至尊重、欣賞「別太政治正確」的作品。
屆數類別:第22屆 臺北文學獎散文決審會議紀錄
收件數:350
進複審: 272
進決審:18
決審委員:陳昌明、焦桐、黃麗群、廖玉蕙、鍾文音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原文
你心目中的好散文是哪一篇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散文/我想作出的 10 大改變近來,覺得自己好像想有點改變。不知道為什麼想有改變,就是覺得,如果不再改變,會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Thumbnail
avatar
Shirley 梁雪莉
2021-09-22
疫情未獲批詩作品7/10以後版 [截句]〈田〉/莘馨 種下的糧,盼望上帝 有蚯蚓配合,農夫的背影 貼合陽光 一泉水,爬過一莊恩典 21/7/10w6 8:10am寫 註:原為雅和,只分享個人之作 [截句]〈坦然〉/莘馨 旋眼,時光擾動 藍天天使鳴鳴,歌 下沉的情緒,在聖靈下晾乾 我們的心永遠喜樂 21/7/10w6 8
avatar
小熊
2021-07-12
10個秘訣讓你成為一位有素養獨立的成熟女性你是否厭倦了千篇一律,沒有新鮮感的生活型態,想要改變這老套的固定模式。很想把心掏空,逃離被繁瑣雜事塞滿的每一天。你曾有過這種感覺?
Thumbnail
avatar
Amormami
2020-10-10
上原亞衣的10大作品推薦  昨天放假日沒事在家,無聊就來看一下我早期的AV珍藏藉此打發我空虛的夜晚時間。在自己DIY的過程中,突然想到為什麼網路上有很多什麼十大電影排行、十大音樂排行,但為什麼就沒有十大AV排行呢?因此我就來寫一篇我最喜換的女優──上原亞衣,推薦作品排行榜,供各位單身狗們參考、參考。
Thumbnail
avatar
Rorain Gao
2020-06-15
2030轉職地圖-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國際人才眼光在哪,成就就在哪裡,Just do it http://mrjamie.cc/2013/08/13/herd-mentality/ 要當領頭羊還是跟隨的羊群,複製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小我們台灣教育就灌輸我們要聽話,不能太能有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塑造成     Yes Man ,大部分公司只要
Thumbnail
avatar
克斯閱世界
2020-05-13
2017年度必聽10張作品<p>今年名單不是我覺得「最好聽的10張作品」,而是與春友們互動漸漸摸到大家喜歡聽什麼,找出10張「春友絕不能錯過的專輯/EP」。2017年在韓國過了一個秋天,看了不少樂團現場表演,這篇名單也根據現場魅力調動名次。</p>
Thumbnail
avatar
鄭凱文
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