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話:黃蜂也會認「好人、壞人」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人是視覺的動物,尤其是對「人臉」可以辨識得非常精準。不過那是在「把整張臉一起看」的狀況下,如果只看眼睛、鼻子、嘴巴等局部,雖然每個人五官也是各有特徵,但是沒有組合在一起,辨識難度就大大增加。在「Jo-Jo」第四部中的「山岸由花子之戀」這個故事的最後,這個故事的主角廣瀨康一必須從一堆「只有眼睛部分」的照片中,辨識出哪一雙是由花子的眼睛,結果陷入苦戰(以下不爆雷,自己去看)。

黃蜂跟人類一樣是社會性動物,因此需要能分辨個體,搞清楚「誰是誰」。但是,黃蜂是如何辨識眼前的同類是「誰」呢?是看臉嗎?如果是看臉的話,是跟人類一樣,把臉當成一個整體來辨識、還是依靠局部的特徵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密西根大學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的 Elizabeth A. Tibbetts 以及法國動物認知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sur la Cognition Animale)的 Aurore Avarguès-Weber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研究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結論是:學名 Polistes fuscatus 這種黃蜂(俗稱「golden paper wasp」),跟人類一樣用「整張臉」來辨識同個體,一旦只用局部的話,就會變「臉盲」。

不過昆蟲不會說話,我們怎麼知道牠們會不會認臉呢?

實驗的設計是這樣:先為兩隻黃蜂拍個正面大頭照,然後修個圖,不是開美肌,而是把兩隻黃蜂的「臉」塞進同樣的身體裡面,讓兩張圖中的身體、前肢、觸角、背景都一樣,只有臉不一樣,以避免這些臉部以外的部位影響實驗結果。簡單的說,就是風景區裡面常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挖洞人形立牌」的概念。


raw-image


raw-image

把兩張中的其中一張定義為「壞人(蜂)」,另一張則是「好人(蜂)」,至於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教授說了算,這就是世間的殘酷啊...接下來就是重點了,首先是「訓練」階段:把黃蜂放進一個小盒子裡,牆壁上貼了六張相同的「壞人臉」,同時在地板上通電,這電流足夠讓黃蜂覺得不舒服,但是又沒有強到讓牠們昏頭轉向學不了東西,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讓牠們把「看到壞人臉」跟「會被電」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折騰兩分鐘後,休息個一分鐘,換到另一個放「好人臉」的盒子,這時沒有電擊,兩分鐘後再休息一分鐘,再回到「壞人臉」那邊,當然也是要同時被電...這樣來回一共三回合,然後給黃蜂休息、餵食之後,進入測試階段:把黃蜂放在一個長形的盒子中央,盒子的兩頭一邊貼「好人臉」,一邊貼「壞人臉」,不過一開始的時候左右各有兩個門擋著,然後又把地板通電(是有多虐待狂啊)個幾秒鐘,然後把兩邊的門同時打開,看看這隻黃蜂會往哪一邊跑。

沒有經過訓練階段的黃蜂(對照組),對兩邊的照片沒有什麼好惡,往兩邊跑的機率各位 50%,但是受過訓練,被電擊過的黃蜂,跑向「好人臉」照片那一頭的,達到 69%,顯著高於沒受過訓練的對照組。

更有趣的是,如果把「挖洞人形立牌」拿掉,只留下從洞露出來的中央臉部的時候,黃蜂就分不出好人壞人了,正確選擇的機率降到 46%,跟對照組差不多。明明用來分辨兩個個體的特徵是在中央臉部,但是光靠這個黃蜂無法辨識兩者的不同,一定要把兩邊一模一樣、外圈的「挖洞人形立牌」放在一起,才能分辨。

然後如果把另一種黃蜂 ) Polistes dominula 的照片用同樣的方式訓練與測試的話,不論是整體影像或者是只有中央臉部,得到的分數都在 60% 左右。

由這個結果,研究團隊的結論是,Polistes fuscatus 是靠「整體影像」來分辨同為 Polistes fuscatus 同伴的個體,只拿中央臉部的話,即使充滿個體差異,牠們也分不出來,但是用完整影像,正確率會大增。但是給 Polistes fuscatusPolistes dominula 這個近親的影像,就沒有這個狀況,不論是整體影像還是中央臉部,分數都差不多,比對照組稍微好一些。

如同一開始所說的,昆蟲不會講話,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測試牠們的認知行為。這種行為是不是只能用這篇論文的「整體影像辨識」的方式解釋呢?其實同領域的學者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是小小的昆蟲,小小的腦袋,其實還是挺複雜有趣的!

這篇論文,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raw-image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行為腦科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27

Science 新聞(2021/01/19):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1/humans-wasps-seem-recognize-faces-more-sum-their-part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原始論文(2021/01/20):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0.30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超中二物理宅的沙龍
159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日本YouTuber卡蘿.皮諾開設的「皮諾實驗室」, 裡面蟲蟲的真實長相一次介紹給你! 大家有觀察過生活周遭的蟲蟲們嗎? 「皮諾實驗室:蟲蟲超棒的!超優長相、特質大發現」作者卡蘿.皮諾在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極具特色與魅力的蟲蟲!有保護蔬果不受害蟲侵害的七星瓢蟲、能夠當作顏料的介殼蟲、發射高溫屁攻擊敵人的
Thumbnail
日本YouTuber卡蘿.皮諾開設的「皮諾實驗室」, 裡面蟲蟲的真實長相一次介紹給你! 大家有觀察過生活周遭的蟲蟲們嗎? 「皮諾實驗室:蟲蟲超棒的!超優長相、特質大發現」作者卡蘿.皮諾在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極具特色與魅力的蟲蟲!有保護蔬果不受害蟲侵害的七星瓢蟲、能夠當作顏料的介殼蟲、發射高溫屁攻擊敵人的
Thumbnail
人體的感官能力會促使我們做出某些舉動;舉例來說,不小心摸到很燙的盤子,我們會下意識地立刻縮手──想都不用想就會產生這種反射動作。而嗅覺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有些氣味實在是難以抗拒的誘惑,令人情不自禁地靠近;也有令人厭惡的氣味,使人不禁退避三舍。這些氣味通常都是讓我們知道眼下情況相當重要、不可忽視的訊號
Thumbnail
人體的感官能力會促使我們做出某些舉動;舉例來說,不小心摸到很燙的盤子,我們會下意識地立刻縮手──想都不用想就會產生這種反射動作。而嗅覺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有些氣味實在是難以抗拒的誘惑,令人情不自禁地靠近;也有令人厭惡的氣味,使人不禁退避三舍。這些氣味通常都是讓我們知道眼下情況相當重要、不可忽視的訊號
Thumbnail
真是可恶,又是它干的好事! 在学校,职场,任何场所甚至教会,只需要把“它”改成“他或她”这句话的杀伤力绝对不小,像踩地雷一样,很多关系突然间因为这几个刻意组合的字马上给炸毁。人还是最厉害厉害,只要不说心里想,谁也猜不透,表面上人家还以为客气呢!动物就不同,不需要经过人的复杂逻辑直接就去做,当然也没
Thumbnail
真是可恶,又是它干的好事! 在学校,职场,任何场所甚至教会,只需要把“它”改成“他或她”这句话的杀伤力绝对不小,像踩地雷一样,很多关系突然间因为这几个刻意组合的字马上给炸毁。人还是最厉害厉害,只要不说心里想,谁也猜不透,表面上人家还以为客气呢!动物就不同,不需要经过人的复杂逻辑直接就去做,当然也没
Thumbnail
黃蜂跟人類一樣是社會性動物,因此需要能分辨個體,搞清楚「誰是誰」。但是,黃蜂是如何辨識眼前的同類是「誰」呢?是看臉嗎?如果是看臉的話,是跟人類一樣,把臉當成一個整體來辨識、還是依靠局部的特徵呢?
Thumbnail
黃蜂跟人類一樣是社會性動物,因此需要能分辨個體,搞清楚「誰是誰」。但是,黃蜂是如何辨識眼前的同類是「誰」呢?是看臉嗎?如果是看臉的話,是跟人類一樣,把臉當成一個整體來辨識、還是依靠局部的特徵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蜂窩?三蜜蜂就是三個六角形巢室合體的寶可夢,任一部分對花蜜的喜好各不相同,甚至這些巢室還能飛,現實中當然沒有自由飛翔的巢室,不過從外觀跟材質就能簡單分類這是虎頭蜂、長腳蜂,或者是蜜蜂的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蜂窩?三蜜蜂就是三個六角形巢室合體的寶可夢,任一部分對花蜜的喜好各不相同,甚至這些巢室還能飛,現實中當然沒有自由飛翔的巢室,不過從外觀跟材質就能簡單分類這是虎頭蜂、長腳蜂,或者是蜜蜂的巢。
Thumbnail
今天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物種容易跟蜂搞混,以後不要對著食蚜蠅大呼小叫,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蜜蜂跟虎頭蜂,也不要跟我一樣,讓自己受傷,同時殺了一隻蜜蜂。 最常被認錯的冠軍大概就是上述的食蚜蠅,被認錯的次數應該跟長喙天蛾被認成蜂鳥的次數不分軒輊,另外還有食蟲虻、黑水虻等,他們的確在形態上,甚至有些在顏色上
Thumbnail
今天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物種容易跟蜂搞混,以後不要對著食蚜蠅大呼小叫,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蜜蜂跟虎頭蜂,也不要跟我一樣,讓自己受傷,同時殺了一隻蜜蜂。 最常被認錯的冠軍大概就是上述的食蚜蠅,被認錯的次數應該跟長喙天蛾被認成蜂鳥的次數不分軒輊,另外還有食蟲虻、黑水虻等,他們的確在形態上,甚至有些在顏色上
Thumbnail
番鵑~ #是一種渾身散發神秘氣息的野鳥!  
Thumbnail
番鵑~ #是一種渾身散發神秘氣息的野鳥!  
Thumbnail
約一年多前,一隻很大的黃蜂在陽台上逗留,來來去去。通常有蜜蜂在外面就不敢出去了,因為不知道會不會被螫。牠身體金黃,腰很細,後來朋友說俗稱「細腰蜂」,黃蜂裡的工蜂。築巢是工蜂的工作,而工蜂的腰也比較細。
Thumbnail
約一年多前,一隻很大的黃蜂在陽台上逗留,來來去去。通常有蜜蜂在外面就不敢出去了,因為不知道會不會被螫。牠身體金黃,腰很細,後來朋友說俗稱「細腰蜂」,黃蜂裡的工蜂。築巢是工蜂的工作,而工蜂的腰也比較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