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人家》/職業的貴賤及職業的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網路小說火熱的那個年代,我已經在工作了,沒有像學生一樣掛在網上讀小說的習慣,倒是有一陣子跟著寫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小說,讀了幾本蔡智恆,但像是九把刀、藤井樹都是後來才從影視作品往回追。本名姜泰宇的敷米漿,也是當時書背上常見的名字,但好像也記不得他有什麼作品,但正確說是:那些書名多少記得,卻沒有刻意記著作者的名。

用姜泰宇這個名字寫出來的《洗車人家》,說著「洗車」這行的故事,姜泰宇的文字真不錯,把那些小人物小故事寫得生動,像是看到隔壁鄰居彎腰修理著不斷滲水的水管、揮著汗在滿是整理過或沾滿液體的回收廠裡將那些回收後的垃圾分門別類的歸到應有的區域……讀著《洗車人家》的時候,總是不經意地讓人聯想起身邊做黑手的、洗髮的、賣檳榔的、養雞鴨種蓮霧,不同職業的親友、那些「底層的」「做工的人」。

關於「職業」的想像,我總覺得在台灣社會裡匱乏了一點!好像「只有坐在辦公室」「敲著鍵盤」的人,才是「真的不辛苦的」,那些靠勞力、體力換得生活所得的,總是像姜泰宇說的「沒有人是站著的」,好像非得蹲著才能看到「辦公室打字」以外的人!或者說,應該有更多的人去書寫不同職業所看到的樣貌,讓每個職業裡會遇到的勞心勞力,都能清晰明朗攤成一片任君挑選,才不至於用那些聽來的以訛傳訛,為職業劃出鮮明的界線!

《洗車人家》讓我最著迷的一篇是〈從廢墟說起〉,姜泰宇與父親一起打造出來的洗車廠,從無到有、從廢墟到可以作業的空間。短短的一篇,讓那種「親手」「造夢」的溫度,以文字畫出美妙的流程圖,再建構出立體的實體空間,親身經歷過一次,就能從中得到「辛苦都值得」的回應,然後不斷從中找到繼續往前的動力!

《洗車人家》寫的是「洗車」這行,更多的是市井小民的日常。浪子回頭的故事、從頭學起的技藝、看人臉色的吞忍、應對進退的武功、閱人識人的本事,還有許許多多勞動筋骨、傷其體膚的傷害,當然也還有很多從一份工得到的成就。

職業向來只有工作別的差異,沒有貴賤階級之分。不知道有沒有一種孩子,從小就立志把一台車清洗打磨得光鮮體面?

至於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而視那些職業如此低階!

某一個午後,我在傍晚四五點的街頭,看著兩台摩托車上坐著兩個全身沾染著灰白色粉塵的男人,雙雙停在紅燈的路口,其中一個跟另一個男人說著下班回家的路上要去哪?話才剛說完,這個男人闖了那個小路口的紅燈揚長而去。

我從記憶裡翻找著也是一個清晨將近七點我出門游泳,從事水電工的鄰居停在檳榔攤前買檳榔,這才想起做工的人好像作息跟辦公室的人不太一樣,他們總是早早的上工、早早的收工,像是在「正常」的工作時間裡,他們總是比別人早了一步運作,如果你沒在那個時刻出現看見他們,就像是平行宇宙似的,以致於我們必須以為別人都蹲著看世界!事實上那只是很多時候,在職業別上我們站在太高的頂點!

《洗車人家》講的是底層,但誰不是好好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地為生活喘一口氣呢?每一個人、每一個職業,一定都有值得被看見的那一面!

P.S
也是那個午後,我突然意識到搭乘大眾運輸上班的人,應該很難看到這些上工的人出現在大眾運輸裡吧!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呢!

《洗車人家》/2020/12/04
寶瓶文化 2020.12.04
ISBN:9789864062072
博客來:https://reurl.cc/ldjpj9
金石堂:https://reurl.cc/N6dRRq
誠品:https://reurl.cc/N6Mpop
讀冊:https://reurl.cc/2g9DOX
readmoo:http://moo.im/a/ehtwM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8.3K會員
89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4/09/05
做電子書有不少細節要留意,跟紙本書不同,它有很多很多的想像空間!製作上也有不少眉眉角角,若有心製作,總會有那麼靈光閃現的瞬間,透過思考使用者習慣、親身使用與實作,是可以有很多變化的!閱讀,從來都不是只有紙本書這個選項,如果能讓閱讀添加一些有趣的互動,也是「書」存在的一種可能!
Thumbnail
2024/09/05
做電子書有不少細節要留意,跟紙本書不同,它有很多很多的想像空間!製作上也有不少眉眉角角,若有心製作,總會有那麼靈光閃現的瞬間,透過思考使用者習慣、親身使用與實作,是可以有很多變化的!閱讀,從來都不是只有紙本書這個選項,如果能讓閱讀添加一些有趣的互動,也是「書」存在的一種可能!
Thumbnail
2024/07/03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2024/07/03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唯有讀書高」的風氣下造成學歷貶值,許多人也開始反思技術的重要性,各行各業也紛紛看見「尊重專業」的大旗揚起,但與此同時,許多傳統技藝卻已經在急速消亡,社會對於特定職業的偏見,更讓它們可能成為一段無法再複製的歷史。
Thumbnail
隨著「唯有讀書高」的風氣下造成學歷貶值,許多人也開始反思技術的重要性,各行各業也紛紛看見「尊重專業」的大旗揚起,但與此同時,許多傳統技藝卻已經在急速消亡,社會對於特定職業的偏見,更讓它們可能成為一段無法再複製的歷史。
Thumbnail
有些職業不常被大眾了解。 兩位作者分別從事汽車美容業、殯葬業,他們訴說工作中的見識與體悟,有悲傷、有無奈,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更是人生百態。
Thumbnail
有些職業不常被大眾了解。 兩位作者分別從事汽車美容業、殯葬業,他們訴說工作中的見識與體悟,有悲傷、有無奈,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更是人生百態。
Thumbnail
陸續看了幾本勞力密集產業的書,不管是論文改編,還是觀察紀實,角度、深入程度都不同,從工頭林立青、到作家轉洗車業姜泰宇、真的自己是老闆的曾文昌,來到了女兒視角的黑手父親,一個理論上階級流動的觀察,但結論上卻不那麼肯定的碩論改寫。
Thumbnail
陸續看了幾本勞力密集產業的書,不管是論文改編,還是觀察紀實,角度、深入程度都不同,從工頭林立青、到作家轉洗車業姜泰宇、真的自己是老闆的曾文昌,來到了女兒視角的黑手父親,一個理論上階級流動的觀察,但結論上卻不那麼肯定的碩論改寫。
Thumbnail
陰雨的天氣,加上剛打完疫苗、每天上健身房的痠痛,窩著看完洗車人家,覺得社會現實真讓人有些喘不過氣,能窩著不煩惱下一餐也不擔心工作,似乎有些不那麼社畜。 作家是個聽起來很高級的工作,生產文字、據說是勞心者,整體而言的印象總是比工人好些。不玩車、也不太懂車體美容,看這書算是有些隔閡,那些改車、花個幾千甚
Thumbnail
陰雨的天氣,加上剛打完疫苗、每天上健身房的痠痛,窩著看完洗車人家,覺得社會現實真讓人有些喘不過氣,能窩著不煩惱下一餐也不擔心工作,似乎有些不那麼社畜。 作家是個聽起來很高級的工作,生產文字、據說是勞心者,整體而言的印象總是比工人好些。不玩車、也不太懂車體美容,看這書算是有些隔閡,那些改車、花個幾千甚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當我們拿車去給人家洗的時侯,曾經想過幫你洗車的這些人,他們是過什麽樣的生活嗎? 敷米漿從一個寫文藝愛情的作家,經過了十年的時間,越蹲越低,成了一個洗車廠的老闆。他把這十年的經歷化為一則又一則觸動人心的故事。 洗車店裡有什麽故事,最常放的音樂又是什麽?這集一起來聊聊。
Thumbnail
當我們拿車去給人家洗的時侯,曾經想過幫你洗車的這些人,他們是過什麽樣的生活嗎? 敷米漿從一個寫文藝愛情的作家,經過了十年的時間,越蹲越低,成了一個洗車廠的老闆。他把這十年的經歷化為一則又一則觸動人心的故事。 洗車店裡有什麽故事,最常放的音樂又是什麽?這集一起來聊聊。
Thumbnail
我說姜泰宇,你可能不認識,我若說敷米漿,七年級生的人應該都有聽過。姜泰宇就是敷米漿,他曾是暢銷作家,大學未畢業即靠處女作買房置產的文藝青年,卻因罕見眼疾卸下作家身分,拿起高壓水槍、風槍、拋光機,走進洗車場。 我這幾天夜讀泰宇的《洗車人家》,讀到這兩段文字,特別有感: 「因為從作家變成洗車工的身份轉換
Thumbnail
我說姜泰宇,你可能不認識,我若說敷米漿,七年級生的人應該都有聽過。姜泰宇就是敷米漿,他曾是暢銷作家,大學未畢業即靠處女作買房置產的文藝青年,卻因罕見眼疾卸下作家身分,拿起高壓水槍、風槍、拋光機,走進洗車場。 我這幾天夜讀泰宇的《洗車人家》,讀到這兩段文字,特別有感: 「因為從作家變成洗車工的身份轉換
Thumbnail
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
Thumbnail
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