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火熱的那個年代,我已經在工作了,沒有像學生一樣掛在網上讀小說的習慣,倒是有一陣子跟著寫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小說,讀了幾本蔡智恆,但像是九把刀、藤井樹都是後來才從影視作品往回追。本名姜泰宇的敷米漿,也是當時書背上常見的名字,但好像也記不得他有什麼作品,但正確說是:那些書名多少記得,卻沒有刻意記著作者的名。
用姜泰宇這個名字寫出來的《洗車人家》,說著「洗車」這行的故事,姜泰宇的文字真不錯,把那些小人物小故事寫得生動,像是看到隔壁鄰居彎腰修理著不斷滲水的水管、揮著汗在滿是整理過或沾滿液體的回收廠裡將那些回收後的垃圾分門別類的歸到應有的區域……讀著《洗車人家》的時候,總是不經意地讓人聯想起身邊做黑手的、洗髮的、賣檳榔的、養雞鴨種蓮霧,不同職業的親友、那些「底層的」「做工的人」。
關於「職業」的想像,我總覺得在台灣社會裡匱乏了一點!好像「只有坐在辦公室」「敲著鍵盤」的人,才是「真的不辛苦的」,那些靠勞力、體力換得生活所得的,總是像姜泰宇說的「沒有人是站著的」,好像非得蹲著才能看到「辦公室打字」以外的人!或者說,應該有更多的人去書寫不同職業所看到的樣貌,讓每個職業裡會遇到的勞心勞力,都能清晰明朗攤成一片任君挑選,才不至於用那些聽來的以訛傳訛,為職業劃出鮮明的界線!
《洗車人家》讓我最著迷的一篇是〈從廢墟說起〉,姜泰宇與父親一起打造出來的洗車廠,從無到有、從廢墟到可以作業的空間。短短的一篇,讓那種「親手」「造夢」的溫度,以文字畫出美妙的流程圖,再建構出立體的實體空間,親身經歷過一次,就能從中得到「辛苦都值得」的回應,然後不斷從中找到繼續往前的動力!
《洗車人家》寫的是「洗車」這行,更多的是市井小民的日常。浪子回頭的故事、從頭學起的技藝、看人臉色的吞忍、應對進退的武功、閱人識人的本事,還有許許多多勞動筋骨、傷其體膚的傷害,當然也還有很多從一份工得到的成就。
職業向來只有工作別的差異,沒有貴賤階級之分。不知道有沒有一種孩子,從小就立志把一台車清洗打磨得光鮮體面?
至於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而視那些職業如此低階!
某一個午後,我在傍晚四五點的街頭,看著兩台摩托車上坐著兩個全身沾染著灰白色粉塵的男人,雙雙停在紅燈的路口,其中一個跟另一個男人說著下班回家的路上要去哪?話才剛說完,這個男人闖了那個小路口的紅燈揚長而去。
我從記憶裡翻找著也是一個清晨將近七點我出門游泳,從事水電工的鄰居停在檳榔攤前買檳榔,這才想起做工的人好像作息跟辦公室的人不太一樣,他們總是早早的上工、早早的收工,像是在「正常」的工作時間裡,他們總是比別人早了一步運作,如果你沒在那個時刻出現看見他們,就像是平行宇宙似的,以致於我們必須以為別人都蹲著看世界!事實上那只是很多時候,在職業別上我們站在太高的頂點!
《洗車人家》講的是底層,但誰不是好好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地為生活喘一口氣呢?每一個人、每一個職業,一定都有值得被看見的那一面!
P.S
也是那個午後,我突然意識到搭乘大眾運輸上班的人,應該很難看到這些上工的人出現在大眾運輸裡吧!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