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陸續看了幾本勞力密集產業的書,不管是論文改編,還是觀察紀實,角度、深入程度都不同,從工頭林立青、到作家轉洗車業姜泰宇、真的自己是老闆的曾文昌,來到了女兒視角的黑手父親,一個理論上階級流動的觀察,但結論上卻不那麼肯定的碩論改寫。

覺得碩論能改寫真的不容易,需要花費許多功夫蒐集資料,把文字改得更大眾一些,並且留住論文中重要的發現,最後把研究成果用多數人能接受的方式呈現。曾經在第二次寫碩論時有想要這麼做,但在職進修的時間真的不充分,而且題目也不構有趣,所以就沒做這檔事。

港都是上個工作地,曾經有過發大財的夢和頭一個被罷免的市長。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往小港、林園方向去,會發現大大小小工廠林立,一如作者所說,圍牆高了起來,馬路也經常因為大車每天跑來跑去,特別的雞蛋路。

拖車是聯結車的俗稱,還分很多種類,書的一開始有個簡單的圖鑑,介紹一下不同種類的拖車,看過之後在路上會興起觀察不同種類拖車的興致,挺有趣的。做拖車這一行,即便是家人也不見得認識箇中巧妙,產業結構、分潤模式以及訓練方法等,都有完整的敘述。

士農工商的傳統工作分類,農工感覺已經不被夾在中間,排序可能現在是商工農士之類,經濟型態的轉變帶來了不同世代對於職業選擇想像的不同。看著長輩務農靠天吃飯的不穩定,搭上了學徒專車離鄉學技術,再對下一代有坐辦公室比較輕鬆的期許。每個世代都有他自己面對的課題與困境,缺乏經驗的想像,有時圖像美好,但實際並不如此。互相觀望,得到的結論可能大異其趣。學用落差與文憑、謀生技能的關聯,也隨著整個社會的脈動,有了幾波的翻轉以至於難有定論。

有人出師之後選擇案件計酬,有的搖身一變成為小老闆。在產業結構中,得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勞力密集的工作總會有些慣習,工作環境造成的髒污,以及對工作的認同感展現在方方面面。內/外的不同地位與視角,能有的感受大不相同。對於金錢、休閒等價值觀,也有所不同。學歷、經歷、技能的差距,和烏手、師傅、工人的差別,在書中都有交代,也描繪了產業生態中,幽微的那一面。

書中另一個特色是把部分常見的台語詞彙轉成不常見的台語用字。烏手、抾捔、輾轉、阿媽、頇顢、割香、都市倯,看完書之後就會知道這些常聽到的台語原來應該用這些字。對於台語用字的更正努力,或許折衷翻譯其中一些,改善一些,也是個不錯的取徑,免得通篇台羅,壓根看不懂。

推薦給也想從女兒視角切入了解勞力密集產業的朋友,或許你會跟女兒有類似的看見和想法,也推薦給正準備寫碩論、博論的朋友,一個好的研究題目和書寫,約莫可以如此這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1會員
53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於這個章節所描述的現象,生長在黑手頭家的我還挺有感的,或許我也能透過文字與作者進行對話。如作者所言,在 1990 年代以前,臺灣的產業結構還處於人力密集的階段,再加上人力成本不高、勞工意識不彰,這些都是蘊育中小企業的土壤,也提供許多沒受過高等教育的黑手勞工「創業」的機會。
Thumbnail
對於這個章節所描述的現象,生長在黑手頭家的我還挺有感的,或許我也能透過文字與作者進行對話。如作者所言,在 1990 年代以前,臺灣的產業結構還處於人力密集的階段,再加上人力成本不高、勞工意識不彰,這些都是蘊育中小企業的土壤,也提供許多沒受過高等教育的黑手勞工「創業」的機會。
Thumbnail
我父親是一位狂熱的園丁;而那一年,整個收成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需求。我在花園幫他,驕傲地將我的紅色拖車拉過一排排的蔬菜,將這些農產收集起來。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我可以將拖車沿著小鎮的人行道拉到雜貨店,也許就可以賣出蔬菜並賺到錢。因此,我朝著這個方向出發,滿懷希望將裝載的拖車拉到街上……
Thumbnail
我父親是一位狂熱的園丁;而那一年,整個收成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需求。我在花園幫他,驕傲地將我的紅色拖車拉過一排排的蔬菜,將這些農產收集起來。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我可以將拖車沿著小鎮的人行道拉到雜貨店,也許就可以賣出蔬菜並賺到錢。因此,我朝著這個方向出發,滿懷希望將裝載的拖車拉到街上……
Thumbnail
五專時開始打工   專二寒假第一次打工,海產冷凍加工廠(冷上加冷)搬運工,報到後馬上上工,沒有甚麼職前教育,勞安講習之類的緩衝。工廠需要大量鹽巴,記得當時會有貨車載幾百包,每包50公斤的粗鹽。到廠後由人力搬到廠內倉庫,看到前面先搬的人在車斗外接到車斗上的人遞過來的鹽包後,像甩毛巾俐落的甩到肩頭上
Thumbnail
五專時開始打工   專二寒假第一次打工,海產冷凍加工廠(冷上加冷)搬運工,報到後馬上上工,沒有甚麼職前教育,勞安講習之類的緩衝。工廠需要大量鹽巴,記得當時會有貨車載幾百包,每包50公斤的粗鹽。到廠後由人力搬到廠內倉庫,看到前面先搬的人在車斗外接到車斗上的人遞過來的鹽包後,像甩毛巾俐落的甩到肩頭上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此篇小說透過主角粗樹伯老實誠懇的第一人稱,展現工廠體系中勞工既卑微又可憐的處遇。開篇小說便從粗樹伯面容如老蟾蜍般道道溝渠,描寫其生活不易的艱難,對比上位者隨意解僱和高高在上的施恩貌,其誠懇的自述及卑微的態度,顯得特別令人不忍。  
Thumbnail
此篇小說透過主角粗樹伯老實誠懇的第一人稱,展現工廠體系中勞工既卑微又可憐的處遇。開篇小說便從粗樹伯面容如老蟾蜍般道道溝渠,描寫其生活不易的艱難,對比上位者隨意解僱和高高在上的施恩貌,其誠懇的自述及卑微的態度,顯得特別令人不忍。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