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的好書單|《無限賽局》比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誰撐得久

2021/01/2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測驗一下,你能清楚判斷有限思維或無限思維嗎?
  • 英國航空:「世人最喜愛的航空公司」。
  • Sweetgreen願景:透過連結人們與真食物,創造更健康的社群。
  • Netflix使命:我們想要娛樂世界。
  • 登月計畫:我們要登上月球。
  • 傑克威爾許:以奇異公司的使命來說,1981到1995年,我們立志成為「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企業體」,目標就是執行,長期只是一系列的短期。
    彼得提爾:把每一天活得彷佛你會永遠活著。
  • 賈柏斯:我們不先推翻自己,就等著別人來顛覆自己。
  • 微軟的Zune比Apple的iPod Touch好太多了。
  • 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到福特(Ford)擔任執行長:「我從來沒想要擊敗其他品牌,只是把競爭對手作為參考基準,從中洞察我們在哪些方面可以持續改進。」
什麼是有限賽局與無限賽局?有限賽局是指有著已知的玩家、固定的規則、各方同意的目標,達到目標後,賽局就結束了,像足球賽;無限賽局則是規則會不斷改變,玩家可能已知或未知,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終點線,沒有所謂輸贏,無限賽局的目標是不停玩下去,持續下去。
「無限賽局」比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誰撐得久
作者賽門說:在決定用什麼方式領導時,我們必須先思考:
  1. 我們無法選擇賽局是有限、或無限的
  2. 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加入賽局
  3. 如果加入,我們可以選擇用有限思維或無限思維
我們真的清楚知道自己在怎樣的賽局中嗎?
我們是有限思維玩家還是無限思維玩家呢?
超人氣演說家賽門‧西奈克,他的黃金圈理論、《先問,為什麼?》暢銷書,大家應該不陌生,而這本新書《無限賽局》,他自己說這是他對一個理想世界的宣言。我們有能力建立一個世界,多數人每天醒來都充滿動力,工作時感到安全,一天結束時充滿成就感地回家。企業主、華爾街都告訴他太天真了,但1986年卡爾斯出版的《有限與無限賽局》給了他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我們身處的最大賽局:人生,就是一個無限賽局,無限賽局是沒有輸贏也沒有終點線的。商業其實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限賽局,但我們真的有認清自己在怎樣的賽局中嗎?事實上,我們對商業和資本主義的理解全都建立在短期、有限思維的框架之下。我們習慣聽到的是,要當第一、打敗競爭對手,我們勉強自己早上提心吊膽去上班、工作時毫無安全感,並且費力掙扎想在生活中尋找成就感。情況嚴重到,幫助人們尋找工作與生活之間難以捉摸的平衡,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會不會其實是因為我們總用錯誤的思維來應對身處的賽局?當我們用有限思維來應對無限賽局時,就很容易會損害信任、阻礙合作、扼殺創新,長期組織就會走向衰退。賽門說他寫這本書有兩個原因,一是想號招那些不滿現在商業行為及資本主義,準備好挑戰現況的人,二是觀察描述所謂的有限思維,這樣我們才能辨別出有限思維的公司,然後避免為他們工作。
的確,一邊看書時總有種天真感,在真實大環境壓力下,堅持無限思維談何容易,不過在現在資本主義下追求不斷成長、股東利益,是不是又覺得哪裡怪怪的?好消息是,包括蘋果、西南航空、巴塔哥尼亞和維珍在內,無限賽局裡的許多成功案例都成了最賺錢的企業,就如賽門所說他寫這本書的理由,如果我們能更清楚明辨有限思維或無限思維,我們就能更知道如何選擇未來方向。
越戰期間,1968年1月底,北越向美軍發動突襲,亦即史上著名的「春節攻勢」,打破了以往過年休兵的慣例,以8萬大軍攻打南越100多個城鎮。厲害的是,美軍儘管措手不及,倉皇應戰,還是在每次的交戰中成功擊退敵軍。開打的頭一週,美軍折損不到千人,北越部隊卻有3.5萬人陣亡。可是,美軍打贏了每次戰役,最後卻輸掉了整場戰爭。為什麼會這樣?
美國為什麼輸掉了越戰?
越戰過後數十年,戰時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麥克納,與北越外交官阮基石會面時,終於知道,阮基石:「你們一定從來沒讀過歷史,你不知道我們跟中國已經交戰一千多年了嗎?我們是為了獨立而戰,我們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而美國大兵們只想打贏此戰回家去。美國以面對有限賽局的方式作戰,而沒想到對手是以無限思維來對戰,美國並沒有「輸掉」越戰,而是耗盡意志和資源,被迫退出賽局。
商場也是個無限賽局。但仔細想想,過去三十到四十年,主流的管理方式是有限思維還是無限思維呢?除此之外,企業的壽命越來越短,自1950年代以來,標普五百強公司的平均壽命從61年下降到如今的不到18年,當然造成這趨勢的原因很多,但是不是也跟企業越執著於有限目標,反而長期是傷害,加速公司被淘汰出局有關。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現形的領導模式呢?

其實整本書最吸引我的是這一句話,
無限思維領導人的目標是:創造能一直存活的組織,不受領導者輪替的影響。
如果你是一個創立組織的人應該也會有深刻體悟,組織起伏是自然生態,但最終目標若能建立一個有韌性、獨立運作、一直存活的組織,那真的是最大的夢想。那就必須先好好檢視自己究竟是有限思維玩家還是無限思維玩家呢?
有限思維玩家 V.S. 無限思維玩家
  • 終結賽局成為贏家 V.S. 創造能一直存活的組織
  • 做出能賣給別人的產品 V.S. 創造人們想買的產品
  • 什麼是對「我」最好的 V.S. 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
  • 不喜歡突發狀況 V.S. 原本就預期有突發狀況,甚至從中找樂趣
  • 執著於有限目標,企業越來越短命 V.S. 具有韌性
無限思維領導必備的五項條件:
推動一個崇高的信念
建立信任的團隊
研究可敬的對手
★準備好攸關存亡的應變
★展現領導的勇氣
來解題
有限思維玩家
  • 登月計畫:我們要登上月球
  • 英國航空:「世人最喜愛的航空公司」
  • 傑克威爾許:以奇異公司的使命來說,1981到1995年,我們立志成為「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企業體」,目標就是執行,長期只是一系列的短期
  • 微軟的Zune比Apple的iPod Touch好太多了
V.S.
無限思維玩家
  • Sweetgreen願景:透過連結人們與真食物,創造更健康的社群
  • Netflix使命:我們想要娛樂世界
  • 彼得提爾:把每一天活得彷佛你會永遠活著
  • 賈柏斯:我們不先推翻自己,就等著別人來顛覆自己
  • 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到福特(Ford)擔任執行長:「我從來沒想要擊敗其他品牌,只是把競爭對手作為參考基準,從中洞察我們在哪些方面可以持續改進。」
一個崇高的信念應該是支持一個理念,號召志同道合的夥伴,以服務導向,利益他人,並經得起時間考驗,持續向前高遠的理想。
崇高的信念和我們的「為什麼」不同。「為什麼」是源自我們的過去,我們是誰,而崇高的信念則是關於我們的未來,我們要前進的方向,我們希望生活的世界。
崇高的信念是「支持」一個理念,而非對抗某件事。微妙的差別卻深刻,想像一下,「支持」每個人養家的權利,而非「對抗」貧窮,前者讓我們想像充滿可能性的願景,給了我們值得努力的理由,而後者像創造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有限的賽局,讓我們著眼於待解決的問題。
有核心目標不等於崇高的信念,「冒牌信念」反而會讓人陷入有限思維,登月計畫、成為第一、追求成長都是,上月球看起來很像是崇高的信念,也是「偉大、艱難和大膽的目標」,非常鼓舞人心,但它不是無限的,完成登月計劃後,還要再追下一個有限的目標。
賽門説:無限思維的領導人,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願景長」,他們是願景的持有者、傳播者和守護者。他們的目光必須向上看、往外望。但不表示不在意組織的利潤,而是要負責決定在那些情況下,短期、有限的代價對於推動無限願景是值得的。
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在他的書中不斷強調的也是「信任」,信任聽起來無形、八股,但在這時代卻變成稀缺資源,「信任是最有效率的」,看似耗時,沒有立即產出,但實際上,當領導者願意把信任放在績效前面時,績效幾乎總是會跟著提升,信任也可以降低風險,書裡提到一個很棒的案例,當穀牌石油公司要建造有史以來最大的鑽油平台時,工程極為浩大與艱鉅,安全問題是最關鍵的,這時候他們做了一件事,工程團隊的工作人員坐下來,談論的不是技術,而是分享自己的童年與人際關係,深入了解彼此,展現真實的自己,承認脆弱與不足的一面,願意尋求幫助,心裡安全感越強,資訊越暢通,在石油鑽井台上,信任的團隊甚至可以挽救性命。
領導者要負責的不是結果,領導者要負責的是對結果負責的人們。
在看了Netflix的《零規則》後,再看這本書《無限賽局》,其實方向跟原則是一致的。堅持無限思維真的不容易,只有更清楚自己要去的願景及方向才能更堅持,成為無限思維的領導人。人生也是一樣,你真心認同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嗎?而這場遊戲裡,你選擇用有限思維或無限思維來應對呢?
陳虹君
陳虹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