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Netflix如何做到?|我的好書單|《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給予業界最高薪資,休假沒有規定也不必紀錄,決策不用上級批准?!

真正震憾我的不是Netflix 神話般的企業文化,而是他們真正做出來了


raw-image

這是組織的烏托邦嗎?或許溢美了,但其實就是為了達到「自由與責任」的境界。這應該是全人類共同的渴望吧,跳到本書最後討論這樣的文化如何走向全球,Netflix創辦人也是本書作者里德· 海斯汀很肯定地說:有些文化比較難適應,但擁有自己生活與工作自主權,這點是不存在文化差異的。看這本書時,其實我深深地反省,自己在直銷產業10多年,當初義無反顧的投入就是為了擁有全面的自主權,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企業家,又可以串連起來成為大組織團隊,我們所擁有的制度明明就可以實現「自由與責任」,但隨著組織的發展,我們卻一點一點地走向企業管理的回頭路,但不管理行嗎?不管理組織的混亂問題多如牛毛,但績效也不如最當初什麼都不管時的衝刺,更不要說隨著時代變化越來越快,怎樣因應,怎樣轉型?

心裡諸多懷疑矛盾,但不容否認Netflix的成就超乎尋常

2020年,上市18年後股價490美元,市值突破兩千億美金,原創「后翼棄兵」自10月23日上架後,頭28天全球累積6,200萬戶家庭觀賞,成為歷來最多人收看的迷你影集。全球190個國家,用戶飆上兩億。根據Blind app做的調查,Netflix以86%拿下最高的員工滿意度,最厲害的是,在現在變化越來越快且嚴苛的商業環境,Netflix在短短15年內,歷經四次娛樂及商業環境的重大轉型:
◆從郵寄到串流:郵寄DVD到網路串流
◆從播舊片到新內容:從串流舊有內容,到發布外部片廠製作全新原創內容,如《紙牌屋》
◆從買版權到內部自製:從買下外部片廠的授權,到建立內部自有片廠,製作出獲獎影集和電影,如《怪奇物語》、《紙房子》
◆從美國到全球:目前打入190個國家,2億用户。

然而反觀2000年時,當時巿值60億美元的企業巨人百視達拒绝了Netflix 5000萬美元的收購案,但是2010年百視達宣布破產,2019年全美只剩下一間百視達出租店,他沒能跟上線上串流的趨勢。然而2019同年Netflix自製的電影《羅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並抱回三座奬項。


raw-image

為什麼Netflix可以三番兩次適應新趨勢,連續勝出?創辦人里德·海斯汀說:Netflix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在未來,創新、速度和彈性是成功關鍵,在現代的創意公司,最大的風險不是犯錯,而是無法吸引頂尖人才、無法開發出新產品,或不能因應環境變化迅速改變方向!海斯汀:「若是完全的混亂,那當然不好,你無法做成任何事情,我們要追求的是「剛好在混亂邊緣」這就是我在《零規則》一書中所談的。你怎麼做到這件事?有哪些價值?你要如何取捨,才能確保是剛好在混亂邊緣,而不至於掉進去。」

「剛好在混亂邊緣」,怎樣才能「零規則」?

三個看起來簡單的原則步驟
1。累積人才密度
2。倡行誠實敢言
3。就能減少控制

著名的「Netflix文化簡報」充分展現了他的誠實:表現平庸的員工會領到優厚的資遣費、拿出業界最高薪資、主管運用的「留任測試」,只要最優秀的人才。沒有出差規定、報帳規定、休假規定,不用主管核準的決策程序。


raw-image

和許多人聊這本書時,幾乎人人都有的疑問:「這方法能適用我的產業、我的公司嗎?」

我覺得當然不是,首先得先自問:你是「創意型產業」嗎?

1968年,軟體業界就流行的-「搖滾巨星法則」,一名傑出的程式設計師表現可以是一般工程師的10倍、25倍,甚至帶來的價值甚至是百倍!不只是能力,能看出不同概念架構,靈活,看到更遠,不限於程式設計,這些也是任何創意工作者需要的能力;最優秀的公關專家吸引到的顧客可以是一般手法的百萬倍。回到《怪奇物語》的例子,馬特·薩諾與多位重要經紀人建立的交情,讓他比沒有這些人脈的創意總監成功數百倍。當其他製片公司認為青少年主角不會受歡迎,只有布萊恩·萊特看出《怪奇物語》會成功,這個能力讓他比其他內容副總珍貴上千倍!

然而如果是操作型工作者,好的員工績效可能是平均績效的兩倍,是不是再度看到了指數與線性的差異!?創意型產業當然值得花最大心力爭取人才,如同早期的Google。

Netflix 為創意型產業締造了成功的案例,但我們要去思考,我自己的產業是嗎?我的工作是不是防範錯誤比創意重要?那標準化的規章是有效且重要的,還有一點,世界的趨勢變化,即使現在不是主要創意型公司,但未來會是嗎?在未來10年內,你的產品或服務會不會出現很大變化嗎?最重要的是,你希望未來你自己會是在創意產業嗎?如果是,那Netflix 的管理方式就非常值得思考。


raw-image

我認為Netflix把「零規則」實現的秘密藏在這一小段。

「第一部將說明團隊或組織如何開始實踐自由與責任的文化。這幾個觀念相輔相成,雖然你也可以試試看個別實施各章的主張,不過那樣可能有風險。當你累積到一定的人才密度,給予誠實的回饋才安全,你才能進一步刪除管控員工的規定。」

提高人才密度,建立誠實敢言文化,就能去除控制。三個步驟,分開來看都不是獨一無二,但Nexflix實現了是因為這是有順序次弟的,一層層強化,沒有上一層做足,就沒有下一層,不然放鬆規定就會是場災難。例如里德自己就說,當他們決定廢除整個休假規定,改成「就休假吧!Take some!」,他喜歡這個主意,可以讓員工知道他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有能力自己決定何時工作、何時放假,但實際執行前他半夜常被兩個惡夢驚醒。第一個惡夢是夏天,他有一場重要會議,他衝進會議室,卻空無一人,找遍辦公大樓終於看到一位同事,他微笑說「嗨!里德,大家都放假啦!」第二個惡夢是暴雪的冬天,所有人都困在公司裡,擠滿了人,但大家都目光空洞的躺在地上,像一具具喪屍,因為從來沒有人休假。

但實際執行後,發現員工整體休假的時間並無太大改變,但是無休假限制有助於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特別是抗拒打卡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廢除規定也省下行政成本,最重要的是,給予自由形同告訴員工:我們信任他們會做正確的事,換來他們的負責!當然也是因為人才密度高,本來就有一定的責任感,也因為有誠實的文化,若有人濫用制度,其他人也會直接説出不當行為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

在實行上還有一些關鍵步驟跟細節,否則惡夢真的會成真。在廢除休假規定時,必須先做到
1。主管帶頭示範休長假
2。刪除規定後,溝通變得更重要

raw-image

這邊也是我覺得Netflix 能把文化真正做出來,而不只是口號的關鍵,就是「以身作則」及「細膩反覆的溝通」

本書的作者,除了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汀外,另一位共同作者是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採訪了200多位現任及前Netflix員工,以外部觀察的角度合寫這本書。她說了一個例子,我印象深刻,一家美國首屈一指的大企業,多年來在總部大廳驕傲宣示著公司價值「誠信。溝通。尊重。卓越。」這是那一家企業呢?是安隆,安隆一直到爆出史上最大宗的企業詐欺與貪污醜聞而破產時,都還在吹噓公司的崇高理念。

如何觀察文化是不是口號?例如,Netflix也鼓勵誠實敢言,他們的格言「私下也只說你當著別人的面會說的話」,誠實並且回饋,大家就能更進步,工作也會更有效率。

高表現+無私誠實=極高表現

里德說了,如果你希望在自己的組織或團隊養成誠實的文化,你可能以為培養誠實的第一步會從最簡單的做起,比如由老闆給員工詳實的評語,但他建議第一步從更難的先開始:請員工對老闆誠實提出回饋。

從領導人自己能接受誠實回饋做起

以身作則外,時時刻刻示範、鼓勵,在許多會議上發表實例教育,細膩的溝通,才能真正建立文化。

就像里德說的,誠實回饋就像刷牙,人人都知道刷牙重要,但就是有人不刷或還是會漏刷。大家都知道正確的評語比正面稱讚更有助於進步,但我們人性,大腦最原始的區塊,也就是不斷偵測危險的杏仁核,本然的衝動就是逃避批評。如何給予誠實回饋又不傷感情,給予回饋時感覺是安全的。Netflix也花了很大心力建立對的環境及教育對的方法,誠實的風氣不代表可以口無遮攔,給予回饋前是需要思考、預做準備,也需要主管指導的。

適當回饋的四大原則:
給予回饋時:
1。以協助為目的- 無私的誠實,而不要「有能力的混蛋」,誠實的企業文化不代表可以暢所欲言,而不考慮你的話對別人的影響。
2。可實際執行
收到回饋時:
3。表達感謝
4。採納或捨棄- 收到回饋者與提出意見者都明白,對回饋作何反應,決定權完全操之於對方。

想知道如何做到「我們只要最優秀人才」嗎?請看(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虹君的沙龍
16會員
23內容數
陳虹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2
《高雄鹽埕小吃》 開心地寫著食記,寫著寫著突然發現為什麼自己總是那麼喜歡在地小吃,因為簡單,一家米糕店、一家冰店,就蒸著米糕,就天天守著爐火熬煮著甜湯,就這樣20年、30年、50年,簡單但不簡單啊!紮實的功夫不簡單,堅持也不簡單
Thumbnail
2022/11/02
《高雄鹽埕小吃》 開心地寫著食記,寫著寫著突然發現為什麼自己總是那麼喜歡在地小吃,因為簡單,一家米糕店、一家冰店,就蒸著米糕,就天天守著爐火熬煮著甜湯,就這樣20年、30年、50年,簡單但不簡單啊!紮實的功夫不簡單,堅持也不簡單
Thumbnail
2022/07/21
為什麼明明休息了,還是覺得好累?因為我們的休息方法錯了,真正感到疲累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我們的腦! 各位的休息方法錯了 所以想要消除疲勞,就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吧,我們回想上面所說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優質的血液充分循環到每個細胞的狀態」 Part 2 關於真正的疲勞 有助消除疲勞
Thumbnail
2022/07/21
為什麼明明休息了,還是覺得好累?因為我們的休息方法錯了,真正感到疲累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我們的腦! 各位的休息方法錯了 所以想要消除疲勞,就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吧,我們回想上面所說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優質的血液充分循環到每個細胞的狀態」 Part 2 關於真正的疲勞 有助消除疲勞
Thumbnail
2022/03/29
常常聽到大家說,現在吃的比年輕時少,可是卻一直增加變胖、體力越來越差,代謝越來越差,那到底代謝是指什麼呢?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基礎代謝」與「新陳代謝」常常混淆分不清 關於新陳代謝的定義 10大症狀透露你代謝已經變差了! 1.心情憂鬱 2.時常疲勞 3.皮膚乾燥 4.指甲變脆 5.經期異常
Thumbnail
2022/03/29
常常聽到大家說,現在吃的比年輕時少,可是卻一直增加變胖、體力越來越差,代謝越來越差,那到底代謝是指什麼呢?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基礎代謝」與「新陳代謝」常常混淆分不清 關於新陳代謝的定義 10大症狀透露你代謝已經變差了! 1.心情憂鬱 2.時常疲勞 3.皮膚乾燥 4.指甲變脆 5.經期異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Thumbnail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Thumbnail
零規則,天下雜誌出版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Reed Hastings(Netflix創辦人),Erin Meyer 接續前些時候分享書籍"給力",這一本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串流平台的文化。 零規則,這不是
Thumbnail
零規則,天下雜誌出版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Reed Hastings(Netflix創辦人),Erin Meyer 接續前些時候分享書籍"給力",這一本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串流平台的文化。 零規則,這不是
Thumbnail
零規則 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asje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ix圈粉全球的關鍵秘密 這本書英文標題是寫 No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是作者:里德.海斯汀/ 艾琳.梅爾 以下為在網路上可以找的到介紹
Thumbnail
零規則 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asje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ix圈粉全球的關鍵秘密 這本書英文標題是寫 No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是作者:里德.海斯汀/ 艾琳.梅爾 以下為在網路上可以找的到介紹
Thumbnail
Netflix推動的企業文化是自由與責任, 且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給予最大的自由是希望員工能成為自律且能擔責的人, 更精準的說法是: 必須確保員工是自律且擔責的才能給予最大自由。『只留下對的人』和『誠實透明的文化』就是做法。
Thumbnail
Netflix推動的企業文化是自由與責任, 且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給予最大的自由是希望員工能成為自律且能擔責的人, 更精準的說法是: 必須確保員工是自律且擔責的才能給予最大自由。『只留下對的人』和『誠實透明的文化』就是做法。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說明如何從《零規則》這本書中萃取出知識點與概念,並製作為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說明如何從《零規則》這本書中萃取出知識點與概念,並製作為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從本書的最後往前看,或許Netflix文化的新物種,在亞洲屬於威權或習慣至上而下的文化框架下,非常的難以生長出來,然在美國,在建國歷史及自主獨立文化深根下,尤其需要快速反應及創新的媒體或科技公司身上,產生這樣以自由與責任構築出來,將權力下放到最基層的新企業組織,確實不令人意外。
Thumbnail
從本書的最後往前看,或許Netflix文化的新物種,在亞洲屬於威權或習慣至上而下的文化框架下,非常的難以生長出來,然在美國,在建國歷史及自主獨立文化深根下,尤其需要快速反應及創新的媒體或科技公司身上,產生這樣以自由與責任構築出來,將權力下放到最基層的新企業組織,確實不令人意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