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數位版廟口榕樹下—在家工作一年的軟體工程師使用Clubhouse一天的感想

2021/0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分享用了 Clubhouse 一天的感想,很多是跟其他在上面認識的用戶討論出來的。如果要用一個東西比喻,真的很像鄉下廟口,固定會放好幾張椅子的榕樹下,附近沒事的人就是會自然坐在那裡、聚在一起閒聊。這樣的樹變得有無限多棵,甚至你的偶像、或是曾經會出現在電視的名人,就變成你閒聊的夥伴,Clubhouse 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1. 短期而言,無庸置疑地有中毒性。遇到好多人說:「我不知不覺就聽了5、6 個小時。」
2. 每間「聊天室」都幾乎一定會歪樓。這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中途進去一個房間,會發現幾乎每個房間聊的話題都有點離題。因為這才是「聊天」的本質,而不是開會。這種歪樓本質也是我關在家裡一年唯一會想念辦公室的原因。
3. 限制一個人只能邀兩個人,絕對不是只有為了飢餓行銷,而是這幾乎是唯一一個維持社群品質的方法。社群軟體最大成本就是管理惡意內容(光是定義惡意就已經變成哲學問題)。個人覺得把提名人表示在 Profile 非常天才,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背書,另外從那邊可以一直往上追溯到每個人的推薦人源頭,更讓人感覺到特殊的連結。
4. 競爭產品已經在加速開發。Twitter 已經在開發新功能叫「Space」,在 Twitter 已經很發達的國家像是日本,雖然現在很有熱度,但到時 Clubhouse 到時還會有絕對優勢嗎?目前看起來 Twitter 跟 Clubhouse 的用戶高度重疊,尤其是產出內容端。但,畢竟 Twitter 在很多國家,包括台灣,都是小眾,在這些地方,感覺 Clubhouse 會非常有機會瓜分在 IG 跟 FB 上面花的時間。
5. UI 是我看過最簡潔的直播軟體。主要畫面是最近很流行的形式。沒有代表各個功能的 tab,而是分為前景(現在在聽的 Room)、背景( Room list / timeline )。這種兩種場景同時存在的介面,而不是一頁一頁切換,更符合大家越來越常同時做一堆事的習慣 (這是聽其他人分享後現學現賣的)。第二個,它直接用打招呼的 Emoji 當作logo。App Icon 居然是「人物照片」,還會不定期更換。一般在做產品時,就會無腦的開始想 Logo 要怎麼設計,怎麼傳達等等。但 Clubhouse 的功能,就是一個隨時可以加入的聊天聚會軟體,這麼理所當然的需求,有什麼比這個招手的 emoji 更適合?
    Gigi 居居
    Gigi 居居
    人在東京,經營科技小公司。前微軟軟體工程師、產品經理。興趣是讀書,從商業書籍到科幻BL都看。這邊是我每天寫的日記裡整理出來的文章,希望可以找到可以一起討論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