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保心安的,你心安了嗎?(車險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禮拜,一個跟我交情很好,已經把它當作親弟弟的年輕人,打電話給我,才剛接起來我就感覺不對,因為平常個性比不鏽鋼還強的大男生,竟然還沒說話就先在電話那邊掉淚,讓人很心疼!
我讓他先靜下來好好的喘口氣,才讓他順了一下事情的緣由。
這個弟弟是個優秀的保經人員,對於很多保險觀念不懂,都會來問我,所以他對於車險不能只有強制險這件事,非常清楚,可惜的是他姊姊跟姊夫無法接受,所以在他推薦超額責任的時候沒有加強保障,今年的保障只有強制跟200萬的第三人責任!
好死不死上禮拜姐姐在趕上班的途中,撞到一位闖紅燈的騎士,而這名騎士顱內出血發命危通知,所以年輕人就嚇到,因為這次的車禍比較嚴重,他不知道400萬夠不夠賠!
=========================================
你也曾經有過這個年輕人的擔憂嗎?
明明我都買了保險了,但是我還是不確定我能不能安心?
怎麼樣才能安心?
發生事情再來評估來得及嗎?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一下,「安心感」怎麼評估?
=========================================
在我們討論之前,我想先請各位幫我思考一個問題:
在您的認知裡,碰到車禍事故,最大的風險或可能賠付最多金額的,會是那些項目呢?
對方的醫療費?自己的醫療費?
對方車子的維修費?自己車子的維修費?
還有嗎?
到底我保的車險項目,哪一項是賠付哪部分?
是不是真的買到我想要的保障?
相信這些問題大部分的人從沒思考過,更多的人覺得反正強制險已經有保了,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
上面這張圖列示了大部分車險會承保的項目,讓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各個險種承保的範圍,再決定自己到底需要甚麼。
但就算有了這張表,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確認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底下有幾個比較可能造成誤解的檢核點,提供給大家參考,快跟著我們一起思考一下自己的擔憂跟風險吧!

一、只擔心對方車輛不夠賠?

John在跟朋友或客戶確認它們的擔憂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個誤解就是

「因為我擔心撞到名車會賠幾百萬,所以要加保超額責任險!」
以下有幾個新聞連結,可以先參考一下

機車撞3千萬名車 維修費恐破百萬


從上面的連結可以得知,雖然撞到名車可能需要賠付數百萬的賠償金,但是若是將人撞到失能,賠償金卻可能高達數千萬
其實原因就在於,財產的賠償可能一次性修理好就好了,但是人的工作能力跟生存價值卻是持續的,一旦造成對方駕駛或乘客失能,需要估算的可不是一次性的賠償,而是對方到平均餘命前的薪資補償及照顧費用,這筆費用動輒上千萬,未必比名車損失便宜呀!

二、風險一定是來自自己嗎?

還有些朋友會告訴John
「我開車很小心啦!不會撞到人啦!」

請看看下列新聞連結,我們再來討論
除非真的非常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即便是停在停車格內,車身超出停車格線造成車禍,依然吃上官司的案例大有人在,而且運氣若不好,很可能賠償金額都是數百萬到千萬起跳的,風險真的是小心就能夠避免的嗎?

三、同樣的方案大家都適用?


另外一個很常看到的就是朋友拿著別人的保單來,要求直接報價!
不管是財務規劃或是風險規劃都跟做西裝很像,今天即便是身材體型相近的兩個人,同一套西裝都不一定合身,因為在細微處一定有所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好看的西裝都一定要量身訂做,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因為體型不同而需要重做西裝。

保障的規劃也是如此。

每個人的開車習慣不同,導致車禍的風險也不同,每個人居住的地區不同,也可能因當地人開車的習慣不同而造成風險發生機率不同,甚至每個人家庭收入不同,而導致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拿著別人的保單保額直接來要求照做,真的能完整地符合自身的保障需求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論


買保險,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無形投資,因為你不知道風險甚麼時候會找上門,明天跟意外誰先到!
買保險,也是希望遇到風險時可以完整地規避我們需要承擔的財產損失,避免資產因為意外而發生巨大且不可彌補的漏洞。
既然如此,就不應該只是符合政府需求而補齊強制險就好,應該是要透過完整的分析自己的需求,完整自己的風險缺口,即便因為預算不足而無法完全補齊,也應該就自己最擔心、最無法承擔的風險先做規劃,日後經濟許可再補齊其他項目才是,您說對嗎?

更何況是動輒可能需要負擔數百到上千萬的車險,是不是更應該認真評估呢?

祝福大家出入平安,厄運退散!
金融業打滾20餘年,看過太多資訊差導致的慘痛代價。 所以立志把所有複雜的財稅問題, 簡化成大家都看得懂的圖示說明, 也從執業生涯經歷的實際案例裡, 篩選出大多數人可能面對的問題, 抽絲剝繭分析,討論方案可行性。 讓財稅知識不再高掛天上不可觸碰, 讓普羅大眾不再一知半解損失慘重。 準備進入John的財稅世界了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年金保險是一個規劃退休生活很好的利器! 但利器也可能傷到自己,假如沒有正確了解商品的特性跟能帶來的法令效果,很有可能原本想了很多的規畫到最後全部無法實現! 來看看使用年金保險需要注意些甚麼,可以達成甚麼效果,為你的資產安全把關吧!
好友Simon打電話給John,問說最近好多人打電話給他,跟他說失能險要停賣得趕快買,叫John趕快打一張建議書給他,他怕過了年底買不到! John反問了他一句 「為什麼你覺得你會用得到?你需要我打多少保額給你?」 他楞了一下,回我說,我怕我以後失能會用到,額度你決定就好。
舅媽49年次,今年60歲,因為工作太累想要提前退休,又怕減額年金對她未來能領到的金額造成影響,到底怎麼樣選對她比較好呢? 差額又是多少呢? 有什麼注意的重點呢?
情侶想要一起擘畫未來是很正常的想法,但難免有感情不如人意的時候。 事前考量好若是遇到最糟狀況,兩個人該怎麼處理,至少好聚好散不要成為怨偶。 透過John好朋友的實境真人秀,我們來討論一下怎麼規劃對你們雙方是最好的!
說到FATCA,說到CRS,你就頭昏腦漲想要吐,搞不清楚想要哭嗎? 你覺得憂慮的資訊交換問題,真的跟你有關係嗎?還是你根本在杞人憂天? 這兩個制度到底怎麼運作?我該怎麼做檢視?有沒有什麼秘訣? John來帶著各位看故事,從故事裡了解這兩個制度不能說的秘密,給你自行檢核的武功秘笈。
年金保險是一個規劃退休生活很好的利器! 但利器也可能傷到自己,假如沒有正確了解商品的特性跟能帶來的法令效果,很有可能原本想了很多的規畫到最後全部無法實現! 來看看使用年金保險需要注意些甚麼,可以達成甚麼效果,為你的資產安全把關吧!
好友Simon打電話給John,問說最近好多人打電話給他,跟他說失能險要停賣得趕快買,叫John趕快打一張建議書給他,他怕過了年底買不到! John反問了他一句 「為什麼你覺得你會用得到?你需要我打多少保額給你?」 他楞了一下,回我說,我怕我以後失能會用到,額度你決定就好。
舅媽49年次,今年60歲,因為工作太累想要提前退休,又怕減額年金對她未來能領到的金額造成影響,到底怎麼樣選對她比較好呢? 差額又是多少呢? 有什麼注意的重點呢?
情侶想要一起擘畫未來是很正常的想法,但難免有感情不如人意的時候。 事前考量好若是遇到最糟狀況,兩個人該怎麼處理,至少好聚好散不要成為怨偶。 透過John好朋友的實境真人秀,我們來討論一下怎麼規劃對你們雙方是最好的!
說到FATCA,說到CRS,你就頭昏腦漲想要吐,搞不清楚想要哭嗎? 你覺得憂慮的資訊交換問題,真的跟你有關係嗎?還是你根本在杞人憂天? 這兩個制度到底怎麼運作?我該怎麼做檢視?有沒有什麼秘訣? John來帶著各位看故事,從故事裡了解這兩個制度不能說的秘密,給你自行檢核的武功秘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有關健保是否修改為65歲以上免負擔費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在網路上特別說明「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不同。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搞不懂。我們平常購買保險,那「保險」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己免繳保費,給兒孫繳?還是領回一大筆錢?) 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險」的核心是「轉嫁風
2024年,美國醫療保險市場迎來PBM(藥品福利管理)改革,引發了市場的激烈反應。特別是特朗普政府對PBM改革的支持,對多家健康保險公司的股價產生了顯著影響。本文探討PBM的運作、改革背景及其對健康保險公司和投資者的影響,並深入分析投資者如何應對這一變革,抓住未來的市場機會。
Thumbnail
什麼是保險? 想像你正走過一座橋, 橋旁邊的護欄有印象吧? 過橋會去扶護欄的經驗也不多。 不過要是這座橋沒有護欄, 你走起來會不會「有點怕怕的?」 保險就像橋上的「護欄」, 平常可能不會去注意, 但要是有緊急情況, 它就是你人生的護欄。 買錯保險 是不會理賠的 很多人知道自己「有保險」,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這幾天看到的新聞, 覺得這個新聞最離譜了, 坦白講我是一個很有保險觀念的人, 我18歲就幫自己保了一個保險, 後來不夠又多多少少增加了1點, 我覺得這個政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大家投保就是要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就像投資一樣不要把全部的錢壓在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基金身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一、什麼是年金保險? 年金保險是一種保險產品,旨在提供投保人在退休或其他特定時間點之後,能夠定期收到穩定收入的保障。這種保險可以幫助個人在退休後維持經濟穩定,對抗壽命延長帶來的經濟風險。 本文介紹年金保險的主要特點、類型、優勢,帶你認識年金保險
Thumbnail
我們都會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感到恐懼 所以才需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一方面是遇到問題時能更有邏輯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能傳遞正確的觀念給更多的人 「我買的保險到底會不會賠」 這件事情是很多保戶在投保時最擔心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擔心 我們可以依照以下四個步驟來投保 1⃣️先確認「
Thumbnail
是愛與責任的防護傘,身故留給家人的一筆錢,像是有遺產稅、喪葬費用考量、貸款責任、經濟支柱的人最為需要,避免債留家人。 定期壽險 主要保障「一段時間」,為消費型保險,跟終身壽險最大的差異在,沒有用到也不會退還保費,因此保費設計親民很多!   有分成自然費率(逐年遞增),也有平準費率(固
Thumbnail
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演進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2024年的保險產品呈現出顯著的趨勢和變化。本報告基於最新數據,對台灣保險市場的熱門品牌和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消費者偏好的轉變和市場趨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有關健保是否修改為65歲以上免負擔費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在網路上特別說明「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不同。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搞不懂。我們平常購買保險,那「保險」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己免繳保費,給兒孫繳?還是領回一大筆錢?) 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險」的核心是「轉嫁風
2024年,美國醫療保險市場迎來PBM(藥品福利管理)改革,引發了市場的激烈反應。特別是特朗普政府對PBM改革的支持,對多家健康保險公司的股價產生了顯著影響。本文探討PBM的運作、改革背景及其對健康保險公司和投資者的影響,並深入分析投資者如何應對這一變革,抓住未來的市場機會。
Thumbnail
什麼是保險? 想像你正走過一座橋, 橋旁邊的護欄有印象吧? 過橋會去扶護欄的經驗也不多。 不過要是這座橋沒有護欄, 你走起來會不會「有點怕怕的?」 保險就像橋上的「護欄」, 平常可能不會去注意, 但要是有緊急情況, 它就是你人生的護欄。 買錯保險 是不會理賠的 很多人知道自己「有保險」,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這幾天看到的新聞, 覺得這個新聞最離譜了, 坦白講我是一個很有保險觀念的人, 我18歲就幫自己保了一個保險, 後來不夠又多多少少增加了1點, 我覺得這個政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大家投保就是要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就像投資一樣不要把全部的錢壓在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基金身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一、什麼是年金保險? 年金保險是一種保險產品,旨在提供投保人在退休或其他特定時間點之後,能夠定期收到穩定收入的保障。這種保險可以幫助個人在退休後維持經濟穩定,對抗壽命延長帶來的經濟風險。 本文介紹年金保險的主要特點、類型、優勢,帶你認識年金保險
Thumbnail
我們都會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感到恐懼 所以才需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一方面是遇到問題時能更有邏輯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能傳遞正確的觀念給更多的人 「我買的保險到底會不會賠」 這件事情是很多保戶在投保時最擔心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擔心 我們可以依照以下四個步驟來投保 1⃣️先確認「
Thumbnail
是愛與責任的防護傘,身故留給家人的一筆錢,像是有遺產稅、喪葬費用考量、貸款責任、經濟支柱的人最為需要,避免債留家人。 定期壽險 主要保障「一段時間」,為消費型保險,跟終身壽險最大的差異在,沒有用到也不會退還保費,因此保費設計親民很多!   有分成自然費率(逐年遞增),也有平準費率(固
Thumbnail
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演進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2024年的保險產品呈現出顯著的趨勢和變化。本報告基於最新數據,對台灣保險市場的熱門品牌和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消費者偏好的轉變和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