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3/6)榮幸邀請到身兼作家與DJ的陳德政老師,來到臺大電影節和我們進行《法蘭克》的映後座談。
相當熟稔且熱愛音樂的陳德政老師提到,《法蘭克》是一部情緒與音樂非常契合的電影。它的感染力之強,一再喚醒觀眾的生命體驗,關於心有無窮藍圖,然現實卻是如此煩悶又殘酷——就像主角Jon,在電影開端,工作與返家後的大反差,無論是誰,或多或少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接著,陳德政老師慷慨向大家分享自身的青春過往,他坦言高中就一直想玩樂團,順利考進政大後,大一便在樂團走跳,可惜夢想並非一蹴可幾,與期望的落差使他大二又放棄玩樂團的理想。他直言看《法蘭克》時滿能感同身受,透過銀幕,宛若窺見從前的自己,陷進才華與平庸差異的掙扎、對於有天賦的人抱有崇拜與渴慕等等。《法蘭克》恰如其分地將幽默與辛酸發揮到極致,Jon,作為整個劇情的客體,即使並無太多臺詞,但因為觀眾是聰明的,藉由電影的適時留白,反而更能不自覺融入進來,成為客體之一。這亦是一部關於身心疾病的電影,也許是上帝公平,劇中人物各個擁有才華,同時也有嚴重的缺陷,他們因而相聚,獲取一絲溫暖。然而,陳德政老師提點道,電影隱約流露出,唯獨音樂能拯救、甚至成就我們的觀念,這沒有錯,但也好像淪為一種現代人的迷思。
「You should be famous.」陳德政老師談及,此句在《法蘭克》是關鍵。「成名」在片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有部音樂電影名叫《成名在望》,兩者之間恰恰給人無比的聯想:Jon的角色一如《成名在望》的小記者William,在一群比他更酷的大人中努力尋求認同;法蘭克當然是Russell,那魅力四射、內心善感的靈魂人物;Clara則是Penny Lane,深愛著最有才華的那個人,卻和新闖入的外來者發展出似有若無的情愫。
饒富趣味的是,關於成名,不得不聯想到「27俱樂部」,像是Kurt Cobain,傳奇樂團Nirvana的主唱,在九零年代開創了「油漬搖滾」樂風,秉持絕對的反主流精神,掀起一場地下音樂的革命,徹底扭轉了美國的音樂市場,也大大地影響了近代的流行文化。然而成名伴隨而來的壓力帶給Kurt Cobain巨大的痛苦,最終他選擇舉槍自盡。
《法蘭克》當初一上映,即轟動全球,許多張梗圖不斷瘋傳,甚至是周邊產品(比如睡褲),似乎都一一向《法蘭克》以及早年的經典樂團致敬。舉凡皇后樂團、Pink Floyd、David Bowie……無不淪陷在《法蘭克》捲起的風潮裡。
連同YOUTUBE和紀錄片,分別為《OUT OF HIS HEAD》、《Being Frank》,都找得到《法蘭克》的蹤跡,可見影響力之大。
那麼,試探討法蘭克這個角色,有其典故嗎?這裡可以拆成兩個層面來談,一是那古怪的頭套,二是法蘭克本人。前者並非憑空杜撰,而是參考80至90年代一度在英國頗具名氣的喜劇角色Frank Sidebottom。他的角色設定是一個35歲都還跟媽媽住在一起的失意搖滾歌手,但同時也具有絕樂觀性格,常跟著手上的玩偶Little Frank唱著歡樂的曲調。後者則是以美國傳奇藝術家Daniel Johnston為原型,他的音樂自帶「純粹」和「孩子氣」,獨特的風格廣受世界歡迎。
分享完諸多《法蘭克》的軼聞,雖意猶未盡,然座談終究得畫下句點,陳德政老師便特地贈與同學們兩句話:“We are all Frank,weird but wonderful.”、“Dare to be bad, then you got the chance to be good.”勉勵年輕人活出精采的生活。
另外,本場映後座談時設備異常,導致投影片遲遲無法正常播放,主辦單位致上最深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