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青春》陳平浩映後座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臺大電影節閉幕片放映臺語社會寫實電影《危險的青春》,榮幸請到影評人陳平浩為觀眾介紹導演辛奇如何新、如何奇,並從 68 年世界新電影浪潮與社會歷史脈絡深入解析這部「現存最尖銳臺語片」。

▎比臺灣新電影更早的新浪潮

  赴日學習戲劇與電影的辛奇導演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前一年(1946)回臺,曾改編英國羅曼史小說為臺語鬼片《地獄新娘》(1965)的他,熟稔古典好萊塢類型電影,靠燈光明暗、音畫搭配、空間調度等電影語言「裝神弄鬼」,卻也拍出《危險的青春》(1969)這樣一部聚焦時下年輕人、反省社會性別與階級問題的「獨立電影」。

raw-image

  《危險的青春》鏡頭對準社會底層與邊緣,剖析物質主義與金錢遊戲,主軸是底層少男少女相依為命、在吃人的世界中互相傷害,也直接拍出養小白臉的老闆娘、性無能的總經理。和約略同期的健康寫實電影如《養鴨人家》(1965)或瓊瑤三廳電影對比,其對社會黑暗的呈現以及對愛情討論之態度的不同相當驚人。對於女性在性關係中主動的描寫,更早於 90 年代的蔡明亮。

raw-image
raw-image

  68 年前後,美國有嬉皮、法國有學運、日本有反安保運動,臺灣並沒有大型的反抗運動,電影上的新浪潮亦要到 80 年代才開始,可是 69 年時,辛奇卻已拍出這樣一部「很新浪潮」的電影。將本片與曾參與反安保運動的日本新浪潮導演大島渚《青春殘酷物語》(1960)以及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週末》(1967)對照看,三部片都聚焦一男一女,以性和暴力反體制,並呈現現代都市的速度感。

raw-image

  臺灣從農村社會漸漸轉變為工商社會,其中出現的階級問題在本片中清楚反映,辛奇的結構設計、場片調度精湛,讓少年的野狼機車與老闆娘的轎車前後停在同一個地方,兩者的對比不言而喻。在性別方面,本片不但反映了戰後嬰兒潮做為能夠公開談性的第一代人之革命性的轉變,亦顛覆了男女權力位階的常見想像。片中男人可能坐擁錢和權力,但最終卻必須屈服於性與女人,而片中主導一切的竟是酒店老闆娘。

raw-image

▎階級、性別,以及戒嚴政治的幽魂

  雖然《危險的青春》、《青春殘酷物語》、《週末》這三部 7、80 年前左派男導演拍攝的片子有許多父權的陰影,但卻也拍出和傳統再現中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比如《危險的青春》女主角晴美留著一頭短髮,曾對男主角提出不要把她當女生看的要求,脫離了之前臺語片常常出現宿命、安靜、服從、容易被騙的女性角色形象。

  這麼一看,社會學三大領域中的階級、性別議題本片都有處理,各種社會道德禁忌都犯遍了,唯一不敢碰觸卻又始終壟罩全片的,即是戒嚴政治。其實辛奇絕非對狹義政治漠不關心,他剛回到臺灣就為獨幕舞台劇《壁》擔任舞台監督,將舞台分為兩半,分別呈現資本家與窮苦人,臺詞更暗示「狗(日本人)去豬(國民黨)來」,足見他受時下知識份子普遍的左翼傾向影響。後來,《壁》共同創作者簡國賢、宋非我都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辛奇絕不可能經歷這一切而無政治意識。

raw-image

  在這部片裡,唯一被壓抑而噤聲的政治本身就是一種吶喊。臺語片時常有悲情的特色,其中有一類電影便是以農村少女離家到都市打拼被騙為題。這類題材往往能反映出社會上階級與性別的問題,但卻避談國族政治,把所有的激情靠著前兩者的悲情來化解。

  臺語片在白色恐怖的時代,不能直接談白色恐怖,但或許卻會不經意映照出當下的時代氛圍。如《地獄新娘》中的「密室殺人」可能就反映戒嚴時代的拘束感,「兇手就在你身邊」的懸疑則對應到「匪諜就在你身邊」。《危險的青春》中重要的符號摩托車不斷繞圈的鏡頭是全片亮點之一,表面上看來在發洩青春的活力,或許也拍出了當時臺灣人無處發洩的政治情緒。

raw-image

  臺語片為了求生存,其實常常要迎合官方推崇的中國史觀,比如諜報片《天字第一號》(1964)就拍抗日、中國文化,然而,看著銀幕上審問畫面的觀眾,心裡暗暗想到的,或許卻是自己身邊發生的白色恐怖。

  而描繪社會黑暗面的《危險的青春》雖然在臺灣拍攝,背景可以見到斗笠、水牛,為了要獲得上映的機會,卻要刻意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香港--這種事,怎麼可以發生在臺灣呢?但,這確實是個臺灣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的沙龍
15會員
43內容數
2023/01/21
2023 已過去一個多月,臺大電影節年初重頭戲影評徵文競賽亦進入投稿末期,本次特別企劃邀請到「菲林跳舞」蔡宛庭與我們對談,聊聊她寫影評的初衷、對影評人的看法、以及給影評新手的建議。
Thumbnail
2023/01/21
2023 已過去一個多月,臺大電影節年初重頭戲影評徵文競賽亦進入投稿末期,本次特別企劃邀請到「菲林跳舞」蔡宛庭與我們對談,聊聊她寫影評的初衷、對影評人的看法、以及給影評新手的建議。
Thumbnail
2021/02/17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月時文化部曾經發布有關臺靜農故居的介紹文章,臺靜農故居在成功以「紀念建築」登錄為文資身份後,台大校方也開始準備後續的整理與規劃。
Thumbnail
2021/02/17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月時文化部曾經發布有關臺靜農故居的介紹文章,臺靜農故居在成功以「紀念建築」登錄為文資身份後,台大校方也開始準備後續的整理與規劃。
Thumbnail
2021/02/17
上週(2/11)的臺靜農故居會勘,文化部也派員參加。文化部的代表在會中表達應將臺靜農故居轉型成開放學生及民眾使用的教育中心,同時強調學生希望參與規劃及推動故居轉型的意願,與會人士也表示認同。
2021/02/17
上週(2/11)的臺靜農故居會勘,文化部也派員參加。文化部的代表在會中表達應將臺靜農故居轉型成開放學生及民眾使用的教育中心,同時強調學生希望參與規劃及推動故居轉型的意願,與會人士也表示認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週收錄《青春並不溫柔》、《少男少女》、《進化症候群》、《野火蔓延時》、《我的完美日常》的第一手電影心得。
Thumbnail
本週收錄《青春並不溫柔》、《少男少女》、《進化症候群》、《野火蔓延時》、《我的完美日常》的第一手電影心得。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辛奇 類型:劇情 語言:台語 片長:1小時35分鐘(95) 首映:1969年 觀影心得|2022.10.14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辛奇 類型:劇情 語言:台語 片長:1小時35分鐘(95) 首映:1969年 觀影心得|2022.10.14
Thumbnail
楊德昌在《海灘的一天》與《青梅竹馬》中的人物反映出了 1980 年代社會轉變下的躁動與不確定感。有別於其他台灣新電影時期導演的刻畫及安排,楊德昌對於八〇年代都會女性的描寫,多是有意擺脫舊時代傳統、願意表達內心情感且性格上相較獨立的個體,也帶出了 1980 年代社會文化縮影。
Thumbnail
楊德昌在《海灘的一天》與《青梅竹馬》中的人物反映出了 1980 年代社會轉變下的躁動與不確定感。有別於其他台灣新電影時期導演的刻畫及安排,楊德昌對於八〇年代都會女性的描寫,多是有意擺脫舊時代傳統、願意表達內心情感且性格上相較獨立的個體,也帶出了 1980 年代社會文化縮影。
Thumbnail
《青春弒戀》正如片名所謂的「青春」,混亂、失序、不可言喻;只有在錯誤中學習,才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改變。電影故事以不同人物的視角和觀點,切入一起社會案件的完整樣貌;或許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並不僅只有在青春期發生,而是在我們犯錯後才開始。
Thumbnail
《青春弒戀》正如片名所謂的「青春」,混亂、失序、不可言喻;只有在錯誤中學習,才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改變。電影故事以不同人物的視角和觀點,切入一起社會案件的完整樣貌;或許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並不僅只有在青春期發生,而是在我們犯錯後才開始。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侯導片是二十一世紀初電影都會末日感的代表指標之一,年輕女子因爲身邊男人在茫然迂迴生活的執迷形塑,早在2002#千禧曼波 誕生,至2006《最》又更加劇映像。
Thumbnail
侯導片是二十一世紀初電影都會末日感的代表指標之一,年輕女子因爲身邊男人在茫然迂迴生活的執迷形塑,早在2002#千禧曼波 誕生,至2006《最》又更加劇映像。
Thumbnail
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後,《我的少女時代》成功地為台灣的校園愛情喜劇訂定了更明確的基調:陽光普照的校園、暗戀他人的主角、合身好看的制服、有趣的同伴、討厭的老師、遺憾的戀情等。
Thumbnail
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後,《我的少女時代》成功地為台灣的校園愛情喜劇訂定了更明確的基調:陽光普照的校園、暗戀他人的主角、合身好看的制服、有趣的同伴、討厭的老師、遺憾的戀情等。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臺大電影節閉幕片放映臺語社會寫實電影《危險的青春》,榮幸請到影評人陳平浩為觀眾介紹導演辛奇如何新、如何奇,並從 68 年世界新電影浪潮與社會歷史脈絡深入解析這部「現存最尖銳臺語片」。
Thumbnail
  臺大電影節閉幕片放映臺語社會寫實電影《危險的青春》,榮幸請到影評人陳平浩為觀眾介紹導演辛奇如何新、如何奇,並從 68 年世界新電影浪潮與社會歷史脈絡深入解析這部「現存最尖銳臺語片」。
Thumbnail
如果《破處》真的是一部青春性喜劇,搞出一具屍體,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硬核(Hardcore)的事情。撇開黑色元素的趣味,或是甚麼對照性愛與死亡的詩意等等、那些非常「大人」的事,兩個青少年的性啟蒙竟然要跟後座的屍臭味掛勾,怎麼想都會洩盡《破處》在談的元陽──如果它真的存在。
Thumbnail
如果《破處》真的是一部青春性喜劇,搞出一具屍體,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硬核(Hardcore)的事情。撇開黑色元素的趣味,或是甚麼對照性愛與死亡的詩意等等、那些非常「大人」的事,兩個青少年的性啟蒙竟然要跟後座的屍臭味掛勾,怎麼想都會洩盡《破處》在談的元陽──如果它真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