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個股-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002 【個股-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巴菲特說過:「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該企業在其未來所能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總和。」
故在估值上我們採取自由現金流折現(DCF)

一、公式介紹

自由現金流折現

自由現金流折現

其中涉及三個變數的估算
1.未來的自由現金流
2.時間年度
3.折現率
概念涵蓋了:金額、時間、風險等三個要素。


二、個人觀點

DCF適用於公司獲利穩定、或逐漸成長,不適用獲利大幅波動的公司。其實這個模型本身也是幹話,如果穩定獲利的公司代表能準確估值,能準確估值的公司就會讓市場馬上知道他是高估還低估,而會讓資金湧入使得缺乏套利的空間。還是老話一句,富貴險中求,公式內部也充滿著許多主觀的假設,所以個人認為不用太去執著於用公式"準確估值",查理蒙格也說過:他未曾看過巴菲特主動去算過這個公式。但畢竟DCF這還是企業主流的評價公司的方式,所以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這個公式的意義本身,數字則當作心中的參考,但不是唯一的依據。詳細觀點如下。


1.自由現金流

估算是要注意公司為成長型、穩健型、景氣循環

DCF適用於公司獲利穩定、或逐漸成長,不適用獲利大幅波動的公司


2.時間年度

通常新創公司的年度會抓六年內甚至更短,時間年度也會同時影響折現率的假設

創業者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撐過前五年的創業家僅有1%


3.折現率

折現率=無風險資產報酬率+風險溢酬+通膨率
  • 無風險資產報酬率我個人是看美股10年期債券(1~1.5%)
  • 風險溢酬我是抓報酬率(通常風險越高會希望報酬率更高,個人會希望高過0050報酬率7%左右,但筆者在寫作的時候回測近10年發現0050年化報酬率含息來到了10%,護國神山果然不可小覷...)
  • 通膨目前會抓1%

而通常經驗是
成熟型公司折現率通常抓10%左右
波動型公司折現率會抓12%
新創公司前期的自由現金流為0,因此折現率抓更高,可能來到15%


之後有時間會在寫<DCF估值法-實戰篇>,分為台股和美股
並且附上數據工具包
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估值技巧,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喜歡此篇文章的話,請幫我按個Like支持
你們的喜歡是作者寫作的原動力

avatar-img
補教老師Eason的投資筆記
42會員
21內容數
喜歡交換彼此的投資邏輯 不用去挑戰彼此信仰或立場 不用完全成為某個人 只需要從別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靈感和元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分類方式:按照廣泛度,分為總經、產業、個股 次主題分為:操作方法、資產配置、投資心理 總經:重視經濟體所在循環位置、以及趨勢反轉 趨勢不會在一瞬間反轉。且如果清楚目前所在的景氣循環,可以拉高勝率,或是降低曝險。例如:避免在轉空頭的時候卻大量資金放在風險性資產。或是:在景氣觸底時,能夠將資金投入
1.成功的定義:比市場及其他投資者做得更好。 只要投資每樣都買一些的指數基金,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平均報酬表現(即市場報酬),因此成功投資的定義應該是績效打敗大盤,也就是做得比其他人好。 2.如何做的比別人更好? 如果我們和其他人擁有相同的資訊、分析方法、得到相同的結論、做相同的操作,那我們就無法得到
文章分類方式:按照廣泛度,分為總經、產業、個股 次主題分為:操作方法、資產配置、投資心理 總經:重視經濟體所在循環位置、以及趨勢反轉 趨勢不會在一瞬間反轉。且如果清楚目前所在的景氣循環,可以拉高勝率,或是降低曝險。例如:避免在轉空頭的時候卻大量資金放在風險性資產。或是:在景氣觸底時,能夠將資金投入
1.成功的定義:比市場及其他投資者做得更好。 只要投資每樣都買一些的指數基金,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平均報酬表現(即市場報酬),因此成功投資的定義應該是績效打敗大盤,也就是做得比其他人好。 2.如何做的比別人更好? 如果我們和其他人擁有相同的資訊、分析方法、得到相同的結論、做相同的操作,那我們就無法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