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狀閱讀01-從土地栽種品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前選書被這本吸引,是因為「土地」、「品牌」用設計作為思考,已經是很顯著的討論話題。但好的案例從來不嫌少,所以很想知道韓國人打造的「萬人排隊番茄」是用什麼方式做到的?如果屏除案主的特色,大概只要閱讀封底就可以理解這本書。

設計師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人」。

書中提到品牌農夫(brand-farmer)的概念,指的是一面種田、一面打造品牌。透過農業品牌建立出的「價值消費」,進而增加農產價值。

元繩現(作者)的父母親生為第一代農民,選擇了有機栽種法。第二代回家接手後,很多人以為是「金湯匙」,作者則笑著回答,其實是「土鏟子」才對。面對有機的態度,是孤獨與艱苦的。這些隱形價值要如何被看見、並且持續維續下去,是作者返鄉接手農場後直接面對的課題。不僅是「吃的東西」,「製造東西的人」背後所隱含的理念是什麼,也是他想要在過程裡傳達的。

從城市裡的設計師,到鄉村裡的品牌經營者,他都在設法解決問題。

品牌命名,不能隨便

當中的這個Chapter看得讓我會心一笑,品牌的名稱是相當重要。如何是顧客能知道品牌的理念而又不流於俗套?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常看到的品牌,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內容?

「太陽、天空、星星、清水、平原、清淨、自然、山、林、綠色、古早、地區、家、愛、希望、誠意、農、胸懷、呼吸、真理、夢想、健康、安心、新鮮......」這些好像都是常見的,透過環境、文化、抽象氛圍的描述,進而取名。

作者後來取名為「還是農場」。

這是他的父母親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算情況是怎樣怎樣,還是要這樣啊。就算是怎樣怎樣,還是不能那樣啊。這裡的「還是」可以看見一種不願意妥協的堅持。農場中的番茄取名叫「Kito(奇蹟)」的意思,傳達優質產銷鏈的意義,甚至把禮盒稱為「還是農場的土地紀錄」,他們認為透過保存一整年的土地紀錄,已經父母親留下長達十幾年的土地價值,就是還是農場與其他農場最不一樣之處了。

創造差異化,就和談戀愛一樣

創造差異化的來源,在於集中火力做一件事情。「一週只營業三天,如果全部售罄,那天就提早結束營業。」農場如此營業,Kito番茄的等待也是雷同。靜靜的等待著下一期番茄的採收,這種等代反而造就魅力的來源。

除此以外,在字體的選用與配色上,還是農場也非常在意設計細節「調性(Tone&Manner)」,選用「文體部明朝體」、「品牌形象選用了舒適的象牙白及單一色調」、還選用「黑色,駝色,上面是金箔色」來彰顯土地上隱隱發光的作物,簡而言之,是用非常簡單的線條、優雅的配色,取代一般來說農業常用的綠色及鮮艷色系。

「土壤伴侶」與「農業展示空間」

建立會用制度(Soil Mate),是呼應澳洲一間農場提出的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共同體支援農業系統。這個系統讓消費者能了解更上游的生產者系統。作者透過土壤伴侶(聽起來很像靈魂伴侶-Soul Mate)的方式作為會員系統,來增加消費者的黏著度,這些會員是和土地成為朋友的人,而不僅是消費者。

另外還透過農業展示空間(Farmers Gallery)來選品,選擇的都是作者親自挑選、品嚐後覺得非常棒的作物。這個流通平台就是網路商城,不僅賣自家產品,也賣認同理念的農產品。

經營農業從來不浪漫,但在操作的過程中,仍然能堅持數十年的理念。從父母親那一輩傳承到現在,其實也是另一種浪漫了。作者這樣和我們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婷茹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彰化縣大村鄉,有一片著名的葡萄產區,這裡盛產各種品種的葡萄,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和消費者。而在這片葡萄之鄉,有一家特別的葡萄園,它的名字叫做田原溫室葡萄。傳承三代的田原溫室葡萄:專注品質,用心栽培....
Thumbnail
在彰化縣大村鄉,有一片著名的葡萄產區,這裡盛產各種品種的葡萄,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和消費者。而在這片葡萄之鄉,有一家特別的葡萄園,它的名字叫做田原溫室葡萄。傳承三代的田原溫室葡萄:專注品質,用心栽培....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1. 物質層面,我們所設定的“土食材”、“土食生活”不只涉及到糧食的在地生產與加工,它也牽連到糧食的流通,以及地方餐飲習俗與中國特有的食療/養生(土食生活)。2. 精神層面,“土食材”、“土食生活”也聯繫到那在食材與餐飲背後,某個地區的群體或族群特有的人生觀、宇宙觀、世界觀、倫理觀、價值觀與養生觀。
Thumbnail
1. 物質層面,我們所設定的“土食材”、“土食生活”不只涉及到糧食的在地生產與加工,它也牽連到糧食的流通,以及地方餐飲習俗與中國特有的食療/養生(土食生活)。2. 精神層面,“土食材”、“土食生活”也聯繫到那在食材與餐飲背後,某個地區的群體或族群特有的人生觀、宇宙觀、世界觀、倫理觀、價值觀與養生觀。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年前選書被這本吸引,是因為「土地」、「品牌」用設計作為思考,已經是很顯著的討論話題。但好的案例從來不嫌少,所以很想知道韓國人打造的「萬人排隊番茄」是用什麼方式做到的?如果屏除案主的特色,大概只要閱讀封底就可以理解這本書。 設計師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人」。 書中提到品牌農夫(brand-farmer)
Thumbnail
年前選書被這本吸引,是因為「土地」、「品牌」用設計作為思考,已經是很顯著的討論話題。但好的案例從來不嫌少,所以很想知道韓國人打造的「萬人排隊番茄」是用什麼方式做到的?如果屏除案主的特色,大概只要閱讀封底就可以理解這本書。 設計師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人」。 書中提到品牌農夫(brand-farmer)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Thumbnail
這次拜訪的是位於六腳鄉的育家種苗場。台灣今年不斷的面臨各種作物產銷失衡的問題,而種苗場就是第一線的預警單位,從種苗場所販售的作物量,大概就可以推估出今年是否有哪些作物有生產過剩的危機,
Thumbnail
這次拜訪的是位於六腳鄉的育家種苗場。台灣今年不斷的面臨各種作物產銷失衡的問題,而種苗場就是第一線的預警單位,從種苗場所販售的作物量,大概就可以推估出今年是否有哪些作物有生產過剩的危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