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也》--- 勇敢發聲,活出真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短評>
「我明白兩性平權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求,傳統根深柢固的性別岐視,也不會因為一部橫跨全球50個國家,拍攝採訪超過2000名女性的生命故事紀錄片,就瞬間消逝退散,但只要你有心,不分兩性,2021年3月5日一起觀看這部在台上映的紀錄片電影《女也》(Woman),你將在無比的影像衝擊震撼中,重新省思身心自主權的深意,並付諸行動身體力行,為兩性平權盡一份力。」
<完整影評>
你是誰,為誰而活?
家庭、婚姻、職場,關於性別歧視的罷凌、性騷、毀容、強暴、家暴無所不在,
身而為人,特別是擁有地球一半話語權的女性,卻長期忍受各類的剝削,
從販賣人口、器官與色情買賣,到年老喪偶身體疾病殘缺,影響外貌美醜,
惡毒不公的攻擊與評論,不只來自許多傳統威權男性,更來自同樣身為女性的妒忌謾罵,
面對這些普世不公平的人身與言語攻擊,為女則強,要如何揮別傷殘受難與死亡威脅的陰霾,站出來勇敢發聲呢?
2021年3月5日在台上映的紀錄片電影《女也》(Woman),由法國環境學家《搶救地球》(Home, 2009)導演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與烏克蘭記者及紀錄片導演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共同執導,於2019年橫跨全球50個國家,拍攝採訪超過2000名女性的生命故事,將帶給你無比的震撼與省思!
法國紀錄片電影《女也》(Woman)中文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IAGpIpzp4
電影《女也》(Woman)不僅入圍201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更是哥本哈根、布拉格、威尼斯等等全世界影展都爭相播放的世紀紀錄片,看看電影《女也》(Woman)中,這些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卻同樣遭遇各式各樣駭人聽聞,令人咋舌的性別歧視攻擊的受訪女性,不分貧富差距、年紀大小、宗教信仰、服裝打扮與職業貴賤,如何在浴火重生過後在大銀幕現身,坦然面對與展示自己身體因遭受攻擊虐待,以及生老病死疾病造成的殘缺,勇敢站出來,為女性平權與身體自主權發身,這部影片將是前陣子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的性騷擾新聞事件,最好的回應與解答。

有著電影、野生動物公園與攝影記者橫跨多行業,累積多年經驗的男導演法國環境學家《搶救地球》(Home, 2009)導演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1946年出生的他,已經高齡75歲,與1982年出生,現年39歲烏克蘭記者及紀錄片導演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聯手,融合兩性總體觀點,以冷靜犀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全球不同種族、國家、職業、貧富、年紀的家庭與職場女性,聽她們娓娓道來關於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不同的性別歧視,從家庭、婚姻到職場,從都市到鄉下、從位居職場高層的成功女性到貧無立錐之地飽受婚姻家暴的女性,面對無所不在的人身與言語攻擊,從百般吞忍到挺身而出勇敢發聲,因為她們經過了生命最慘澹的歲月,最暗黑的身心折磨過後,決定勇敢發聲,活出真我的心路歷程。
電影中不斷出現一幕幕來自全球不同膚色、種族、高矮胖瘦、年紀大小的女性,她們直視著鏡頭,有的微笑、有的靜默凝望,有的侃侃而談,展現了全球女性為女則強的生命力量,面對所有緣自性別歧視的不公不義,沉默絕對不是選項,只有挺身而出勇敢發聲,才是最好的反擊。
電影結尾的高樓攝影,給人一種迎風而戰,駕御自如的光采與自由,我明白兩性平權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求,傳統根深柢固的性別岐視,也不會因為一部紀錄片就瞬間消逝退散,但只要你有心,不分兩性,2021年3月5日一起觀看這部在台上映的紀錄片電影《女也》(Woman),你將在無比的影像衝擊震撼中,重新省思身心自主權的深意,並付諸行動身體力行,為兩性平權盡一份力,那麼這世界才能在未來變得更文明前進。
《電影本事》
《女也》(Woman)紀錄橫跨全球50個國家中超過2000名女性的肖像及故事,此片雖揭露世界各地婦女遭受各種不平等待遇的真實訪談,但《女也》真正想強調的是女性的內在力量及改變世界的能力,在這個女性聲量越來越大的新時代中,電影的目的不僅是為爭取權利,更希望能找到調和多元性別的解決方案。
《導演簡介 ---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與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
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作品年表|
2004《從空中看地球》(Earth From Above)
2009《搶救地球》(Home)
2015《Human》
2019《女也》(Woman)
法國環境學家《搶救地球》(Home, 2009)導演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1946年3月13日生於法國巴黎,為法國攝影師、記者和環保人士,以空拍世界各地地景聞名,代表作有《搶救地球》、《Human》及攝影集《從空中看地球》(Earth From Above)和同名紀錄片。
楊.亞祖-貝彤出生於珠寶商家庭,幼年時就對大自然及野生動物備感興趣。早年曾踏入電影產業,但不出4年時間即退出並到Château de Saint Augustin野生動物公園任職,並在1976年跟妻子搬到肯亞馬賽馬拉居住,他在馬賽人部落中居住三年研究獅群行為並每天攝影,1981年回到法國並在兩年後出版攝影書《Lions》,成為《Paris Match》和《GEO》等法國雜誌國際新聞、體育新聞、野生動物與航空拍攝攝影記者。
後於1991年成立航空圖片社-第一個專門保存航空攝影影像的影像庫,儲存了超過100位攝影師、超過100國、超過50萬張攝影作品。1994參與了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助的活動,研究中他在高空中拍攝許多美麗地球地景並部分收錄於《從空中看地球》攝影集中,此作銷售超過300萬本、並被翻譯成24種語言,相關影像展更巡迴了全球110個城市,並有1.2億人觀展,展覽大型海報更在2000年被掛在巴黎盧森堡公園的門上。
導演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個人簡介:
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於 1982年生於烏克蘭基輔,現為記者及紀錄片導演,她長期關注社會及人權議題,並以非法移民、器官買賣及代理孕母議題見長。 2009 年時成為《Vu du ciel》一系列紀錄片的主要編劇,也從此開始與楊.亞祖-貝彤合作。後以導演及編劇身分持續參與《Human》及《女也》的拍攝,她更在《Human》親自訪問了超過 600位受訪者,充分展現對人權的關心及對生命的尊重。
女也 Woman
電影年份:2019
出品國家:法國
電影上映:2021年3月5日
台灣發行:捷傑電影
片 長:1時45分
導  演:《搶救地球》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Human》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
FB粉絲頁:捷傑電影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捷傑電影FB粉絲專頁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proviewfilm/photos/?ref=page_internal),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捷傑電影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IAGpIpzp4),版權歸屬捷傑電影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1會員
573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輕煙跟你聊聊 的其他內容
「全片精彩絕倫無懈可擊! 劇本高明綿密,案情發展撲朔迷離真假難辨,視覺特效流光迷離,音效震嚇人心,絕不容錯過牛年開春懸疑燒腦第一片《複身犯》,2月19日等你搶先來挑戰 !
跟隨你的心就能找到真理!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與飛龍曾經和平相處,只可惜後來人類想統治世界的野心表露無疑,一名法師發明了專吃飛龍的機器金剛龍金霸,從此龍族隱姓埋名,藏身在雲端...
德國電影《破處那件小事》改編自真人真事,導演安德烈‧爾庫(André Erkau) 根據片中女主角史黛菲(Steffie Pape),在真實世界的父親 Frank Pap
星星、烏鴉、百里香、蜜蜂、白天鵝、馬、柵欄,  在愛爾蘭韋斯特米斯郡,馬林加(Mullingar)小鎮的郊外,  白雲縹緲青山綠水,有兩戶人家相鄰而居,以農牧為生,
人生如棋局,進退之間步步精算,逆轉黑白成彩色。 有色人種高校生出身貧困家庭,成長槍毒泛濫社區, 飽受社會學校種族歧視,學下西洋棋以力求搏翻身! 良師慧眼識英雄循循善誘...
 一座天塔,連接兩個世界的大門,古文明毀滅後,為防止外人入侵, 在異世界荒涼沙漠裡,由各種不同體型的巨大魔物日夜看守著遺跡, 一艘帆船路經慘遭角龍攻擊,
「全片精彩絕倫無懈可擊! 劇本高明綿密,案情發展撲朔迷離真假難辨,視覺特效流光迷離,音效震嚇人心,絕不容錯過牛年開春懸疑燒腦第一片《複身犯》,2月19日等你搶先來挑戰 !
跟隨你的心就能找到真理!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與飛龍曾經和平相處,只可惜後來人類想統治世界的野心表露無疑,一名法師發明了專吃飛龍的機器金剛龍金霸,從此龍族隱姓埋名,藏身在雲端...
德國電影《破處那件小事》改編自真人真事,導演安德烈‧爾庫(André Erkau) 根據片中女主角史黛菲(Steffie Pape),在真實世界的父親 Frank Pap
星星、烏鴉、百里香、蜜蜂、白天鵝、馬、柵欄,  在愛爾蘭韋斯特米斯郡,馬林加(Mullingar)小鎮的郊外,  白雲縹緲青山綠水,有兩戶人家相鄰而居,以農牧為生,
人生如棋局,進退之間步步精算,逆轉黑白成彩色。 有色人種高校生出身貧困家庭,成長槍毒泛濫社區, 飽受社會學校種族歧視,學下西洋棋以力求搏翻身! 良師慧眼識英雄循循善誘...
 一座天塔,連接兩個世界的大門,古文明毀滅後,為防止外人入侵, 在異世界荒涼沙漠裡,由各種不同體型的巨大魔物日夜看守著遺跡, 一艘帆船路經慘遭角龍攻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從「單一結構」到「兩難困境」,看到厭女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及女性的兩難處境。《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下篇以「多元協商」為題,面對厭女,嘗試指引出可能的消解方法。
Thumbnail
  承接上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篇以「兩難困境」為題,為我們展開少女、女性從政者以及原住民女性的生活世界如何在父權體制下遭遇各種二元論困境。
Thumbnail
  雖然是學術文章,卻不會艱澀。理論幫助我們理解與生活貼近的案例,包含新聞報導、文學作品、政治現況、社運議題,從「母豬教」的興起、網紅性影像流出、八里雙屍命案報導的厭女情結、《水滸傳》中的女人禍水、林奕含的小說與掙扎,再到女性政治人物的衣著、台灣解放乳頭運動、主體愛的情感教育如何可能。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The Man With 1000 Kids 千子之父:捐精狂奇案》,拼湊出荷蘭男子強納森·邁爾(Jonathan Meijer)在全球多國捐精所造成的混亂。邁爾於2007年開始捐精,截至2017年,荷蘭當局揭露他捐精的診所多達十一家,以致超過一百個孩子接連被「創造」出來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寶妹很有趣……昨晚洗澡洗頭後出來到房間 讓我用吹風機時,竟然趴著吹 😅😅 然後一臉幸福笑臉樣 😂😂 這是人家說的 孝子 嗎~ 哈哈 也很謝謝兒子有時會幫忙妹妹吹乾頭髮 🙆‍♀️ 或是幫妹妹穿衣服 👗 或是鼓勵帶動妹妹最好一些日常該做的 👀 會鼓勵妹妹一起刷牙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穿越20年的跨性別電影,包括1999年西班牙電影《我的母親》和2017年巴西紀錄片《雷厄提:真實自我》。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內容,並指出了跨性別議題的時代演變。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一部由金獎編劇徐譽庭擔任編劇兼導演的影集,描述兩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於婚姻中暗自較勁的故事。影集針對婚姻窘境和男女情感進行了深刻探討,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Thumbnail
  我們從「單一結構」到「兩難困境」,看到厭女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及女性的兩難處境。《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下篇以「多元協商」為題,面對厭女,嘗試指引出可能的消解方法。
Thumbnail
  承接上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篇以「兩難困境」為題,為我們展開少女、女性從政者以及原住民女性的生活世界如何在父權體制下遭遇各種二元論困境。
Thumbnail
  雖然是學術文章,卻不會艱澀。理論幫助我們理解與生活貼近的案例,包含新聞報導、文學作品、政治現況、社運議題,從「母豬教」的興起、網紅性影像流出、八里雙屍命案報導的厭女情結、《水滸傳》中的女人禍水、林奕含的小說與掙扎,再到女性政治人物的衣著、台灣解放乳頭運動、主體愛的情感教育如何可能。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The Man With 1000 Kids 千子之父:捐精狂奇案》,拼湊出荷蘭男子強納森·邁爾(Jonathan Meijer)在全球多國捐精所造成的混亂。邁爾於2007年開始捐精,截至2017年,荷蘭當局揭露他捐精的診所多達十一家,以致超過一百個孩子接連被「創造」出來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寶妹很有趣……昨晚洗澡洗頭後出來到房間 讓我用吹風機時,竟然趴著吹 😅😅 然後一臉幸福笑臉樣 😂😂 這是人家說的 孝子 嗎~ 哈哈 也很謝謝兒子有時會幫忙妹妹吹乾頭髮 🙆‍♀️ 或是幫妹妹穿衣服 👗 或是鼓勵帶動妹妹最好一些日常該做的 👀 會鼓勵妹妹一起刷牙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穿越20年的跨性別電影,包括1999年西班牙電影《我的母親》和2017年巴西紀錄片《雷厄提:真實自我》。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內容,並指出了跨性別議題的時代演變。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一部由金獎編劇徐譽庭擔任編劇兼導演的影集,描述兩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於婚姻中暗自較勁的故事。影集針對婚姻窘境和男女情感進行了深刻探討,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