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限行令是第一步,緊急法令是第二步,接下來呢?談《當今大馬》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來西亞著名的網路媒體《當今大馬》(簡稱《當今》)今天突然把網頁界面編程黑白,原因無他,今早聯邦法院判決《當今》藐視法庭罪成,罰款50萬令吉。

raw-image

《當今》是因為英文版報導的五個讀者留言涉嫌“貶低”司法體制而被总检察长依德鲁斯起诉。今早的法官判詞表示,《當今》擁有可觀的編採團隊架構,理應知道網站上出現有問題的讀者留言。

然而這也表示,今後媒體或網路平台必須為讀者的留言負起責任,否則將有被判刑的風險。

全案匪夷所思之處

叫人吃驚的不僅僅是被判罪成的原因。

首先,《當今》被捲入此案的報導,與當時總檢察署先後撤控前首相納吉繼子與前沙巴首長的貪污洗錢案所引發的爭議有關。這也是為何被判罪成以後,《當今》總編輯顏重慶會對外如此感嘆:

到底《當今》犯了什麼罪,以致我們必須被罰款50萬令吉,而那些被控洗錢、濫權、涉案百萬甚至數10億令吉的人卻逍遙法外。

再來,這項判決也比總檢察署原先要求的20萬令吉罰款更高。判詞裡除了批評《當今》沒有嚴謹把關,也認為法院有義務嚴正看待這種藐視法庭的案件。

而且,《當今》案是在六比一多數票下下判的。唯一不認為《當今》有罪的法官認為,《當今》在發現問題後已經撤下那些言論,這符合大馬通訊與多媒體的法規。

媒體審查留言,問題在哪裡?

《當今》必須在下週一算起的3天內付清50萬令吉的罰款,因此立馬在下判後展開眾籌行動。結果,不到5個小時,籌款就已經達標。

raw-image

看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

我不認為聲援《當今》就表示媒體審查留言是一件全然的壞事。惡劣的言論依然需要被注意與及時制止,有時候還可能可以阻止悲劇的發生。

但《當今》案有引起寒蟬效應的可能。這意味著讀者無法就時事新聞在公共平台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討論,言論的自由顯然已被削弱。更何況,《當今》在發現有問題留言的當下已將其撤銷,執行長今早也在法庭上道歉了,卻依舊被判50萬令吉的高額罰金,態度之強硬,頗有殺雞儆猴的警示意味。

不過,馬來西亞的中文媒體似乎不會這麼快受到影響。前年香港“反送中”大遊行爆發期間,不少中文媒體的留言區都有相當惡劣的攻擊性言論,卻未見政府採取任何行動。中文媒體在馬來西亞並不屬於“跨族群”的媒體,影響力偏低,素質也有待商榷,暫時應該不會自然也不會受到這麼多的“關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弄裡的阿四的沙龍
85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2022/04/21
我以為努力參與這個過程的人應該不會輕易看扁身邊一起努力的其他人。 果然我還是太天真了嗎?
Thumbnail
2022/04/21
我以為努力參與這個過程的人應該不會輕易看扁身邊一起努力的其他人。 果然我還是太天真了嗎?
Thumbnail
2022/04/08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Thumbnail
2022/04/08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馬來西亞在去年要求許多社群平台如臉書、推特和抖音下架許多內容。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聲稱,多數內容為賭博、詐騙,或是違反「3R」的內容。 3R 指的是,Race種族、Religion宗教以及Royalty王室。 種族和宗教是敏感的話題。
Thumbnail
馬來西亞在去年要求許多社群平台如臉書、推特和抖音下架許多內容。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聲稱,多數內容為賭博、詐騙,或是違反「3R」的內容。 3R 指的是,Race種族、Religion宗教以及Royalty王室。 種族和宗教是敏感的話題。
Thumbnail
在2023年年底,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 許律師將在節目後半小時【兩岸法律熱點追蹤】檢視臺灣與中國的法制,討論判決書是否應該公開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在2023年年底,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 許律師將在節目後半小時【兩岸法律熱點追蹤】檢視臺灣與中國的法制,討論判決書是否應該公開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生活話題】走過威權時代,仍不斷思辨與討論的言論自由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朱姓台商與法律學者盧映潔等6人分別因各種不同的原因,觸犯「誹謗罪」而被判刑。 6人認為誹謗罪的刑期,違反了比例原則,侵害言論自由,進而聲請釋憲,同時主張應以民事損害賠償取代刑事的刑度。
Thumbnail
【生活話題】走過威權時代,仍不斷思辨與討論的言論自由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朱姓台商與法律學者盧映潔等6人分別因各種不同的原因,觸犯「誹謗罪」而被判刑。 6人認為誹謗罪的刑期,違反了比例原則,侵害言論自由,進而聲請釋憲,同時主張應以民事損害賠償取代刑事的刑度。
Thumbnail
選舉越近,怪事越多。 來看看20220818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選舉越近,怪事越多。 來看看20220818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馬來西亞著名的網路媒體《當今大馬》(簡稱《當今》)今天突然把網頁界面編程黑白,原因無他,今早聯邦法院判決《當今》藐視法庭罪成,罰款50萬令吉。
Thumbnail
馬來西亞著名的網路媒體《當今大馬》(簡稱《當今》)今天突然把網頁界面編程黑白,原因無他,今早聯邦法院判決《當今》藐視法庭罪成,罰款50萬令吉。
Thumbnail
一般民眾可能覺得路見不平、挺身爆料是在申張正義。在過去向媒體投書揭露的年代或許是的,但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卻逐漸失控。關鍵的差別在於曝光前的查證機制消失。過去當專業的、有操守的媒體記者接爆料後,「多方查證」和「平衡報導」是基本原則,現今則完全不是這樣...
Thumbnail
一般民眾可能覺得路見不平、挺身爆料是在申張正義。在過去向媒體投書揭露的年代或許是的,但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卻逐漸失控。關鍵的差別在於曝光前的查證機制消失。過去當專業的、有操守的媒體記者接爆料後,「多方查證」和「平衡報導」是基本原則,現今則完全不是這樣...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興起早已是舊聞,諸多平台如臉書、IG推特等網站作為新聞傳播的媒介,眾所矚目的案件或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規……等等,皆仰賴網路媒體的運作。在此之下,司法案件成了民眾日常的茶餘飯後,因此,媒體不只扮演司法與社會溝通的橋樑,更是推廣法律知識、普及公民教育及帶起眾人對議題瞭解、討論的利器......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興起早已是舊聞,諸多平台如臉書、IG推特等網站作為新聞傳播的媒介,眾所矚目的案件或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規……等等,皆仰賴網路媒體的運作。在此之下,司法案件成了民眾日常的茶餘飯後,因此,媒體不只扮演司法與社會溝通的橋樑,更是推廣法律知識、普及公民教育及帶起眾人對議題瞭解、討論的利器......
Thumbnail
歷史會紀錄2019年,是香港人反抗元年。
Thumbnail
歷史會紀錄2019年,是香港人反抗元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