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標題後,自己也覺得怪怪的。如果限行令的實施目的是為了控制疫情,阻斷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團圓飯自然就是與安然無恙的同戶人家解決即可。身處他州工作的遊子因為州界與縣界封鎖,勢必無法回鄉,即使是同縣的親戚也應該避免相互拜訪。
早在一月,已有朋友相互呼籲今年的新年不拜年。雖然衛生總監解釋,一月底起連續三天確診數字破五千是因為
病例延誤通報所致。但這樣的解釋並沒有減少恐慌,因為它正反映衛生部無法掌握當下疫情數據的事實。
可是在政治利益的考量下,政府自去年宣布限行令以來,都在重要節慶時宣布與以往不同的標準作業程序,在最低限度下允許一定程度的慶祝活動。
惟這次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目前的確診人數偏低,是目前唯一不受限行令影響的州。(摘自https://web.facebook.com/mymgag/photos/a.905978252807935/5110906088981776/)
夜市拜年?
問題在於限行令執行到了今年,一些行業如理髮店、洗車服務、夜市等一再被禁止運作,業者或難以支撐。在普遍的抗議之下,政府不得不在確診人數未見減少的情況下,逐步開放部分服務業的運作。
剛好馬六甲州政府也在這時候宣布
允許清真寺進行祈禱,最多五百人,但需要遵守標準作業程序,戴口罩、保持人身距離。
因此,當農曆新年的標準作業程序,竟然只允許家戶內的二十名成員一起吃團圓飯,而且不允許到廟宇祭祀,引起了
軒然大波。由於夜市剛被准許營業,網民也開始號召“到夜市拜年運動”。
網路上流傳的夜市拜年貼圖,嘲諷政府的標準作業程序不可理喻(摘自https://www.malaysia-chronicle.com/?p=201174)
宣布此標準作業程序的團結部對大反彈也摸不著頭腦,表示曾
諮詢華團意見,並無不妥。但副部長卻在臉書留言說“有人搞錯了!”,硬生生把此宣布撤銷。華團也在較後
回應,表示討論的內容與宣布的內容有異。
於是政府在三天后重新宣布
新的標準作業程序,允許方圓十公里內的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惟不得超過十五名成員。在除夕、大年初一以及農曆初八的祭祀活動也被允許進行,但同一時段不得超過三十人,必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序。
圍觀馬來西亞社會的日常消耗
來看“年關怎麼過”的口水戰有何意義?我想它完美呈現了馬來西亞社會內部的日常消耗:民族情緒。
一些網民在媒體上慷慨激奮的留言到了最後,似乎都忘了現在是防疫的非常時刻。即使政府放寬標準作業程序(更何況我覺得放寬的目的是一種政治上的施捨),病毒依然不會停止來襲。
GSC 是馬來西亞知名的戲院業者。在限行令以後GSC小編透過“Hello Cannot”的潮語成功帶動風潮,儼然成為全馬最紅、最引人注目的小編。惟迄今戲院依然無法全面開放營業。(摘自https://web.facebook.com/GSCinemas/photos/a.143863272274/10159724104227275/)
可是它完美激發了“國家都不愛我,我為何要愛這個國家”的抵抗心理。號召夜市拜年就是一個。雖然大家未必真的這麼做,但試想想,當這種情況頻繁在國家不同的重要領域發生,如教育、城市治理、經濟規劃等等,大家都難以跳出民族情緒,以更客觀或宏觀地看待這個機制的運作與未來發展,最後是誰讓誰裹足不前了呢?
這些爭議足於讓每年八月國慶日時描繪的三大民族和諧相處的畫面崩解,然後每年八月我們又重新描繪,樂此不彼。
不知道有沒有做馬來西亞研究的人在看這篇文章。這就是馬來西亞。
後記
當必須由政府來制定標準作業程序,就有許多細節需要被考量:
- 廟宇:還沒天公誕如何拜?不解為何開放初八非初九:照理說,華人祭拜天公的時間應該是初八半夜至初九上午,可是標準作業程序只限初八的上午6時至下午2時,而不是初九。
- 年初八晚拜天公儀式,可在住家門前進行:由於根據政府規定,年初八晚上的祭祀只能在住家進行。如果住家的空間不足,可以在住家門前的空間進行。
- 即使少於10公里,不同縣就不被允許一同吃團圓飯:即使家人之間的住家距離少於十公里,但如果屬於不同縣,就不被允許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除此之外,農曆新年期間依然只准許一個家庭只有兩個人可共乘一台車外出。因此即使要到另一個家戶吃團圓飯,一台車也只能由兩人共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