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病故事#3|正視乾癬創傷 恢復感知快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2013年,我在臉書創立「『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的邂逅」病友社團。

目的是希望能給病友們一個分享生病經驗的安全空間,藉由表達的過程得到抒發外,也透過與其他病友的連結與回饋,進而審視創傷經驗,並重構好的生病經驗及朝向美好未來。

由於近日「一句話惹怒╳╳」的活動爆紅,我便搭上這股風潮,在社團舉辦「一句話惹火乾癬人大賽」,才剛舉辦就引來熱烈的回響,有的好氣又好笑。比如,因臉上的病灶而被警察問:「你酒駕喔?」;有的則是令人憤怒的指責,如「我的人生,都被你的乾癬拖垮了,再不醫好,我們就分手!」;有的則是莫名其妙的因果輪迴論,如:「一定是你爸媽上輩子造孽,所以你才會生這個怪病。」

我在乎的並非是誰對我們說了什麼話,而是我們如何解讀。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某位病友,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傷口撒鹽』的活動。」

我想,這是那位病友心聲,也是大部分受創人的心境。因為我能深深體會,曾經的創傷帶給我們極大的慘苦與悲痛,使我們誤以為自己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再也沒有能力療癒心裡的傷口。

於是,與其用受創的心存活,還不如冰封心靈,如機器人般活著,讓自己不再有感知的能力,才得以隔絕苦痛、逃避創傷,並忽略一切的哀愁。如此一來,我們也犧牲了感知快樂的能力。

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是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類,這些傷痛將用盡各種形式表達它的存在,甚至不停地影響與干擾我們的生活,直至願意正視它,面對它,此時我們才有機會恢復感覺,恢復感知快樂的能力。

本文首刊於《自由時報》2015.12.26〈正視乾癬創傷 恢復感知快樂〉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7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3/03/31
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會願意花錢去諮商呢?」 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是看了一些心理相關的書,書裡文字講中了他們的處境與狀態,使他們下定決心要來療癒自己的傷痛。 很有趣的是,有幾個來談者問過我:「到底什麼是內在小孩?要怎麼療癒內在小孩呢?」 透過這篇文章來回答這問題,分享如何透過牌卡與內在小孩相遇!
Thumbnail
2023/03/31
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會願意花錢去諮商呢?」 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是看了一些心理相關的書,書裡文字講中了他們的處境與狀態,使他們下定決心要來療癒自己的傷痛。 很有趣的是,有幾個來談者問過我:「到底什麼是內在小孩?要怎麼療癒內在小孩呢?」 透過這篇文章來回答這問題,分享如何透過牌卡與內在小孩相遇!
Thumbnail
2021/07/29
缺陷,其實是生命的禮物。 我走進輔導室時,恰巧聽到學生正向我的同事抱怨自己,因故無法吃某種食物而情緒低落,同事向學生調侃我說:「剛走進來的老師,她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不信你去問她。」 學生納悶地跑來問我,我溫柔而和緩地向她解釋,由於自小罹患乾癬症,許多加工食品都不宜攝取。她繼續追問我什麼是乾癬,我
Thumbnail
2021/07/29
缺陷,其實是生命的禮物。 我走進輔導室時,恰巧聽到學生正向我的同事抱怨自己,因故無法吃某種食物而情緒低落,同事向學生調侃我說:「剛走進來的老師,她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不信你去問她。」 學生納悶地跑來問我,我溫柔而和緩地向她解釋,由於自小罹患乾癬症,許多加工食品都不宜攝取。她繼續追問我什麼是乾癬,我
Thumbnail
2021/07/22
只要有機會到台灣各處旅遊,我便會在自創的「『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的邂逅」臉書社團上,邀請社團會員們共進午餐。今年趁著端午節北上遊玩,特別安排了淡水病友聚會。 此次聚會成員組成與以往不太相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同樣都擔任管理階層的Fe與Dk兩人,他們收入優渥、經濟無虞,卻仍受生活壓力之苦。
Thumbnail
2021/07/22
只要有機會到台灣各處旅遊,我便會在自創的「『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的邂逅」臉書社團上,邀請社團會員們共進午餐。今年趁著端午節北上遊玩,特別安排了淡水病友聚會。 此次聚會成員組成與以往不太相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同樣都擔任管理階層的Fe與Dk兩人,他們收入優渥、經濟無虞,卻仍受生活壓力之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病後感觸,逐漸理解病友處境,主動積極爭取身心殘障福利,並分享自身自愈經驗;整個復元過程從緩慢到明顯進步再到幾近完全康復,感謝嘉義的生活環境;現在能開心上班,且對治療持正能量;對未來充滿希望,期待回饋社會、追求專長,成為超級巨星。
Thumbnail
作者病後感觸,逐漸理解病友處境,主動積極爭取身心殘障福利,並分享自身自愈經驗;整個復元過程從緩慢到明顯進步再到幾近完全康復,感謝嘉義的生活環境;現在能開心上班,且對治療持正能量;對未來充滿希望,期待回饋社會、追求專長,成為超級巨星。
Thumbnail
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以前嘴唇長皰疹我都很痛苦,現在我有解了,因為認識了好物,從此不怕痛、更不怕醜。快來試試compeed唇皰疹貼片,別再委屈自己了。
Thumbnail
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以前嘴唇長皰疹我都很痛苦,現在我有解了,因為認識了好物,從此不怕痛、更不怕醜。快來試試compeed唇皰疹貼片,別再委屈自己了。
Thumbnail
從開始分享自己與全身性膿疱型乾癬(GPP)對抗的故事, 已經有將近10年的時間了吧? 就這樣默默分享著,不知不覺也這麼一段時間了, 有人問過CC:「你怎麼有勇氣分享自己發病時的照片與經歷?」, 其實當時CC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更多人認識什麼是全身性膿疱型乾癬 (Generalized
Thumbnail
從開始分享自己與全身性膿疱型乾癬(GPP)對抗的故事, 已經有將近10年的時間了吧? 就這樣默默分享著,不知不覺也這麼一段時間了, 有人問過CC:「你怎麼有勇氣分享自己發病時的照片與經歷?」, 其實當時CC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更多人認識什麼是全身性膿疱型乾癬 (Generalized
Thumbnail
★ 一直哀嚎打噴嚏的皮膚(腳的部位) 「以前我被刀割傷後疤就一直存在這了,正常不是這樣的,但是我認為就這樣好了很可怕,因為我需要學習,我需要疤在這邊提醒我要小心,因為我記憶力不好」、「也許下次有風波時,我可以先讓我的皮變厚保護自己,也有人稱為繭」、「在傷口要復合時,會有一種特殊的組織胺
Thumbnail
★ 一直哀嚎打噴嚏的皮膚(腳的部位) 「以前我被刀割傷後疤就一直存在這了,正常不是這樣的,但是我認為就這樣好了很可怕,因為我需要學習,我需要疤在這邊提醒我要小心,因為我記憶力不好」、「也許下次有風波時,我可以先讓我的皮變厚保護自己,也有人稱為繭」、「在傷口要復合時,會有一種特殊的組織胺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