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張娟芬《流氓王信福》文學年金

#19 張娟芬《流氓王信福》文學年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企劃是非虛構寫作,斷句要斷流氓、王信福。

這企劃看來無懈可擊,要寫非虛構寫作的非常值得參考這篇。

有時候用學術的筆調寫,會給人一種距離感,用文學性的筆調寫,可能又有模糊感。《流氓王信福》企劃書寫方式既有文學性,又處處可見學術寫作痕跡,兩者融合得很好。要寫的內容明確清楚,故事也交代明確,不拖泥帶水。

加上作者的硬底子,有深厚經驗、有相關專業、有相關作品,也長期浸淫相關運動與社團,如果以上一篇基隆海港的企劃來說,上一篇的作者會給人一種「我就24小時生活在海港,我的臉上每隔三小時就能搓出一顆海鹽」的感覺,這篇也給我一種「我就24小時都在做這個研究」的感覺。可以說服人這企劃不用擔心資料正確性,或是素材不足的問題。

★創作螢光筆★

  • 如果想要寫好一個題目,生活型態可能也要一條龍成為那樣,才吃得下這種題目:媽呀好專業,又法律又田調又歷史的,在此之前還有做過相關類型的不同案子的經驗,同時又有參加相關的運動與社團。讀這個、做這個活動、寫這個案例,生活完全圍繞著這個主題轉。
  • 開頭就抓到最主要的問題意識,且也是噱頭賣點,冤案(賣點一、且定位精準),而且是不一樣的冤案(賣點二)。


作品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2th/F1.pdf
作品:《流氓王信福》
作者:張娟芬
屆數獎項:第22屆臺北文學獎文學年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原文


raw-image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木凱 Muk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