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愛情故事》第十集〈如果有一天〉以梁靜茹於2000年發行之《勇氣》專輯中同名歌曲為發想,由李玉璽、曹晏豪與葉星辰主演。
遙想當年大學學士論文的題目〈Ménage à Trois or Male Bonding? François Truffaut’s Jules et Jim〉,我以法國新浪潮名導楚浮的名作《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為文本,探討兩位男主角Jules與Jim在與女主角Catherine三角戀中的情誼(Male Bonding),並且從女性的負面描寫的分析中得出此電影的重點在於兩位男性主角透過「女性」、「對女性的愛」、與「對女性愛的分享」而建立成的Male Bonding。原以為這種主題只能出現在時空離我很遠的60年代的西方歐洲,卻在因當年植劇場《天黑請閉眼》中關注演員曹晏豪,在他主演的電視劇〈滾石愛情故事:如果有一天〉中發現許多巧妙的共通點。
《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由法國新浪潮名導François Truffaut 楚浮指導,於1962年上映,該編自Henri-Pierre Roché同名小說。
《滾石愛情故事》每集皆成一個故事,一集50分鐘,這種類似極短篇的體裁要在短時間將劇情中的高潮迭起交代清楚並精彩呈現實為困難。還記得早年看了林柏宏與郭書瑤主演的〈愛我別走〉時便覺劇情平淡,走勢皆在預期之中。因此這次為了曹晏豪前來觀看時,也不抱著太多期待,欣賞演員的演出多於對劇情的體驗,事實卻大大的改變我對《滾愛》的印象。
故事同樣建構於兩位男性友人李小慶(李玉璽飾)與何一峰(曹晏豪飾)的男性情誼(Male Bonding)。劇中建構Bonding的場域與媒介有二:「天台」與「女人」。天台是劇初他們相遇的場景,也是他們最初友誼萌芽的地方。而後女性主角陳美珍(葉星辰飾)的出現則對他們的情誼產生很大的影響。
透過「女性主角」、「對女主角的欣慕」與其後「對女主的追求」,兩位男性主角的情誼更加堅深,無論是下課十分鐘對女主角的「窺探」、放課後「觀賞」女主角練田徑的姿態、抑或在天台以望遠鏡的「偷視」。而有趣的是,兩部作品中皆利用「男性凝視(Male Gaze)」的角度描摹女性,也因此在Male Bonding的這個大主題架構下,女性角色的描摹大多只得傾於負面。
不論是電影《夏日之戀》抑或電視劇〈如果有一天〉,劇中的女性角色皆被負面地描寫。劇中陳美珍的過度主動,以及後續不顧李小慶的感情對何一峰的猛烈追求,或許可以單純將其視為女主角的人物性格,然而在整齣戲先呈現兩位男性主角的情誼而後才與女主角相遇的次序中,對於已先接受兩位男性主角建立的情誼的觀眾來說,女主角則成了途中出現並影響兩位角色的情誼的存在。更有甚者,導演選擇不實際呈現,而單以何一峰的口中敘述他與陳美珍相處與在一起的過程,都再再顯示了女主角在此故事中的次等地位。
與《夏日之戀》一模一樣地,在發掘女主角(Discovery of women)與共同追求女主角(與《夏日之戀》中的Sharing of Catherine皆具「共同」特質)的過程中,女主角皆是這個Bonding的載具、工具與途徑(Conduit/Vehicle):透過對女主角的愛,兩位男性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誼。然而當劇後女主角成了他們的愛情物品、對象(Love Object)後,此時的她則成了阻擋他們情誼的阻礙(Obstacle to the male bonding),甚至對他們的情誼造成了破壞,因此《夏日之戀》中Catherine最後只能陷入瘋魔而帶著Jim一同跌進河裡,Jules與Jim的情誼從此進入歷史,而〈如果有一天〉中李小慶也只能離開。
其實除了相同處,兩部作品當然還有相異之處,但與本文欲推薦《滾愛》的主旨不太相關而不多述。再者,影響兩位主角情誼的因素不單單是天台、女人,其他如家庭、理想、競爭與死亡的阻礙皆是。單單從看完這齣戲的心得可以得出兩個電影對於女性負面描摹(Negative Female Representation)與男性情誼(Male Bonding)的主題的相似處,除使我感到驚訝外,也新奇於所學的學術知識在生活中得以運用與比較。非常推薦大家看看滾石愛情故事第十集〈如果有一天〉,至於如果有閒情逸致心血來潮想要欣賞五十年前的藝術電影的話,再去看看我論文寫的《夏日之戀 Jules et Ji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