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化的社群工具,像是 Instagram、YouTube、TikTok 等,是否能夠幫助方格子創作者,把自己的文章和個人品牌經營地更好?答案可能見仁見智。 上一篇談了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工具,也就是 Facebook 的粉絲頁、社團和個人帳號,今天來談一些也是很多人使用,但是主要以視覺溝通為主的社群工具:Instagram、YouTube 和 TikTok。 想必大家都用過這些以視覺表現為主的平台,所以應該也很清楚視覺内容的産生和閱聽,和文字的創作與閱讀有較大的不同,而且在網路上就能直接搜尋到大量相關内容製作的教學文章,這裡真的沒必要再重覆。 因此,我們接下來要談的重點,不會放在怎麼樣去産生這些平台上適用的内容,而會放在如何透過這些平台,來經營你在方格子上的文章讀者群,以及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之上。 Instagram 在開始講 Instagram 之前,首先要幫大家建立一個觀念:不要只想導流量到你的文章,要想的是整體的個人品牌塑造策略;尤其是在運用視覺社群平台時,這個觀念更加重要。 主要的原因是,用戶去用這些視覺平台的主要目的,本來就是去看這些平台上的各種視覺内容,並不是要到方格子上看你的文章(不然他們會直接來方格子,或透過搜尋來讀文章);再加上像 Instagram 根本就不准在貼文說明中放連結,所以真的先不要想導流。 那在 Instagram 要怎麼經營個人品牌呢?「字卡」會是個不錯的切入點;許多文字型 IG 創作者,都用字卡來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方法並不難,就是把自己的文章要點整理成圖像化的字卡,在 Instagram 上持續以字卡來提供訊息,同時在推文中告訴大家,完整的文章請到方格子來閱讀、追蹤、訂閱;雖然你無法在字卡貼文中直接放連結把 IG 上的讀者導到方格子(只有限時動態可放連結),但長期下來也能收到溝通之效。想看完整文章的人,就會自己想辦法到方格子來讀。 如果你有各種和寫作主題相關的活動,例如課程、簡報、網聚、研討會、採訪、其他平台的專文等等,也不用客氣,通通做成字卡,放上 Instagram 吧!這對在 IG 上經營個人品牌,也十分有幫助。 各位可以參考一下以下幾位方格子作者的 IG 帳號,學習一下他們的操作方法: 蒼藍鴿醫師與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的IG經營模式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的 IG帳號/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 的 IG帳號 YouTube 和以靜態圖像内容為主的 Instagram 相比,YouTube 的内容製作門檻又更高一大截;你可以在 Instagram 以製作較簡易的字卡來經營個人品牌,但在 YouTube 上不太能這麼做。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用戶在不同的平台,會有不同的期待;在 YouTube 上,用戶就是期待看到製作精良的好看影片,不只要有内容,還得要費心運用各種技巧(像是搞笑、上特效字幕、配效果音)等方式,讓觀眾不會看了幾秒就跳走;所以 YouTube 内容製作,其難度比起靠靜態影像就行的 Instagram 又更高出不少。 有鑑於 YouTube 影片製作的高門檻,往往會需要你投入非常大量的時間、精力、設備、技術(甚至需要專業團隊),再加上 YouTube 網紅之間的競爭已經超級白熱化,現階段要脫穎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可以看看人氣 YouTuber Joeman 日前的一支演講影片,講 YouTuber 現今面臨的各種競爭和困境,就知道真的非常困難。 看完這段影片後,如果你還想利用 YouTube 來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院長建議你可以用你在方格子上的文章當做基礎,來衍生製作一些適合放到 YouTube 上的影音内容,例如:把文章内容製作成投影片,然後一邊講述,一邊放投影片,製作成類似影音課程的形式,甚至開直播,或是以文章内容來製作 YouTube 影片腳本,用比較正規的方式來拍攝影片。這兩種方法都是製作起來比較簡易快速,但又可以在 YouTube 上經營個人品牌的切入手法。 當然,院長也要推薦幾個方格子作者在 YouTube 上的帳號,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他們如何結合文章内容和影片,將同樣的題材,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平台上經營。 我幫你做 YouTuber 的 YouTube 頁面: E 《科技巨頭解碼》作者 Miula 的 YouTube 頁面: E TikTok 先講結論:雖然 TikTok 真的很紅,特別是在年輕人之中紅到翻掉,但由於以下的幾個理由,院長覺得你可以直接跳過它。 首先,不用特別經營 TikTok 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内容形式,是以極短的影片為主,長度最短 15 秒,最長雖然可以達到 3 分鐘,但實際上用戶多半只想看 1 分鐘以内的影片。相對的,在方格子上比較受歡迎的文字内容,多半有一定的長度和相對複雜的内容主題;要把長文和複雜主題濃縮成很短的影音,不但難度較高,而且 TikTok 上的觀眾也未必愛看。 其次,多數 TikTok 用戶看 TikTok 的方式,是讓系統的演算法一直推薦影片,用戶只要一直滑就可以了,一次可能會看個幾十支,甚至上百支影片;用戶比較習慣被動收看内容,很少會像在 YouTube 上一樣,主動追蹤訂閱某個帳號,因此你很難透過用戶的主動追蹤來累積忠實觀眾。 另外,TikTok 的系統演算法,也比較偏好推薦大量輕鬆搞笑或好看(這裡是指影片主角的長相或演技)的影片給用戶一直看,因為整個系統的設計,就是希望用戶看大量的短影片,所以影片往往愈無腦、愈簡單愈好。 因為這樣的系統設計和用戶使用行為,就算你每天都很努力做 TikTok 短片,但如果沒辦法按照 TikTok 演算法的偏好製作,那麼就很難有機會被 TikTok 用戶看見;但就算有機會讓影片被看到,觀眾也很難留下來,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因此,在 TikTok 爆紅的網紅,和在方格子上受歡迎的創作者,不論是内容品質和粉絲累積的方式上都有極大差異,相互轉換的難度很高;因此院長個人覺得 TikTok 並不適合方格子作者經營内容和個人品牌。 不過,如果各位讀者有什麼好方法或好案例,也非常歡迎打臉院長,在留言中分享給大家喔! 下一篇,我們再來談幾個比較新的社群平群平台或服務類型,包括 Telegram、Podcast,以及最近話題性相當高的 Clubhouse。請鎖定方格子創作者作長學院! ※ 立即追蹤【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院】,讓方格子的教學文章免費幫助你提升寫作、創作力。 E ※ 學習完畢接著就是實作練習,歡迎到「方格子主題徵文」找尋創作靈感: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