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先生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父母都把時間省給我們讓我們認真念書,長大找個好工作,所以沒有人應該很會做家事,或是煮料理。但在台南大男人意識形態下:家庭是一定要開伙的,不然就是不幸福的家庭和不負責任的媽媽(只有媽媽),我從一開始的不甘不願,慢慢也磨出樂趣。
我先生特別自豪他會做菜,假日慢慢蘑菇,端得出三菜一湯,但是我們家兩位公子食性大不相同,很難端出兄弟都說ok的菜色。我是下班後狂奔回家趕7點前上菜,專長是把所有東西炒成一鍋,炒飯、燉飯、義大利麵、一鍋湯麵,最適合我的風格。
這樣拼拼湊湊,也過了一年,有時心血來潮跟小兒子一起做餅乾、早餐做壽司、歐姆雷蛋,最是幸福。還迷上"露露與菈菈"的烹飪童書,很經典的一部日本圖文童書作家長銷書籍,現在約莫出到30多本,每本都有這兩位女孩和食物邂逅的故事,和動人圖文並茂的食譜,我們照著書做成功的有天使蛋糕、水果鬆餅和卡士達塔。
雖有了富潘達之後的生活,讓我減輕了生活的壓力,一周之中,還是要開伙二天,不然會有不知道工作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的茫然感!因為外送餐點的包裝容器讓我對不起地球,還有,它就是沒有家庭的味道。去年疫情高峰期間,大家不再去餐廳吃飯,因此廚藝大長進的人實在太多,光是看FB那些美加地區困在家裡的媽媽同學,煮了好幾個月的三餐,按時po照片,雖然很可憐,但後來料理完成度和種類之繁多,令人驚嘆不已。
現在的我們漸漸脫離我們媽媽那一輩,每天任勞任怨在廚房默默地煮,如果有客人,也是灰頭土臉不停地煮,無法跟客人們平起平坐社交。媽媽那輩也不太讓子女小的時候開火動灶,尤其是功課好的孩子該去讀書,台南的男孩子盡量君子遠庖廚。現在美食節目那麼多,準備家庭料理,不再是苦滋滋的勞役和媽媽義務,它是休閒、是親子交流、是跟同好朋友交流,或是只想好好給自己做一頓飯的一件美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