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叉人生觀察-003】人生很長,也很短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知道很慢,但也真的沒辦法,因為我看劇就是這樣(汗)。總之,昨天我終於又龜速追完了一部台劇,《俗女養成記》真的很好看,爆笑、懷舊、發人深省,最重要的是——這部戲實在太療癒我們這些40歲左右的男男女女了。

前陣子剛好和班上學生聊到,我們這一代六年級後段、七年級初段的「草莓族」正處於一個尷尬時期:上有長輩期待、下有孩子得扶養,遠遠不及四五年級的財力雄厚,也根本失去八九年級的青春活力,儘管還算是中壯年,但體力逐漸不支,基本需求好像只剩下平安活著就好。就像電影《同學麥納絲》裡面那幾個臭男生那樣,要不就努力為了房子車子孩子在夾縫中求生存,有時候還得昧著良心做點壞事,要不就是可能沒房、沒車、沒錢、沒希望,頂多只能在下班後吃個宵夜追個劇,說兩句厭世的幹話,然後倒頭就睡,迎接下一個重複的早晨。

我常常想,就算是四五年級的長輩,當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時,應該也會覺得自己怎麼可以活得這麼尷尬又辛苦吧?

郭葉珍在《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一書裡說:「人的痛苦皆是來自『應該』,來自於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認定。只要跳脫『應該』與『好壞』的認定,無論什麼事來到你面前,都把它當作是好事,那就海闊天空了。」

是啊,各式各樣的「應該」,或許往往來自你我心裡的「期待」。從小時候開始,我們被期待考高分、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跟好對象結婚,一路走來面對各種期待,把人生努力活成某一個樣子,然後偶爾靜下心來,才發現自己好像不符合自己的期待,結果當然就很難快樂了。

《俗女養成記》的最終回,陳嘉玲被面試官問了一個問題:「陳小姐,妳覺得快樂是什麼?或者我這樣問好了,陳小姐妳有想像過,十年後的自己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這個問題讓陳嘉玲愣了好幾秒,接著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然後她決定起身離席,頭也不回地奔赴家鄉。

戲的最後,她對自己說了這樣一段話: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親愛的陳嘉玲,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不要再忘記了。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妳,我愛妳。」

人生很長也很短,在追求生活目標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偶爾稍稍放下那些不管是來自誰的「期待」,那麼取而代之的,將會是給自己的無限疼愛。

#圈叉人生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人生很長也很短,我們總在「無私奉獻」與「坦率做自己」之間拉扯,雖然辛苦、帶點酸澀,但這就是成長的滋味。
2021/03/29
照顧學齡前的孩子其實不難,最基本就是滿足他們三件事:吃、睡、玩。身為一個主要照顧者,我長期苦於吾家女兒經常吃不好也睡不好,如果吃得好、睡得好那是賺到,但我心裡也不會高興太久,因為那畢竟不是常態。因此,我總是在吃、睡這兩項工作完成之後,就提不起勁來繼續做第三項工作了。
Thumbnail
2021/03/29
照顧學齡前的孩子其實不難,最基本就是滿足他們三件事:吃、睡、玩。身為一個主要照顧者,我長期苦於吾家女兒經常吃不好也睡不好,如果吃得好、睡得好那是賺到,但我心裡也不會高興太久,因為那畢竟不是常態。因此,我總是在吃、睡這兩項工作完成之後,就提不起勁來繼續做第三項工作了。
Thumbnail
2021/03/29
2021/03/29
2021/03/18
時間寶貴,應該花費在 一本字字珠璣的好書, 一部啟發人心的電影, 一場醍醐灌頂的演講⋯⋯
Thumbnail
2021/03/18
時間寶貴,應該花費在 一本字字珠璣的好書, 一部啟發人心的電影, 一場醍醐灌頂的演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Thumbnail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Thumbnail
隔了一年我終於把俗女2的最後兩集看完了!這邊記錄一下簡單的觀後感,如果有再二刷,可能會再回來補充。因為介紹和分析的相關文章網路上大概夠多了,所以就只寫點簡單的心得~
Thumbnail
隔了一年我終於把俗女2的最後兩集看完了!這邊記錄一下簡單的觀後感,如果有再二刷,可能會再回來補充。因為介紹和分析的相關文章網路上大概夠多了,所以就只寫點簡單的心得~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我很醜對不對?我接下來會越來愈醜,皮膚會越來越粗、聲音會越來越低、半夜會流汗,還有骨質疏鬆症⋯⋯
Thumbnail
我很醜對不對?我接下來會越來愈醜,皮膚會越來越粗、聲音會越來越低、半夜會流汗,還有骨質疏鬆症⋯⋯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我知道很慢,但也真的沒辦法,因為我看劇就是這樣(汗)。總之,昨天我終於又龜速追完了一部台劇,《俗女養成記》真的很好看,爆笑、懷舊、發人深省,最重要的是——這部戲實在太療癒我們這些40歲左右的男男女女了。
Thumbnail
我知道很慢,但也真的沒辦法,因為我看劇就是這樣(汗)。總之,昨天我終於又龜速追完了一部台劇,《俗女養成記》真的很好看,爆笑、懷舊、發人深省,最重要的是——這部戲實在太療癒我們這些40歲左右的男男女女了。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迎來了終局,每週死守本放的我在服用十帖之後,覺得這不僅僅只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各個世代的女性,在其中都可以找到熟悉的身影並得到治癒。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迎來了終局,每週死守本放的我在服用十帖之後,覺得這不僅僅只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各個世代的女性,在其中都可以找到熟悉的身影並得到治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