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類歷史的兩種宗教型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語:jîn-luī li̍k-sú ê nn̄g khuán tsong-kàu hîng-thài
史賓格勒將人類的歷史區分為兩個階段:文化和文明。文化是青春活力的階段,並將其起源的象徵意義轉化為適合其世界觀的藝術思想和技術創新。不可避免的是,文化開始變得陳舊,於是導致了文明階段的興起。文明從文化的邏輯基礎上發展起來,但又同時耗盡了文化在藝術思想與技術上面的創新,並導致了文明本身在物質世界上面的擴張,在耗盡了擴張的可能性後成為了一句空殼,並在之後外界的種種衝擊下逐漸淪亡。
史賓格勒區分了文明發展週期中出現的宗教表現。他認為每個文化都有最初的宗教身份,這第一種宗教的概念產生於文化基本原則。宗教遵循與文化相關的軌跡。第一種宗教最終導致一個改革時期,文化後期的智力創造性始於改革之後,通常在科學領域帶來新的自由。改革之後是理性主義時期,最後進入與第二宗教相關的時期。
與後改革的清教徒主義相關的科學階段包含著理性主義的基本原理。最終,理性主義傳播到整個文化中,成為主流思想學派。對史賓格勒說,文化是宗教創造性的代名詞。每一個偉大的文化都始於農村出現的宗教潮流,延續到文化城市,以世界城市唯物主義結束。
史賓格勒描述了啟蒙理性主義破壞和毀滅自己的過程,從無限的樂觀主義到無條件的懷疑。笛卡爾式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導致思想派在自己構建的世界之外不認知,而忽視了每天的生活經歷。它把批評運用到它自己的人造世界中,直到它無意義地耗盡自己。作為對受過教育的精英的回應,大眾產生了第二種宗教,這表現為對學術界和科學的極度懷疑,並由此產生反智主義。
第二種宗教似乎是成熟文明衰落為歷史狀態的預兆。第二種宗教與凱撒主義同時發生,凱撒主義是晚期文明的最後政治憲法,具體描述為一個專制統治者的崛起,一個類似於凱撒或奧古斯都的新"皇帝",在文化達到高潮並成為文明之後,開始對創造力、意識形態和能量的下降做出反應。 第二種宗教和凱撒主義都表明早期文化曾經缺乏青春的力量或創造力。第二種宗教最終將會成為文明靈性的保存者與思想上最後的倖存者。
文藝復興-第一種宗教衰弱與理性興起,啟蒙主義-理性衰弱與第二種宗教興起
第一種宗教:誕生於文化本身起源的象徵意義,在發展的同時產生藝術、神學、與技術進步,最終導致了一個類似於宗教改革的過程,並由此引入了理性主義,隨著理性主義的發展,第一種宗教也隨之式微。
理性主義:始於文化晚期的改革運動,正確的理解為第一種宗教正在耗盡自身的可能性後所出現的產物,正因為創造的可能性開始衰退所以理性主義才得以掌控發展的主旋律,理性發展的高峰即文明時代的曙光,隨著文明的繼續發展,理性主義也隨之式微。
第二種宗教:源自於第一種宗教的經驗與表達形式,隨著理性主義的消逝而顯現,隨著文明的演進而逐漸地變得常見,本質上是文明的覺醒意識,並隨著文明的滅絕而進入"完成"的狀態,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文明本身滅絕也能繼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0會員
157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指在陳述與介紹目前在在世界各地一直存在,體系異於目前進步史觀的另外一種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後來則衍生出了一類歷史哲學,與一般的進步史觀不同,斯賓格勒的史觀認為人類的歷史並非直線,由落後到進步的路線前進,而是呈現循環的形式。
本篇文章指在陳述與介紹目前在在世界各地一直存在,體系異於目前進步史觀的另外一種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後來則衍生出了一類歷史哲學,與一般的進步史觀不同,斯賓格勒的史觀認為人類的歷史並非直線,由落後到進步的路線前進,而是呈現循環的形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之後,歐洲人開始思考宗教對社會的影響,源自接連不斷的瘟疫和戰爭,歐洲人對信仰充滿了懷疑,最終對宗教專制的社會發起抗爭,開啟了一個質疑宗教至上權威的時代。
Thumbnail
自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理性思維逐漸在各領域中開展,像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即是針對基督教的一次批判運動,而這理性思維的模式也在自然領域中開展:用理性來認識自然世界。哥白尼的第一槍讓世人開始懷毅自己認識的世界,也揭開科學革命的序幕。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讓我們拐個彎提一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因為涉及的層面很大,當然也包含對教會的影響,這裡面牽涉的東西很複雜,影響有好有壞,我也只能稍微提一下。 首先教會錢變多以後 ,有錢贊助藝術文化活動,修道院也是,修道院收納一堆有錢人家子弟之後,開始規劃更好的空間,首先就是藝術。 簡單說,文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寫過一些關於初代教會的歷史簡介,提到當年的神學建構狀態,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狀態。 這段時間大概是西元3、4世紀一直到15、16世紀這段期間,橫跨千年,因為狀況很複雜,我這次會提的比較簡單一點,要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其他專書,其實我也是把其他書的資料拿來這邊綜合一下而已
Thumbnail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之後,歐洲人開始思考宗教對社會的影響,源自接連不斷的瘟疫和戰爭,歐洲人對信仰充滿了懷疑,最終對宗教專制的社會發起抗爭,開啟了一個質疑宗教至上權威的時代。
Thumbnail
自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理性思維逐漸在各領域中開展,像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即是針對基督教的一次批判運動,而這理性思維的模式也在自然領域中開展:用理性來認識自然世界。哥白尼的第一槍讓世人開始懷毅自己認識的世界,也揭開科學革命的序幕。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讓我們拐個彎提一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因為涉及的層面很大,當然也包含對教會的影響,這裡面牽涉的東西很複雜,影響有好有壞,我也只能稍微提一下。 首先教會錢變多以後 ,有錢贊助藝術文化活動,修道院也是,修道院收納一堆有錢人家子弟之後,開始規劃更好的空間,首先就是藝術。 簡單說,文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寫過一些關於初代教會的歷史簡介,提到當年的神學建構狀態,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狀態。 這段時間大概是西元3、4世紀一直到15、16世紀這段期間,橫跨千年,因為狀況很複雜,我這次會提的比較簡單一點,要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其他專書,其實我也是把其他書的資料拿來這邊綜合一下而已
Thumbnail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