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場至零方休的革新〖Premium 完整試閱〗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
出版社:天下雜誌

raw-image

3 月 1 日的深夜,守候在電子書平台前,彷彿要搶購演唱會門票似的——是的,坐等 3 月 2 日解鎖,手刀購入比爾.蓋茲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 至零方休的革新:從 510 億到 0

關於氣候變遷,比爾.蓋茲要我們知道兩個數字:510 億與零

raw-image
510 億,是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噸數。

二氧化碳是最常見的溫室氣體,但還有其他好幾種溫室氣體,例如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和甲烷;許多溫室氣體造成的暖化效果比二氧化碳還嚴重,例如甲烷,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 120 倍,只不過甲烷停留在大氣的時間不像二氧化碳這麼久——所以學界設計了單一度量單位「二氧化碳當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s,縮寫CO2e),來處理前開現象。

本書提到的 510 億噸,就是指二氧化碳當量。此外,書裡的噸,是指美噸(1 美噸 = 0.907 公噸)。最後,為了文字的變化,有時會用「碳」做為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代名詞。

-

零,是指歸零,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到零——零排放。

這個「零」不是真的零,而是排放的「淨值接近零」。首先,自然界的 碳匯(carbon sink)能吸收一部分的碳排;再者,務實地來看,人類完全不可能停止製造溫室氣體,但在比爾.蓋茲期待的未來零碳世界裡,也會有辦法清除因此排放出來的碳。

-

總結來說,510 億噸是現狀,而零是未來——2050 年前零排放——的目標。

■ 背景知識締結:W-H-A

接下來的三章,被我歸類在「背景知識庫」的建立,作者和讀者之間,必須先締結一定程度的同步率,更之後的討論才有交集。

書中並沒有「W-H-A」一詞,這是我自己為了理解方便,私自取的代號,分別是「為什麼要歸零」、「零排放真的很難」及「氣候對話,一定要問的 5 個問題」——Why、Hard、Ask,串連字首而成。

Why 和 Hard 會簡單帶過,我想聚焦在 Ask 上。這是比爾.蓋茲逐漸將自己理解的東西,在腦海裡築起的一個架構;要知道他是電腦軟體出身,而非氣候科學,但身為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的最高決策者,勢必得悟出一套掌握全局的方法,這樣當新訊息進來時,才有足夠的背景脈絡去了解,讓資金挹注花在刀口上。

這種方式對瞭解任何新議題都很有幫助,值得我們效法。

raw-image

✅ WHy - 為什麼要歸零?

「過度」溫室效應使地球暖化,溫度升高導致氣候的各種變化;雖然沒辦法把某個極端氣候事件歸咎於氣候變遷,但科學家可以預測大趨勢——機率增加了多少?

-

✅ Hard - 零排放真的很難

逐一盤點,眼前最大的障礙有哪些?化石燃料實在是太便宜,所以關鍵在於使清潔能源技術和目前的化石燃料技術一樣便宜、穩定——這句話從頭貫穿本書,不斷示現。

-

✅ Ask - 氣候對話,一定要問的 5 個問題

1. 這占 510 億噸多少比率?

這令我想到已故全球衛生推廣家與教育家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備受推崇的著作《真確》中,用來扭轉「失真型直覺偏誤」的方式——善用除法。有些人只單看總數,然而比例通常更具意義。

比爾.蓋茲廣邀全球富豪所組成的「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只資助一旦研發成功並全面實施後,至少能年減5億噸的技術,就是抓「1 %」左右的門檻值。

-

2. 你的水泥減排計劃是什麼?

這個問題背後的含義是,一個解決方案,應該考慮所有會排放溫室氣體的人類活動,一共有五大類,每個面向都必須照料到。稍後詳談。

raw-image

-

3. 這是多少電力?

提出這個問題,是要對電的量詞有「具體」的概念:瓩、千瓩、吉瓦。

瓩 = 1000 瓦
千瓩 = 100 萬瓦
吉瓦 = 10 億瓦。

但這些都是抽象的數字,書中則是為它們賦予提示——聽到「瓩」,就想到家庭;聽到「吉瓦」,就想城市,「100 吉瓦」,就是大國。

raw-image

-

4. 你需要多大空間?

有些電力來源比較占空間,可以參考的指標是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讓我們知道在一定面積的地面/水面上,不同電力來源的發電量。

raw-image

-

5. 這要花多少錢?

大部分的零碳方案都比採用化石燃料的成本高,這些多出來的成本,稱之為「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

綠色溢價可以作為一種衡量標準,從中看出我們——全世界——對抗氣候變遷的進展,可以逐一衡量各個產業實現零排放的成本,凸顯出哪些地方還需要創新,是做決策時絕佳的透視鏡,幫助我們把資源用在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本書中半段,也是篇幅最長的部分,都是透過綠色溢價去澄明,五大類人類活動中,哪些是現有技術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還需要突破的。

-

■ 比爾.蓋茲對核電的看法

在進入本書中半段以前,先附上整理好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 👉 點此

raw-image

一方面,承前「至零方休」與「W-H-A」的回顧;再者,也是為「五大類溫室氣體排放活動」啟後:

我們如何用電,占年排放量的 27%。
我們如何製造,占年排放量的 31%。
我們如何耕種養殖,占年排放量的 19%。
我們如何運輸,占年排放量的 16%。
我們如何調節溫度,占年排放量的 7%。

儘管製造產品的排放量更大,但最重要的驅動力可是來自電力(用電)。

-

如果有零碳電力,就能用在其他活動上的去碳化,所以發電技術的突破,可謂攸關至極。這裡就下方圓餅圖,左半部三種零碳能源,摘錄一些資訊。

raw-image

以美國來說,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力資源——這不是普遍現象,而是例外——故著墨不少再生能源探討;「風光發電」在實現零排放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仍需要透過其他發電方式,來補充其不足,即「間歇性電力」這個不穩定的特性。

至於水力,在美國,可開發的水力發電資源幾乎都已被開發了,成長空間有限。

接下來,比爾.蓋茲對於核電的看法是:

□ 這是唯一證實可以不分晝夜、不分季節、不挑地點,穩定且大規模發電的零碳能源。

□ 沒有任何其他清潔能源能做到目前核能發電給我們的這些好處,而且是還差得很遠。

□ 如果希望未來電力網能以可承受的價格去碳化,很難想像要如何不增加核能的發電量。

□ 核電有很多問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但我們面對的方式竟然不是著手解決問題,而是直接停止發展這個領域。

□ 核能發電技術還是要改良,就像我們改良汽車一樣,把造成事故的問題逐一分析清楚,再設法以創新來解決。

□ 全球重新認真發展核能領域。這個領域太值得期待了,不應該被忽視。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上述三個「老面孔」外,還有更多能源革新方案。像是 碳捕集 技術——原來「火廢料」也是可以比照核廢料的處置,把它隔離封存起來呀!

■ 讀後感:掙脫二元對立的框架

raw-image

以前看過幾本能源、氣候議題的書籍,有些枯燥乏味,有些過於高冷(預設讀者是專業研究者),然《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並沒有這道隔閡。

彷彿置身台下,聽一場 TED 演講。比爾.蓋茲似乎掌控了「聽眾」的節奏,不時運用一些巧妙的比喻,滿滿的同理心——在談避免氣候災難前,得先幫讀者克服種種阻礙,避免另一場閱讀災難,是吧!

-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每當碰觸這類議題時,常常陷入《真確》一書提到的「二分化直覺偏誤」陷阱裡,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但本書掙脫這框架。

就拿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來說,縱使它燒化石燃料,只要備有碳捕集設備,也可以歸入零碳選項——畢竟目標是實現「零排放」。

肯定化石燃料的平價和穩定,但也希冀清潔能源技術迎頭趕上。

再拿創新一事而論,我們常聽到網路上有人在戰「文組(青)誤國、理組治國」的嘲諷,只從嚴格的技術角度來思考能源創新。但比爾.蓋茲卻這樣認為:

創新不僅僅是發明一台新機器或新製程,還包括對商業模式、供應鏈、市場和政策提出新穎觀點,以協助新發明問世、達到全球規模。創新既代表全新的工具,也代表全新的做事方式。

為此,我們需要各種學門的鼎力相助,拯救氣候不分文理組,對嗎?

-

最末,這本書也承襲《真確》裡帶給我們的進步樂觀。

這不是樂天派的一廂情願,而是具備基於事實的世界觀後,理解世界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糟,就能明白必須採取的行動,從政府到個人——也是書中後半段的討論——努力讓世界愈來愈好。

我看完了這本書,殫精竭力地留下一絲足跡,願漪起你心中的波紋。

這是我的行動。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9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筆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34.0K會員
792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5/29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5/29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2023/06/05
⋯⋯我們不是行為的主體,可以輕易地從上帝的視角鳥瞰;一旦我們涉入其中,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2023/06/05
⋯⋯我們不是行為的主體,可以輕易地從上帝的視角鳥瞰;一旦我們涉入其中,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2022/08/14
⋯⋯因此「去中心化」的精髓是架構、管治的去中心,這叫無大台⋯⋯最後竟可收束到「中心化」的邏輯,稱作共識。
Thumbnail
2022/08/14
⋯⋯因此「去中心化」的精髓是架構、管治的去中心,這叫無大台⋯⋯最後竟可收束到「中心化」的邏輯,稱作共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作者介紹: 一如往常我通常會先介紹本書作者,他是比爾蓋茲。 冷飯熱炒 ? 氣候災難的問題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2000年結束他的選舉生涯,開使致力於推廣避免全球暖化的議題,但是正反兩方的聲音都有,最具爭議的是美國是人均碳排最大量的國家,提出來的呼籲卻是要球開發中國家減少釋放溫室氣體
Thumbnail
作者介紹: 一如往常我通常會先介紹本書作者,他是比爾蓋茲。 冷飯熱炒 ? 氣候災難的問題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2000年結束他的選舉生涯,開使致力於推廣避免全球暖化的議題,但是正反兩方的聲音都有,最具爭議的是美國是人均碳排最大量的國家,提出來的呼籲卻是要球開發中國家減少釋放溫室氣體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比爾蓋茲向來在再生能源、環境保育上不遺餘力,日前其創立的突破能源組織(Brealthrough Energy)才與歐盟簽訂合作,共同投資高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以在 5 年內加速推動歐盟境內的乾淨能源技術發展,其中將聚焦在四大面向:綠色氫能、永續航空燃料、空氣碳捕捉技術與長期儲能技術。7 月 1
Thumbnail
比爾蓋茲向來在再生能源、環境保育上不遺餘力,日前其創立的突破能源組織(Brealthrough Energy)才與歐盟簽訂合作,共同投資高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以在 5 年內加速推動歐盟境內的乾淨能源技術發展,其中將聚焦在四大面向:綠色氫能、永續航空燃料、空氣碳捕捉技術與長期儲能技術。7 月 1
Thumbnail
為什麼會想看這本書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經由 98新聞台的財經起床號廣播節目,介紹"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 加上新能源一直是我投資關注的重點之一,因此有興趣更進一步的瞭解。 五個點介紹 由科技巨頭 Bill Gates親筆撰寫,完整描述現在的氣候狀況、預計未來的影響和現有科技能做的應對
Thumbnail
為什麼會想看這本書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經由 98新聞台的財經起床號廣播節目,介紹"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 加上新能源一直是我投資關注的重點之一,因此有興趣更進一步的瞭解。 五個點介紹 由科技巨頭 Bill Gates親筆撰寫,完整描述現在的氣候狀況、預計未來的影響和現有科技能做的應對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淨零排放是什麼? 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將任何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透過減排或是負排放技術抵消,達到總溫室氣氣排放為零。 淨零排放對台灣重要嗎?溫室氣體有那些?生活中那些行為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
Thumbnail
淨零排放是什麼? 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將任何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透過減排或是負排放技術抵消,達到總溫室氣氣排放為零。 淨零排放對台灣重要嗎?溫室氣體有那些?生活中那些行為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