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小船扛大砲:維納莫寧級(Väinämöinen)海防戰艦(上)

2021/04/30閱讀時間約 37 分鐘
  芬蘭與它的北歐鄰國—瑞典與挪威—相比,在海上是相對弱勢的。這在地理上顯而易見:地處波羅的海之內,這不利於該國往海上發展。即使如此,芬蘭依然培育出不少優秀的水手,在被瑞典統治之時一直為其母國服務。由於「天然的」缺點,使芬蘭無法發展出遠洋船隊,這也體現在海軍與對海防禦等軍事意義上—依賴海岸兵力的近海艦隊。
  在芬蘭獨立後,他們如何守住芬蘭狹長的海岸線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他們需要能夠威脅試圖登陸芬蘭海岸之敵軍的火力,因此擁有重火力的海岸砲兵成了芬蘭海軍(Merivoimat)的焦點。然而,海岸砲兵有著難以移動的問題,因此芬蘭海軍意識到,他們仍然需要「大船」,不能只靠小型艦艇執行任務。而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維納莫寧級(Väinänöinen)海防戰艦—的起源。

一、「芬蘭版」的友鶴事件:S2艇事件

  芬蘭於1917年12月6日宣布脫離前宗主國俄國獨立,成為一新興國家。但很快就在一個月後爆發了意識形態之爭造成的內戰—芬蘭內戰(Suomen Sisällissota)。此時,尚有許多俄國海軍艦艇與官兵停留在芬蘭沿海與境內,由於早先俄國十月革命的關係,這些俄國海軍官兵比起右派的芬蘭白軍(Valkoiset),更傾向於同情紅軍(Punaiset),因此他們擔憂白軍勢力會對他們不利,尤其是在德國軍隊前來支援白軍方後更是如此。他們試圖逃往俄國沿海,也曾經與德軍交涉過,但無論如何,在地理與氣候上他們也無法離開了—芬蘭灣(Suomenlahti)不是結冰就是狂風暴雪,除了少數能破冰的大型船艦,大部分小型艦艇都無法動彈,最終在芬蘭內戰結束後被白軍與德軍扣留。它們成為芬蘭海軍成立時,最初的一批艦艇,數量將近200艘船,包含著各式戰鬥、非戰鬥用船艦。
  然而,隨著1920年芬蘭與蘇俄簽署了《塔爾圖和約》(Tarton Rauha),該和約要求芬蘭歸還原本俄國所屬的艦船,結果就是將近四分之三的艦船交至蘇俄手中,芬蘭海軍的規模大幅萎縮,以至於20年代前半葉,芬蘭可用的直接戰力使剩下6艘砲艇、3艘魚雷艇、2艘魚雷快艇,其他大部分都是輔助用的掃雷船、泊船等。但因為此時正值戰後百廢待舉之時,軍事預算也大多被分配至陸軍單位,當時被認為必要性最低的芬蘭海軍也只能得過且過—他們自1919年提出五次海軍購置計畫全部被議會駁回。
  改變芬蘭海軍「窮酸樣」的轉捩點是用人命換來的,一次嚴重的船難事件—S2艇事件。時間是在1925年10月3日,當時正在進行芬蘭海軍每年的傳統,也就是讓海軍艦艇與官兵們出航,訪問波的尼亞灣(Pohjanlahti)各城市,目的是讓海軍新兵熟悉海況與航行,同時也能在芬蘭西岸各城市與民眾互動。那一天,兩艘砲艇克拉斯.霍恩(Klas Horn)與海門瑪(Hämeenmaa),帶著魚雷艇S1與S2從芬蘭西南角的新考蓬基(Uusikaupunki)出發,最終目的地是北方的托爾尼奧(Tornio)。他們旅程的第一站是內戰時期的白軍首府—瓦薩(Vaasa)。四艘船彼此以十分之一海里之間距,以單縱陣型、12節的速度向北航行。其中S2艇是隊伍最末端者。
  旅途起初還算順利。然而,當晚上、他們航行到半路時,天氣開始轉壞,風速越來越快,當天的風速達到每秒50公尺左右,讓噸位不超過300噸的兩艘俄製S級魚雷艇越來越難以正常前進。當他們航行到新考蓬基與瓦薩之間的波里(Pori)外海時,情況變得更糟了—風暴吹散了隊伍,領艦克拉斯.霍恩試圖逆風前往瑞典海岸避難,海門瑪也試圖跟上,但噸位較小兩艘魚雷艇就很難跟上了,大風大浪將他們的船尾吹離了海面,降低了引擎與槳的動力效率。更糟糕的是,其中S2艇的軸承似乎故障了,使整艘船體產生嚴重的震動,甚至開始造成船體進水。雪上加霜,為了應付前面的情況,就需要用到更多燃煤,但此時S2艇的燃煤已經快見底了,這意味著他們難以再靠自身動力移動。
1925年10月3日,艦隊從南方的新考蓬基出發,北上前往與瑞典之邊境城市托爾尼奧,首站停泊點是西部大城瓦薩。但是10月3日晚間至10月4日,途經波里外海時海況惡化,因此發生慘烈的S2艇事件。筆者擷取自Google地圖並加註。
  克拉斯.霍恩成功駛向瑞典海岸,海門瑪則加速北上進入瓦薩,S1艇遇到類似的慘況,但成功抵達波里沿岸。S2艇也試圖前往波里避難,但顯然,前面的情況使他已經無法自救。領艦克拉斯.霍恩發現S2艇失蹤了,因此緊急向瓦薩與瑞典方面發出求救訊號—雙方都同意,並派出救援船前往失蹤地點。到了隔天(10月4日),S2艇此時已完全失去動力,水泵也失去作用,因此海水仍不斷地滲漏進船體,可以說是正在「緩慢地死亡」。現在最重要的是,將船員救回來。在救援船搜救期間,S2艇一直不斷與瓦薩電台連絡。
  時間約是下午1點25分,大浪最終淹沒了S2艇,船上53名人全數罹難。根據沿岸觀察哨「可能」目睹到的情況,當時的浪非常高,一直將S2艇不斷推起。在沉沒前2分鐘,他們還發出最後一條訊息:「我們無法運作了!」,可見S2艇最終不是因為過度進水沉沒,而是因為大浪最終使這種老式、聳高的上層建築軍艦如魚翻肚一樣翻覆,最終完全下沉。這一點如9年後(1934年)發生於日本的「友鶴事件」如出一轍—艦艇重心過高、復原性不足有關。S2艇的殘骸是在一年後才被找到,其倒置在15公尺深的海底,經過一陣努力後打撈、調查、拆解。其中調查是本段的重點。
  S2艇的慘案引起了全芬蘭的關注,使芬蘭海軍官兵、海事人員與民眾對此都感到相當不安。在軍方更引起來激烈的討論。為此,於1926年,芬蘭成立芬蘭海軍協會(Suomen Laivastoyhdistys ry)來調查、檢討、改進,避免該事件重蹈覆轍。雖然看起來海況不佳是肇事原因之一,但他們也意識到—我們的艦艇落伍了。在輿論與調查所分析的結果下,促使芬蘭1927年12月22日〈艦隊法案〉(Laivastolaki)的通過,該法案是議會(Eduskunta)批准芬蘭海軍的更新計畫,包含採購與建造,意在汰換舊式的俄國艦艇。此事後,芬蘭海軍始獲得了一筆預算來更新他們的艦隊。最初的購置計畫如下:
  • 兩艘裝甲艦
  • 四艘潛艇
  • 四艘魚雷快艇
  • 一艘訓練船
隨著時間,該計畫有些許的變動或增減,但首個目標—兩艘裝甲艦始終不變,希望建造噸位約3800噸、預算約在1億芬蘭馬克(Suomen Markka, 約等於今日12億新台幣)的海岸防禦艦,芬蘭稱之為「裝甲艦」(Panssarilaiva)。而這兩艘裝甲艦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維納莫寧級(Väinänöinen)海防戰艦。

二、丹麥加瑞典等於芬蘭:維納莫寧級的誕生

  芬蘭自獨立以來,主要的假想敵是東方鄰國蘇聯,然而蘇聯的實力是芬蘭的數倍,即使是被當代許多人「恥笑」的蘇聯海軍也是如此,尤其蘇聯其中一支主力艦隊—波羅的海艦隊(Baltiyskiy flot)就在芬蘭灣東部、位於列寧格勒(Leningrad)內的喀琅施塔得(Kronshtadt)。因此,芬蘭海軍針對蘇聯海軍的方針是,防止蘇聯利用海軍優勢對芬蘭沿海發動兩棲登陸,並保護芬蘭對外的海上路線。所幸,基於芬蘭灣的地緣關係,封鎖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並不需要遠洋艦隊,只需要透過水雷網與海岸砲兵就足以對其產生威脅性。
  雖然如此,海岸砲兵有著難以移動的特性,芬蘭仍然需要一艘能夠自由轉移的大型砲艦。換句話說,芬蘭海軍想要的是「移動砲台」,因此不強調其適航性與速度,而是是否能夠輸出足夠的火力與射程。為此,芬蘭海軍參考著同樣有海岸防禦需求的北歐鄰國:瑞典與丹麥。他們的參考對象是瑞典的「瑞典級」海防戰艦(Sverige class)的三號艦「古斯塔夫五世號」(Gustaf V),以及丹麥的「尼爾斯.尤爾號」(Niels Juel)海防戰艦。這二者相比,古斯塔夫五世號更接近重型巡洋艦(Heavy Cruiser),甚至是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的定位,而尼爾斯.尤爾號則接近純粹的內河砲艦(River Monitor)或早期的裝甲巡洋艦(Armored Cruiser)。以下是這兩艘船的簡單規格表,方便我們接下來進行比較:
  • 古斯塔夫五世號:標準排水量6842噸;長度120.9公尺;寬度18.63公尺;速度23.2節;主武器為兩座283毫米連裝砲;側舷與砲塔裝甲200毫米、上層建築100毫米。
  • 尼爾斯.尤爾號:標準排水量3800噸;長度90公尺;寬度16.25公尺;速度16節;主武器為10門150毫米單裝砲;側舷裝甲155至195毫米、砲架護盾50毫米、上層建築170毫米。
  芬蘭的設計師最終的結論是:混合二者的特性。由於〈艦隊法案〉的要求,新的海防戰艦排水量不可能如古斯塔夫五世號一樣達到將近7000噸,芬蘭也沒有速度上的要求,因此在尺寸與規格上仿自丹麥尼爾斯.尤爾號的模式—3900噸、航速15節與較為寬胖的船體;但是,芬蘭同時也需要針對蘇聯戰艦的火力與射程,因此在武裝方面吸收自古斯塔夫五世號的「重砲」,最後採用254毫米(10吋)作為其主武裝,並搭配數種副武裝。這樣的配置下完成「小船扛大砲」的需求。然而,同樣的排水量還要採用像丹麥與瑞典那樣的裝甲配置與厚度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此芬蘭海防戰艦為了換取火力,只得犧牲裝甲,將防護重點集中於砲塔與上層建築—約100毫米,而側舷裝甲降低至約50毫米—約等於同時期輕型巡洋艦的程度,甚至還不如之。
  雖然芬蘭沒有太大的移動需求,但不意味著完全不動,不然跟固定砲台就沒什麼兩樣了。因此,針對芬蘭沿海的特性:淺海、無不凍港、冬季結冰,芬蘭吸收了古斯塔夫五世號的「破冰」功能,使海防戰艦能夠靠自己突破結冰的海域。同時,由於其定位是在沿海海域活動,因此,為了保證在芬蘭多島、多礁石的沿岸的靈活性,芬蘭吸收了近岸船隻平底船的設計,還大膽採用當時許多船所沒有的柴油-電力驅動,比起傳統的燃煤蒸氣引擎,能夠更迅速的改變航速,同時運用柴油引擎驅動的電機操作方向舵,與傳統船隻相比有更高的靈活性,這樣的特性方便她在芬蘭沿岸活動。當然,天生緩慢的航速與噸位依然限制著她的機動性,因此仍然不如小型高速艦艇來得容易躲避敵人攻擊。
  芬蘭國防委員會(Puolustusneuvosto)於1928年5月15日批准設計總圖,同年底開始著手進行詳細的設計與工程安排。此時,芬蘭海軍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上的選擇:交給國內還是委託外國進行?在這方面以「分包」進行,這也是相當常見的做法,設計、部件或工程分別交由不同國家或不同公司進行。詳細設計開放國內外廠商投標,參與者眾多,最終,只有德國位於荷蘭的假公司船舶建設工程局(NV Ingenieurskantoor voor Scheepsbouw)的設計戳中芬蘭海軍的心,符合其「小船扛大砲」的要求。建設階段將其發包給芬蘭國內、位於圖爾庫(Turku)的克萊頓-伏爾甘(Crichton-Vulcan)造船廠(船號705與706號),其中動力部件交由德國公司製造,武器與裝甲則交由瑞典、丹麥與英國公司進行。整合後的總價為1億1349萬5千芬蘭馬克(約等於13億6194萬新台幣)—雖然是為了成本而這樣做,事後卻證明比全部委任國外還貴上不少,或許其中有政治考量。
  芬蘭海軍於1928年9月17日正式下訂單,經過一年後的籌備與設計,芬蘭歷史上首艘「戰艦」於1929年8月鋪下龍骨開工,她被命名為「伊爾瑪利寧號」(Ilmarinen)—源於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的主角之一,一位傳奇的英雄鐵匠。很快地,姐妹艦「維納莫寧號」—同樣源於《卡勒瓦拉》,芬蘭傳說中創世後第一個人類—也於同年10月15日開工。以一艘帶有重砲的軍艦來說,工程相當迅速,維納莫寧率先於1930年10月下水,伊爾瑪利寧也跟著在1931年2月下水,並分別在1932年4月29日與1933年4月17日竣工。
  說到這裡,想必有些人可能會產生疑問:「不是伊爾瑪利寧先開工嗎?為什麼是以二號艦之名而稱為『維納莫寧級』?」,是的,這是個好問題。在軍艦的「級」或「型」方面在不同方面產生了不同的解釋。在西方學界,一般會稱之為「維納莫寧級」,這是基於艦船的「生日」—下水日—決定的。一艘已經招標、設計完畢的軍艦有一套大致的「工期」,可以與人類的「生產」過程作為比喻:
  1. 開工:指正式開始建設的日子,通常以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為定義。我們可以比喻為人類受孕的開始。
  2. 下龍骨:即安放船的「骨架」,有時會與開工日合併。我們可以視為受精卵在子宮細胞分裂的過程。
  3. 下水:指船體建造完成,已經可以離開船台或船塢進入水上。下水大致有「推入水中」與「注入水」兩種方式。此後會開始系泊測試與安裝配備。我們可以比喻為一個孩子順利脫離母體出世,但尚未有自理能力。
  4. 竣工:指所有設備與武器均已建造、裝設完畢,一艘船正式完工。我們可以視為一個孩子平安長大。
  5. 交付:將船隻所有權移交擁有者,這邊指的是軍方。我們始終還是要讓孩子步入社會,這裡或許可以指的是送入軍營受訓。
  6. 服役:指這艘軍艦已經可以投入戰鬥序列。在這之後,這艘船是一艘真正的「軍艦」。我們能視為一個人下部隊,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簡單來說,伊爾瑪利寧只有「開工」比維納莫寧早一個月,接下來的下水、竣工、交付至服役,都比伊爾瑪利寧早。若以下水日為標準,那該級海防戰艦就會以「維納莫寧」命名之;若以開工日為標準,那麼該級海防戰艦就會以「伊爾瑪利寧」稱之。這方面西方學界採用前者—維納莫寧級(Väinänöinen Class),而日本方面則使用後者—伊爾瑪利寧級(イルマリネン級)。本文採用的是西方觀點。
  總而言之,這兩艘海防戰艦都約在1934年正式服役於芬蘭海軍,其中伊爾瑪利寧號成為了芬蘭海軍的旗艦。芬蘭海軍在1936年時試圖爭取預算建造第三艘,預計命名為「勒明凱寧」(Lemminkainen)—同樣源於《卡勒瓦拉》,然而這次並沒有獲得支持而作罷。維納莫寧與伊爾瑪利寧雖然都已正式服役,但尚有許多地方未完成,這會在下一部份詳談。

三、小船扛大砲:維納莫寧級的設計

  維納莫寧級的設計如前所述,是芬蘭設計方透過考察瑞典與丹麥的經驗得出之結晶,但這只是大致的「總圖」,細節設計交由位於荷蘭的船舶建設工程局負責。不過,大致上與芬蘭海軍的要求與設計總圖的核心一致—排水量3900噸、10吋主砲,能破冰、具備重點防護的平底船。以下將分成幾個部分介紹維納莫寧級的細節:規格與裝甲、動力部、武器與裝備,其中武器與裝備是她的重點,也是本文會大篇幅著重的地方。
1、規格與裝甲
  維納莫寧級的船體是內河或沿海船常見的平底設計。總長為92.96公尺(伊爾瑪利寧略長2公分,約93公尺)、寬16.92公尺,吃水約4.5公尺,內部分隔為八個水密艙。從這樣的設計來看,就能發現遠洋適航性與速度不是其設計的重點,較寬胖的船體、平底、吃水淺,使其不容易在沿海擱淺,但同時也不適合在海況不穩的海域—通常是波羅的海以外的地方—航行,但這對守勢主義的芬蘭海軍來說不是什麼問題。這樣的設計會讓船員們在航行時相當不舒服,因為平底船容易遇浪產生更大的晃動,這個問題透過後來安裝了一條額外的龍骨稍微解決了。
  甲板與上層建築採用傳統的軍艦配置,但非常緊湊,主砲位於前後各一,艦橋、桅杆位於中央,這是因為在噸位壓縮的情況下,逼不得已的做法。其中以其高聳的桅杆與觀察哨最引人注目,甚至被英國人稱為「有10吋砲的燈塔船」(Lightship have 10 inch guns)。在那個雷達技術不普及的年代,欲觀察遠方的東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站的越高—當然,有些國家會利用彈射式水上偵察機協助觀測砲擊或觀察敵情,但對噸位極度壓縮,且沒有遠洋需求的維納莫寧來說並不需要。
  裝甲方面,由於噸位的限制,只能壓縮其防護力。因此,在裝甲防護上採取「重點防護」,即只在容易被命中、命中後容易造成嚴重損害的地方加上裝甲,因此形成一條「裝甲帶」。維納莫寧級的船體裝甲帶約55毫米厚的多層裝甲,延伸至前後砲塔處,防止彈藥架被輕易引爆—不過這樣的厚度抵擋不住大多數中口徑以上火砲,更別提她們的主要針對對象:戰艦;往上延伸的甲板以15毫米厚的鋼板,再鋪上止滑用的木板結合而成,往下的第二層則是防破片用的甲板裝甲,再往下的第三層則是防魚雷用的「遲滯」裝甲,與水密艙複合使用。
  其重點防護更著眼於砲塔與上層建築—尤其是艦橋與指揮所的位置。砲塔的正面約為120毫米的斜面鋼板、側面與頂部為75毫米、後方為50毫米;艦橋與指揮所一帶為100毫米,延伸至桅杆處約120毫米,頂部約75毫米。雖然明顯比船體裝甲厚重許多,但比起她的兩位前輩—200毫米的古斯塔夫五世號與尼爾斯.尤爾相比遜色許多。這些裝甲的重量佔維納莫寧級的排水量約836噸,其中大部分為較薄、但面積較大的側舷與甲板裝甲,較厚的砲塔與上層裝甲區只佔51噸。
2、動力部
  維納莫寧級與許多新造艦或小型艦一樣,採用新時代的燃油(Fuel Oil)為燃料,而非老時代的燃煤(Coal)。同時,如前面所述,還搭配電動機,使其成為一柴油-電機總成,簡單來說就是以柴油發動機為主動力,將其化學能轉換成機械能,再轉換成電能以啟動電動機,這個過程亦稱「電傳動」(Electric transmission),最終以電動機為直接發動機,帶動軸承與螺旋槳。這種柴電複合動力我們常見於柴油動力的潛艇上,因為平時能透過柴油引擎直接運轉,同時為電動機儲存電力,但對當時的潛艇來說只是「平行設計」—柴油引擎與電動機彼此獨立,只是使用同一軸—而不是一個總成。維納莫寧級採用的真正的柴電總成,即柴油引擎與電動機是一體的。她們也是全球第一批使用這種系統的大型艦之一,在這之前,這種技術只有小規模應用在小型船隻上,或採用蒸氣-電機動力。
  柴電總成對艦艇的好處是,它不需要變速箱,進而加快變換速度,甚至是方向舵方向的反應時間,同時也可對整艘船補充電力。但缺點也相當明顯,就是速度低下,這是因為電動機的扭力比純柴油引擎或蒸汽引擎更小,雖然它轉速更快,但應用在這種大型艦上是沒什麼意義的,因為她們的螺旋槳更大、更重。在這種設計上,完全能體現芬蘭海軍的需求:操作性比速度更重要,因為他們需要航行於多島、多礁石、多淺灘的芬蘭沿海。
  其使用四顆德國弗里德里希.克虜伯.日耳曼尼亞造船廠(Friedrich Krupp Germaniawerft)生產的柴油引擎,每顆出力1173馬力,總共最多能輸出4700馬力,約等於3500千瓦。以柴電總成,輸入至四座李奧納多式電動機(Leonard),透過兩軸為整艘船提供推進力,最大約能提供15至16節的速度(約每小時27至30公里)。比起能輸出22000馬力(16000千瓦)的古斯塔夫五世號之燃煤鍋爐、提供近22節(約每小時41公里)的速度遜色不少。至於航程,同樣因為不需要遠洋的關係,維納莫寧級最多只能裝載93噸的燃油,最大航程只有1300公里。這一度讓維納莫寧號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情,而這個故事將會在後面提到。
  總而言之,航程、適航性與速度並不是維納莫寧級所著重的,也不是芬蘭環境所需要的,因此這樣的缺點不至於造成太多困擾,這是為了換取同樣的排水量能裝更大的武器。
3、武器與裝備
  武器是設計維納莫寧級時的重點,畢竟芬蘭海軍需要的就是一艘「移動砲台」—芬蘭海軍需要一種能將海岸砲兵的重砲進行轉移的方式,也因此維納莫寧級比起接近重型巡洋艦定位的古斯塔夫五世,更傾向於內河砲艦或淺水重砲艦。其武裝配置的目的在於遠距離打擊或威懾進犯的敵軍,防止敵軍艦艇接近領海,甚至發動兩棲突擊,因此維納莫寧級需要一種射程遠、有一定穿深能力的火砲。
  芬蘭早在瑞典統治時期就有許多沿岸堡壘,在俄國統治時期更有許多海岸砲兵,試圖守住狹窄的芬蘭灣,作為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外海的緩衝區。而這樣的「傳統」也延續到了芬蘭獨立之後。芬蘭有著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海岸火砲,口徑有小至47毫米,大至305毫米—雖然大部分都是俄國留下來的老式火砲,但在那個火砲仍是海上主要武器的年代,依然有相當程度的威懾性。如果要打得遠、穿得了大型艦艇,那麼火砲至少要落到203毫米以上,也就是大於條約重巡(Treaty Heavy Crusier)的火力。
  經過承包設計商船舶建設工程局的評估,在芬蘭要求3900噸排水量的限制下,最大可以裝上四門10吋(254毫米)的火砲。而根據生產分工,主砲方面交由瑞典的老牌軍火商博福斯(Bofors)著手進行。博福斯專門為芬蘭的海防戰艦設計了一款新式的254毫米火砲,倍徑為45(即砲管長度約11.43公尺),重量約37.9噸。在砲閂方面,原本設計為水平滑動式砲閂(Sliding horizontal breech),但後來加裝了間斷螺紋式砲閂(Welin breech)。二者的差別,簡單來說,水平滑動式開膛、閉鎖速度較快,因此可以提高射擊速度,但這非常強調工業品質,因為其氣密性不如後者—螺紋式。螺紋式,顧名思義,即透過螺紋的方式來閉鎖,每次退膛、裝填時都必須將砲閂門「轉開」,因此必須花上不少時間,但相對氣密性也比較好。通常,水平滑動式適合中、小口徑,強調射速的火砲,而螺紋式適合口徑比較大、裝藥比較多的火砲。
  為了修正螺紋式的缺點—操作效率差,因此發展出了間斷螺紋式。簡單來說,這種比起傳統螺紋,它只有「一部分」是螺紋,其中有一段是光滑面的卡榫。因此,比起需要轉好幾圈才能開膛的傳統的螺紋式,間斷螺紋式只需要稍微轉一個角度就能完成閉鎖,提高了操作效率。此舉保證了氣密性,也折衷了射擊速度,這應用在維納莫寧級的火砲也非常適合,這使得其理論射速提高到每分鐘2至3發。
  至於砲彈,博福斯254毫米砲也相當特別。通常,這種大口徑火砲會採取彈頭與「藥包」分離裝填的模式,這門火砲雖然也是分離式裝填,但其卻不是使用藥包,而是中、小口徑使用的金屬彈殼作為推進藥。藥包(分離裝藥)的好處在於可以調整射程與彈道,同時也不會留下彈殼,同時減少重量;彈殼(固定裝藥)的好處則是彈殼可以重新回收使用。顯然,博福斯如此設計有後勤方面的考量,因為芬蘭是個缺乏資源的國家。總而言之,博福斯254毫米砲採用的是固定裝藥、分離裝填的模式,先將彈頭裝填入火砲,再將裝滿推進藥的彈殼推入膛中。而補充彈藥則透過揚彈機從砲塔下方的彈藥庫運上來,備彈約為260發。
  其彈頭比較純粹,就目前所知它只有一種砲彈—被帽穿甲彈(Aarmor Piercing Capped, APC)。顯然地,穿甲彈針對敵人的大型裝甲艦船所使用的,而被帽(Cap)是一個套在彈頭、使用較軟之金屬、形狀較鈍的「蓋子」,可以減少因為射擊角度造成的跳彈情況,也能增加「轉正效應」,讓砲彈以更垂直的角度—敵方裝甲最薄的角度—射入敵方裝甲。原理是利用該軟質的金屬蓋,碰撞的目標後的「塌陷」,藉此改變整個彈頭的入射角。缺點是會因為其「鈍頭」而增加阻力。
  主砲的武裝配置採用傳統的前後各一座連裝砲塔,即前後各有兩門254毫米砲。每座砲塔重達256噸,並以液壓搭配電力驅動為動力。其俯角最低可達-10度,最高則可達45度—這是為了盡可能讓其打得越遠越好。博福斯254毫米砲可以將重達225公斤的彈頭,透過70公斤的推進藥,以每秒850公尺的砲口初速、45度的射角,最遠送至30.3公里外的地方。而水平射角半徑則可以左右各轉150度,因此維納莫寧級是可以做到船身斜角的情況下全火砲射擊的。該砲於1929年開始研發,於1932年就完工了。維納莫寧號很快就在同一年裝配完畢,伊爾瑪利寧號也在隨後跟上進度。
  除了254毫米主砲,維納莫寧級還有一些輔助用的武器,作為自衛用途。同樣交由瑞典博福斯公司著手設計。「副砲」(Secondary Armament)是巡洋艦以上的大型艦種通常會有的副武器,早期主要是針對近距離來犯的魚雷艇或驅逐艦,但隨著日益發達的航空武力,這種副砲在30年代以後逐漸發展為「高平兩用砲」,意味著它同時也有攻擊敵軍飛機的功能。這種副砲有著中、小口徑,射速快的特色。博福斯專門為維納莫寧級設計一款105毫米口徑(4.1吋)、倍徑50,採用水平滑動式砲閂的高平兩用砲,是一款帶有裝甲護盾的連裝砲架。這款副砲採用自動液壓輔助退膛,因此大大提升的裝填效率,使其射速提高至每分鐘15發。
  由於這款副砲的目標是輕型單位,因此主要砲彈是高爆彈(High Explosive, HE),針對飛機目標也能手動設定計時引信,對空中撒出彈幕。其最大俯角為-10度,最大仰角為85度,平射最大射程可達18公里,而對空則可達到12000公尺。不過,它是手動操作,因此砲架轉速或俯仰速度比不上其他列強所擁有的液壓或電動系統。
  維納莫寧級配有四座這款副砲,分別位於她的兩側與前後主砲的後上方(可參考前面關於維納莫寧級的火力配置與射角半徑圖)。這樣的配置是有道理的,可平均分配火力,而非集中一側,而缺點是無論船體怎麼「擺」,總會有一座副砲是無法朝共同目標開火。
  不過,正如前面所提的,當維納莫寧與伊爾瑪利寧號正式服役時,還有許多地方未完成,其中就包含副砲。博福斯105毫米副砲直到1932年才設計完成,因此還未能及時配備至船上(亦有說法是為了節省成本)。為了填補這段「空窗期」,芬蘭海軍將俄國人留下的舊式火砲—102毫米的1911型火砲—作為維納莫寧級的臨時副砲,這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常見的小口徑火砲,曾經作為俄國驅逐艦的主砲,至蘇聯時期也作為一些砲艦的火砲使用。約到了1934至1935年,博福斯105毫米副砲才正式安裝在維納莫寧與伊爾瑪利寧號上。
  同樣在服役時尚未完全裝配的還有對於火砲相當重要的火控系統(Fire Control System)。火控系統包含著測距、計算、火砲控制等。起初,維納莫寧級只給前方的主砲塔安裝一座由德國卡爾.蔡司(Carl Zeiß)公司製造的立體測距儀,安裝於艦橋附近,透過火控系統與機械計算直接傳輸至砲塔方,省去了水手們口頭傳遞的過程。同時還有一座中央瞄準與測距系統位於桅杆上,與觀察哨結合,我們可以理解為潛艇的觀察潛望鏡(大範圍)與戰鬥潛望鏡(小範圍)的用途。不過隨著日益嚴峻的戰爭環境,芬蘭海軍於1938、1939年對兩艘維納莫寧級進行現代化改裝,為後方艦橋也安裝了一座火控系統,該測距儀是對空用的(高射裝置),為105毫米副砲提供對空測距與火控計算。而為了專業與效率化,在人員安排上,也為每一座砲塔都有自己獨立的單位,每支單位有三個小組:控制組、指揮組與裝填組,各司其職。
  除了這些「大裝備」,維納莫寧還有一些「小裝備」。如果說105毫米副砲是為了進行中、遠距離防空,那麼近距離的防空武器就是防空機砲或機槍了。芬蘭海軍為維納莫寧級安裝了小口徑對空武器:英國製的維克斯(Vickers)40毫米機砲與丹麥製的麥德森(Madsen)20毫米機砲。它們也是在服役後才安裝上的武器之一。
  維克斯40毫米機砲是一款相當老式的防空武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就於英國服役,也有提供俄國使用,因此也有部分流落至芬蘭手中。基本上就是放大口徑的馬克沁機槍(Maxim)。英國在一次大戰結束後尚繼續服役,且對其進行改進,新的版本也被芬蘭引進,稱之為V34型(意即維克斯1934年型)。當維納莫寧級開工時,芬蘭海軍就為這兩艘海防戰艦配備這種水冷式防空機砲,安裝於克萊頓-伏爾甘造船廠設計的支架,並配置於艦橋的四個平台—雖然有照片表示在此之前,可能於前方兩個平台安裝過其它砲(可能是47毫米速射砲),後方兩個平台安裝維克斯40毫米機砲,但文獻上並沒有提過。總之,芬蘭人並不是很喜歡維克斯40毫米機砲這種傳統、如馬克沁機槍的雙手按壓式的板機操作,因此將其改裝成踏板式的擊發方式。
  目前無法得知竣工或服役時的小口徑防空武器配置,但可以確定到了1939年,艦橋四角的平台都已安裝為維克斯40毫米機砲。至於麥德森20毫米機砲,據一些資料稱在1939年已安裝於維納莫寧級上,但就更直接的照片與影片證據來看,麥德森20毫米機砲是在1941年時才裝上的。有鑑於1939年至1940年、與蘇聯之間的冬季戰爭(Talvisota)之經驗,芬蘭海軍意識到維克斯40毫米機砲是一款非常不可靠又沒有效率的武器,彈道不佳、射程不遠,因此決定汰換掉這款落伍的英國防空機砲。取而代之的是至今依舊在許多國家服役的瑞典博福斯製的40毫米防空砲。
  1941年改裝的新配置,將原本安裝維克斯40毫米機砲四角之平台,改為前方兩個平台各安裝一支麥德森20毫米機砲,後方兩個平台各安裝一座單裝博福斯40毫米砲,而桅杆根部額外增設一處平台,安裝一座博福斯40毫米連裝砲。換句話說,1941年7月與蘇聯的二次戰爭—繼續戰爭(Jatkosota)爆發後,維納莫寧級的防空武器配置更新為前方一座連裝的40毫米砲、兩支20毫米機砲,後方兩座單裝的40毫米砲。
  而當伊爾瑪利寧號於1941年9月與友軍德軍的協同行動中觸雷沉沒後,僅存的維納莫寧號就再也沒有出遠航執行進攻性任務了,但她依然在芬蘭沿海擔任著重要的「威懾任務」,不斷在芬蘭沿海巡邏與駐點,也因為如此而成為蘇聯的眼中釘,因為她的重砲依然對蘇聯的地面部隊產生嚴重威脅。蘇聯在整場繼續戰爭中不斷尋找維納莫寧號的蹤跡,同時也派出轟炸機空襲之。基於此狀況,維納莫寧號於1944年再次安裝額外的防空武器,於前後甲板與側面安裝更多麥德森20毫米機砲,數量增加至8支—而這也是最後一次改裝了,因為不久後戰爭就結束了。

四、小結:有實際意義的「象徵意義」

  1925年S艇的災難使芬蘭軍方意識到海軍艦艇更新的重要性,促使維納莫寧級的誕生。她們是專門為芬蘭沿海地形與戰略設計的軍艦,有著小噸位、大巨砲的特徵,其目的就是作為一艘可移動的重型海岸砲兵,遠距離打擊試圖入侵領海與登陸領土的敵軍。然而,隨著戰爭的爆發與發展,實際情況使她們無法發揮其重砲的威力,除了在繼續戰爭初期進行幾次岸轟行動,大部分時候都在躲避空襲。從設計上的改動正體現了這一點,不斷地提升其防空火力—雖然跟列強的防空火力相比還是相當地薄弱。維納莫寧級的重砲變得只是一種「象徵意義」。
  然而,這種象徵意義卻仍有其「實際意義」—威懾性。維納莫寧級的存在確實影響了蘇聯的行動,她不一定要實際開砲來殺傷敵人,也能對戰況產生影響力。下部分將會以維納莫寧號與伊爾瑪利寧號的故事為主軸,證明她們不是無意義的存在。
待續。

附件:基本數據(維納莫寧號,1939年)

  • 訂購時間:1928年9月17日
  • 開工時間:1929年10月15日
  • 下水時間:1930年12月28日
  • 竣工時間:1932年4月29日
  • 服役時間:1932年12月31日
  • 排水量:3900噸
  • 長度:92.96公尺
  • 寬度:16.92公尺
  • 吃水深度:4.5公尺
  • 動力:柴油-電動機總成,克虜伯柴油引擎(1173馬力)x4、李奧納多式電動機x4、兩軸(共4700馬力)
  • 速度:14.5節~15節
  • 航程:1300公里
  • 主武器:博福斯254毫米連裝砲x2
  • 副武器:博福斯105毫米高平兩用連裝砲x4、維克斯V34.40毫米單裝機砲x4、麥德森20毫米單裝機砲x2(?)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

書籍資料:

  • 齋木伸生,《フィンランド軍入門-極北の戦場を制した叙事詩の勇者たち》,東京:イカロス出版,2015年,頁196-199。

封面:

芬蘭近代史學會
芬蘭近代史學會
2017年1月26日以「二戰芬蘭共和國研究學術會」(今「芬蘭近代史學會)在Facebook經營粉絲專頁,以分享與討論研究芬蘭史的心得、經驗與成果為初衷,至今依然繼續研究著芬蘭歷史,並努力為其寫作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