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在澳洲農場半年的採果生活:一個適合新包存錢與集二簽的好去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先前將來澳洲墨爾本兩個月的找工心得寫成文章《來澳洲墨爾本兩個月的坎坷找工經驗談》後,朋友看到後馬上介紹工作機會給我,履歷投沒兩天就錄取了位於墨爾本近郊的農場。因此在一個誤打誤撞下,從2018年11月上旬開始我的採番茄生活。

時至今日,採果生活也過了半年,隨著秋天到來,旺季已去,半年的工作合約也結束,才發現文章已經過了一年,但最後一篇文章卻只停留在今年1月,就無限期停刊了四個月,許多文章僅有標題,還留在草稿區內等著我動筆。

因此這篇文章算是先簡單交代一下我半年來的澳洲生活與工作概況

公司概況

這半年來,我都在Warragul小鎮的番茄廠採番茄,除了大番茄外,我們公司還有甜椒(紅椒、黃椒、綠椒,簡稱紅綠燈)跟長椒,而番茄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

因為這間農場是採用溫室種植,所以我們是在室內採番茄,因此可以說四季都有工,只是工時長短會因為果量有所多寡,而果量則是受到季節與天氣的影響。

至於為什麼要用「廠」而非「場」?因為除了是番茄「溫室農場」,也是番茄「包裝廠」,廠區也設有包裝廠在裡頭,因此每天採下的番茄(跟其他作物)都能直接送進包裝廠包裝。

公司成員的組成除了老闆跟主管是當地人,加上少數各國正職員工,剩下的幾乎都是背包客,而台灣與華人的背包客,又占其中的7、8成。也因為員工以台灣人占多數,工作文化很「台灣」,因此被戲稱「很有台灣文化」的一間公司。

職位概況

公司每兩周發薪一次,不論是哪種職位,只要是公司非正式員工(也就我們這些背包客),依照目前Casual的規定(2019/5/30為止),法定最低稅前薪資是23.66元/小時(18.93*1.25),稅後約20.11元(折台幣約是420/小時)。

到2021年七月之前,目前的Casual的稅前薪資為24.36元/小時,稅後則是20.7元。

依照職位大分類可以分成採果(Picking)、包裝(Packing)與植物照護(Crop Care)三種,在投履歷時無法自己選擇,全由公司決定。

許多職務都分別設有不同的績效指標,像是採果的我們KPI就是採果速度,超標就能拿到額外的獎金,因此我們的薪資結構則是:

24.36+BONUS=稅前薪資/小時

工作與生活

根據季節的日出時間不同,上班時間也有所變化,從最早六點,到七點半都有過。每天安排的果量都必須都採完才下班,有時採完還得進包裝支援,所以沒有固定下班時間,但基本下班時間都落在下午三點到五點左右。

下班後就是回家跟其他室友搶浴室、搶廚房,把家事做好、隔天便當準備好,剩下就是滑手機休息等9點熄燈睡覺。可以說是

日出而生、日落而息,典型的農家生活。

從11月待到5月的我們,經歷過由淡轉旺(春→夏),又逐漸由旺轉淡(夏→秋→冬)的過程,因此溫室採果的好壞,可以說四季都體驗過一回!

冷的時候,進溫室就像是進了暖氣開好開滿的屋子;颳風下雨的時候,不需要忍受風吹雨淋,尤其是天冷又颳風下雨的時候,能感受到不用受風寒就能採果的幸福;熱的時候,溫室的聚熱效果會在比外頭明顯高上5到10度,簡直就是要中暑。

簡單來說就是冬天很溫暖,夏天很悶熱

兩極化的評價

這間番茄廠,在背包背評價中很兩極,有些人說這裡簡直就是天堂,也有人覺得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至於為什麼會兩極化,個人覺得很大部分跟每個人過去在澳洲所經歷到的一切有關

有些人待過的農場,工作負荷沒這這麼高,與之同時也享受更好的福利與薪資,自然覺得這間的待遇不是很好;反之有些人在黑心農場受盡折磨,不論是護照被扣押,還是被騙去做免費勞工,甚至是沒工被騙住宿錢,費盡千辛萬苦才逃出來,來到這裡就覺得這間番茄廠簡直就是良心企業!

正因為每個人在澳洲的經歷有所不同,因此

幸與不幸、好與不好,都是從自己的經歷中比較出來的。

個人評語

打工渡假簽證,顧名思義就是「打工」+「渡假」的簽證。有些人著重在前者,有些則在後者,而有些人則是希望能在兩者間找到平衡。不論是上述哪種類型的背包客,都有著各自集二簽的需求。

像我自己就屬於希望在「打工」與「渡假」兩者之間找平衡的人,不僅想要打工存旅費,最好是渡完假後還能有筆積蓄帶回台灣。除非運氣好,不然一年的時間既要存錢又要玩,一來時間不允許,二來錢也可能不夠花,更不用談存錢回台灣了。

在背包客口中流傳的一句話:

想集二簽就存不到錢,想賺錢就集不到二簽,有一好沒倆好,存錢與二簽,你只能選其一。

這也是歷年來許多背包客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得到的寶貴總結。

剛來到這間農場,一開始還沒什麼感受,畢竟半年前我們也只是來澳洲三個月、找不到工作的新包。但在聽了許多背包客在澳洲發生的故事後,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在澳洲的種種遭遇,只能說我跟我女友真是幸運,在一簽的時候就來到一間「還算不錯」的農場!

就像這間農場雖說工時穩定、一年四季有工,但是國定假日會故意調班讓我們薪水無法加成、每天上超過八小時也沒有補償、六日加班也沒額外加薪。

你要說這裡地獄,工作氛圍與文化確實很糟糕;你要說這天堂,的確是一個既能集二簽又能存錢的好地方。

不論這間公司是天堂還是地獄,對背包客來說,只要在可忍受範圍內能集到二簽跟存到錢,咬牙撐過去不就都是你的嗎?

最起碼集二簽跟存錢,這兩個看似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獨立目標,能在同個時段一起達成。對我們來說,等於是一簽內該做的主線任務都已經提前完成,剩下的時間看我們是要規劃二簽或旅遊行程都綽綽有餘。

公司的旺季是在12月到2月左右,也是番茄與青椒的旺季。我們運氣很好,在旺季之前先進來練手,等旺季一到、工時一長、績效一好,薪水自然就高;轉淡季之後,我們帶著集好的二簽跟薪水去逍遙。

總的來說,我不知道這裡算是天堂還是地獄,因為這裡有好有壞,但我知道許多背包客排隊等著進來,許多一簽合約到的人二簽後又回來,尤其是最近修法放寬工作天數的限制工作合約從半年一簽改成一年一簽後,想進來只會更加困難。

這篇文章算是簡單對我的採果生活做個開頭,之後會再分享我在農場生活以及採果技巧的心得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4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2021/12/14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2021/12/07
以前只能看網友分享,現在我也能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大家,自己在番茄場採了一年番茄,到底有沒有年薪百萬? 自己賺進年薪百萬的前提,是建立在進入農場之後開始算起。 如果不單看農場工作一年,而是登入澳洲開始算起,自己實際上總共花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才賺進百萬。
Thumbnail
2021/12/07
以前只能看網友分享,現在我也能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大家,自己在番茄場採了一年番茄,到底有沒有年薪百萬? 自己賺進年薪百萬的前提,是建立在進入農場之後開始算起。 如果不單看農場工作一年,而是登入澳洲開始算起,自己實際上總共花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才賺進百萬。
Thumbnail
2021/11/30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2021/11/30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新回到溫室番茄的老本行,但是體力不行,平日被操到四肢無力、六神無主,假日只能廢在床上,感受全身都在哀號,想起身寫文章,心有餘而力不足阿!即便近期有在爬山與健走,與高密度的全身勞動相比,疲勞程度壓根是小巫見大巫。 趁著聖誕連假,趕緊來惡補落下的進度,本篇來簡單分享,自己在基督城溫室番茄園的工作概況。
Thumbnail
重新回到溫室番茄的老本行,但是體力不行,平日被操到四肢無力、六神無主,假日只能廢在床上,感受全身都在哀號,想起身寫文章,心有餘而力不足阿!即便近期有在爬山與健走,與高密度的全身勞動相比,疲勞程度壓根是小巫見大巫。 趁著聖誕連假,趕緊來惡補落下的進度,本篇來簡單分享,自己在基督城溫室番茄園的工作概況。
Thumbnail
來澳洲打工度假生活品質真能如來體驗過的朋友所說:「在這裡領到的薪水不只足夠生存、還能滿足生活」嗎?
Thumbnail
來澳洲打工度假生活品質真能如來體驗過的朋友所說:「在這裡領到的薪水不只足夠生存、還能滿足生活」嗎?
Thumbnail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以前只能看網友分享,現在我也能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大家,自己在番茄場採了一年番茄,到底有沒有年薪百萬? 自己賺進年薪百萬的前提,是建立在進入農場之後開始算起。 如果不單看農場工作一年,而是登入澳洲開始算起,自己實際上總共花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才賺進百萬。
Thumbnail
以前只能看網友分享,現在我也能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大家,自己在番茄場採了一年番茄,到底有沒有年薪百萬? 自己賺進年薪百萬的前提,是建立在進入農場之後開始算起。 如果不單看農場工作一年,而是登入澳洲開始算起,自己實際上總共花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才賺進百萬。
Thumbnail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在澳洲待最久的工作就是維多利亞州的農場。大家都知道澳洲農業畜牧業發達,藍領工作的工資也有一定水平,當時因緣際會,聽朋友介紹就來到了內陸的菜場工作。遠離塵囂來到鄉間,體驗一下與台灣都會生活的反差。  我是在菜園裡當農婦,青菜的作物採收是全年無休,不像水果類,有些下雨不採收,有些因盛產季節不同而需要
Thumbnail
  在澳洲待最久的工作就是維多利亞州的農場。大家都知道澳洲農業畜牧業發達,藍領工作的工資也有一定水平,當時因緣際會,聽朋友介紹就來到了內陸的菜場工作。遠離塵囂來到鄉間,體驗一下與台灣都會生活的反差。  我是在菜園裡當農婦,青菜的作物採收是全年無休,不像水果類,有些下雨不採收,有些因盛產季節不同而需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