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紫色西瓜」,過往經驗探討台灣美學的教育

2021/03/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覺得西瓜是什麼顏色?
看似毫無意義的問題,對我而言,卻深深地影響著我這一輩子如何看待「美學」這件事情。
二十多年前,由於父母親工作忙碌,自己很早就被丟進幼稚園裡。就讀小班的我,由於天生舌頭的問題,講話時常不清不楚,許多長輩經常弄不懂我想表達什麼,這其中包含了照顧我的幼稚園老師。
那一天,即使到現在我仍印象深刻,是一堂畫畫課。老師給每位小朋友一張空白紙加上一盒彩色筆,讓我們自由發揮。
我使用黑色彩色筆細心地畫出一片西瓜的外框,並仔細繪製著種子和果皮的紋路,最後塗上顏色。果皮黑綠相間,而果肉我卻拿起了紫色的彩色筆,慢慢地一筆接著一筆填滿。當我繪製完成時,滿心期待想獲得老師稱讚,迫不急待拿給老師看時,一個巴掌就過來了。
「西瓜的果肉是紅色的!」那位幼稚園老師對我大聲斥責著。
當下很神奇地我沒有流下眼淚,只有滿滿的震驚和疑問。我細心繪製的西瓜,為何不被老師接受?難道這顆西瓜本身就是個錯誤嗎?
在我人生中,我將這件事情稱作為「紫色西瓜」,每每跟朋友談論到台灣美學的問題時,我幾乎都會分享這段經歷。
為何台灣會缺乏美學教育?
因為在台灣的環境裡,孩子的創意從小就被扼殺掉了。
我總是這樣帶著極端偏頗的觀點跟朋友們分享我的答案。
上了國小和國中,自己的「美術長才」漸漸發揮後,各種大大小小的美術比賽獎狀拿在手裡,我才稍微敢對自己說:「原來我還蠻會畫畫的。」
求學期間的美術課,你還記得老師怎麼評斷你辛苦弄出來的作品嗎?
「打分數」,為了求客觀上的公平。
擔任奇美博物館的志工時,特別是被分配到藝術廳的時候,經常被遊客詢問的問題:「這個作品多少錢?」
分數與價錢,變成我們判斷作品價值的標準。
將標準量化,是現今社會方便民眾評價一件事物價值的方法之一,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看待「藝術」的觀點。
從小就將「分數」視為藝術價值,成年後很自然地就會將「價格」視為藝術價值。
我們時常教育來博物館的遊客一個觀念,「欣賞作品」這件事,重點不在於這件作品多少錢,而是在於你喜不喜歡這件作品。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稍微感受到「為何台灣會缺乏美學教育?」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小就將藝術價值給量化,長大後要改變這樣的觀點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對於「美」的看法,已經不再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而是對於作品價格的驚嘆。
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如何去欣賞藝術。例如詢問孩子喜歡或不喜歡這幅畫作哪個地方?是顏色用得很恰當?還是人物刻劃非常寫實?或是構圖讓人感受到平衡安穩?
重新找回「美」的定義,是我們台灣美學教育的首要之務。美學教育不只是針對孩子而已,連大人也要重新思索,你是怎麼看待「美學」這件事情。
DEMO
DEMO
我的人生,大概可以用幾個我自認為的名詞介紹:紫色西瓜、13579、陳小姐這三個「詞彙」。 可以算是我對於人生體悟的某種結論,亦或是對於社會存在某種歧異、而對於其不公所發出的抗議之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