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害怕繪畫課,覺得自己與藝術創作很遙遠? 因此,每次我們都是鼓吹朋友家人去學畫、享受繪畫創作,但自己卻不敢踏入任何有關提筆的課程。
先說一個故事,有個孩子被媽媽帶去學畫畫,她沒照老師的教法畫,她開心的畫自己想畫的,並為人物都描上黑框,作品完成後,孩子充滿期待地拿給老師,老師說:「沒人這樣畫,你不會畫畫。」大家回想一下,曾經你我的小時候,是否曾發生被大人或同學說「你不會畫」、「你畫得不像」的類似情境? 從此,只要有人提到畫畫,我們先往後退三步,畫展沒興趣、對畫畫沒有信心。
長大後,她發現了小時候老師的無知。在藝術界,知名畫家林風眠筆下的仕女就有白或黑框線,以框線營造出一種微醺的詩意、彩墨大師鄭善禧筆下的人物也有框線,以框線呈現出質樸有生命力之感。漫畫不也都有黑框嗎?
但她還是對於「繪畫」這檔事有著內心的抗拒,無以名之;50歲的暑假,朋友拉著一起去學畫,有人壯膽,反正就是6堂素描課,硬著頭皮撐一下應該很快就熬過去了吧! 她仔細看過簡章內容,確定標註「無繪畫基礎者可」。
課堂上,素描課老師提到,「台灣的美術老師還蠻努力的,但有時候你仍會遇到不好的老師,那個老師用了一個錯誤的方式打擊孩子,現在的你,必須到那個受傷脆弱的點裡面,去找到另外一個自己」。她眼角泛著淚水,默默領受老師傳來的心意。
「那個孩子」,可能曾經都是小時候的我們,碰到批評我們差的大人。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不要再成為那個「說孩子不會畫的大人」;我們的孩子若遇到這樣批評孩子的老師,我們應該勇於幫孩子換老師,不要掉到所謂「標準」的陷阱。
當我們遇到一個小孩,他一直畫圈或畫些沒有成形的線條…...,當孩子一直塗鴉,手、腦跟神經連結的這些發展動作其實很重要;我們從古至今檢視繪畫的歷程,不是只有藝術家才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個塗鴉成長階段;這時候,你身邊的人有沒有支持你塗鴉,盡情讓你做這一件事情就變得很重要,因為小時候的你在塗鴉時,是在發展比較創意的部分。老師說:「你要敢亂塗,因為你的繪畫是你自己的事,當你能夠亂畫時,將來長大的你,會感受到自己有確定的主導權,作自己想做的事。」
當我在輕柔的音樂氛圍裡,眼睛來回移動在範本跟繪圖紙上,手邊的鉛筆一直畫、一直畫,這是放鬆又專注的時刻,我知道自己掙脫了那可惡的魔咒,找到完整的自己。我不是為了當畫家而學畫,我們可以為了開心而學畫、為了探索興趣、退休前準備、交朋友而上畫畫課;當然,我們更可以為放鬆自己而拿起畫筆或給自己啟動藝術細胞的機會。
🌷給大人的我們
1. 不要允許自己或別人為我們寫下「我沒有藝術細胞」的負面程式。每個人都有藝術細胞,待開發而已。我們與生俱來都有美感種子,如喜歡美的人事物,喜歡欣賞美、欣賞別人穿搭美感、喜歡花花草草、能講出喜歡海報的哪個部分、菜餚如何擺好看、家居的小角落你布置得讓人舒心…..我們自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
2. 小時候的你,可能是畫畫,也可能是其他科目如數學、作文等等被大人貼上負面標籤,請嘗試回到當下擁抱那個內心的孩子,肯定他。
🌷給家長及教育者
1.當孩子塗鴉、亂塗,我們不要打斷他沉浸、專注的過程。這不僅是身體發展的需要,更是開發創造力潛能,培養專注投入的好時光。
2.孩子到處畫怎麼辦?
(1)不應該罵孩子,但大人心中難免生起好幾把火,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在「自己的領土」隨意畫(大人別干涉孩子如何布置自己的領土)。
(2)帶他們去沙灘,讓他們愛怎麼畫沙畫就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