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 在素描課遇見內在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人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害怕繪畫課,覺得自己與藝術創作很遙遠? 因此,每次我們都是鼓吹朋友家人去學畫、享受繪畫創作,但自己卻不敢踏入任何有關提筆的課程。

先說一個故事,有個孩子被媽媽帶去學畫畫,她沒照老師的教法畫,她開心的畫自己想畫的,並為人物都描上黑框,作品完成後,孩子充滿期待地拿給老師,老師說:「沒人這樣畫,你不會畫畫。」大家回想一下,曾經你我的小時候,是否曾發生被大人或同學說「你不會畫」、「你畫得不像」的類似情境? 從此,只要有人提到畫畫,我們先往後退三步,畫展沒興趣、對畫畫沒有信心。

長大後,她發現了小時候老師的無知。在藝術界,知名畫家林風眠筆下的仕女就有白或黑框線,以框線營造出一種微醺的詩意、彩墨大師鄭善禧筆下的人物也有框線,以框線呈現出質樸有生命力之感。漫畫不也都有黑框嗎?

但她還是對於「繪畫」這檔事有著內心的抗拒,無以名之;50歲的暑假,朋友拉著一起去學畫,有人壯膽,反正就是6堂素描課,硬著頭皮撐一下應該很快就熬過去了吧! 她仔細看過簡章內容,確定標註「無繪畫基礎者可」。

課堂上,素描課老師提到,「台灣的美術老師還蠻努力的,但有時候你仍會遇到不好的老師,那個老師用了一個錯誤的方式打擊孩子,現在的你,必須到那個受傷脆弱的點裡面,去找到另外一個自己」。她眼角泛著淚水,默默領受老師傳來的心意。

「那個孩子」,可能曾經都是小時候的我們,碰到批評我們差的大人。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不要再成為那個「說孩子不會畫的大人」;我們的孩子若遇到這樣批評孩子的老師,我們應該勇於幫孩子換老師,不要掉到所謂「標準」的陷阱。

當我們遇到一個小孩,他一直畫圈或畫些沒有成形的線條…...,當孩子一直塗鴉,手、腦跟神經連結的這些發展動作其實很重要;我們從古至今檢視繪畫的歷程,不是只有藝術家才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個塗鴉成長階段;這時候,你身邊的人有沒有支持你塗鴉,盡情讓你做這一件事情就變得很重要,因為小時候的你在塗鴉時,是在發展比較創意的部分。老師說:「你要敢亂塗,因為你的繪畫是你自己的事,當你能夠亂畫時,將來長大的你,會感受到自己有確定的主導權,作自己想做的事。」

當我在輕柔的音樂氛圍裡,眼睛來回移動在範本跟繪圖紙上,手邊的鉛筆一直畫、一直畫,這是放鬆又專注的時刻,我知道自己掙脫了那可惡的魔咒,找到完整的自己。我不是為了當畫家而學畫,我們可以為了開心而學畫、為了探索興趣、退休前準備、交朋友而上畫畫課;當然,我們更可以為放鬆自己而拿起畫筆或給自己啟動藝術細胞的機會。


🌷給大人的我們

1.  不要允許自己或別人為我們寫下「我沒有藝術細胞」的負面程式。每個人都有藝術細胞,待開發而已。我們與生俱來都有美感種子,如喜歡美的人事物,喜歡欣賞美、欣賞別人穿搭美感、喜歡花花草草、能講出喜歡海報的哪個部分、菜餚如何擺好看、家居的小角落你布置得讓人舒心…..我們自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

2. 小時候的你,可能是畫畫,也可能是其他科目如數學、作文等等被大人貼上負面標籤,請嘗試回到當下擁抱那個內心的孩子,肯定他。

🌷給家長及教育者

1.當孩子塗鴉、亂塗,我們不要打斷他沉浸、專注的過程。這不僅是身體發展的需要,更是開發創造力潛能,培養專注投入的好時光。

2.孩子到處畫怎麼辦?

(1)不應該罵孩子,但大人心中難免生起好幾把火,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在「自己的領土」隨意畫(大人別干涉孩子如何布置自己的領土)。

(2)帶他們去沙灘,讓他們愛怎麼畫沙畫就怎麼畫。

 

 

avatar-img
72會員
433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被你遺忘的笑容 困在冷颼颼的靈魂 迷失在無邊的漆黑 誰解救我被困的心 無法掙脫的枷鎖 我彷彿無助的孤鳥 在長夜中徬徨 我尋找光亮 穿越的勇氣哪 (副歌 2) 遠離你的光害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家中許多物品只在特定節日或場合使用,長期被束之高閣,作者開始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應景物」。家中的鋼琴、電暖器、果汁機等長期被擱置,作者質疑這些物品是否真的還有必要。想知道讀者家中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的應景物品,並思考是丟掉還是再拿出來使用。
在充滿工作壓力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於看到未完善之處,找缺點、找錯誤,這種負能量的眼光往往讓人們感到疲憊。........
在職場上,很多人混淆了成就感跟自我實現這兩個字的定義,前面兩者雖然類似但絕對是有層次的不同。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被你遺忘的笑容 困在冷颼颼的靈魂 迷失在無邊的漆黑 誰解救我被困的心 無法掙脫的枷鎖 我彷彿無助的孤鳥 在長夜中徬徨 我尋找光亮 穿越的勇氣哪 (副歌 2) 遠離你的光害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家中許多物品只在特定節日或場合使用,長期被束之高閣,作者開始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應景物」。家中的鋼琴、電暖器、果汁機等長期被擱置,作者質疑這些物品是否真的還有必要。想知道讀者家中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的應景物品,並思考是丟掉還是再拿出來使用。
在充滿工作壓力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於看到未完善之處,找缺點、找錯誤,這種負能量的眼光往往讓人們感到疲憊。........
在職場上,很多人混淆了成就感跟自我實現這兩個字的定義,前面兩者雖然類似但絕對是有層次的不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兒童繪畫是一種純粹、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展現了孩子們對世界的直觀感受與豐富想像。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的繪畫往往沒有既定的規則或技法限制,他們不受藝術史、風格或社會期望的束縛,因此作品中充滿了無限的創意和情感表達。這種原始的創作力量使兒童繪畫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純真、好奇與對周圍世
Thumbnail
誰說成人不能擁有自己的興趣, 學習創作不是孩童的專屬。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也是很精彩 #賴上藝術 #成人班 #青少年班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孩子畫出的人都長一模一樣怎麼辦?這可能是因為該小男童還處於學習和發展階段,尚未掌握多樣化的繪畫技巧和表現形式,他可能尚未學習到如何觀察和描繪不同的人物特徵,或者尚未意識到人物可以有不同的姿勢、表情和特點,可以給予他更多的繪畫素材和啟發,並鼓勵觀察模仿不同的人物特徵。
Thumbnail
新年到的應景創作,孩子大人都喜歡 發出去的紅包如果是自己創作的,那感覺會皆連接的更好。 把自己當成一個創作者,最能激發後續的動力。 大人給自己一個時間與空間,好好創作,油畫、版畫、粉彩、色鉛筆、 後現在代藝術、素描、靜物、描繪、寫生、風景、各種多元的創作, 都在每一次創作的課堂上,逐一
Thumbnail
賴上藝術班,於本是開給大人上的課。 20年前,其實都是教孩子創作,停了一段時間之後, 應大人要求,就繼續延續了藝術教學,但只教大人。 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什麼,悄悄潛入大小孩。 就這樣吧~ 賴上藝術班,意謂著是生活中難免賴著一件事情, 要賴著賴著就賴上了藝術,這樣也很好呀~ 這是一個每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兒童繪畫是一種純粹、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展現了孩子們對世界的直觀感受與豐富想像。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的繪畫往往沒有既定的規則或技法限制,他們不受藝術史、風格或社會期望的束縛,因此作品中充滿了無限的創意和情感表達。這種原始的創作力量使兒童繪畫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純真、好奇與對周圍世
Thumbnail
誰說成人不能擁有自己的興趣, 學習創作不是孩童的專屬。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也是很精彩 #賴上藝術 #成人班 #青少年班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畫畫之於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除了攝影,畫畫是最直接能記錄下心中想保留的畫面和當時心情的方式;恨的是,小時候學畫畫的陰影,我始終無法放膽下筆,甚至以為自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孩子畫出的人都長一模一樣怎麼辦?這可能是因為該小男童還處於學習和發展階段,尚未掌握多樣化的繪畫技巧和表現形式,他可能尚未學習到如何觀察和描繪不同的人物特徵,或者尚未意識到人物可以有不同的姿勢、表情和特點,可以給予他更多的繪畫素材和啟發,並鼓勵觀察模仿不同的人物特徵。
Thumbnail
新年到的應景創作,孩子大人都喜歡 發出去的紅包如果是自己創作的,那感覺會皆連接的更好。 把自己當成一個創作者,最能激發後續的動力。 大人給自己一個時間與空間,好好創作,油畫、版畫、粉彩、色鉛筆、 後現在代藝術、素描、靜物、描繪、寫生、風景、各種多元的創作, 都在每一次創作的課堂上,逐一
Thumbnail
賴上藝術班,於本是開給大人上的課。 20年前,其實都是教孩子創作,停了一段時間之後, 應大人要求,就繼續延續了藝術教學,但只教大人。 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什麼,悄悄潛入大小孩。 就這樣吧~ 賴上藝術班,意謂著是生活中難免賴著一件事情, 要賴著賴著就賴上了藝術,這樣也很好呀~ 這是一個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