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走不過、忘不卻的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大牌出版


「敲門也沒用,有本事就自己開門進來。」在宗助的想像裡,門對面的守門人這樣對他說著。


當一個人腦中明明就具有開門的方法,但卻沒有實際開門的能力;當一個人既羨慕根本不知門存在的蠢貨,又景仰那些不假思索大方跨入門內的虔誠信徒的時候。
這個人似乎注定是不幸的。


在《門》裡面的宗助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似乎命中注定永遠只能徘徊在門外。
既非能走進門內的人,亦非無須走進門內也沒關係的人。


書名所指的《門》,正是本書的關鍵。


這本書的劇情很簡單,藉著描述宗助與阿米的互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對彼此因相愛而依偎、又慵懶到近乎消極的夫妻。
要從他們的對話中,才能慢慢得出其他人事物的存在。
像是阿米曾提醒宗助要記得幫宗助的弟弟去辦一件弟弟非常重視的事情,不然弟弟會生氣呦,宗助聽完,嘴巴雖然回著:是該找時間去辦,但卻絲毫沒有要付諸實行的意思。阿米見狀,也完全沒有想要再次鼓動或催促。
這件事就如同其他無數「小」事一樣,繼續被懸而未決。


我所讀的版本,是大牌出版2016年出版的版本,封面與封底組合起來,正好是開著的拉門,門內似有昏黃的燈光,燈光下相對而坐的,就是宗助跟阿米這對夫妻。
在被社會徹底放棄之後,宗助與阿米轉而向內尋求、彼此依偎,久而久之,除去他們二人以外的世界,似乎也就只剩下「小」事了。
抱持著「時間終將治癒一切」的信條,雖然兩人的生活看起來是一點希望也沒有,兩人也早已不抱任何會好轉的期待,但沒關係,兩人深度交融的小日子本身就已經足夠幸福。


這樣一套處世哲學,是直到宗助的房東要介紹一個友人給宗助認識時,才發生變化。
因為宗助赫然發現,這位很可能即將見面的對象,正是當初他跟阿米之所以能在一起、又一起被社會拋棄的關鍵人物,這是宗助曾經的朋友、是他無顏面對的故人。


宗助這時才發現,他賴以維生的信條「時間終將治癒一切」竟遭到無情的擊破,他被迫行動,只得去尋找解決的方法,他遂轉而向禪尋求幫助。
在修行的地方,師傅出了課題給他回去思考:
「從何處進來都一樣,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為何?不妨回去思考看看」

可惜的是,宗助終究沒能解答出這個問題。他再次放棄希望,回到原先的住所。
得知故人早已離去,自己成功的避開了這次的風暴之後,宗助似將再次過著與原本一般的生活。
只是,他已經明白,時間根本無法解決一切。

聽到阿米描述著春天就要來了,宗助心想,
這次的風暴算是過去了吧,春天或許就要來了吧,但是,下一次的風暴、下一次的冬天遲早還是會來的。


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了,並沒有寫出宗助後來究竟有沒有辦法應對風暴,也沒有寫出問題的解答究竟為何。

我試圖把師傅的問題與在宗助心中造成其困擾的門組合在一起,
如果把「出生」理解成「通過那扇門」,對於宗助這樣一個「知道怎麼進門」、「實際上進不了門」、「又忘不了要進門」的人,他是否應該要回頭想想,在根本沒有那扇門的時候,自己本來面目究竟為何呢?

畢竟,不管是羨慕門、厭惡門、想進門、進不了門而靠在門邊,「門」始終困住了宗助,
就像宗助對故人所做過的事情,完完全全的困住了宗助,讓他無法應對,只能躲避後佯裝其不存在一般。

宗助知道可以怎麼處理,但他既無力去處理,也無法遺忘這件事。
就像徘徊在門前的人,始終離不開這扇門一般。

你我心中是否也有著類似這樣走不過又忘不卻的門呢?
說到底,「知道如何應對」跟「實際上有辦法去應對」,是否本來就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日一兀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日日一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2
作者:馬克思 出版:聯經 稱其為近代最重要的一本書應該也不為過,《資本論》著實威名赫赫。 適合外行人閱讀的書 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也適合閱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受眾本來就是工人階級。在序裡,作者已經表明,除了最前面的一小部分讀來辛苦之外,後面均能水到渠成。 實際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是符合事實的
Thumbnail
2021/03/12
作者:馬克思 出版:聯經 稱其為近代最重要的一本書應該也不為過,《資本論》著實威名赫赫。 適合外行人閱讀的書 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也適合閱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受眾本來就是工人階級。在序裡,作者已經表明,除了最前面的一小部分讀來辛苦之外,後面均能水到渠成。 實際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是符合事實的
Thumbnail
2021/03/03
走在地圖上所標示,通往樂園唯一正確的路徑上,他們曾以為全人類終將能擺脫鎖鍊,能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但霧越來越濃、山徑越走越窄,進退維谷的人們,卻死也不承認自己可能走錯了路。
Thumbnail
2021/03/03
走在地圖上所標示,通往樂園唯一正確的路徑上,他們曾以為全人類終將能擺脫鎖鍊,能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但霧越來越濃、山徑越走越窄,進退維谷的人們,卻死也不承認自己可能走錯了路。
Thumbnail
2021/02/19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2021/02/19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合時宜」是宗道宿命般的原罪。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醫學所能定義的病類或殘缺不得而知,是這樣未知的存在,挑戰著無知人類的良善與道德。恐懼激出一淌淌臭膿腥血,那是罪惡還是傷口?《綠洲》冷靜到幾乎殘酷地交由觀眾指認:宗道就是凡間裡無法入世的、出格的,那歧路裡開出的一朵狂花。
Thumbnail
「不合時宜」是宗道宿命般的原罪。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醫學所能定義的病類或殘缺不得而知,是這樣未知的存在,挑戰著無知人類的良善與道德。恐懼激出一淌淌臭膿腥血,那是罪惡還是傷口?《綠洲》冷靜到幾乎殘酷地交由觀眾指認:宗道就是凡間裡無法入世的、出格的,那歧路裡開出的一朵狂花。
Thumbnail
看過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角,或讓自己縮小在角落的主角,但當整部電影從主角到配角都以別人為中心的存在時,角色的成長路徑,反而是讓人很心動的存在; 雖然這部電影可以套句老套偶像劇的破口:「這是一部結合親情、友情與愛情的電影」,但透過角色的成長與自我認同,開出了新的篇章!
Thumbnail
看過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角,或讓自己縮小在角落的主角,但當整部電影從主角到配角都以別人為中心的存在時,角色的成長路徑,反而是讓人很心動的存在; 雖然這部電影可以套句老套偶像劇的破口:「這是一部結合親情、友情與愛情的電影」,但透過角色的成長與自我認同,開出了新的篇章!
Thumbnail
被問起為什麼哭,只用眼淚來回答。創傷、陰影、遺憾,要石的來源是「宗教信仰」或「無奈犧牲」,「人心的鎮壓」或「記憶的緬懷」才會出現鎖頭,使用誠心的意念轉入鑰匙。
Thumbnail
被問起為什麼哭,只用眼淚來回答。創傷、陰影、遺憾,要石的來源是「宗教信仰」或「無奈犧牲」,「人心的鎮壓」或「記憶的緬懷」才會出現鎖頭,使用誠心的意念轉入鑰匙。
Thumbnail
2022年底在日本上映的《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16歲高中生岩戶鈴芽在上學路途遇見了「關門師」宗像草太,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一段關閉「災禍」之門的旅途。
Thumbnail
2022年底在日本上映的《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16歲高中生岩戶鈴芽在上學路途遇見了「關門師」宗像草太,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一段關閉「災禍」之門的旅途。
Thumbnail
夏目漱石(1867-1916,なつめ そうせき)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大文豪,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以批評的態度面對東洋西洋文學,其小說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更是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融合的精華,且人生觀、藝術觀深受中國文化思想影響。
Thumbnail
夏目漱石(1867-1916,なつめ そうせき)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大文豪,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以批評的態度面對東洋西洋文學,其小說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更是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融合的精華,且人生觀、藝術觀深受中國文化思想影響。
Thumbnail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大牌出版 「敲門也沒用,有本事就自己開門進來。」在宗助的想像裡,門對面的守門人這樣對他說著。 當一個人腦中明明就具有開門的方法,但卻沒有實際開門的能力;當一個人既羨慕根本不知門存在的蠢貨,又景仰那些不假思索大方跨入門內的虔誠信徒的時候。 這個人似乎注定是不幸的。 在《門
Thumbnail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大牌出版 「敲門也沒用,有本事就自己開門進來。」在宗助的想像裡,門對面的守門人這樣對他說著。 當一個人腦中明明就具有開門的方法,但卻沒有實際開門的能力;當一個人既羨慕根本不知門存在的蠢貨,又景仰那些不假思索大方跨入門內的虔誠信徒的時候。 這個人似乎注定是不幸的。 在《門
Thumbnail
「站起來,扭開門鎖,拉開門,探頭一看」 四個步驟,不消五秒鐘,難度指數一顆星星也不到,我們何苦要當一頭自願被吃的豬?這一刻才發現,鎖起自己的,原來就只是自己,世界上根本就是無門可鎖。
Thumbnail
「站起來,扭開門鎖,拉開門,探頭一看」 四個步驟,不消五秒鐘,難度指數一顆星星也不到,我們何苦要當一頭自願被吃的豬?這一刻才發現,鎖起自己的,原來就只是自己,世界上根本就是無門可鎖。
Thumbnail
沈伽唯其實並沒有說話。 他以內力維繫著心中殘存的善意,用那種凝重安靜的目光從上到下掃了她一遍。渾然不覺中,這個有關口感和時令的話題便兀自終結了。 連一點兒反抗的痕跡都未曾留下。
Thumbnail
沈伽唯其實並沒有說話。 他以內力維繫著心中殘存的善意,用那種凝重安靜的目光從上到下掃了她一遍。渾然不覺中,這個有關口感和時令的話題便兀自終結了。 連一點兒反抗的痕跡都未曾留下。
Thumbnail
「應該是這裏了。」 巷子的盡頭是一棟木屋,昏黃的路燈下一片竹林隨風沙沙作響,連帶著屋簷下掛的一盞燈都在搖晃著,哀莫心看看那間屋子,又看看筆記本上抄的地址,拉開安全帶準備下車。
Thumbnail
「應該是這裏了。」 巷子的盡頭是一棟木屋,昏黃的路燈下一片竹林隨風沙沙作響,連帶著屋簷下掛的一盞燈都在搖晃著,哀莫心看看那間屋子,又看看筆記本上抄的地址,拉開安全帶準備下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