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辯論一千次樹是什麼、樹應該是什麼,不如走進山中一次,看一棵樹。
如果我停止辯論了,那是因為,我發現,一片枯葉的顏色所給我的感動,超過那許多偉大的、喧嘩的、激動的舞台。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大武山下》這本書。

這本書大多以第一人稱描述,主角雖始終沒有透漏她的姓名,但能看出她是個六十多歲的女性。在過了大半輩子,已經走過了無數地方後,卻身心始終得不到安頓,一直處於她自稱的一種「脫臼」的狀況。

時而期盼著能到新的城市,到了那兒,卻很快就對當地厭倦,又想要移動到下一個地方去。時而期盼鄉間生活能帶來恬靜,真的住過去卻又很快感到無聊。有時想著要是種了什麼植物,是否真能讓自己比較能對那塊土地產生些感情?嘗試過後發覺也是徒勞。

渾渾噩噩的過了大半輩子,她又回到了香港,去找總是能給予自己指點的大師,求大師解惑、撥雲見日。大師跟她談了談,也不知為何,就叫她去大武山下住個兩年。
大武山啊?她早已走過諸多大山,住過各處城鄉,旅居世界數十載,再多窩居大武山下兩年,又有什麼助益呢?

屏東,是她14歲之前居住過的地方,南方的海邊,有著她自認為已經回不去的鄉村。

這故事也就從她重新回到南方開始講起,只不過,這次是山邊的鄉村罷了。

這本書的前半段是輕快的,更是詼諧的,時常會出現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
像是她租屋處的房東「員外」,在閒聊時就說到:

有一天夜裡,跟中風的老母親同床睡覺時,發現怎麼好像她一直動一直動,當然,她中風,其實根本不能動…但是我感覺她不安靜,我就偷偷睜開一隻眼看她在做什麼…她看見我的被子掉在腳那邊,拼命想幫我蓋被子…她一直想辦法動她的腳,想用腳指頭把被子鉤上來,幫我蓋上,她就那樣一直動一直動…她努力了整整三個小時,到天都亮了。

除了輕快詼諧之外,在前半本書中,我們一邊跟著主角漫無目的的探索四周,就連帶著對整個故事背景的環境變得熟悉,也算是在為後半本那帶點懸疑的故事打底。
周遭的人事時地物掌握了,後面的主軸在閱讀上就能順水推舟。於是後半段的情節就開始加速,情感上也開始變得濃烈。

主角原本是以一個外人的角度,到該處暫時居住,也不想透露出自己到這裡的緣由。但慢慢的,隨著她被那神秘的女孩吸引,在探索女孩過往故事的過程中,她也開始越來越認真的看待這裡的種種,也連帶的包含認真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有一種高明的寫作風格,就是用最直白的口吻,最單純的描述著事物,無需讓讀者難以參悟作者本意,更不必刻意展現自己的文采何等錦繡,卻能給人滿滿的情緒,能引人入勝。

這本小說大概就是這樣吧!文字看似簡單樸實,卻能扣人心弦,在舉凡存在的意義、生活的目的、親情、恐懼等等議題都能讓人共鳴--同時也得以反思「死亡」二字真正的意義。

有人說,最能打動人心的,只能是真正的情感、體悟。這本書除了談存在、談生死外,更能細微到跟讀者聊著包含浸水營古道在內的動植物品種、特徵,有賴於作者在屏東潮州小鎮的生活點滴。

如前所述,

“辯論一千次樹是什麼、樹應該是什麼,不如走進山中一次,看一棵樹”

作者在南方小鎮生活的近三年時光裡,是真正的走進了大武山下,才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本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日一兀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日日一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14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大牌出版 「敲門也沒用,有本事就自己開門進來。」在宗助的想像裡,門對面的守門人這樣對他說著。 當一個人腦中明明就具有開門的方法,但卻沒有實際開門的能力;當一個人既羨慕根本不知門存在的蠢貨,又景仰那些不假思索大方跨入門內的虔誠信徒的時候。 這個人似乎注定是不幸的。 在《門
Thumbnail
2021/04/14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大牌出版 「敲門也沒用,有本事就自己開門進來。」在宗助的想像裡,門對面的守門人這樣對他說著。 當一個人腦中明明就具有開門的方法,但卻沒有實際開門的能力;當一個人既羨慕根本不知門存在的蠢貨,又景仰那些不假思索大方跨入門內的虔誠信徒的時候。 這個人似乎注定是不幸的。 在《門
Thumbnail
2021/03/12
作者:馬克思 出版:聯經 稱其為近代最重要的一本書應該也不為過,《資本論》著實威名赫赫。 適合外行人閱讀的書 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也適合閱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受眾本來就是工人階級。在序裡,作者已經表明,除了最前面的一小部分讀來辛苦之外,後面均能水到渠成。 實際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是符合事實的
Thumbnail
2021/03/12
作者:馬克思 出版:聯經 稱其為近代最重要的一本書應該也不為過,《資本論》著實威名赫赫。 適合外行人閱讀的書 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也適合閱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受眾本來就是工人階級。在序裡,作者已經表明,除了最前面的一小部分讀來辛苦之外,後面均能水到渠成。 實際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是符合事實的
Thumbnail
2021/03/03
走在地圖上所標示,通往樂園唯一正確的路徑上,他們曾以為全人類終將能擺脫鎖鍊,能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但霧越來越濃、山徑越走越窄,進退維谷的人們,卻死也不承認自己可能走錯了路。
Thumbnail
2021/03/03
走在地圖上所標示,通往樂園唯一正確的路徑上,他們曾以為全人類終將能擺脫鎖鍊,能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但霧越來越濃、山徑越走越窄,進退維谷的人們,卻死也不承認自己可能走錯了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著對人生的疑問繼續抱恙生活,結果是週期性的懷疑自己,解藥是閱讀,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不明白自己人生的人絕不僅僅我一人。可惜藥大多不是萬能,有些人偏愛幸福傷風素,我卻只有必理痛能醫。 我很喜歡龍應台,她像是生命的前輩,總在想她這些關於人類的思考,關於人文精神的理解,到底是從何以來。週期性懷疑自己的時候,
Thumbnail
帶著對人生的疑問繼續抱恙生活,結果是週期性的懷疑自己,解藥是閱讀,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不明白自己人生的人絕不僅僅我一人。可惜藥大多不是萬能,有些人偏愛幸福傷風素,我卻只有必理痛能醫。 我很喜歡龍應台,她像是生命的前輩,總在想她這些關於人類的思考,關於人文精神的理解,到底是從何以來。週期性懷疑自己的時候,
Thumbnail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的生活支柱。」 本書集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生命智慧、樹木小知識、生活體悟、自然蘊含的哲理 喚起我許多與山林樹木有關的記憶
Thumbnail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的生活支柱。」 本書集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生命智慧、樹木小知識、生活體悟、自然蘊含的哲理 喚起我許多與山林樹木有關的記憶
Thumbnail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Thumbnail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Thumbnail
《凝望一棵開花的樹》-王長敏 我在雜亂的、破舊的村莊,寂寞地走過漫長的雨季。將我年少時的眼光,從晦暗的日子裡打撈出來的是一棵棵開花的樹,它們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淨了我的靈魂。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凝望一棵開花的樹》-王長敏 我在雜亂的、破舊的村莊,寂寞地走過漫長的雨季。將我年少時的眼光,從晦暗的日子裡打撈出來的是一棵棵開花的樹,它們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淨了我的靈魂。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我們踏上森林家屋前不太明顯的小路,叢生的雜草不經意的蔓生在沿途的石磚,一旁是大片的芭蕉林偶爾散出果實成熟的氣味,走入這條帶著神秘感的小徑,天空逐漸被林木遮蔽,不禁期待童話中的奇幻發生,穿過這條森林隧道後,小而別緻的圖書館隱身在大片的無法唱名的植物之後。
Thumbnail
我們踏上森林家屋前不太明顯的小路,叢生的雜草不經意的蔓生在沿途的石磚,一旁是大片的芭蕉林偶爾散出果實成熟的氣味,走入這條帶著神秘感的小徑,天空逐漸被林木遮蔽,不禁期待童話中的奇幻發生,穿過這條森林隧道後,小而別緻的圖書館隱身在大片的無法唱名的植物之後。
Thumbnail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有一天你進入最後的、絕對的黑暗 從黑暗往回看那有光的地方 你就會知道 其實 我們所有的、所有的人都是 緣那麼淺 愛那麼深
Thumbnail
有一天你進入最後的、絕對的黑暗 從黑暗往回看那有光的地方 你就會知道 其實 我們所有的、所有的人都是 緣那麼淺 愛那麼深
Thumbnail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Thumbnail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第二日,穿過正午的暑熱在活動的一小時前到達松園,立刻慶幸有提早抵達,一整片的古老松樹,高聳美麗如四面環繞的山林,樹蔭篩落光線,零碎的落在草皮,木棧道和爬滿藤蔓的建築物上,風一搖動,光線移位一刻
Thumbnail
  第二日,穿過正午的暑熱在活動的一小時前到達松園,立刻慶幸有提早抵達,一整片的古老松樹,高聳美麗如四面環繞的山林,樹蔭篩落光線,零碎的落在草皮,木棧道和爬滿藤蔓的建築物上,風一搖動,光線移位一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