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聽見歌 再唱》不一樣的歌聲,再一次的感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去了一個布農族的森林基地,引導員教我們族人們唱歌的方法。

「齁、齁、嘿------」

「這個尾音呢,大家可以隨自己的心情來決定要上揚還是下沉。不論怎麼唱都可以,我們布農唱歌大家都唱得不一樣,但是,合起來就是很好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齊柏林導演《看見台灣》最後一幕在玉山頂上唱歌的孩子們感動了許多人,他們是信義鄉久美部落馬彼得校長創建的「原聲童聲合唱團」。由合唱團真實故事改編的《聽見歌 再唱》,講述布農部落的小學即將被廢校,學校中的體育老師方雅各 (馬志翔 飾)以及來代課的音樂老師黃韻芬 (Ella陳家樺 飾)臨時將學校孩子組隊,在短短三個月內參加歌唱比賽的經過。

  重複他人的練習就不是創新,沒有文化底蘊的表演就容易流於形式。山上的孩子到了平地,聽到自己的聲音跟其他合唱團不一樣,他們懼怕的說:「他們是對的,我們的唱法是錯的。」儘管再努力想要貼近平地的合唱團評審標準,還是走錯路,迷了途。

  我想這部片的精彩就從迷途後開了頭:方雅各與黃老師回到家鄉跟耆老請教布農唱歌的方法。其實我們雖然跟大家不一樣,但不一樣並不一定就是不好。而且提到合唱,世界上又有幾個合唱團能夠贏過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布農族pasibutbut (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八部合音呢 ?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唱而已。

  這類故事的走向很容易淪為俗套或濫情,但《聽見歌 再唱》並沒有。每個角色的表演都恰到好處,連最熱血的方雅各老師都不會讓人感覺他過於空泛無趣,Ella飾演的平地代課老師也是稱職的綠葉。跟幾部題材涉及原住民部落的電影如《太陽的孩子》或《只有大海知道》相比,《聽見歌 再唱》比較不那麼聚焦在原民議題上,而也更適應大眾的口味。但導演並沒有粉飾太平,片中的支線徐詣凡與撒基努飾演的父親們,恰如其分地點出山上孩子們面臨的家庭與經濟困難,而從一開始的反對最後轉變到支持,也代表連部落的大人們都因為孩子的合唱團而重新獲得了信心與希望;在沒有人給予過掌聲的地方,終於有一天被點燃擦亮了。

  這是一部映照內心的電影,方雅各、黃老師還有山上的孩子們都在某些時刻失去信心,但在不放棄練唱比賽的過程中又因彼此支持而重新獲得了力量。這個力量連結著布農吟唱的文化,藉由一個偏鄉國小笑中帶淚的奮鬥紀錄帶出千年長存在台灣島嶼上的古老詩篇。《聽見歌 再唱》這個標題的意思即是布農合唱的精髓:「唱歌之前先聽別人在唱什麼,聽清楚了才一起唱,後面加進來的聲音,要讓前面的聲音更好聽,合起來就是剛剛好的好聽。」

  每個人唱的都不一樣,但合起來就是這麼好聽,也是這個族群融合的島嶼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吧。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到FB追蹤最新消息喔:Mint Cand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樹懶的生活-avatar-img
2021/04/21
也肯定就是因為每個都唱的不一樣,所以加起來,才會那麼的,剛剛好的好聽!
薄荷糖-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22
謝謝slothlife的肯定與喜歡!一定也是看過電影受到感動的人們之一
avatar-img
薄荷糖的沙龍
92會員
39內容數
仰望夜空,有許多的星,每一顆星都是一個故事。 身為普通而認真的讀者/觀眾,請讓我寫封情書給這些繁星,收藏著仰慕,送上天際。
薄荷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在攝影的領域,瀧本幹也的作品始終帶有一種詩意的抽離感,他的影像不僅承載故事,還為角色與觀眾之間築起一道無聲卻強烈的情感橋樑。在是枝裕和執導的《宛若阿修羅》中,他再次展現了這種特質,透過極具象徵性的場景調度與光影運用,使這部家庭倫理劇,進入更具隱喻層次的視覺語境。
Thumbnail
2025/03/29
在攝影的領域,瀧本幹也的作品始終帶有一種詩意的抽離感,他的影像不僅承載故事,還為角色與觀眾之間築起一道無聲卻強烈的情感橋樑。在是枝裕和執導的《宛若阿修羅》中,他再次展現了這種特質,透過極具象徵性的場景調度與光影運用,使這部家庭倫理劇,進入更具隱喻層次的視覺語境。
Thumbnail
2024/08/04
公路電影總是耐人尋味,人生中後悔與欲遺忘之事,皆可藉其遠離與逃避;它也掀起人的壓抑與改變的慾望,透過出走看不到終點的旅行,似乎就能走向不一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04
公路電影總是耐人尋味,人生中後悔與欲遺忘之事,皆可藉其遠離與逃避;它也掀起人的壓抑與改變的慾望,透過出走看不到終點的旅行,似乎就能走向不一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04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2024/08/04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合唱團成員有 21 位,佔了全校將近 6 成的人數,在112 年獲得第一次參加全國賽的機會。影片為 113 笨港國小合唱團的孩子代表桃園參加的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Thumbnail
合唱團成員有 21 位,佔了全校將近 6 成的人數,在112 年獲得第一次參加全國賽的機會。影片為 113 笨港國小合唱團的孩子代表桃園參加的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Thumbnail
第一次聽 #原聲童聲合唱團 的演出。 原聲15年了,我這才第一次聽到孩子們的歌聲。 過去只有耳聞,或是在哪兒無意中聽過〈拍手歌Kipahpah ima〉片段,我恐怕和不少人一樣,誤會原聲就是發展原住民孩子歌唱的音樂組織⋯⋯ 託Amy姐的福,我才有幸能聽藍蔚老師、紅蓮校長、和道大哥侃侃分享原聲故事,而
Thumbnail
第一次聽 #原聲童聲合唱團 的演出。 原聲15年了,我這才第一次聽到孩子們的歌聲。 過去只有耳聞,或是在哪兒無意中聽過〈拍手歌Kipahpah ima〉片段,我恐怕和不少人一樣,誤會原聲就是發展原住民孩子歌唱的音樂組織⋯⋯ 託Amy姐的福,我才有幸能聽藍蔚老師、紅蓮校長、和道大哥侃侃分享原聲故事,而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因為《看見台灣》這部電影知道了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 感謝齊柏林導演,用不同的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和看見了台灣的美. 感謝馬彼得校長和原聲童聲合唱團的小朋友,讓我們聽見了台灣的美妙歌聲. 拍攝這段影片,背後也是有故事的.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因為《看見台灣》這部電影知道了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 感謝齊柏林導演,用不同的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和看見了台灣的美. 感謝馬彼得校長和原聲童聲合唱團的小朋友,讓我們聽見了台灣的美妙歌聲. 拍攝這段影片,背後也是有故事的.
Thumbnail
《臺灣音畫》 當初的確是因為鮑元愷教授《臺灣音畫》交響詩而來觀賞這部電影,主要是被文宣裡「四百年來最美麗的音緣」所吸引,更很好奇想瞭解一位中國作曲家對於臺灣文化的觀點,他是如何對臺灣的歌謠產生興趣,又是怎麼跟這片土地的人們互動。 確實,藉由影像,我們用雙眼去聆聽臺灣的聲音,感受土地的脈動,記錄了無窮
Thumbnail
《臺灣音畫》 當初的確是因為鮑元愷教授《臺灣音畫》交響詩而來觀賞這部電影,主要是被文宣裡「四百年來最美麗的音緣」所吸引,更很好奇想瞭解一位中國作曲家對於臺灣文化的觀點,他是如何對臺灣的歌謠產生興趣,又是怎麼跟這片土地的人們互動。 確實,藉由影像,我們用雙眼去聆聽臺灣的聲音,感受土地的脈動,記錄了無窮
Thumbnail
如果問你「什麼是原住民音樂?」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喔嗨央」嗎?抑或是「那魯灣」? 如果是這樣,《Elug》這張由太魯閣青年協力錄製的專輯將會打破你對原住民音樂的固有印象。
Thumbnail
如果問你「什麼是原住民音樂?」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喔嗨央」嗎?抑或是「那魯灣」? 如果是這樣,《Elug》這張由太魯閣青年協力錄製的專輯將會打破你對原住民音樂的固有印象。
Thumbnail
台九線上無盡的稻浪,搭配金色的陽光,風一陣一陣吹來。騎車馳騁在台九線上的我,根本就是《風之谷》女主角啊!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怎麼可以少了王宏恩的《布谷拉夫》?他的第一張專輯百聽不膩,而且布農族語發音相對簡單,跟著哼兩句是沒問題的。一起來,布谷拉夫、布谷拉夫。
Thumbnail
台九線上無盡的稻浪,搭配金色的陽光,風一陣一陣吹來。騎車馳騁在台九線上的我,根本就是《風之谷》女主角啊!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怎麼可以少了王宏恩的《布谷拉夫》?他的第一張專輯百聽不膩,而且布農族語發音相對簡單,跟著哼兩句是沒問題的。一起來,布谷拉夫、布谷拉夫。
Thumbnail
粵語、英文、日文、客家、台語、原住民語、無論哪種都一樣,若不懂語言的傳達,不會知道歌曲的要傳達的思想。人聲演唱就成了樂器的一種,變成像是聽演奏曲的狀態。
Thumbnail
粵語、英文、日文、客家、台語、原住民語、無論哪種都一樣,若不懂語言的傳達,不會知道歌曲的要傳達的思想。人聲演唱就成了樂器的一種,變成像是聽演奏曲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