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眼睛,自駕車的技術各自登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新發表的極狐阿爾法S,搭載華為自駕系統

上週4/17晚,華為公布了可搭載華為自駕系統的電動車「極狐阿爾法S」,自駕路測影片中可以看到在複雜的城市車道中在面對橫跨馬路的行人、紅燈路口停頓起步,路口竄出轉彎車輛,以及狹窄車道的錯車等等都順利平滑的完成。這個影片驚豔了市場,而本來在自駕車競爭中不算太前的華為也展現自己的實力,目前該款車型搭配華為系統已經報價38.89萬人民幣起(約等於169萬台幣)就期待該款車型實際銷售後的市場反饋。

Waymo自駕車

Cruise自駕車

順道介紹一下自駕車技術的分類,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標準,可分為0~5級。 從等級0無任何自動功能、到等級5的完全電腦自動操作。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大概都在等級1有著車輛偏移預警之類的,而有開發自駕功能的電動車則都大約略在等級2左右輔助汽車駕駛進行操作。等級3就是進入自動駕駛範疇,大部分行車由電腦操作,但還是需要駕駛隨時依狀況接手操控。等級4則是幾乎不用駕駛,可讓系統自行上路並自行到達設定目的地,除非特殊狀況下才需要額外接手,這邊已經是可以進行無人接送運輸服務的等級。自駕車在美國比較領先的是Google體系的Waymo 和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Walmart最近才宣布要購入Cruise的股權進入自駕技術的服務)。其他比較有名的還有Amazon去年收購的Zoox,Ford的Argo和新創公司Nuro等等,當然各大知名車廠也有各自的自駕車技術以及聯盟的發展。

Lidar視覺

自駕車可以分成三部份包含1. 觀察感測環境(怎麼「看」)、2. 規劃路線途徑(要去哪怎麼去),以及3. 電腦判斷操作反應(如何應對任何狀況)。討論到自駕車如何「看」,也就是對周遭動態環境的判讀已做出反應,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做法是使用Lidar(光達或稱雷射雷達),來做距離測量感測環境,通常會混和配相機鏡頭加上雷達,再搭配精準地圖圖資來掌控全面行車資訊,運用晶片運算和和過去資料的學習優化來達到人類駕駛的表現反應。

但Lidar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成本,目前據報導Lidar成本約略要1萬至數萬美金,隨著量產降低成本可能也要在$5,000-$7,000之間的成本,這對於想要讓自駕車能夠進入有競爭力的售價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於是自駕車產生另外一種陣營也就是現在最大的電動車商Tesla所採用的已相機鏡頭為主搭配雷達和超聲波感測等等以及加上「其他Tesla車輛提供的行車資訊」來實現自駕技術,目前Tesla一年銷售50萬輛車,的確是有路面網絡的資訊優勢。而在堅持採用相機鏡頭當眼睛而拒絕Lidar的作法下,Elon Musk這幾年一直持續唱衰採用Lidar的自駕系統,除了成本昂貴之外,他認為使用視覺影像技術搭配AI學習來對複雜且突然發生的狀況做出對應的反應更有利,而且光達需要搭配很精確的圖資,目前只能在幾個主要城市上達到需要的資訊,但Tesla可以靠著已經在路上行駛的Tesla車輛收集的資料來訓練AI,提升自駕技術與操作,大量的真實世界資料是Tesla所掌握很大的優勢,也是其他競爭者難以企及的地方。BTW,Musk討厭Lidar到會讓汽車造型醜陋的理由都拿出來了…

目前Tesla大概只落在L2.5左右,比起其他自駕車已經在L3 or L4有一點差距,但Musk很有信心的喊話說今年2021就可以非常接近實現L5,雖然根據過去幾次他對於FSD的喊話都有點椪風,而且之前揭露Tesla寫給加州管理局的信中顯示其實Tesla的FSD只有L2而已,但還是可以來期待一下。

很實際的是,光達價格這件事情是所有自駕車商都繞不過去的問題,比起其他自駕車專注在開發系統上還沒有討論商業化的問題,已經有大量電動車販售經驗的Tesla在就現實面上的考量或許更貼近現實,畢竟等到未來兩方陣營在自駕車等級上的差異或許在售價的考量是可以被消費者忽視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terC的視界
21會員
41內容數
世界很有趣,運動很有趣,收藏很有趣。
PeterC的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Funko Pop!這個名字已經深深植入全球玩具收藏愛好者的心中。它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將流行文化、個性風格和玩具收藏完美融合在一起。Funko Pop!的公仔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廣泛的題材,成為粉絲表達自我、展示喜好的重要媒介。
Thumbnail
2025/04/30
Funko Pop!這個名字已經深深植入全球玩具收藏愛好者的心中。它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將流行文化、個性風格和玩具收藏完美融合在一起。Funko Pop!的公仔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廣泛的題材,成為粉絲表達自我、展示喜好的重要媒介。
Thumbnail
2025/04/24
泡泡瑪特(Pop Mart)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注於潮流玩具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初期,泡泡瑪特的定位與許多傳統零售商相似,出售各類生活用品,例如文具、家居商品等。然而,創始人王寧敏銳地察覺到潮流玩具市場在中國尚屬藍海領域,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Thumbnail
2025/04/24
泡泡瑪特(Pop Mart)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注於潮流玩具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初期,泡泡瑪特的定位與許多傳統零售商相似,出售各類生活用品,例如文具、家居商品等。然而,創始人王寧敏銳地察覺到潮流玩具市場在中國尚屬藍海領域,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Thumbnail
2025/04/09
Amazon Go,這個名字在2016年橫空出世,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傳統零售業的夜空。它描繪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購物場景:沒有排隊,沒有收銀員,拿了商品就能走,就像從自家冰箱拿東西一樣輕鬆自在。「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這個簡潔而富有魔力的口號,瞬間點燃了人們對未來購物的無限遐想..
Thumbnail
2025/04/09
Amazon Go,這個名字在2016年橫空出世,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傳統零售業的夜空。它描繪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購物場景:沒有排隊,沒有收銀員,拿了商品就能走,就像從自家冰箱拿東西一樣輕鬆自在。「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這個簡潔而富有魔力的口號,瞬間點燃了人們對未來購物的無限遐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3年10月21日豐田汽車公佈正在開發的智慧汽車化技術的概要。這次公開的智慧車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未來將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於商用車輛,而目的則在為用戶提供新的出遊體驗。 【Digitalized Intelligent Cockpit(數位化智慧座艙)】
Thumbnail
2023年10月21日豐田汽車公佈正在開發的智慧汽車化技術的概要。這次公開的智慧車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未來將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於商用車輛,而目的則在為用戶提供新的出遊體驗。 【Digitalized Intelligent Cockpit(數位化智慧座艙)】
Thumbnail
去年阿財有分享過自動駕駛技術各個解決方案的路線選擇,當時我就有提到過我認為傳統車廠為什麼不走純視覺路線的可能原因,這邊再稍微分享一下: 首先在講純視覺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純視覺是如何計算深度的,目前用相機拍到的影像計算深度有單目視覺、雙目視覺、運動結構恢復(sfm)等再搭配AI模型,可以搜尋Pseud
Thumbnail
去年阿財有分享過自動駕駛技術各個解決方案的路線選擇,當時我就有提到過我認為傳統車廠為什麼不走純視覺路線的可能原因,這邊再稍微分享一下: 首先在講純視覺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純視覺是如何計算深度的,目前用相機拍到的影像計算深度有單目視覺、雙目視覺、運動結構恢復(sfm)等再搭配AI模型,可以搜尋Pseud
Thumbnail
特斯拉除了是史上開發速度與產品迭代最快的汽車,在製造環境與設備所下的功夫,也造就生產規模化極高的能力。透過資訊科技、材料科學與商業模式創新,特斯拉正在改變的不僅是汽車業,而是所有產業的自動化未來。
Thumbnail
特斯拉除了是史上開發速度與產品迭代最快的汽車,在製造環境與設備所下的功夫,也造就生產規模化極高的能力。透過資訊科技、材料科學與商業模式創新,特斯拉正在改變的不僅是汽車業,而是所有產業的自動化未來。
Thumbnail
最近看到許多朋友和大V都在年度總結檢討,阿財也來一個-兼職自媒體人第一年的總結與心得。此篇跟阿財FB粉專內容差不多,不過方格子的版本看起來更舒服~ 那阿財2021主要做了兩個系列的影片(播放清單在延伸閱讀) 自動駕駛技術分享 元宇宙技術分享
Thumbnail
最近看到許多朋友和大V都在年度總結檢討,阿財也來一個-兼職自媒體人第一年的總結與心得。此篇跟阿財FB粉專內容差不多,不過方格子的版本看起來更舒服~ 那阿財2021主要做了兩個系列的影片(播放清單在延伸閱讀) 自動駕駛技術分享 元宇宙技術分享
Thumbnail
上週特斯拉股價終於突破新高,往900大關邁進,恭喜所有大股東小股東奈米股東們,但我們也不能因為特斯拉目前的成功而自滿,在自動駕駛道路上有許多競爭對手相繼出爐,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針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科普,我們根據特斯拉2021 AI day的介紹了解特斯拉如何完成自動駕駛~
Thumbnail
上週特斯拉股價終於突破新高,往900大關邁進,恭喜所有大股東小股東奈米股東們,但我們也不能因為特斯拉目前的成功而自滿,在自動駕駛道路上有許多競爭對手相繼出爐,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針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科普,我們根據特斯拉2021 AI day的介紹了解特斯拉如何完成自動駕駛~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