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是在2010年底吧,在台中的呼嚕咖啡館FORRO CAFE,我約朋友一同前去聽雷光夏的現場,音樂溫暖動人且直觸心底最深處,即便是這麼多年以前的事了,想來卻依舊深刻美好。
記得還有侯志堅與雷光夏一同在現場演奏,電影
《第36個故事》的場景是在朵兒咖啡館,而身為這一部電影的配樂製作,兩個人一起在咖啡館裡演出似乎是再適合不過了。也還記得那一晚,在快結束前雷光夏開始傳遞麥克風,希望我們說一說話,可以說說自己或想成為的什麼。
記得一位喜愛潛水的人,熱情的說著對海洋的感受,彷彿要讓自己成為美人魚般的徜徉於海水之中。 在雷光夏低吟的聲音陪襯下,麥克風逐一在每個人手中流轉,轉到了我的手上,我只說了一句話:「我想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語畢,便把麥克風傳遞給朋友。
又大約是前年吧,朋友忽然間透過LINE傳來了一張照片,是那一天在呼嚕咖啡館的入場票,並展開了對話:
「整理東西時發現的,那晚的音樂很美好,而那一天說的話,妳還記得嗎?」
「我還記得,但老實說不記得妳說了什麼。」
「也不記得自己說什麼了,但你說的那一句我記得很清楚,有故事的人。
十年後
我,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了嗎?
2019年底,還記得在新手媽媽時期,在每天睡不飽的間歇性睡眠狀態下,某一天因為需要用到照片而去翻在臉書上的大頭照來用,看見了2010年在紐西蘭獨自旅行時的一張自拍,便有感而發的寫出了這樣的臉書貼文。
需要照片,於是乾脆到FB上去抓,瀏覽時看到以前曾上傳過的大頭照,而十年前在紐西蘭的這張自拍,我想好好記得那時候的自己。
第一次看到皚皚白雪是在庫克山,將腳踩踏進雪的那一刻,竟然落淚了。年輕時曾幻想與戀人一起倒在雪地裡玩,但誰也沒有帶過我賞雪,而我自己帶自己來看了。
一個月在紐西蘭的獨自旅行,出發前只訂了機票和當晚住宿,到了後買足夠時數的Magic Bus開始環島,點到點之間的住宿全是YHA,不用思考也不用花時間找。由於沒做功課,到了才發現是淡季,整間YHA只有三個人,還遇到下了整天的大風雪,沒關係,窩在溫暖的YHA看著窗外的漫天大雪也是種享受。
那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小筆電也剛好在出發前壞了,整趟旅程陪著我的是一把ukulele、一本書和一台塞滿音樂的iPod。
還記得每個城鎮遇到的人剛好都來自不同國家,日本德國韓國巴西美國台灣馬來西亞...等,一個人旅行很孤單也很美好。
今後不太可能獨自旅行了,但會記得那時候的自己,雖然那麼多年過去,我好像還是沒成為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但沒有關係了,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就好了。
在紐西蘭遇見的馬來西亞人Jeniffer,我們是同房室友,相遇不到一天也只是在房間裡聊聊天而已,甚至連一起出門活動都沒有。而十年後,她在我這篇臉書貼文下的留言,讀著這些文字,覺得真的很美好。
聽
聽故事的人。誰不愛聽故事呢?在成長過程中喜歡聽一些奇幻的、有一點脫離現實的,彷彿能從讀書的苦悶日子裡解脫的有趣故事,大了一點後喜歡聽
人生故事,對於那些精彩的經驗感到好奇,彷彿能透過他人的眼睛來看世界。
說
說故事的人。當了媽媽後,總會想要說些故事給小孩聽,雖然他才一歲半整個是有聽沒有懂的感覺,大多時候也都是在任意的翻書以及撕毀書本,但也沒有關係,等他長大了慢慢就會聽了吧!而且,誰說繪本只是專屬於小孩的讀物呢,
說的同時彷彿也像在說給自己聽。
寫
寫故事的人。去年在方格子的鼓勵與幫忙下,我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這個平台了,也因為協助我的編輯透露說很喜歡
這一篇,就此激發出了靈感,想寫一寫關於我在泰國所遇見的人,寫一寫在四周圍認真生活的人們,特別是在社會底層生活的勞動階級,他們的生活與腳步。
還記得靈感迸發的那一天,在聽著老公敘說他今天所遇到的貨車司機,司機和他聊著在工作上所遇到了五四三,順便打發一下等待貨物搬上車的時間。聽著老公的轉述,我才知道貨車司機的時間其實都很寶貴,一個不小心的等待就影響到下一個地點的連接,而犧牲的是他們自己的時間啊!
我,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了嗎?
沒有,也或許有,在某些人的眼裡或許我的人生際遇對他們來說是有趣的,雖然對自己而言,感覺還是不夠精彩還是可以再多一點什麼。但,這或許也不重要了,生活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了。
起碼,我可以當一個聽故事的人,當一個好的聆聽者。又或者,我可以當一個寫故事的人,把我所聽見的以文字方式記錄下來。要不然,我也可以是個說故事的人,把繪本上的圖文描述給小孩聽,在他的眼裡耳裡和心裡,我應該可以是個會說故事的媽媽。(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