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早歸》弦樂四重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作品為參加新北市所舉辦之《屬於新北的歌》編曲徵件發表記事:
2021.4.28 @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音樂廳

作曲:楊三郎作曲
作詞:那卡諾作詞
原唱:紀露霞
弦樂四重奏編曲(2021):李婉菁

將經典歌曲重新編曲,像是把熟悉的好故事重拍一部電影,既有原汁原味,又有當下這個時代藝術家不同的喜好與處理方式。而重新編曲台語老歌,映照出不同的感動,更在交會的時光隧道中與台灣歷史綿綿相連。第一次聽到一個非常喜歡的改編版本,是台灣歌手齊秦在1994年所發行的專輯《暗淡的月》之中所收錄的《望你早歸》搖滾樂風的編曲。後來一直覺得《望你早歸》應該也還有更多變化優美的和弦聲響可以編入,還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為這首曲子編出不同的版本。這一次為大家呈現的弦樂四重奏版本,在編曲手法上以和聲音響與器樂的層次為主要考量,並加上配樂或流行音樂常有的樂句行進方式來安排前奏、間奏與尾奏的編曲設計。樂曲演奏技法上並不太困難,希望廣為大眾所聆聽,也提供給弦樂演奏家或是學習者,可以很快地應用這個版本,在許多合適或需要的場合,演奏這首美麗的《望你早歸》。

楊三郎與那卡諾在1946年創作此曲初始,當時終戰前的台灣社會充斥著期盼台籍日本兵伕返台回家的心情,而影射在這首《望你早歸》當時被吟唱的氛圍。近年來許多社運活動中《望你早歸》亦常被傳唱,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首美麗的歌曲在台灣各處,隨時陪伴著受難的人與他們的親人,在心中點燃起一線光亮。編曲的過程中在網路上找到原創者的親筆手稿,見到當時的流行音樂創作者工整的五線譜記譜,清晰標明的樂句、附點、休止符等等,看這些詳細的紀錄令我十分感動。因為近年來的流行音樂工作者,大多省略了這些看似不必要,其實是很需要的細緻步驟。另外,這首編曲對於曲終的設計,應用了皮卡弟終止式(Picardy Third,大三和弦)的聲響,這是一份深深的祝福,終歸希望受難者重獲光明,與家人團聚。


編曲人介紹:

李婉菁
台南西拉雅人,自幼與父親李茂松教授學習音樂。東吳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管風琴,師事宋允鵬教授、陳相瑜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Dr. Geoffrey Wright。音樂創作曾多次獲選呈現於國際電腦音樂研討會(ICMC)、美國紐約電子音樂節(NYCEMF)、德國漢堡聲音藝術節(kling gut!)、Internationales-musikinstitut Darmstadt、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ManiFeste, IRCAM) 等。

從事廣告相關工作15年,近年來多方參與於牯嶺街小劇場音樂與聲響策展,亦擔任多部紀錄片、戲劇、舞蹈與電影配樂。曾為音樂劇《黑暗巴洛克》音樂總監,閃靈樂團《賽德克巴萊》專輯鍵盤手,探索頻道《迷樣島嶼》配樂、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TSL) 節目《聲響窩嗑夏》主持人。有志於音樂創作之推廣與培訓,常於不同城市舉辦音樂創作工作坊,期許更多人享受音樂創作,加入音樂創作的行列。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

詳細經歷可參考國藝會作曲家資料庫:https://reurl.cc/Q3xdE5

演出者介紹:

蔡伯彥(第一小提琴)

來自於台中市大甲,11歲開始學習小提琴,目前研讀於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啟蒙於陳怡達老師,曾師事陳美智老師、林國華老師、洪寅洲教授,現師事路耀祖教授。在校期間參加了《輔醫元年‧天籟繚繞》和《感恩祭樂展》,2020年也擔任《感恩祭樂展》樂團首席;也曾於2019年跟班上同學合開聯合音樂會。同年舉辦了個人獨奏會。

辜品瑄(第二小提琴)

出生於台北市,目前就讀輔大音樂系碩士班,主修小提琴,曾師事蔡菁秀、廖年賦、林雅皎、黃亭綺,現師事路耀祖老師。多次參與台北世紀青少年管弦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羅大佑新歌《叮嚀》管弦樂團錄音;藝起飛揚:黃子佼X吳淡如X離藝術館公益義賣聯展弦樂四重奏音樂演出等。

許棣雯(中提琴)

1998年⽣於台灣,現就讀輔仁⼤學⾳樂系主修中提琴、副修應⽤⾳樂及錄⾳⼯程。 現代電⼦實驗⾳樂相關創作師事李婉菁老師,鑽研中提琴與電⼦聲響的創作。曾參與C-LAB講座演出,發表創作“Covid-19 for Viola and Computer Generated Sound”,現為實驗⾳樂與影像創作團“福⾺林Formalin”《靈異⽇常》演出擔任中提琴⼿。

蘇聖軒 (大提琴)

目前就讀於輔仁大學音樂系研究所,主修大提琴,曾師事陳宗慧老師、顧美渝老師、周幼雯老師、吳姿瑩老師。曾參加春之聲管弦樂團A團多次赴國家音樂廳演出,並擔任B團大提琴首席。2019年於巴赫廳舉辦蘇聖軒大提琴獨奏會。受邀參與多名知名歌手MV拍攝,近期參與李權哲之最新專輯錄製(即將發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ra Tavali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Sandra Taval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3
在自己的國家,就可以靠自己
Thumbnail
2022/07/23
在自己的國家,就可以靠自己
Thumbnail
2022/07/17
Sandra Tavali 2022.7.17 演奏,在場館理   「表演與美術館」是近年來熱絡的主題。場館從平面靜態進入數位動態、跨領與展演等有諸多討論。《美術館裡的獨奏者》組曲,是為這個議題而啟發的成形。 音樂內容與演出形式 第一樂章:《少年超時空》 (5’00~6’00”) 小提琴獨奏
Thumbnail
2022/07/17
Sandra Tavali 2022.7.17 演奏,在場館理   「表演與美術館」是近年來熱絡的主題。場館從平面靜態進入數位動態、跨領與展演等有諸多討論。《美術館裡的獨奏者》組曲,是為這個議題而啟發的成形。 音樂內容與演出形式 第一樂章:《少年超時空》 (5’00~6’00”) 小提琴獨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插曲,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Thumbnail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插曲,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Thumbnail
可愛兔年開始至今,過得都還好嗎? 風編帶著大家回顧,關於新年第一季的各種好音樂,從古典一路到搖滾,通通都有!
Thumbnail
可愛兔年開始至今,過得都還好嗎? 風編帶著大家回顧,關於新年第一季的各種好音樂,從古典一路到搖滾,通通都有!
Thumbnail
關於這一張專輯: 這是第一張以實體CD形式發行的音樂專輯,算是台灣音樂發行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之前有發過卡帶和黑膠,而CD的發行僅隔幾個月。 這張專輯一直被我歸類在民歌,因為其中一首歌太經典,幾乎出現在當時各種版本的吉他彈唱簡譜歌本裡。 這一張專輯其實是一個女子的半生自傳,所以應該是一張概念專輯。
Thumbnail
關於這一張專輯: 這是第一張以實體CD形式發行的音樂專輯,算是台灣音樂發行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之前有發過卡帶和黑膠,而CD的發行僅隔幾個月。 這張專輯一直被我歸類在民歌,因為其中一首歌太經典,幾乎出現在當時各種版本的吉他彈唱簡譜歌本裡。 這一張專輯其實是一個女子的半生自傳,所以應該是一張概念專輯。
Thumbnail
前主管邀約一起去音樂。 太開心了,最近過得頹廢又沒文化,這真是及時雨,趁機灌溉一點點優雅和氣質,希望或多或少能吸收一些。 這場由歐德集團主辦的音樂會,演出者,指揮為林天吉,小提琴獨奏是蘇顯達教授,還有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上半場的曲目其中【鮑元愷 台灣音畫交響組曲】,耳朵聽著美妙音樂,眼睛看著美麗、漂
Thumbnail
前主管邀約一起去音樂。 太開心了,最近過得頹廢又沒文化,這真是及時雨,趁機灌溉一點點優雅和氣質,希望或多或少能吸收一些。 這場由歐德集團主辦的音樂會,演出者,指揮為林天吉,小提琴獨奏是蘇顯達教授,還有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上半場的曲目其中【鮑元愷 台灣音畫交響組曲】,耳朵聽著美妙音樂,眼睛看著美麗、漂
Thumbnail
《淡淡幽情》,是1982發行鄧麗君親身參與策劃的第一張唱片。與其他專輯不同,12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是經過上千年歴史驗證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由鄧麗君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温柔多情,甚有唐宋風範。
Thumbnail
《淡淡幽情》,是1982發行鄧麗君親身參與策劃的第一張唱片。與其他專輯不同,12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是經過上千年歴史驗證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由鄧麗君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温柔多情,甚有唐宋風範。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三拍子鋼琴響起,降B小調的行版樸實進行著,有一段故事訴說者的台語嗓音,由極少數的音符緩緩滑行著。慢藏著一點點低音豎笛,想像空中飄散的枯葉乘著徐風慢慢撒下,而這小小的低音弦樂呢喃著,似乎訴說著這歲月更迭,如縮時攝影般看清這場景流逝的悲歡離合。 風吹拂過,陽光灑在小小的院子裡,降E小調流瀉的合成器溫柔地
Thumbnail
三拍子鋼琴響起,降B小調的行版樸實進行著,有一段故事訴說者的台語嗓音,由極少數的音符緩緩滑行著。慢藏著一點點低音豎笛,想像空中飄散的枯葉乘著徐風慢慢撒下,而這小小的低音弦樂呢喃著,似乎訴說著這歲月更迭,如縮時攝影般看清這場景流逝的悲歡離合。 風吹拂過,陽光灑在小小的院子裡,降E小調流瀉的合成器溫柔地
Thumbnail
眼觀鼻,鼻觀心,心照萬物,好不容易才能帶著自己的本色,踏破這些關卡。親自主理曲、編、監、唱的iii,用著最瑰麗的弦樂四重奏,刺激我們接近麻木了的五感。
Thumbnail
眼觀鼻,鼻觀心,心照萬物,好不容易才能帶著自己的本色,踏破這些關卡。親自主理曲、編、監、唱的iii,用著最瑰麗的弦樂四重奏,刺激我們接近麻木了的五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