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有聲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的音樂製作

2023/06/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 ▨ ▨ ▨ ▨ ▨ ▨ ▨
(本文寫於2021年11月)
來談談這部有聲書的音樂製作。
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有聲書封面
在這部有聲書製作的前期,有聲書編輯(我)曾經詢問作者朱宥勳:在書中這九位小說家當中,有沒有哪幾位跟「台灣民謠」有比較深的關聯。編輯原本以為,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很快就給出答案的問題。沒想到這個問題竟然被作者秒回:淵源最深的應該是鍾肇政!甚至還分享了許多參考資料到群組裡,來佐證他的說法。這讓編輯一度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問到了一位Siri還是Google?(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台灣文學的ABC。嗚嗚嗚ㄅ歉⋯⋯)
原來鍾老在世的時候,一直都非常推崇「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的音樂創作。鄧雨賢與鍾肇政,同為現今桃園市龍潭區一帶出身的客家人。即使鄧雨賢因為英年早逝,而不像鍾肇政經歷了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從日語跨到華語」的痛苦;但在日本時代晚期,由鄧雨賢譜曲、台語作詞家填詞的《望春風》和《雨夜花》等歌曲,都被日本政府強制填入日語歌詞,成為了日語軍歌,使鄧雨賢極為憤怒。而在鄧雨賢逝世、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又因為政治因素,「四月望雨」甚至還全都成為禁歌;直到1970年代,才終於重新被流行歌手翻唱。
歷經了跨語之苦的鍾肇政,想必十分能夠理解鄧雨賢面對自己的創作被強硬填詞的心境吧。鍾老在1976到1977年間,發表了以鄧雨賢生平為藍本的傳記式小說《望春風》;解嚴後,更號召各方人馬,舉辦了多場鄧雨賢紀念音樂會。貫穿了《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整本書的鍾老,既然如此推崇鄧雨賢的音樂創作,那麼以「四月望雨」作為這本有聲書的原創音樂發想,應該是幾乎確定的製作方向了。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這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在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著:「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聽完了《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有聲書的你,最喜歡哪一個章節的開場或結尾音樂呢?你發現了哪些音樂設計上的彩蛋了嗎?
余孟珂
余孟珂
廣播人、音樂人、出版人。偶爾講個話或是寫個字來賺錢。方格子這裡,主要是存放我寫過的長文,內容聚焦在影視、劇場、podcast、有聲書當中的語言與聲音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