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韓國〉遊學首爾。之十三:我以為我選修的是現代韓國史

2021/05/1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時間:2016年6月
現代韓國史正好在我們班上課,選修課時間我完全不用移動我的屁股。同班同學裡竟然沒半個人和我同一門課,我總是孤伶伶地在教室等候其他同學和老師進來。大家普遍認為現代韓國史不實用,所以不是熱門的選修課。
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強調他只是臨時代打的,預定教這門課的老師因故沒有出現,總之他是在不太情願的狀況下接下這門差事。老師接著強調接下來的課程,就算是書上寫的都可以懷疑,因為越接近現在的故事越容易有意識形態。雖然被大家認為是不實用的課,我已經開始喜歡這門課了。
韓國和台灣在現代史上有類似的進程,可以分成日帝強佔期、建國獨立、獨裁戒嚴、民主時代。我過去一直以台灣的角度去類比,然而開始釐清韓國歷史的複雜背景後,就可以知道韓國人對於統一及民主的態度為何與台灣人的統獨意識不一樣。
課程的時間軸從日俄戰爭後朝鮮半島被日帝殖民開始。正是世界局勢瞬息萬變的時期,大日本帝國正式入主朝鮮,造成人民極度反彈,民族主義運動遍地開花。為了迅速達到控制,日本採取強硬的高壓統治,不料反而造就更多不怕犧牲的義士。民族運動人士在海內外奔走,努力爭取朝鮮獨立建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1919年上海的法國租界成立,然而其正統性一直沒有得到承認。
接下來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成為主要戰場。日帝政府推出「內鮮一體」、「日鮮融合」的政策,要求朝鮮人說國語、參拜神社、創氏改名,要朝鮮人連最基本的家族認同都改掉。老師在課堂上穿插MBC的紀錄片,影片裡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傷的旁白,像我這種愛哭鬼很難不被挑起情緒。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日本需退出朝鮮半島,在長期內耗之下,朝鮮尚未準備好獨立建國,這段時間便由盟軍託管。蘇俄和美軍勢力進駐朝鮮半島後又帶來新的亂象,比起扶持朝鮮獨立之要務,兩軍更重視彼此勢力在東亞版圖上的消長。蘇俄扶植了金日成政府,在北方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而曾經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一員的李承晚放棄了民族國家的理念,選擇與美軍合作建立大韓民國,開啟了新的內戰局面,從此韓半島分裂成兩個國家的態勢就此底定。
老師問我們對於李承晚總統選擇在南韓建國一事有什麼想法。
被譽為國父的金九先生為了建立民族國家奔走了這麼久,如果李承晚堅持建立民族國家,是否就不會有拆散親人手足的韓戰、也不會有後來以打擊共匪之名血腥鎮壓百姓的種種事件?
老師又提供另個角度讓我們思考,考慮當時北韓已被俄共佔領,難保統一建國不會被赤化。國民黨採取聯俄容共的策略打贏八年抗戰,卻助長共產黨的勢力,最後國共內戰後國民黨不得不流亡到台灣。「台灣地位未定論」一派認為台灣在二戰結束後屬於聯合國託管,如果不是國民黨進來台灣,也許能像南北韓一樣在聯合國協助下獨立建國。老師的說法讓我產生了即視感,我結結巴巴地說,以我台灣人的立場,是羨慕大韓民國在國際上被承認主權的。
老師迅速瞥了大家一眼,班上除了一個內蒙男生和坐我旁邊的香港女生外,應該沒有其他中國人了。再怎麼尊崇民主的韓國人,也不會想要介入複雜的兩岸問題。我有點坐立難安,難道我失言了?可是我連在韓國也要被語言審查嗎?越想越不是滋味。
下課後,坐在我旁邊的香港女生跟我搭話。
「原來妳是台灣人啊!」她用中文說。
「是啊。」
「我去過台灣好幾次了,很喜歡台灣。」索菲有一雙顯著的單眼皮,有股知識份子的氣質。
所謂「去過台灣好幾次」不是說說而已。
索菲以前是國泰航空的空姐,專飛東亞航線,飛來台灣根本是日常。她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系,年紀比我大一歲,放下空姐工作來韓國已經快兩年,一切從零開始。撇開高學歷不說,能說中文、廣東話、英文、日語,現在已經有韓語高級班程度。她不是語言天才,而是要求完美的她逼自己在放棄工作的這兩年內要有點成績。據趙峰的說法,索菲是同級生裡有名的學霸,已經拿了好幾次第一名。
生活在繁體字和資本主義的社會裡,香港人跟台灣人很容易親近起來。我們在短短的下課時間交換了臉書,之後也稍微簡短聊過幾次。我覺得她應該是我的同類,終於提起勇氣問她要不要去逛大韓民國博物館。只見她一臉歉意地說下午有打工,有空再約喝咖啡吧!大家生活都好充實,看來只有我來韓國是玩票性質的啊,我一邊想著,再也沒提出邀約了。
隨著課程進展,我們一起經歷了建國時的混亂選舉、獨裁封建的恐怖氣氛、民主化運動的血腥衝突,終於來到了六月抗爭現場。韓國憲法歷經幾次變化,對領導者的產生方式、任期與權力範圍做了不同定義。朴正熙獨裁時將總統任期改成無限期,全斗煥上台後又將總統改成間接選舉,在民主聲浪中堅持維護任期七年、總統由少數人決定的憲法,結果引來全國性的抗爭。
「廢除護憲、打倒獨裁」的喊聲陣陣,這八字代表人民對領導者權力慾望無限擴張的憤怒。軍隊使用武力鎮壓,但人民沒有退縮,人民的怒氣在漢城大學學生朴鍾哲水刑拷問致死、延世大學學生李韓烈被催淚彈擊中後死亡的事件後到達極致,最終逼得全斗煥政府讓步,修改憲法將總統改為直接選舉。
課堂上播放的六月抗爭紀錄片裡,從市政廳到明洞教堂聚滿密密麻麻的人潮,都是為了抗議全斗煥政府利用護憲聲明鞏固自己權力的民眾們。影片真實紀錄催淚彈煙霧中被同伴抱著攤軟倒下的李韓烈,大大震撼了我們。這不是喊卡之後就能重來的戲劇,影片裡的那個人真的死了!我打從心裡感到恐懼。老師告訴我們,李韓烈倒下的地點就在延世大學校門口前,校門口的地面上還特別留下標誌。
下課之前,老師詢問大家心得。我聽到索菲用哽咽的聲音表示,她無法相信應該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竟然用這種暴力手段對付人民。我在太陽花社運時看到鎮暴警察以優勢武力驅離和平示威者的影像時,也曾經不敢置信。
新年期間,香港發生了魚蛋革命,我在年節飯桌上看到這則新聞時,還特別傳訊關心在那附近上班的妮可。新聞畫面裡旺角街頭火光閃閃,鎮暴警察架上盾牌手持棍棒,留下衝突後觸目驚心的種種殘破。先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再來魚蛋革命,事件告一段落,餘波仍舊盪漾。
看到政府用暴力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民,索菲立刻想起這幾年在香港發生的事,甚至還是現在進行式。台灣不也一樣?長久以來被執政者養成政治冷感,僅以嘲諷調侃對執政者的不信任。近年來公民意識在年輕世代裡發酵,開始出現紅衫軍、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同婚倡議……我依舊聽得見對社運充滿嘲諷、同情或擔心的聲音,這些反對聲音其來有自,然而對於問題視而不見就能更好嗎?我在感性上一直很同情弱者,覺得民主社會裡人人都有反應意見的權力,然而我也辯不贏對社運持懷疑論的人們,因為我不知道答案。
走在鍾路常常見到的抗議隊伍
青瓦台就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抗議者只是日常風景:一人示威、靜坐絕食抗議、光化門廣場的世越號帳篷,甚至日本大使館的慰安婦像前每周三聚會要求日本道歉的活動等等。最近一開電視,現代汽車和現代重工的罷工也占了很大的新聞版面。
老師認為韓國人容易訴諸抗爭的理由之一,可能跟民主化運動有關係。過去的經驗讓大家知道用抗議表達意見,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達成效果,畢竟會吵的孩子有糖吃。老師強調這是他個人意見,只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拿來抗議,國家或企業就空轉,怎麼會進步呢?
老師的意見不無道理,不然我們哪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政策可以辯論。有問題應該要先依循正常管道尋求協助,不是每個人都懂怎麼爭取權益,政府就應該多花心力在基層宣導並協助有需要的人。但我們知道事情通常不是這樣,不然怎麼會有官逼民反的事情發生呢?
但我相信,政府用人民賦與的公權力拿來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民,這件事絕對是錯的。縱然不同立場有不同角度,暴力絕對不等於正義。這也就是為什麼索菲和我看到六月抗爭那令人瞠目結舌的血淋淋場景之後,會同感憤怒的原因。我以為我選修的是現代韓國史,結果我們看到了自己。
延世大學門口地上的李漢烈紀念碑,圖片取自新聞
後來我特意經過延世大學門口的李韓烈紀念碑,是一塊嵌在地面上不起眼的菱形銅板,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這位影響韓國歷史的青年。我端詳著浮雕在銅板上的字,上面寫著「1987年6月9日下午5時,當時就讀延世大學二年級的李韓烈烈士被催淚彈擊中倒下的這個地方,六月民主抗爭的火花就此盛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2會員
218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