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邊的春天,破碎的夢

2021/05/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河邊春夢》後記

  我很少聽新歌,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YT最愛裡的收藏翻出來重聽一次,再延伸觸及到新的老歌。有一段時間我在聽臺灣老歌的改編旋樂,在播放清單的一串相關影音裡便會出現各交響樂團或著名編曲家的版本(李哲藝、石青如老師等),〈河邊春夢〉也在其中。
  聽這首歌,就很常會有人提到轟動五零年代的著名社會事件「淡水十三號水門案」(陳素卿案),雖然〈河邊春夢〉被用作由此案件改編的電影名稱,本身確實也是以淡水河為背景的苦戀情歌,但這首歌創作背景在日治時期的1930年代,兩者並沒有關係。不過無論有沒有那些相不相關的事件,這首歌淒婉真摯的歌詞和曲調都讓它流傳了下來,在90年後的今天聽它,依然動人。
  在看陳素卿案的報導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學生時代就接觸過它了,國小的時候我買過一本詩詞選,裡頭選了傅斯年為這個案件寫的輓聯:「無緣何生斯生,有情能累此生」,書裡附註是輓陳素卿案,當時不知道陳素卿是誰,後來才知道原來背後有這樣百轉千迴的真相。
  想著這個案件,聽著不同人的演唱、石老師改編的提琴曲、交響樂編制的版本,我的腦裡有了河邊春夢這篇文的雛形。當時並沒有急著一定要寫出來,不過過年前後碰到很煩心的事,有朋友寫明信片給我說「換個好心情繼續戰鬥吧」,我想交出作品就是我的戰鬥,就戰鬥出了《河邊春夢》……XD
  本來只打算從自盡與遺書出發,寫一個兩萬字左右的小短篇填充寫作的空白,但後來我想豐富層次,也透過今昔對照強化年代感,於是展開了兩條線,雙軌並進同時不斷修改大綱,鋪著鋪著就變成了八萬字,而且用去的力氣比自己想像中多,線一鋪好,我就知道這是新的挑戰,無論最後篇幅多大,在劇情(悲劇)和創作形式(解謎/雙時間線)上都是在做之前沒做過的事,是新挑戰也是突破。
  因為知道是新挑戰,所以恐怕買單的人不多這件事也做了心理準備;但正因為是在突破,反而更加在意讀者的感受,因此它的觀看數和回饋數還是讓我有點挫折。不過我知道是我處理得不夠好,有可以更深入細膩處理的感情和面相在嘗試串接解謎要素的過程中被我忽略了,沒有做足夠的功課。
  篇章之間的延續、承接我自己覺得很有趣,但並沒有費力刻意安排,更燒我腦的是兩條線的敘事口吻和年代背景,以及江從榮這個角色的掙扎。
  本來現代線要定在現在,可是這樣年代相隔太久,最後只能提前到1990年代,結果要查證的事情變更多了囧>。在1960線,因為設定江是老師,為了點出一些當年的氣氛,我在網路上找了九年國教改版前的國語課本標題、彈珠汽水在台灣的歷史、當時臺灣的汽水價格、廣告、曾經發生過的殉情案報導等等。1990線則是一開始就先得查電話答錄機在臺灣何時出現、當時臺灣時空下的年代氣氛,敘述方式也有意貼近那個年代的小說口吻。
  這個故事也讓我挑戰自己的情感潔癖,雖然還是藏在時代的身不由己背後小幅度探索,但有意跳脫過去溫情的走向,表現人物的悲劇性,以及性格複雜、不那麼真善美、屬於人性的部分。
  文中最無意、後來自己卻覺得最在乎的,就是將戰後臺灣文學作家的歷史放進來。本來這就是個沉重的故事,還加這個背景進來恐怕會嚇到更多人吧,但一旦設定了江的作家身分,這就變成必須得做的事,我也知道自己表現得很生硬,但無論如何想觸到一些我來自的地方、我得到養分的源頭(雖然我不是用功的學生)。鍾青朗與文友的交流會參考了臺灣文學巨擘鍾肇政的「文友通訊」,希望讓讀者知道,幾十年前也有一群「文友」彼此鼓勵切磋,將臺灣從1920年代後蓬勃的文學養分延續到了現在。
  很感謝在噗浪和各平臺給我留言的朋友,這麼硬又沉重的故事也認真看完並給我回饋,真的非常非常感激。在我像江一樣糾結自厭的時候,謝謝親愛的i像靜一樣溫柔(有時候有點兇(被打)陪伴。
  下個故事想寫輕鬆甜蜜一點的……欸不是,我寫完《流》也這麼說,結果跑出了《河邊春夢》囧>。總之接下來想休息一下,但也期望往更多不同方向去嘗試,期待能有不同合作機會,也請大家繼續丟東西給我,我也會努力丟出東西給大家的。
Thank you & Stay safe:)
kuruma 21.5.
《河邊春夢》全文閱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book/24277
    kuruma
    kuruma
    寫BL,寫土地,寫台文。 希望用文字捕捉各時代、各種人在島嶼生活的片段。 已出版《時雨》、《暗光》、《時光雨》、《流》(一木工作室)。 文章列表:https://reurl.cc/a9YxeY FB @ sparklemug Pkurk @ shipintow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