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出自於影集《黑鏡》第四季,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集黑鏡。故事描述編碼員戴利將他身邊的人,複製到自己創造的遊戲世界,以滿足自己現實無法達到的事物。
用虛擬的東西去滿足自己現實無法達到的,這樣的故事在現在這時代到處都是,甚至《黑鏡》本身就有大半部的集數是在探討這件事。我們漸漸放棄與現實的連結轉而投向可以自己創造甚至掌控的虛擬世界,一直都是人類正面臨的一個危機,但沈迷於虛擬世界,滿足了了自己也沒有影響到其他人的話,他真的有所謂的好或不好嗎?透過虛擬聲光得到的快樂難道就不是真的快樂?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現實世界就是真的?
而在我看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裡,它不只描述了沈浸虛擬世界的現象,還透過了現實跟虛擬的連結,探討了“自由”,人在所謂的真實世界就是自由嗎?為何從虛擬世界逃脫的唯一方法是尋死呢?都是我想跟著故事一起討論的。
虛實世界的交錯一直是我自己在創作時最感興趣的題材,加上本片精準的後設手法,也是加深故事層次值得學習的技巧,因此本篇文章就要來嘗試解析這部片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講述這樣一個普世卻深奧的題材。
相信有看過《聯邦星艦卡里斯特》一定對它的序場印象深刻,在討論序場之前,我想先解釋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我認為《聯邦星艦卡里斯特》中的世界分為三層世界:
- 第一層:戴利眼中的現實世界
- 第二層:戴利創造的遊戲世界《無際》
- 第三層:戴利心中的世界(也就是電影《太空艦隊》所帶給他的信念系統)
簡述一下,第一層就是淺顯易見,戴利是個編碼員,在公司的職位雖然是叫做“技術總監”,但是沒有人把他當總監,他壓抑自己的感受,外表溫和內向,有些笨拙,僅管才華洋溢創造出了身歷其境的遊戲宇宙《無際》,卻還是被公司的人瞧不起。
第二層就是戴利創造的《無際》,而他自己另外開發出了一套封閉系統也就是《太空艦隊》模式的《無際》,把他現實生活中看不順眼的同事,用高生物測定DNA虛擬複製器複製了他們,並且放進遊戲當中。因為是他創造的世界,所以他在這裡面就像神一樣,他想怎樣就怎樣。
而第三層的世界則是關鍵,是串起現實跟虛擬的首要因素,也是第二層虛擬世界會出現的原因。我們從序場就可以看見,我所說的第三層,一個六十年代的科幻片風格,模型般的太空船合成在星空,場景在太空戰艦上,戴利艦長帶領著他的宇航員度過危機,所有人替他歡呼歌唱,戴利艦長親吻在場的女孩,搭配上宇航員一看就是表演的表演,那是戴利最想要的,也是讓他最快樂的,就是如同電影《太空艦隊》的世界,但是這樣的呈現在故事開始後就沒在出現,這個世界不是不存在,而是巧妙的藏在角故事當中。
至於這三層世界怎麼串,我們用故事的分段繼續講:
戴利逃避現實世界不滿的方式,就是進入他創造的遊戲世界,他在現實世界無法做到的事(例如叫部下泡咖啡),他在虛擬世界做到了。在此也可以看見他人格的轉換,他從一個自卑鬼祟的模樣,到了虛擬世界後變的兇狠惡霸,身邊的人也從恥笑他轉變成尊敬甚至懼怕。
很明顯,我們在這邊看到兩個世界,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現實跟虛擬,戴利下班後就會從現實的世界跑到虛擬的世界,但是這兩個世界沒有什麼連結,就是戴利的另外一個小天地而已。許多關於現實跟虛擬交錯的故事就停在這裡,只有主角在現實跟虛擬之間遊走,現實一條蟲網路一條龍。
然而《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有趣的部分根本就還沒開始,我們再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