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拍電影》(Keep Rolling)觀後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開心能欣賞到這部記錄香港重量級導演許鞍華的紀錄片。她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亦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和全球首位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女導演。電影從紅毯獲獎的光鮮亮麗作為起始,再緩緩揭開導演樸實的生活與工作情景,從許鞍華導演的出身、成長、求學、入行作為時間線,同時對照著各時期的電影作品,時代脈絡,娓娓道出她的電影生命故事。

譬如說講述自己與母親矛盾情感與和解的《客途秋恨》(1990),《今夜星光燦爛》(1988)中女主角的大學生活來自於就讀香港大學的回憶。又剛畢業不久便受胡金銓導演賞識擔任其副手,其後到電視台工作。由於當時電視成為主流娛樂,所以電視節目也緊貼時事,許多戲劇啟發呼應自當時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件。在香港電視台的《獅子山下》「越南來客」(1978),以1970年代末大量越南船民偷渡來港所受到的困境為題,與其後電影《胡越的故事》(1981)、《投奔怒海》(1982)併稱為越南三部曲。徐克導演受訪時說光是講香港就已經很難,但她卻還講到外國相關的議題,眼界與格局更為寬廣。

許鞍華導演的首部作品《瘋劫》(1979)即大獲成功,拍出了有別於傳統的同類型電影的風格,更獲得了「新浪潮電影導演」的稱號。年紀輕輕便遙遙領先於同輩。卻在1987年與大陸合拍的《書劍恩仇錄》和《香香公主》遭遇到票房失利的打擊。此後,她仍持續摸索各種題材及尋找資金,遭受連番的挫折。然而即使如此,也未曾放棄講述那些不討好市場的故事。《千言萬語》(1999)講述了理想主義的挫敗,這樣的劇本曾被同業建議觀眾不愛看主角老是失敗的故事。她的大學同學說她偏好關注晦暗的議題,導演在旁邊笑道:「我以為自己很陽光呢。」確實我倒覺得是具備更堅強的善良,才能正視這些ㄧ般人不願觸碰的議題。

許鞍華導演在受訪時表示,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反而感謝有那十年的低潮,讓她能更貼近生活。導演雖然聲譽卓著也自言不怎麼考慮賺錢與物質的事情,對感情之事也不怎麼感興趣。一心一意想著如何好好拍電影,可以說電影已經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熱衷於電影,熱愛著香港,在電影作品中流露知識份子的人文精神。透過她的電影,也更更進一步認識香港電影的發展,與台灣、大陸的互動交流,甚至是香港社會時代與人群的變遷。尤其是揭開那些被隱蔽於眾人視野外的議題,像是《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的靈感來自於造訪天水圍這個獨特市鎮給她的奇異感受。

此外,紀錄片還拍攝了與年邁母親一起生活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導演擔心母親會有被遺棄的感受,堅持親自照顧。也看得出在照護上與家人有不同的意見,多少也因《桃姐》(2012)裡觸及安養院的照護問題有關。讓人想到在《客途秋恨》的母親曾幽幽地說:「越親的越遠,越遠的越親」。電影反映了矛母女糾結的情感,作為長女的導演小時候跟爺爺奶奶較為親近,對母親有些不諒解,然而晚年卻是她在陪伴在側。


raw-image


我是在不怎麼熱門的時段進電影院欣賞這部紀錄片,但看到戲院觀眾幾近滿座,在看電影時總會有幾處讓大家發笑的段落,彷彿某些共通的記憶與情感又被喚醒似的。《好好拍電影》是給人樸實而正向力量的電影,或許反映了許鞍華導演率真的個性,又或許多少反映了香港這座城市特有的韌性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鈍鸚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小鈍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詩》的選材上,她強調香港文學,誦讀令她最有感覺的香港詩歌,配合城市中各色人等的活動影像,從個人印象出發,暫時忘卻文學傳統與傳承,也就變得合情合理,皆因這不是一部關於詩歌的文學史,比較接近真實的說法是:許鞍華心中的詩。
Thumbnail
在《詩》的選材上,她強調香港文學,誦讀令她最有感覺的香港詩歌,配合城市中各色人等的活動影像,從個人印象出發,暫時忘卻文學傳統與傳承,也就變得合情合理,皆因這不是一部關於詩歌的文學史,比較接近真實的說法是:許鞍華心中的詩。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外表上,許鞍華導演與菜市場裡遇見的大嬸無異,也跟多數的我們一樣,會想著怎麼讓自己活下去,但她一輩子唯一認真想的,只有好好拍電影;儘管她在藝術上的成就,亮麗璀璨到讓我們望塵莫及,但她跟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唯一不同的只是,她比我們都憨,都傻,憨傻到一輩子,不計名利得失毀譽,只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好好拍電影。
Thumbnail
外表上,許鞍華導演與菜市場裡遇見的大嬸無異,也跟多數的我們一樣,會想著怎麼讓自己活下去,但她一輩子唯一認真想的,只有好好拍電影;儘管她在藝術上的成就,亮麗璀璨到讓我們望塵莫及,但她跟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唯一不同的只是,她比我們都憨,都傻,憨傻到一輩子,不計名利得失毀譽,只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好好拍電影。
Thumbnail
很開心能欣賞到這部記錄香港重量級導演許鞍華的紀錄片。她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亦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和全球首位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女導演。電影從紅毯獲獎的光鮮亮麗作為起始,再緩緩揭開導演樸實的生活與工作情景,從許鞍華導演的出身、成長、求學、入行作為時間線,
Thumbnail
很開心能欣賞到這部記錄香港重量級導演許鞍華的紀錄片。她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亦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和全球首位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女導演。電影從紅毯獲獎的光鮮亮麗作為起始,再緩緩揭開導演樸實的生活與工作情景,從許鞍華導演的出身、成長、求學、入行作為時間線,
Thumbnail
她的鏡頭長年在香港,儘管待在別處拍戲,也總能在她的電影中看見香港精神,堅毅、不願屈撓、矛盾、漂泊、熱情…又甜又鹹的港味,很簡單的幾個配菜放在一起,濃郁的讓人流連,那是她的電影,是她這個人,也是香港。
Thumbnail
她的鏡頭長年在香港,儘管待在別處拍戲,也總能在她的電影中看見香港精神,堅毅、不願屈撓、矛盾、漂泊、熱情…又甜又鹹的港味,很簡單的幾個配菜放在一起,濃郁的讓人流連,那是她的電影,是她這個人,也是香港。
Thumbnail
沒有這麼傻的一個人,沒有這麼傻的人們,香港電影業早就玩完了。所以,很感激,很感激。
Thumbnail
沒有這麼傻的一個人,沒有這麼傻的人們,香港電影業早就玩完了。所以,很感激,很感激。
Thumbnail
【上回提要】不敢自稱是許鞍華粉絲或影迷,就是喜歡許鞍華。現在回想,在高中選科時,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裡去,因為兩個人而對香港大學文學院有點認知,兩位都是導演,其中一位就是許鞍華,就不抗拒老師建議,把文學院排在第三選擇。而人生至今,兩次遇上許鞍華的場合,都是在香港大學。 到底許鞍華的名字是怎樣烙印在我的腦
Thumbnail
【上回提要】不敢自稱是許鞍華粉絲或影迷,就是喜歡許鞍華。現在回想,在高中選科時,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裡去,因為兩個人而對香港大學文學院有點認知,兩位都是導演,其中一位就是許鞍華,就不抗拒老師建議,把文學院排在第三選擇。而人生至今,兩次遇上許鞍華的場合,都是在香港大學。 到底許鞍華的名字是怎樣烙印在我的腦
Thumbnail
利申:我很喜歡許鞍華導演的電影。 不敢說是粉絲或影迷,因為還未看過全部作品。我膽小,不敢看《瘋劫》、《幽靈人間》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從小不知哪來的資訊,知道她特別關心弱勢社群。每次在收音機聽到政府以越南話錄製的宣傳聲帶響起「不漏洞拉」,就會記起許鞍華。也許因為當年港英政府對越南難民政策的改變,媒體
Thumbnail
利申:我很喜歡許鞍華導演的電影。 不敢說是粉絲或影迷,因為還未看過全部作品。我膽小,不敢看《瘋劫》、《幽靈人間》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從小不知哪來的資訊,知道她特別關心弱勢社群。每次在收音機聽到政府以越南話錄製的宣傳聲帶響起「不漏洞拉」,就會記起許鞍華。也許因為當年港英政府對越南難民政策的改變,媒體
Thumbnail
許鞍華是最沒星味的華人導演。她家中擺設簡單、生活需求恬淡,《好好拍電影》幾個訪談的場地直接在導演家的客廳、餐桌展開,那份簡樸算是屋如人、人滿足成了家。當她便衣素顏穿梭在香港街區,也不大會被民眾認出,這份氣質讓她更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細節,這才會創作出《女人四十》蕭芳芳買魚殺價的橋段⋯⋯
Thumbnail
許鞍華是最沒星味的華人導演。她家中擺設簡單、生活需求恬淡,《好好拍電影》幾個訪談的場地直接在導演家的客廳、餐桌展開,那份簡樸算是屋如人、人滿足成了家。當她便衣素顏穿梭在香港街區,也不大會被民眾認出,這份氣質讓她更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細節,這才會創作出《女人四十》蕭芳芳買魚殺價的橋段⋯⋯
Thumbnail
文念中的剪輯總是在一個亟欲發話的位置,有時搧耳光般地不留情面,在許鞍華說完要找健身教練後直接切到她大嗑菠蘿包的畫面,那是熟人才開得起的玩笑;有時則是刻意給出了距離,卻仍要人看了發疼⋯⋯
Thumbnail
文念中的剪輯總是在一個亟欲發話的位置,有時搧耳光般地不留情面,在許鞍華說完要找健身教練後直接切到她大嗑菠蘿包的畫面,那是熟人才開得起的玩笑;有時則是刻意給出了距離,卻仍要人看了發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