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短評|《好好拍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好拍電影》:一城一人風華空前絕後的回眸|馬欣
《好好拍電影》這部關於許鞍華的紀錄片,像是在拍著人生有如月的殘缺,但執念著明月有時圓。
這部電影不只在講許鞍華的生平,也在藉她投射出她深愛的「香港」。這在歷史上原本就是難民之城。這樣的斑駁過往,在鏡頭記錄著許鞍華的日子,及她經過街市時對周遭的凝視,這老城的記憶不只是傷口,而是它風光中的吶喊。
從她早期《瘋劫》中有著香港未醒的魘,也透過她的《客途秋恨》中發現人的故土與客鄉都是無法真的靠岸的。
《天水園的日與夜》港人在禁錮的坪數中所生的心魔蔓生。《千言萬語》、《桃姐》凝視人心。說許鞍華是「香港之心」並不為過。
而《好好拍電影》則隨著這位「香港之心」,走過這故城的21世紀異夢。那點寥落如此深刻,隨著她在宣傳《明月幾時有》後臺抽著長長的菸,她拍的是港人抗日歷史,也拍人生更多的是月的殘缺。
片中許導提到蕭紅一生有屋簷就寫作的職志,她也如此。兩人屬於不同亂世,但都守著自己的月圓,凝望著著她故鄉的殘月。這般的愛,讓你發現這部哪裡只是紀錄片,是香港的現實,也是香港還在跳動的心。
如蕭芳芳說的許導像狗也像神一樣拍戲,導演每一部都沒忘記那些被世道漏掉的人,這樣表象功利的香港,果然產生「許鞍華」,硬地中頑強的良心。你看她在片中過小日子的質樸,也看著一城風華在她眼中的謝幕,美得讓你以為空前絕後。《好好拍電影》也是空前絕後的回眸。
-
短評|蔡宛庭:
文念中的剪輯總是在一個亟欲發話的位置,有時搧耳光般地不留情面,在許鞍華說完要找健身教練後直接切到她大嗑菠蘿包的畫面,那是熟人才開得起的玩笑;有時則是刻意給出了距離,卻仍要人看了發疼,鎂光燈的下一秒是她揉著手臂癱在沙發,在記者的問題重複強加「女性導演」身分時、在被主辦方要求歌頌香港回歸時不停斡旋、撕貼自己身上的標籤,台上的她怎麼笑台下的她就要抽多長的菸。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互動模式,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聖母之所以為聖母,正是在她「實踐的歷程」之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在天主教的觀念裡頭,聖母幾乎可以說是「信徒的榜樣」。而這不正是與我們之前所說的相互呼應嗎?這裡的「與父親和解」正是這趟旅程中,朵拉與約書亞學習如何愛彼此、相信自己是被彼此愛的,的一種表徵。
之前一票難求的傳說中的 VR 體驗現在上映了,非常難忘又陶醉的迷幻體驗,巨量的神秘沖刷,無以名狀的冥想浸染,視覺的狂亂漩渦,帶來「超越身心」的愉悅。
絕對必看的天才經典!所有元素都令人發毛不安,不只是變態、不只是詭異,而是今敏最擅長的哪種竄入潛意識去扼住你再推進成無盡墜落。甚至比《盜夢偵探》能更自虐地享受,一千零一夜般醒不過來的惡夢。
七〇年代早已顯得遙遠,但為何彼時的影像風格卻至今愈感前衛呢?相較之下,莫說今日的情色動作電影,就是三級片或 AV 片的變態赤裸,似乎都顯得荒冷了些。我想,之所以沒那麼令人血脈賁張、熱情沸騰,或許並不是因為尺度或「尺寸」的問題,而是少了那個年代還存在著的自由、獨立,還有對體制理所當然的叛逆吧?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季刊雜誌,在 2021 年新春推出「旅行」專題,在無緣出國的此刻,用電影把天涯之遠帶來咫尺之近。我們在旅途上尋找影像,也在記憶裡重建城市,用對遠方的思念,陪大家一起迎接 2021 年的曙光。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聖母之所以為聖母,正是在她「實踐的歷程」之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在天主教的觀念裡頭,聖母幾乎可以說是「信徒的榜樣」。而這不正是與我們之前所說的相互呼應嗎?這裡的「與父親和解」正是這趟旅程中,朵拉與約書亞學習如何愛彼此、相信自己是被彼此愛的,的一種表徵。
之前一票難求的傳說中的 VR 體驗現在上映了,非常難忘又陶醉的迷幻體驗,巨量的神秘沖刷,無以名狀的冥想浸染,視覺的狂亂漩渦,帶來「超越身心」的愉悅。
絕對必看的天才經典!所有元素都令人發毛不安,不只是變態、不只是詭異,而是今敏最擅長的哪種竄入潛意識去扼住你再推進成無盡墜落。甚至比《盜夢偵探》能更自虐地享受,一千零一夜般醒不過來的惡夢。
七〇年代早已顯得遙遠,但為何彼時的影像風格卻至今愈感前衛呢?相較之下,莫說今日的情色動作電影,就是三級片或 AV 片的變態赤裸,似乎都顯得荒冷了些。我想,之所以沒那麼令人血脈賁張、熱情沸騰,或許並不是因為尺度或「尺寸」的問題,而是少了那個年代還存在著的自由、獨立,還有對體制理所當然的叛逆吧?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季刊雜誌,在 2021 年新春推出「旅行」專題,在無緣出國的此刻,用電影把天涯之遠帶來咫尺之近。我們在旅途上尋找影像,也在記憶裡重建城市,用對遠方的思念,陪大家一起迎接 2021 年的曙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韓國電影一向勇於探索歷史傷痕和社會議題,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策展的「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選映 15 部橫跨 1950 至 2010 年代的作品,涵蓋韓戰、獨裁體制與民主運動等時期,其中有票房巨作、獨立電影,甚至還有難以看到的珍貴老片。
Thumbnail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最近有個人很紅,是說出娘炮一詞的王陽明。因為出席電影宣傳,在拍照有人要求比出愛心手勢,因此說出:「我不比娘炮動作」。有人緩頰說,這是為了符合人物設定,這是角頭態度,會請他退駕。不過性別歧視並非可以輕描淡寫過去,以下,我將從三個層次分析:公眾人物的言論限制、娘炮的歧視意義、如何建立性別意識。
Thumbnail
我沒有追開香港YouTube頻道「試當真」,也許它們出品的《公開試當真》會吸引我入場之處,亦是監製暨主演之一許賢拍攝這套紀錄片的原因:治癒公開試留下的創傷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韓國電影一向勇於探索歷史傷痕和社會議題,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策展的「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選映 15 部橫跨 1950 至 2010 年代的作品,涵蓋韓戰、獨裁體制與民主運動等時期,其中有票房巨作、獨立電影,甚至還有難以看到的珍貴老片。
Thumbnail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最近有個人很紅,是說出娘炮一詞的王陽明。因為出席電影宣傳,在拍照有人要求比出愛心手勢,因此說出:「我不比娘炮動作」。有人緩頰說,這是為了符合人物設定,這是角頭態度,會請他退駕。不過性別歧視並非可以輕描淡寫過去,以下,我將從三個層次分析:公眾人物的言論限制、娘炮的歧視意義、如何建立性別意識。
Thumbnail
我沒有追開香港YouTube頻道「試當真」,也許它們出品的《公開試當真》會吸引我入場之處,亦是監製暨主演之一許賢拍攝這套紀錄片的原因:治癒公開試留下的創傷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