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動物對話的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2021/05/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看,那隻狗在對我笑耶!」
  「那隻鸚鵡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我的貓到底是聽不懂還是故意不想理我啊?」
  我們都想了解自己身邊的動物在想什麼,我們都幻想過動物開口說話。如果它們會說話,我們就可以知道更多了吧?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我的灰鸚鵡一直拔自己的羽毛拔到血跡斑斑了吧?就可以知道狗為什麼總要趁沒人在時去抓沙發了吧?就能知道貓為什麼要亂尿尿了吧?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石虎這麼笨,過馬路不會看車了吧?我們喜歡動物,喜歡到希望能更了解它們,希望他們能告訴我們什麼。於是這個提問歷久不衰:動物能溝通嗎?
  動物懂,但動物用他們的語言溝通。語言,就是同一族群中用以溝通的工具。同樣是人,在不同的國度用著不同的語言,甚至面對不同的對象都有不同的說話方式。我可以一會兒和朋友用中文嘴砲,一會兒聽另外一群人用閩南語抬槓。面對長官時端出謹慎得體的措辭,回家一見到開心咧嘴甩尾的狗,馬上切換娃娃音同時又搓又抱。我們很自然地依照我們說話的對象改變我們用的語言、聲調、措辭,甚至肢體動作。那面對動物時呢?
  問題其實從來都不是我們要怎麼說、我們想說什麼;真正重要的是:動物聽得懂什麼?
二零二一年/崎路
  這個念頭其實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人討論了。奧地利的動物學家勞倫茲(Konrad Lorenz)在他的書一開頭就引用了聖經裡所羅門王與蟲魚鳥獸說話的故事,依據這個典故將書命名為《所羅門王的指環》(King Solomon’s Ring)。勞倫茲用動物行為的角度告訴讀者,他不需要靠魔法就能夠與動物對話。他是怎麼辦到的?他並不是訓練動物聽懂他用德語(應該是德語?)下指令,他先了解動物能聽懂什麼。
  勞倫茲用很長的時間與(他家人的)極大耐性,任由各種動物自由在他家與野外穿梭,只為了能夠藉此清楚地觀察每種動物本來該有的行為。觀察魚、彥鵝、穴烏等動物彼此的互動、了解他們如何隨著歲時遷徙、一年年求偶、配對、育雛。他讓動物順從天性,而不是逼迫他們為了配合人類學習或改變。
  勞倫茲用幽默的方式詮釋他的觀察,把動物的互動代換進人類的認知內,讓我們理解:動物那樣行為時,原來就是人類這樣的意思啊!比如這段描述穴鳥求偶:
「公的穴烏如果看中了某隻雌鳥,總是情深款款地在注視她的眼睛,而她呢?就會東張西望地故意不看她的追求者;實際上,自然牠的一舉一動都沒逃出她的監視。有時她會很快地瞄她一眼,雖然只有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已夠叫她瞧明白牠的用意何在了。而牠也在這一眼之下『知道』她知道了。如果她真的對牠沒有興趣,以後就再也不瞧牠了,然後這位年輕的雄鳥就會知趣地走開,和其他的雄性動物一樣(比如男人...)很快放棄了希望。」*
(穴烏,Eurasian Jackdaw,學名Corvus monedula,也是歡樂的鴉科鳥類,有興趣知道穴烏長什麼樣的可以看eBird,不知道鴉科鳥類為什麼歡樂的人...快去看烏鴉的教科書!)
  靠著這些觀察,他學會了動物的語言。「語言」不只是侷限在發出特定聲音,可能是穴烏的叫聲配上特定的飛行姿態、某個尾羽翻轉的動作,或是雁鵝壓低伸長頸子、或是幼雛震顫著翅膀配上細微但急促的哀求。動物們透過各式各樣的知覺溝通,聽覺、視覺、甚至觸覺、嗅覺都可以成為動物溝通的工具。這也正是自然萬物令人感到驚奇美妙之處:不同的羽色或皮毛、跳舞或飛行、追逐或營巢,勞倫茲帶著我們認識他生命中的動物朋友們,如實描述不加誇大。這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動物溝通。
  在這本動物行為觀察的經典之後,幾十年來人類對動物行為有了更豐富的探討與研究,始終不變的是人類仍會被自然萬物所感動。深藏在這一切哲學背後的,其實是一個忘卻自我的心態。動物的生存、行為、活動,並不總是與人有關,也甚至不應該與人有關。只有當我們不是總想著自己的需求或利益時,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動物,也才有可能了解其他人。
*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的親密對話。勞倫茲著,游復熙、季光容譯。天下文化。2004年第一版,p.201以及p.1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68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