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持續在鍛鍊寫作功夫的人,一定對這種狀況不陌生,常常腦中收集一堆題目,但看著題目清單,依然無法選定,遲遲無法提起勇氣下筆,甚至下意識的逃避寫作(現在正逼著自己寫)。
又或是逼著自己開始寫,但怎麼寫….怎麼卡,寫到一半發現自己收不了尾,挫敗感油然而生,讓寫作漸漸變成一種壓力。
切入點為什麼重要?
以上狀況我也常發生,經過不斷思考、閱讀,我才意識到,有題目清單不代表,可以開始寫。
寫文的關鍵第一步是選題,抓住話題的題目,決定文章成敗的一半,但光光是這樣還不夠,還有更重要的第二步,縝密思考切入點,也是所有爆文內容行銷,與一般文章最大的差異,想寫出爆文,要選擇一個好發揮、有共鳴、有觀點的切入點,才能讓文章寫的既有架構,又充滿個性靈魂。
舉個例子
如果我想寫一篇關於寫作的文,主題是寫作,範圍太大了些。
是誰需要寫作?答案可以是,公司的行銷人員、個人品牌、寫日記。
哪種形式的寫作?長文、社群文、SEO文、小說。
這篇文的情境?教寫爆文、教做好SEO、教標題、教閱讀心得寫法。
題目很大,就像玩射擊遊戲時,狂掃亂槍打鳥,結果可能一個都沒中,徒勞浪費子彈跟力氣,但寫文前思考,選定切入點就像瞄準目標,開下關鍵的一槍,大大提升命中機率。
怎麼選定切入點?
關鍵一:角度越小,越銳利
現在網路文章,一般在1500-2000字上下,過長的內容,除非含金量非常高,否則易讀性較差。
上面的原則我想大家都清楚,但回到自己在寫文章時,卻很容易陷入洋洋灑灑列題目,展開架構後,發現自己根本是想出書吧…
事實上,在短時間內,太大的題目,較難面面俱到說好說滿,還通通說出精闢觀點,努力想完整,卻像拼圖永遠東缺西缺,看起來就像只有三隻腳的椅子,歪歪扭扭。
再打個比方,切入角度大,就像拿著公版履歷到處亂頭,但切入角度小,就像專為一間公司量身推薦自己,命中機率高。
因為把切入角度縮小,你越能想清楚脈絡、說清楚想法、點出總結觀點,寫起來自然容易。
● 怎麼確認角度夠小?
建議,針對每個主題用樹狀圖、心智圖展開,你才會發現,大題目之下還有小題目,就像超多個俄羅斯娃娃,拆解到最小,剔除你不擅長的切入角,你就會找到好寫的方向。
舉例 :
我們將腳本拆解,有不同類型的,而單YT腳本中,又有各種不同主題類型。
- 腳本:電影腳本、戲劇腳本、MV腳本、YOUTUBE腳本
- YT腳本:搞笑YT、知識型YT、戲劇YT、說書YT
最終我切到不能再切,我可能會選擇寫,知識型YT腳本怎麼寫,做為題目,加上我有實際操刀的經驗,相對好發揮,更能寫出我的觀點和經驗。
關鍵二:角度越新,越吸引人
選題新鮮還不夠,熱門議題天天有人聊,你還要能逆風飛翔,但別為逆而逆,觀點站不住腳,會被淹沒。
雖然它用光速起飛再沒落,但大家應該都還記得Clubhouse吧(?)。
對於這個議題,我談了一個新的角度,在台灣爆紅第4-5天時,漸漸有人開始討論,怎麼運用他做行銷,大票網紅明星掛在上面,我聽了幾場,喜歡的老師開的房後。
深深有感,Clubhouse的房間是一個舞台,如果站不上去,也不用花時間聽,因為能站上舞台的人,也不是花時間盲目聽內容,就有今天的地位,而是苦幹實幹,用經驗跟實作,才有今天的話語權。
如果真知道自己想學習,努力的方向,確實可以上Clubhouse積極整取發言,向平常不意接觸的大神取經,但不是在一個又一個房間中,無目的的遊走。
● 怎麼找到新角度?
1.逆向思考
當大家都直走,你卻逆向時,鐵定可以受到關注,但也可能是一陣喇叭或髒話聲。
大家的言論一面倒,瘋狂沉浸在Clubhouse上,覺得可以聽到大神開講,近距離接觸明星,發表展現自我。
我逆向思考,這件事對我帶來哪些負面影響,我並不全盤否定它的好處,但確實它的誕生,增加一個分散我注意力的因素。對於想要專注自我成長的人,分心不就是最可怕的事嗎,所以我的切點,就從我們該認識自己,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而非盲目崇拜別人,成為幫別人抬轎的分母。
就像前面提到的,你可能會受到關注,也可能換來罵聲,如果對自己的觀點不夠有把握,建議不要隨便出招。
2.違反常理
人類的演化,導致多數人的思考是依照直覺反應,如果可以不用特意思考,我們通常習慣走老路,減少大腦計算判斷,降低生存風險,所以常理認為很多事情,是二元對立的,是不能兼容的。
例如:溫柔和粗暴是反義詞,這兩個形容詞,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如果有人說,這個人溫柔又粗爆,乍聽之下這完全違反常理,你的好奇心肯定會被激發,想一探究竟。
但仔細去思考,或許這兩者,並非如此對立黑白分明,中間有著灰色地帶,可以被解釋,可以用不同角度觀看,延伸多種觀點。
我認為逆向思考的進化版,就是能提出違反常理,又很有道理的觀點。
想做到這點,多和身邊人教流,聽聽別人的故事,才能打開原本的認知邊界,另外遇到不能理解的人事物,不要急著否定,而是多多了解背後的原因跟心路歷程,才有助於打破黑白對立,找到中間的新觀。
關鍵三:受眾越明確,越容易爆
越能針對讀者的需求,解決問題或提供價值,就越能得到關注,舉個例子,以過年時節來看,不同角色,思考跟立場都不同。
年輕人們想著返鄉,又要面對親戚的各種提問,該怎麼見招拆招。
掌廚的媽媽,想著要張羅大家的嘴,每天要換不同菜色,還是要外匯,比較輕鬆。
孩子們想著,耶~又可以領紅包了,紅包錢要怎麼花才好。
促使年輕使用者轉分享:”過年比上班還心累,回擊長輩提問10種方式”
吸引媽媽大廚的眼球:”上菜10分鐘見底,5道必學澎湃年菜”
吸引孩子們的目光 :”網友分享:紅包一半存起來,一半這樣花最爽”
清楚知道你要寫給誰看,就能更輕易的觸動他們的心弦,而這個簡單的道理,也是所有行銷跟文案都通用的邏輯。
有力道的文章,一定有銳利的切點
當我們的文字,表達的模糊抽象,是因為思考不夠深入,沒辦法從結構、皮肉,裡裡外外盤的清楚,而切點就是幫助我們不斷精煉,提升觀點跟思考力度的利刃。
如果在寫文章時,發現自己開不了頭或收不了尾,趕快用上面的樹狀圖、魚骨圖方法,帶自己抽絲剝繭,打開一個又一個俄羅斯娃娃,找到專屬你的銳利切點,寫出有影響力的爆文!
寫一年不會有進步,但寫個兩三年,你會慢慢看到自己的成長,說起來簡單的道理,都需要長時間的打磨練習,一起加油~